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味的散步读后感锦集

味的散步读后感锦集

《味的散步》是一本由【日】秋山德藏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页数:23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味的散步》精选点评:

●通篇读下来,感觉作者确实是个暴脾气,哈哈!

●喜欢封面和文里的水墨配图。作者想要保留乡间料理最原始的风味,在日本推广和普及西餐,追求食物的色香形味,反对徒有其表的奢华餐厅布置,文风充满雅致的情趣又带点童稚的俏皮。一个见过大世面又身居要职的人能以如此平易近人的笔触描写人间烟火和美味,真是可爱极了。

●据说作者是个真正的料理大拿,是日本第一位天皇料理人,并且在这个位置上待了几十年,后面更是获得了许多了不得的荣誉。具体不知,只看书的话,觉得应该是一个挺可爱的小老头,说自己“像刚 从土里挖出来的新鲜马铃薯”,也是好玩的。比较好的一点,他写的东西诚诚恳恳,不会生硬,也不会高高在上,透着可爱小老头特有的亲切。尤其是《皇太子与寿司》那篇,就和我们的爷爷辈关爱小孙子孙女一样,想来他对天皇一家真是有着特别深刻的感情。

●不愧是御厨,行内人又有文字功底,终究是比所谓的美食家作品可读性强上不少。

●老厨师的絮絮叨叨。豆腐块文章合集

●好几个段落特别喜欢,比如“盛夏的傍晚五点,烧烤的香味、嘈杂的音乐、硕大的招牌、擦肩而 过的行人的汗臭,所有这些混合在一起,将热腾腾的空气进一步发酵……”特别生动,有画面感;“豆腐的白可不是普通的白,当你静静地盯着细腻的绢豆腐看时,你会发现自己被一抹温润的暖意慢慢包围,并渐渐地被带进了豆腐的别样世界里……”一块豆腐突然带上了禅意;“秋日的长夜里,一边重重地咬上一口五岛的鱿鱼干,一边静静地小酌一杯,也许那些被华丽虚幻、缥缈莫测的世间所遗忘的事物又会重新复苏……”突然就让人安静下来了。这本书,有点意思。

●因似乎在“拥有麒麟之舌的男人”听闻过作者姓名故借来看看关于过去外域的饮食短文

●很有意思的一本书,由三个大章节组成:百味人生(有关食物或食材的小短文)宫廷料理(有关皇室众人的回忆)欢乐派对(举办或参加派对时的小百科)。从中既可以分享料理大神对食物的独特见解,又可以一窥皇室成员的真实面貌,最后还能学习到举办或参加宴会时的许多知识,同时实现了放松与学习的目的。而且,每个小短文配了一副手绘图(据说是作者真迹),极其精致。最后为封面比个心,淡雅中透着悠闲,看着很舒心。

●讲的比较实诚

●什么时候自己也出一本怎么吃的书,才好啊

《味的散步》读后感(一):人间至味是清欢

喜欢封面和文里的水墨配图。作者想要保留乡间料理最原始的风味,在日本推广和普及西餐,追求食物的色香形味,反对徒有其表的奢华餐厅布置,文风充满雅致的情趣又带点童稚的俏皮。一个见过大世面又身居要职的人能以如此平易近人的笔触描写人间烟火和美味,真是可爱极了。

这个老头子或者叫老顽童吧,把日子倒着过。过了六十岁就每年年轻一岁,再不济也让自己两年才老一岁,真有意思。他还不喜欢过一切的节日和庆典,觉得这让日子流逝得太快了,还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在这些形式上。这点我能理解他,但我自己也不这么想。毕竟人生是需要仪式感的呀,这么波澜不惊平淡无奇的生活,需要一年中不同时间节点的不同节庆把日子装点得有声有色。每当一个节日过完就盼望着下一个节日,在积极认真地筹划着,日子才有盼头呀。这精心准备的过程其实就是大大的享受,一点都不觉得人生被虚度了。有一点说得好,人生不应该就要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吗?

《味的散步》读后感(二):絮絮叨叨的老头

这本是收到的赠书,谢谢。

这几年来杂七杂八读了有关日本的书100多本了,儿子又去读了日语专业,也去了日本呆了几个月。我朋友也极力推荐我去日本玩,最近两年游兴意兴阑珊,念头起了几次都没实行。

有关日本的书读得越多,越觉得和日本人还是很不同的,他们条条框框更少,儒家的影响是有的,但似乎和我们理解的不一样。他们似乎安于身分阶层,每人再自己的领域内努力,努力做到极致,有些反叛的人物更加耀眼突出,但都是在自己领域内作出突出努力的人。

