绿林网

上海往事读后感1000字

上海往事读后感1000字

《上海往事》是一本由毕飞宇著作,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9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上海往事》读后感(一):活色生香的上海往事

整本书里最有滋味的,当然就是这一篇的《上海往事》。故事的画面感很强,稍稍一品,就好似要把人吸到书里,带去上海滩的那段糜烂岁月中。

小金宝的一颦一笑,一回眸一扭腰,都栩栩如生,近在咫尺。只可惜这注定是一场悲剧,那个年代那种命运,注定的结局,一定是如此吧。许多鲜活的生命,无辜的、活该的、可怜的、可憎的,就那么随随便便的,说消逝就消逝了。这么说来,小金宝还是个人物,起码风光过、放纵过、为所欲为过,死得也不苟且,撑得起她的担当。

书里其他的故事,不是那么好懂,字面背后的内容太多,不适合匆匆掠过。有时候隐隐透出余华那种穷酸玩笑的风格,个中滋味,读者自己衡量。

《上海往事》读后感(二):旧上海的节奏

这是连续看的第四本毕飞宇小说,又是一个长篇。旧上海往事,用一个下人的眼去观察,隐隐约约大上海的模样,草蛇灰线,隐而不发,开始就知道结局,却被调动着一直要找寻为何有这结局,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这结局的,作家打契子设引子的功夫令人服膺。

1、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角度,本来是很难的,无法做全景式的描述——你未曾看见听见的,如何用“我”来描述呢?这里作者完全没有理会这样的问题,这个“我”既是臭蛋,又是作者(上帝视角),如此对某些细节的描写就令人有些不能信服的感觉,这一点有些不满。

2、以“我”的视角,看起来写小金宝的命运,实则摹写上海滩风云,个人命运又与上海滩风云交汇,波诡云谲。

3、命运牵动阅读。对于小金宝命运的关注,始终是我读下去的催动力,而作家的叙述是丰富灵动的,多姿多彩的,旁逸斜出的,读来酣畅。戏剧节奏把握的极好,善于积累气氛,调动情绪,云足而鱼下,有时又于平常宁静的生活中,孕育出大变故来。

这一本只用了四天看完,好读。

《上海往事》读后感(三):南京路的孤岛情

在苏浙地区呆久了,对一切描写上海、苏州、扬州等地旖旎的文字总是没有抵抗力。大上海的霓虹灯是虚幻的,南京路的繁华也时过境迁,只是字句间飘荡的水乡和孤岛情节一直弥漫开来,成为这本书最令人神往的一章。

毕飞宇描写的上海,和王安忆笔下那个小巧的脂粉味的世界不一样,十里洋场的味道也诠释地不够地道。唐老爷是否叱咤风云那是拍《大上海》电影的事,逍遥城里的勾心斗角也没让人体味到剑拔弩张的境界,聚丰园的丰盛佳肴再诱人也是以“小赤佬”的角度品到的大世界的味道。在描写上海滩这个诱人的话题上,总觉得不痛不痒,回想起来小金宝穿着旗袍和高跟鞋风情万种在逍遥城唱歌的模样总不如她在乌篷小镇中一身粗布衣裤的水乡村姑形象。

毕飞宇钟情于长江水乡中的孤岛,《上海往事》中有许多篇幅在刻画水乡的美,摇船的阿嬷、织布的桂香、码头洗衣裳的姨娘和失宠的小金宝。大上海的风尘女人一旦进到水乡,就成为了孤岛上的月,看着美,其实荒凉,就连上海滩的夺权之战也得跑到孤岛上,给这份荒凉增添一种神秘又无能为力看破的美感。上海和水乡的比较,是假正经的荒诞调戏了越剧的婉转。读完之后只觉上海往事不在上海,在于唱外婆桥的小阿娇。

《上海往事》读后感(四):心心之间

随着结局的来临,一种凄凉沉默的心绪攥紧了我。《上海往事》中在船上唱着摇篮曲的阿娇与《恶女花魁》的最后望着金鱼的少女,渐渐合成同一个形象,代表欲望与纯真的“轮回”,代表世间悲喜交替的“永远”。

