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天地民心》的读后感大全

《天地民心》的读后感大全

《天地民心》是一本由朱秀海著作,南海出版社出版的535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009-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天地民心》读后感(一):天地民心

,《天地民心》写的是天下最好的官员、天下最好的宰相。乔致庸虽然入世极深,却是一位庄周式的人物,秉承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庄子一脉,而祁隽藻入世更深,他是一位孟子式的人物,秉承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孟子的一脉。

《天地民心》读后感(二):有所裨益

这本书主要讲得是清朝后期的故事,相较于清朝乾隆以前的历史来说,这部分历史我是读得不多,也值得自己学习。同时,祁隽藻又是我们山西人,张牧又是我们山西阳泉河底镇人(以前叫平定),所有读起来有些许的亲切感。但从整体来说,我认为整体深度不是很够,情节也比较直白,感觉祁隽藻除了会骂皇帝是桀纣之君外,没有其他什么给我印象深刻的地方。当然,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当做对历史的一种了解来读,还是有所裨益的。

《天地民心》读后感(三):遵命之作也有好货

中国历来不缺聪明人,也不缺忠直之士的救国方略,但是所有的努力一旦触及到一个核心问题,那就是,当人民的利益与统治者的利益这对矛盾不可调和之际,究竟谁该牺牲的时候,往往是悲剧告终。这一死结至今仍时时处处体现在各种政策及土政策中。

清史稿中对于祁隽藻的描述仅仅1900余字(不知道是不是版本的问题,清史稿中有写“祁俊藻”的,有写“祁寯藻”的,偏偏没有“祁隽藻”),且没有任何惊心动魄的迹象。朱秀海此书显然作了极大的拔高与升华,将祁隽藻塑造成了一位中国士人传统理想化身式的人物:正而不迂,智而不猾,群而不党;兴教育、杀贪官、荐贤良,位极人臣而举家食粥,老家的房子塌了都没钱修;从嘉庆到咸丰,每一位皇帝都被他当面骂过“桀纣之君”,一生进出死牢如家常便饭……为了照顾当今观众及读者的审美趣味,朱秀海还在祁隽藻身边安排了几位红颜知己以及江湖侠士。

即便考虑到朱秀海写祁隽藻是应寿阳当地之请的“遵命”因素,也不得不承认,“遵命之作”也有写得好与写得坏之分,此书当属前者。

有意思的是,朱秀海笔下的祁隽藻是个穷得叮当响的清官,可是寿阳却至今尚有祁家老宅五重院落上百间房屋,而当地政府更是打着“开发文化宝藏”的主意,计划投资数亿搞一个占地上千亩的“书香文化景区”,还有什么“三代帝师朝拜祈福广场”这种不伦不类的景点,绝世清官祁隽藻泉下有知,不知该作何感想……

《天地民心》读后感(四):天地民心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个忧国忧民,以天下心为己心,以天下名为己命的儒者人生之路。祁隽藻,他的一生经历多次起落,但无论居于庙堂还是处于草野,却保持士子本色,忧国忧民。粗略的回顾一下他的人生:

一落:父亲被发配边疆,自己由五品京官的公子变成庶人,直至在张观黎大师门下做马夫。

一起:被绵宁王爷(后来的道光帝)点为解元。

二落:赴京考试由于大闹考场关入天牢,生死未仆。

二起:被嘉庆帝点为进士。

三起:外方江西、江苏做学政,为国甄选人才,推荐了翁心存(同治年间军机大臣)、李鸿藻(不倒翁)等一批中兴大臣。

三落:鸦片战争失败,林则徐、邓廷桢发配新疆,鸦片流毒天下,辞官归故里,埋首著农书。

四起:道光崩,重臣重启用,入军机,无策筹粮饷。

四落:假圣旨开禁地,祁隽藻进天牢。

五起:掌军机,老臣获重用,忍垢辱,滞京待克宁。

朱秀海写此书总觉得有点拖沓,特别是描写祁隽藻如何心系天下民众,说来说去就是致君尧舜,使民小康。从嘉庆到道光,从道光到咸丰,从咸丰到同治,那套道理给搬来搬去的说!我想难道这么些年来,祁隽藻难道思想上就没有些许变化?

