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曼谷八区读后感锦集

曼谷八区读后感锦集

《曼谷八区》是一本由(美)约翰·本登特著作,群众出版的其他图书,本书定价:24.00元,页数:19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曼谷八区》读后感(一):有序运转

读完之后很想去泰国曼谷看看。泰国这个即充斥着现代淫奢又虔诚无比的佛家国家,真的在作者笔下充满了魅力。不是因为它淫奢,也不是因为它虔诚,是因为它把淫奢和虔诚恰到好的融合在一起。很难想象出一个具有虔诚佛教信仰的民族会以色情娱乐服务行业作为全国的主要支柱产业。满是黄,赌,毒,暴力的城市却有序的运转,这也许就是宗教的力量。也可能更多的是传统道德的推动。这点很难说,总之它的存在是个奇迹,很想去看看,不受干扰的品评下,作者毕竟是西方人。故事很简单但却被作者写的很悬疑惊悚,值得一看。

《曼谷八区》读后感(二):借壳上市的曼谷精神

也许是当下欧美惊悚悬疑小说作家在本土的取材已渐显黔驴技穷的倾向,这种技穷的根源在于,欧美经济从数十年飞速增长降至稳速乃至减速的现状,其映现在社会环境层面上,也使社会各阶层之间不再像二三十年前那样矛盾尖锐,或者说至少没有更大步的恶化,而是逐步形成了一个成熟有序但同时又迄于保守僵化的环境状况,这其实是妥协与谅解的结果。

当然,黑暗面的犯罪在现实中依然四处开花不是没有,但是将连环杀手、性变态、吃人医生、精神患者以及官僚贪腐、毒品交易、黑帮业务、恐怖袭击这些欧美国家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所偿付的社会代价作为写作题材的作品真的是越来越不怎么有市场了。

讨巧一点的作者知道在大私我、小社会的当下,应景的作法是将一些冷硬派小说中用力描摹角色内心世界的痛苦、彷徨的写作技巧移植到惊悚悬疑推理小说中,于是,一夜间满城努力晒痛苦与软弱,以之取得读者的心有戚戚焉。

论起娱乐类小说的复制拷贝跟风功夫,大概没有哪个类型能出推理小说之右的。因此,在这个"巧合"(“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的“巧合”)乐园里,无论是黄金时代还是当下,无论是鼻祖欧美还是新贵日本,每个地方每个时代总是呈现出一拥而上的瓜分“大锅饭”情状。

或曰,推理小说要创新总是好难的,这只不过是因为每个时代大多数的推理小说作家都觉得跟风比较容易罢了。

和《黑管先生》一样,《曼谷八区》的作者凭借其长期在东南亚生活的经历,有这个能力与自信作一次让欧美本土风味的娱乐文学作一次异域风情的尝试。

读者突然发现,私家侦探也好,警察也罢,脱离了没有什么新鲜料可挖的长得还蛮接近的美国与欧洲的社会人文政治模式,到了海地、到了泰国,到了军事独裁政府与武装反政府、到了虔诚佛国与情色之国,尽然可以又那么多西洋镜可以看,说读者的猎奇心也好,作者为当地正名的企图也好,总之完全不同于那个成熟稳固同时也僵化衰弱的欧美比,第三世界有一种兴盛的黑暗,畸形的生机,那里有贫富分化严重,没有基本人权,但同样也有另一种文化,另一种思考方式。

《曼谷八区》的追凶剧情很简略,到了结尾甚至有一些力度不足的遗憾,但是比之《黑管先生》,他提供的由色情行业而泰国人民的世界观,由泰国而至全人类的幸福观却表达的十分深邃。从某种程度来说,用一个在那边生活的外国人的眼光,来构思一部生长在泰国的主角视角的小说,可以看成是作者解读了泰国,并凝练出这个“性国”兼“佛国”的生存哲学,展示给整个保守兼伪善世界观瞻。

《曼谷八区》在某种程度上对于泰国的支柱产业——色情业的深入研究探析(这种从始至终的关注甚至将原本的悬疑杀人挤到了次要地位)得出的“结案陈词”从狭义来说,是提显给读者色情业的正面意义(从作者慷慨激昂的陈述上更可说是为这项产业的积极意义所迷醉信服),从广义来说,他是将作品中属于泰国人民族对于生命的炽热态度来启发读者,当然也有可能,这只是作者一起初就像对读者倾诉的,只不过刚好找到了泰国的色情行业,得以淋漓尽致的借壳上市。

《曼谷八区》读后感(三):曼谷八区 考

Patpong 帕篷巷 是曼谷最有名的红灯区,内有很多脱衣舞酒吧及特别的表演。A-go-go,是曼谷最大的红灯区。

地址:Silom Rd,Soi Patpong

Soi NaNa 娜娜巷 也有很多脱衣舞酒吧,A-go-go。

地址:Sukhumvit Rd,Soi NaNa

Soi Cowboy 牛仔巷 有很多脱衣舞酒吧,A-go-go。

地址:Sukhumvit Rd , Soi Cowboy

Soi Tantawan 有十多家专门为男同性恋者开设的酒吧,有新奇的Boy A-gogo Show 。

地址: Surawang Rd , Soi Tantawan.