这如水的时间,这如梦的期待。

于是,当我在接近午夜的路上,车窗外冷寂的风伴随着黑色的夜灌满了我的耳朵。我再回想读这本书的最初,像是铅华褪尽的老人,缓缓诉说着一个年轻人的故事,他的莽撞与无奈,他的沉默与依恋。像的,像是《百年孤独》开篇那样的“遥远的下午”,将结局牢牢地贴在每个角色的开始。

诺齐克在《哲学沉思》中提到,“当小说家一遍又一遍地提炼句子,以更精致和可控的方式形成作品,不仅细节得到了浓缩,而且其思想也得到了浓缩”,“然而,当所有其他事情都是相同的情况下,在某种事情上所投入的思想越集中,它的结构也就越精致,内容越丰富,并且负载更多的意义。人生也是如此。”

而本书的意义,正在于此。当死亡的意象与鲜活的角色重叠,当无形的情绪以有形的情境去展示,我们就不再去追问结局“是什么”,而是去了解“为什么”。

为什么这世间总是“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

当《紫》由着郭沁的声音缓缓唱起,我总觉得此书也可以浓缩成那一句“心心之间,念念之远”,而此刻的《悟空传》又从记忆的深处浮起,将曾经的遗憾曝露在月光之下。

天空或许承载着另一个梦境,泪水总能模糊生死的距离。

《上海往事》读后感(五):四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讲述了来自现代社会的人如何在孤岛上,利用现代的知识取得岛民的信任,在利用迷信一举称王,然后麻痹群众,打压自己的忠信,最终在狂妄和自大中迷失自我,反而被溜出去后见过大千世界的某个开化的某个岛民一举扳倒的故事。现代人用"枪"射猫,宣称他有上天的神力,获得了岛民的膜拜,开化岛民利用鳄鱼的习性干掉独裁者,告知岛民独裁者的神力其实是枪,并不可怕,开化岛民用科学征服了岛民,若干年后,失事的外国还远漂落岛上,不值岛民又将如何选择?

第二个故事讲诉了,我伺候小金宝,这个上海滩老大身边的女人的故事。以一个下人的眼睛来反应大上海滩十里洋场的风云变幻,从小镇到水乡,到小岛,小金宝的命运被人安排掌控,犹如风中残叶,不能自己。小金宝一开始还是善良的,和老爷在一起,耍耍女人的小心眼,唱歌跳舞,和老大的下属偷情,后来不得已远走水乡,和当地人慢慢熟悉后,又给他们带来了灾难,小金宝似乎明白了老大的本性,而在小岛上,小金宝看清了老爷的真面目:毒辣没有人性,最终,小金宝无法反抗命运,选择了自绝于世。老大虽然出场时间不多,而且绝大多数时间给人一种开明温和的印象,可是做事冷酷果断,毫不犹豫,真的是姜是老的辣。在水乡有一段喜丧的场景,非常的神奇,我想若非亲眼所见很难相信。

第三个故事,地主的儿子,在北平读书不学无术,老地主发大水被淹死后,小地主回家来开妓院,依靠日本人,最后被日本人杀死。水灾凶猛,日本人更狠,国将不国的状态下,当时的人应该很绝望,哪怕是受过教育的人为了活下去,也没有什么可以选择的余地。当然,小地主在和平年代也不会是什么好鸟,不错至少反应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男人如此,更不用说女人了。

第四个故事,大家庭五小姐家人,结果亲家引来了日本人,枝繁叶茂的地主家走向衰败,故事感觉没讲完,大儿子,二公子到底在做什么,大家庭的命运何去何从,如果继续写下去应该很有意思。

总的来说,文中描写了很多江南的景色,包括大上海的霓虹,水乡的清新,孤岛的海味,江南庭院的安宁。还有很多情景,很多习俗,很多建筑,甚至很多物品的描写,现在的人应该接触的很少,能够在书中领略明清时代的古风,也不失是一种乐趣。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