再有,祁隽藻从开始就是以刚直出现,在众多的风波中,因为有这么多皇帝的保护,从而保住了他的命。但如果真如作者所写,有时候觉得他简直就是一个迂腐之人,难通人情,如道光在丧子之痛下想从他这个朋友处得到安慰时,他还在开口闭口尧舜!很难想象这样一种人能被容忍三朝,甚至做到军机领班的位置!从他写了《马首农言》再回朝廷后,作者描述他待人接物的方式可以看出,他是有了一些的变化,可惜作者之后着墨不多,很难让人了解。

还有就是什么胡沅浦,觉得就是在编故事了,不过这本书也就是个故事,可是既然关于历史,也得有个谱!胡沅浦的原型应该是曾国藩,可惜曾国藩的座师是穆彰阿,并且曾对穆是怀有很深的感激之情的,因为其能进翰林是通过穆走了后门的!作者不能为了拔高祁的形象,乱写一通!

最后谈谈我对祁隽藻的总体印象,个人认为对于清朝,他主要做了几件大事

1.正学风

2.荐贤臣

3.安流民

4.禁鸦片

这四件事中,又以正学风和荐贤臣为最!

《天地民心》读后感(五):一生所为,兼济天下,不死不休——《天地民心》读后感

看完好久了,朱秀海先生的《天地民心》。今天才补起这片读后感,乱糟糟的写一点吧。

有点儿不知从哪里说起,那样多震撼人心的人物、对话、事件紧紧相扣,环环相凑,让人一读下去便停不下来。嘉庆、张观藜、钱无庸、祁韵士、冯叔阳、祁寯藻、道光、穆彰柯、王鼎、林则徐、邓廷桢、陶澍、祁宿藻、保胜、载元、肃顺、琦善、诺敏、张穆、元白、曹玉环、冯妙真、含黛、菊花、李清玄、江一鸣、李鸿藻、翁心存、彭蕴章、黄爵滋、胡沅浦、咸丰、慈禧、慈安、奕,太多太多的人物,每个都让人记忆深刻。

这是个历史小说,说到历史小说,《说岳全传》的作者钱彩、金丰认为,写历史小说“事事皆虚则过诞妄”,“事事皆实则失于平庸”,应该“实者虚之,虚者实之”。我觉得这一点朱秀海先生做的非常好,他讲的故事非常吸引人。祁寯藻,一个秉承着儒家育人最高标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士子,在朱秀海先生的笔下升华了。

像祁寯藻这样的才真正是国家的精英,就如苏力《走不出的风景》中说的:所谓精英,就是人们感觉良好,他却见微知著,小心翼翼,默默为整个社会未雨绸缪,这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所有理想,知识或爱心还不够,你们必须,也相信你们会坚定、冷静、智慧和执著;还必须有人准备,紧要关头,挺身而出,当仁不让,承担起对这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责任,直至为止献身。这就是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一点,张观藜、祁寯藻、林则徐、诺敏等人都做到了,文人之谋,可谋千秋。

还要说道光跟祁寯藻的关系很好玩,道光算是很能容人了,而且对祁寯藻还有知遇之恩,可为何最后做了皇帝还是保不得祁寯藻在朝?这都是宗室的力量大于皇权的原因,宗室能说动道光的说法便是满清江山的安危。注意,是满清江山,而非大清江山。因为清朝皇帝要保的是两个天下,首先是爱新觉罗的天下,其次才是天下人的天下。也因此,嘉庆临终前交代道光,说祁寯藻跟穆彰柯这两个人你都得用,用祁寯藻保江山,用穆彰柯保爱新觉罗的江山。然后呢,道光驾崩前又将祁寯藻留给咸丰,咸丰就更不行了,更听不进祁寯藻唠叨,这也是清王朝气数已尽,君不君,臣不臣这也是天道轮回的命数。

书里头还有个张穆我非常喜欢,真是个小军师,才十二岁的年纪,足智多谋,志不在朝堂,是对当时的社会失望之极,然后著书立说,也是完成了一生的梦想。真真自古英雄出少年啊,古时候的人,许多都是十几岁便建功立业了,今人跟他们当真不能比,我们现在的十几岁是在读初高中,忙着中考、高考,可人家,已经能家国世道烂熟于心。