因为没有具体接触过也只能是个印象。我似乎和真的日本人都没有交谈过,只是在车站见过。日剧日影看过不少,但觉得还是夸张地成分居多,没有真切的认识。

有关这本书,只知道是本美食书,作者是日本料理届大拿,宫内御膳房的主管,做了59年。这也是在自己领域内作出突出努力的人。

看书之前,我以为他要多说些日本料理,怎么做怎么选材之类的,并不多,是稍微带过,就是一个平易近人的老头在絮絮叨叨。他今天想到了什么,当然都跟食物有关,他去了什么地方,哎呀那次陪天皇来过,或者皇太子来过。有关日本皇家的事也说得很少,虽然专门第二篇就是宫廷篇,写到贞明皇后,她对他的两次重大影响,一次剃头,一次戒烟。仿佛一个忠诚老下人的念叨。对天皇和皇太子也是非常忠诚,感叹天皇只能看看,不可以吃到河豚。

这些文章本来是写给报纸,到时间写一篇写一篇,没什么特别的体例。他对食物的理念很对路,健康的合时的,均衡营养,不要刻意想着健康和不老。

最后一篇是在日本普及鸡尾酒会知识,怎么准备,准备哪些酒,哪些点心小食,请客的人和被请的人怎么做比较有礼貌。

翻翻无妨,听一个老头的絮叨,作者是《天皇的御厨》的人物原型,如果看过这部剧,可能看起来更有趣一些。

《味的散步》读后感(三):一位日本御厨老爷爷的美食碎碎念

早起听“得道”应用上的讲书,讲的正是梁实秋先生的《雅舍谈吃》。此书之前已经看过,可以说正是因为此书我才开始喜欢阅读了散文,对于与食物有关的散文类书籍更是喜欢。在《雅舍谈吃》一书中,梁实秋先生讲述的不仅仅是食物菜肴的介绍,更加包含了对于生活的感悟与理解。

“民以食为天”。“衣、食、住、行”中,对于人们来说似乎哪一样也不会比食物更加重要,也更能够让人们在其中体会出更多的生活感悟。或许这也正是为什么与食物有关的书籍、影视作品相较于其他题材的作品更受人欢迎的缘故吧。

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对于食物的理解与感悟也是不相同的。最近刚刚读完一本来自于异域的与食物有关的书籍《味的散步》。这是一本出自于初代天皇料理人秋山德藏之手的美食札记。在此书中我们既能够读到像荞麦面、豆腐、罐头这样平民百姓餐桌上所出现的食物,也能够看到燕窝、鱼翅、这些并不常见的珍馐佳肴。但是在书中我们所能够更多看到的,是那些作者对于美食的趣谈与感悟。每一篇文章都不长,最多不过两页而已,秋山德藏像一位老爷爷一样,把自己职业生涯中所看、所听、所感的那些事情琐琐碎碎的都讲述在了这本书中,看起来像是絮絮叨叨的碎碎念,但是细细咀嚼起来却别有一番生活中的滋味。

秋山德藏小时候曾经在山上的禅寺里当和尚,会和小伙伴们偷偷地收走老奶奶拜菩萨时撒下的糖。在他的记忆中那是最好吃的东西,即便是时至今日见识过各种顶级甜品的身为天皇料理人他也不曾再找到过那种甜蜜。那其实是一种童年时对于美食的幻想与欲望,轻易得不到的往往是最为甜蜜的。

皇太子殿下想要让秋山德藏为他握几个寿司吃。虽然秋山也会制作,但是总觉得自己没有寿司店老板那样经年累月的专业经验。在这里不得不佩服这位老爷爷严谨认真的态度,为了能够交上一份完美的答卷,他竟然跑到一家经常光顾的寿司店去当了一回学徒。为了能够练好“握”的技术,天天用左手握着一颗和寿司差不多大小的胡萝卜反反复复的练习手感,甚至连睡觉的时间也不放过。要知道那个时候他已经六十岁了,还像一个初学者一样的严格要求自己。这份执着的精神着实让人佩服。

全书看完,看到的不仅仅是那些与食物有关的鸡零狗碎,更多的是作者对于生活的之作态度与精神感悟。看此书就像是品美食一样,吃到的不仅仅是初入口的感觉,更应该有过后的回味。生活也是这样,总要不断的去体会才好啊!

《味的散步》读后感(四):不能被低估的中国菜,不能被低估的普通人

我不算是个会吃的人,但应该是个喜欢吃的人。去一些城市旅游的时候,我多是喜欢先去一个它的博物馆,去了解它的历史,然后就会穿街小巷的去寻找一些美食。

本书有很多让人欣赏的地方,老先生从平民百姓的餐桌饮食,讲到日本皇家的宫廷料理;从中国餐馆的燕窝鱼翅,到法国街头的红酒咖啡;从盛夏溪水中跳跃的河虾,到隆冬冰面上浑圆的鸭子……许是我没去过日本,也不怎么喜欢吃日料之类的,书并不能引起我的共鸣。都说1000个人眼中有1000个哈姆雷特,在这本书中楞是让我读出了几分低估的意味。

咱们从小时候就知道中国有八大菜系,虽很多没吃过,但很以此为自豪。而在老先生的文字里,对中国菜的描写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大量使用韭菜、大蒜等重口味香料的料理;一类是燕窝这种精致菜肴。这只是咱们中国菜的冰山一角,老先生低估了中国菜,中国的饮食文化如同中国汉字一样也是博大精深的。