雌二醇(estradiol),亦称“动情素”、“求偶素”。雌激素的一种。含量最多,活性也最强。由卵巢内卵泡的颗粒细胞分泌。其代谢物是雌酮及雌三醇。含18个碳原子。其靶器官为子宫、阴道、输卵管和垂体。是一种为经皮肤吸收的雌激素治疗剂。补充女性卵巢分泌的17-β雌二醇的不足,同时又可避免因口服引起的副作用(乳房疼痛、体重增加、高血压、胆结石及肝功能异常等)。雌激素能促使细胞合成DNA、RNA和相应组织内各种不同的蛋白质。

Blackbird(再见黑鸟) 是the beatles的一首名曲。由Paul McCartney创作。

曼谷火车夜市 (又名新火车夜市,拉差达夜市),即文中拉差达长廊。

待续

《曼谷八区》读后感(四):我想让你告诉我,我的父亲是谁

即使在今天,曼谷红灯区的沸沸扬扬依然是闻名于世的奇特风景。从下午五点开始,女孩们陆续进来,和纺织工厂开工的场景无异。但是显得新奇又诡秘的是,几乎每个女孩都会在入口处的佛龛前,脱下高跟鞋,双手合十虔诚祈愿。在这个国度兴盛了近八百年的佛教,始终是泰国人的生活重心,而无休止的欢纵游乐似乎也是。

《曼谷八区》不同于我读过的任何一本同类型的小说。作为悬疑题材的文学作品,它的主角与阿加莎塑造的波洛、比格斯笔下的陈查理等人不同——从这名警探身上看不到任何风度翩翩、足智多谋,相反地,他是一个几乎混迹于底层社会的、沉迷摇头丸和酒精的近似于市井无赖的人物。

正是这样的人物行走在曼谷八区才不会有违和感。他完完全全地与这个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大背景融为了一体。警探桑柴是本土妓女与美国白人的儿子。在一次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他最好的搭档、挚友皮柴不幸遇难。其死法离奇诡异,桑柴意识到这次殉职的背后有着不为人知的阴谋。为了帮搭档报仇,桑柴发誓要找到杀人凶手。

桑柴的破案手法显示出作者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和桑柴共同负责侦破此案、美国联邦调查局出身的搭档金伯莉.琼斯更注重逻辑推理的过程。来自民主司法社会的她强调证据的必要性和来源合法性。而桑柴则经常采用“冥想”的方式来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桑柴的冥想还可以帮助他看到不同人之间的前世纠葛,他的破案思路常因这种感情纠葛受到影响。例如,在二人经过层层筛查锁定真凶后,桑柴却通过冥想发现凶手可能是自己前世的孪生妹妹。他对这个人产生了心理上的同情,所以没有立即实施缉拿,错过了破案的最佳时机。美国搭档金伯莉对此感到难以置信:“我真想感谢那个发明了逻辑的人!发现逻辑之前,整个世界大概就是你们这个样子 。”而桑柴显然不以为然:“没错...工业化之前只有神灵。”他甚至对这位美国搭档产生了一丝怜悯,他认为:“她竟然以为人类的存在有什么逻辑可言...这种观点只是西方人的妄想,是他们不断发明新机器造成的恶果。”

发明新机器会造成恶果吗?虽然像和桑柴一样的千万普通泰国民众或许都会做出这样的批评,但是发达工业社会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1941年12月,日本法西斯在亚洲肆虐,泰国也未能幸免。泰国为寻求自保,稍作抵抗便同意与日本媾和,最终以日本借道泰国为条件换取日本对泰国独立国身份的承认。不久,泰国又和日本签订军事同盟协定,并对英美宣战,至此泰国已彻底加入法西斯轴心国的队伍。二战结束后,美国以战时泰政府违背人民意志为由,拒不承认泰日签署的任何协定,极力帮助泰国摘掉“战败国”的帽子。关于对泰处置的问题,美英的态度也是截然相反。美国暗中给泰国撑腰,指使泰国对英国提出的赔偿要求使用拖延战术;同时,美国对英国施加压力,迫使英国放弃赔偿条款中大量的权利。至英泰签订《英暹条约》时,英国已放弃绝大部分条款。