祁寯藻是忠臣,是直臣,动不动便说皇帝是桀纣,其实我觉得这话没什么严重的,可当皇帝的估计都挺忌讳人家这么说。还有,祁寯藻拿尧舜之君来要求道光跟咸丰,这标准也忒高了。尧舜之后的皇帝谁能比得上尧舜?就贞观初期的唐太宗李世民跟清圣祖玄烨还能挨点儿边吧?从这点儿来讲,祁寯藻太执拗了,但是,任何时候,我们的国家缺的都是这样的精英。

我们这个国家从古至今都不缺御用文人,不缺歌功颂德,缺的是这样清醒的对自我审视,对民族审慎,对国家严谨的人。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一位精英知识分子对于民族和国家的自觉。一生所为,兼济天下,不死不休。如张观藜那样的,身在江湖心悬魏阙,他不是不想救天下,只是知道天下无道,圣人无存罢了,这个天下,这个满清天下,已救无可救。

此书中的女性角色塑造的也极其成功,曹玉环、冯妙真、含黛。曹玉环的无畏,冯妙真的坚强,含黛的为爱无私。这三人都喜欢祁寯藻,最可怜的要数含黛,明里暗里帮了祁寯藻那么多回,得到的也只有感激。曹玉环倒是陪伴了祁寯藻一辈子,可祁寯藻心中有一种叫“爱”的不明不白的玩意,自始至终都属于冯妙真,但至死,祁寯藻都没能走到冯妙真身边。

里头还有一个菊花,原本祁寯藻跟她有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但她一刺不成反而对祁寯藻倾心了,还非他不嫁,至死不渝。

这些女子,都是被祁寯藻身上的峻整给征服了,谁说乱世天下无道?这“道”就在祁寯藻他们这一群中兴名臣身上呢。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

作者的故事叙述没丝毫赘余,或者是我智商不够,眼神不好使没发现吧。只有一处我觉着是疏忽,便是冯妙真偷偷见元白那回,冯妙真就一句“我是你姐姐”元白便信了?元白最后也真是,变成那副嘴脸,我都不忍心看他。

读此书时许多次眼里满含泪水,但真真夺眶而出那回是知道祁宿藻的死,我还记得他们送祁宿藻离家时菊花喊得那句——“六爷回不来了”!

真是满书都是悲壮感。对了,还有个祁寯藻的死对头穆彰柯没说呢。百度百科里对他的简介是这样的:出身于官僚家庭,父亲是广泰。嘉庆十年(1805年)中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检讨。曾任军机大臣、翰林院掌院学士、兵部尚书、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太子太保等职,道光八年(1828年)入军机处,任军机大臣达二十余年。善于揣摩道光皇帝的心理,“终道光朝,恩眷不衰”,人称“在位二十年,亦爱才,亦不大贪,惟性巧佞,以欺罔蒙蔽为务”,担任漕运总督。门生遍满朝野,号称“穆党”,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提拔曾国藩,有师生之谊。鸦片战争爆发,支持琦善,将林则徐、邓廷桢等革职,军机大臣王鼎甚愤穆彰阿误国。闭户自缢,冀以尸谏。咸丰即位,起用林则徐、姚莹等人,指责穆彰阿“保位贪荣,妨贤病国”。咸丰初年,听从杜受田的提议,将穆彰阿革职,永不叙用。咸丰六年(1856年)病死。

此书中他是个脑子很聪明但没往正道上使的家伙,道光都说了,“穆彰柯误我”!但我真真佩服他满脑子点子,说他智多近妖也不为过吧。

书里头也讲到了王鼎,尸谏的王鼎,先不讲这个做法明不明智,因为它已经发生了,我只想表达我对他的满腔敬意,这是对家对国什么样的热忱才能令其如此啊?

全书唯一看不惯的一点是作者所用的重复词语有些多,看得人审美疲劳啊,而且有些感觉是该令人动心的话却不怎么令人动心。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