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母鸡萝丝去散步读后感摘抄

母鸡萝丝去散步读后感摘抄

《母鸡萝丝去散步》是一本由(美)佩特·哈群斯著作,明天出版社出版的32图书,本书定价:27.80元,页数:2009-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母鸡萝丝去散步》读后感(一):还好宝贝爱看投资还比较值

前段时间赶上某商城搞活动,便大手笔把之前没舍得买的几本绘本都买了下来。当然心里也知道这不过是促销手段,也便宜不了多少,只是好歹心里安慰一些。书取回来,宝儿他奶奶不知是对宝儿说还是对我说:你可得多看几遍要不嫩妈可白买了。还好宝贝(两岁)很捧场,几本书都很喜欢,翻来覆去地让人给他念。这本也是。

本来我是不大喜欢这本的,对它整本的大便色有点接受不了。可是一给宝贝讲发现,不错,有点美国动画的感觉,还非常易于发挥。我总是在翻下一页之前问宝贝,黄鼠狼扑到萝丝了吗?宝贝便说,没有。扑到什么啦?扑到池塘里去了。不只是听故事,宝贝还能参与到其中。对此,宝贝也很欢喜。所以尽管有点心疼荷包,但总算物有所值。

《母鸡萝丝去散步》读后感(二):抽象真的建立在写实基础上吗?

第一眼感觉就是此书的画图非常简约,几个大的色块,几个大的形就组成了一个事物。

简约

精美

而有些绘本画的非常写实,光影效果、造型、纹路、精心描绘。

经常某人说要先写实在抽象,好像建立在写实的基础上。

之前看的一本书《为什么你看不懂抽象画?》,论述写实和抽象没有必然联系,你不会写实直接跨到抽象那一步是可以的。

比如波洛克他根本不想写实,直接做抽象画。

不管写实还是抽象,一定要表达那种心中的情感即可。

打破了这层困惑,再来看《小鸡萝丝去散步》的图画风格就是可以接受了。

根本上来说我们是在看一个故事,即使看图画也是在看一个故事。

小孩子在读图的时候,或者必要的信息和可以关联的信息即可。

或者通过图像或者一种意象,没有必要把事物画得非常具体详尽。

一看图是个农场,一看图是一个狐狸吃小鸡,而小鸡浑而不觉安全回家的故事,小孩看的非常有安全感。图片色彩鲜丽醒目,意寓着小孩心中的光明。

《母鸡萝丝去散步》读后感(三):做一只岁月神偷的鸡

这是一部很有趣的绘本:讲一只鸡如何无忧无虑地生活,在危险中穿行的故事。

母鸡萝丝在一整天的散步过程中,都伴随着后面紧追不舍的狐狸。然而像一切童话一样,越是居心不轨、心急火燎的,越是四处破壁;越是没心没肺、单纯混沌的,越是傻鸡有傻福。

中国有很多古话来形容类似狐狸的情形,诸如:欲速则不达,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物极必反,循序渐进,心急吃不得热粥……

这有点象人生(怎么须叔现在看书,最后总要扯到人生捏?):越想要的越要不到。

从古希腊神话到莎士比亚,都一直在讲,人生的最大悲剧就是求之不得。为了贪嗔痴,舍不下爱憎欲,看不破生老病死,所以生命变成比较和竞赛。一边急速飞奔,惟恐落下了种种好处,一边左顾右盼,算计赢了甲乙输了丙丁。

其实,比求不得更悲惨的是“求到”。求到的人生就没有遗憾了,变得没有目标失去希望,一下子空落落的更不好受。唯一的办法,似乎就是赶紧再找个新的目标继续求。于是身边美人美景再好,也就此一晃而过,连拍一张照片的时间都不够,注意力就转移到下一个目的地。就这样,生命被求、求不到、追、追不够消耗掉了。

而悠闲的鸡则是另一种方式:闲庭信步、闲情逸致、闲云野鹤。饿了就吃,饱了就散步,然后打着饱嗝例行巡视自己的领地。可谓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在简单的模式里享受每一个生活的细节。

这其实就是中国士大夫推崇的处世态度。不过对于现代人来说,除非是富二代、刚爸仔,少有人付得起这项高昂的花销。没错,现代生活最贵的是时间,这是另一种意义的“一寸光阴一寸金”——上班的时间都是老板的,下班的时间都是加班的,自己的时间都是老婆的。老婆的时间都是子女父母的……想坐下来休息一下?做梦!先滚去浑身臭汗地挣下船王的身家再说!否则,不说媳妇不答应、老板不答应,国家也不答应!!

谁不希望做一只自由自在的鸡(呸呸呸!)呢?

在时间的夹缝里,能偷得浮生半日闲,就是现代人难得的好运了。像须叔这样一偷再偷,一早成为惯偷,居然还没被生活憋死,实在是运气好到顶。再不感谢国家、感谢AATV,简直就是没良心、天理不容了。

可惜再怎么偷,这辈子肯定没有希望成为时间的主人了。如果有哪位朋友有幸超前众人一步的,听须叔一句话:散你的步去吧!

宁可做散财的盖茨,不要做不知足的狐狸。

而所有这些道理,全是通过极简洁的画表现出来——全书的文字恐怕还没有我的评论多!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