提到重口味的菜肴,必然会提到川菜,而川菜的调味多变,菜式多样,口味清鲜醇浓并重,以善用麻辣调味(鱼香、麻辣、辣子、陈皮、椒麻、怪味、酸辣诸味)。韭菜和大蒜并不是我们餐桌上的主角。“烧烤席”,是清朝的国宴,后来又被称为“满汉全席”,里面多是鱼翅等名贵菜肴,而近代的国宴多是用淮扬菜,究其原因,一是因其精美与精细,包括刀功、火候、搭配、造型等等,无一不体现功夫;二是食材朴实,取之容易,不采用生猛海鲜,甚至是国际性保护动物,比如鱼翅等现已被禁用的食品;三是味道偏淡或甜。因此中国菜不能简单的用战前和战后来区别,从南走到北,从东走到西,尝一下中国的各种美食,大抵就会改变对中国美食的刻板印象了。

也许是我看书太吹毛求疵,作为一个普通人,对于美食也是有追求的,对于有些菜肴的品味并不能用赚钱的多少去衡量有没有资格吃,老先生的一些观点低估了庞大普通大众对美食的欣赏和追求。

“年轻的工薪族和女文员”,我着实不太明白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女文员?再比如,老先生认为伟大的厨子多出自于男性,我得承认男性的力量对于美食的烹制更有优势,但如今很多精美菜肴是女厨师更有优势啊。最后老先生举了个自己的例子,“怒气和食欲有关,到傍晚的时候,整个人又累又饿,如果妻子不在家或遇到其他不顺心的事,情绪就会爆发。”将自己的情绪跟女性是否在家准备联系起来,多少让人观之不爽。在如今,女性是恰恰最不能被低估了的。

以上仅是个人观点,四星送给我很喜欢它的书名。

《味的散步》读后感(五):会“散步”的美食原来是这样做出来的……

日本饮食的美名并非自古宜然,直到明治时代末期才逐渐成为金字招牌,一般称之为“日本料理”。相对于满汉全席式的中国餐饮经典,起源于日本列岛的日本料理,更多的时候讲究的是色自然、味鲜美、形多样、器精良,而且材料和调理法重视季节感。这些特点,在拥有59年御厨生涯的秋山德藏所写的《味的散步》一书里边,也处处可见。

对于多数的日本普通民众来说,传统的日本料理主食是米饭,然后再配上其他菜肴,比如鱼、肉、蔬菜、酱菜,以及汤。而天皇的饮食,又该是什么样的呢?这份好奇,表面上看来,或许在《味的散步》里并不能得以尽兴;但深入细细品味秋山德藏的每一篇小文,长则长矣,短则短矣,宛如在与读者面对面娓娓道来论家常,却字里行间,浸透了真正美食的无限味道。《列子·汤问》记载了一个故事:“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品味这些美食,“余音绕梁”的评价正是恰如其分。

秋山德藏生于1888年,几近明治天皇中期。完成了国家统一、走上了向西方学习的日本,在饮食上也越来越讲究。25岁时,秋山德藏登顶日本料理界,成为初代天皇料理人,这一做就是差不多一个甲子,于饮食上的发言权重自然可想而知。但从《味的散步》中,却根本看不出那一份志得意满,感觉到的反而是一种无尽的谦逊,一种对美食精益求精、孜孜不倦的追求。

美食之美,一在于食材,二在于作法,三在于厨者的功力,有时也许还要取决于某种天时、地利、人和。但总有一些窍门,是普通人可以学习、借鉴的,虽然未必非得成为什么名厨,但做出一样美食,犒劳一下自己和家人、朋友的胃口,也是一件非常有意思有价值的事情。美食之所以成为美食,其实并不取决于规模,而是取决于精致、取决于日积月累、认真细致,譬如“庖丁解牛”那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

秋山德藏笔下的美食,就非常符合“美”的定义,也给出了很多值得收藏的秘诀。比如,在《好吃的时节》中,秋山德藏认为,新鲜虽然是保证鱼的口感的首要条件,但是“这个新鲜也讲究一个度”——作者举了鲷鱼和香鱼两个例子。对于吃饭场所的选择,作者也有自己的观点——“喝酒就是为了享受美酒的乐趣,吃饭就是为了享受美味的乐趣”,所以,“暴发户式的豪华装修和过度夸张的服务往往只会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秋山德藏认为,“能让人如在家般轻松吃饭的外食店”,才是他心目中的好店。关于美食的此类见解,在《味的散步》中不经意间比比皆是,不妨慢慢品味。

既然是“散步”,当然不妨随意一些、自在一些——而这正是秋山德藏写作《味的散步》的主旨所在。对美食的理解,《味的散步》封底的那句话值得每个喜欢美食的人收藏:“将自己的灵魂放进眼前的作品,一点一点去磨砺。永远保持好奇心,认真工作,不给任何人挑剔的机会。这样做出来的东西,才会质朴而深沉,有紧紧抓住人心的力量。”做美食如此,做其他任何事情,其实也是如此。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