这一切都以泰国全盘接受美国的政治、经济乃至军事干预为条件。

冷战期间,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把军事和经济援助作为遏制中国和苏联的一个重要手段。泰国是美国在东南亚的重要盟友之一,成为美国援助的重要对象。美国从1950年起向泰国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大量美援给泰国的安全、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重要影响。尤其是1965--1974年,属于泰国“平叛”时期。由于泰国出现共产党领导的武装起义,美国因越战全面升级而大规模使用泰国军事基地,美国对泰国的经济援助迅速增加。泰国在强大的资本侵略和人种优势的夹击下显露出恐慌。越战期间,美国大兵在泰国放肆娱乐,将泰国性产业推向高潮。高头大马的白人男子走进酒吧,用成沓的泰铢和雄壮的阴茎征服本土女孩。这种冲击带来的社会影响在本书中也可以窥见一斑:广播节目里心理专家分析泰国男人为何甘愿冒失去健康和性能力的巨大风险去做硅胶填充阴茎手术。他认为,之前并没有泰国男人去做这种手术,因为他们的阴茎和泰国女性的阴道匹配得天衣无缝。“正是西方文化的入侵造成了泰国男人的性无能,一方面由于这种后果严重的手术,一方面由于长期的自卑。”

美国军人大量涌入造成的另一后果就是泰美混血人种的产生。这一小撮人不是纯种南蒙古利亚人,但在心理和生活方式上与本土民众保持着同步。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地受到传统泰国的排斥与歧视,而身世的复杂也让这些混血人种对本身产生自卑和怀疑。

“我想让你告诉我,我的父亲是谁。”桑柴不止一次地向母亲发出这样的叩问。作为妓女的儿子,这个疑问似乎在所难免。但是在战后的泰国,这样的问题有着更为复杂的意义。身份认同的缺失使桑柴始终有一种格格不入的“局外人”敏感心理。见到将与自己协同探案的美国搭档们,桑柴这样想:“现在他面对一个婊子的儿子,表情里就透出一点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轻蔑。”他在探案过程中将死者共情为自己的父亲,因为后者是美国人,又是参加过越战的老兵。在母亲与德国情夫决裂以后,桑柴依然坚持去监狱里探望这个并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人,他说道:“曾经有几个月,他是一个男孩可以期望的最好的代理父亲。”

急于找寻自我认同和身份归属感、挖空心思想知道生父身份的桑柴与亟待提升民族自信心的泰国一样,最终在四顾寻觅中陷入茫然境地。在当时背景下的国际社会,泰国所处境地与身为混血的桑柴一样尴尬。前协约国身份、接受美国干预的同盟地位不对称...这些外部压力杂糅在一起,使泰国自下而上地发出呐喊。本书案件的凶手、变性人法蒂玛用非常泰国式的方式策划了一场针对那些“以为自己可以操纵一切”的美国人的复仇。她先是驱使着毒蛇咬死了阉割她的美国人中的一个,又给另一个做了变性手术,使他变成和自己一样的变性人。这种浸润着东方哲学的复仇方式如此新奇,这是否意味着一部分泰国人对外部干涉的反抗呢?

当然,在本书中,综上所述的严峻问题得到了近乎理想化的解决。母亲告诉了桑柴他的身世。他的美国军人父亲深情专一,始终爱恋着自己的这位泰国情人,并且也期待桑柴的出生。似乎像是对自己“职业生涯”中西方男子的调侃,桑柴的母亲在退休之后建立了跨国色情网站,目标客户是大洋彼岸寂寞枯萎、但是有八位数银行账户的孤寡老汉。这种业务方式给了长期制霸曼谷红灯区的白人种群以暧昧温柔又具有讽刺性的回击。温和而又古老的东方文明,在西方文明的猛烈冲击下寻找着合理的生存方式。

写在最后的一些细节

这本书是真的挺好看。唉。我看到有些情节的时候简直想哭了。但是看这本书的人实在太少了,我很想跟别人讨论一下,所以就把我的一些想法写在这里了,作为读书报告的一个结尾。

①桑柴的妈妈最后还是告诉了他父亲到底是谁。和桑柴预想的一样,他是一个参加过越战的美国军人。他从炼狱一般的战争中生还,精神几近崩溃,炮火连天血肉横飞的场景夜夜入梦,几乎要把他给逼疯。这时候他遇到了一个娇小柔弱的泰国女孩。她有着瀑布般的黑色长发和柔软的双唇,在无边的梦魇里给予他温暖,治愈所有创伤。他立刻深深为她着迷,带着她回到美国,要跟她结婚。“他们庄严神秘的结合需要一个象征,于是决定要一个孩子。”孩子怀上了,但是或许是因为这一行业女孩共有的虚荣不安分,或许真的是因为难以抑制的思乡之情,桑柴的母亲逃离了美国情人的身边,他们再也没有见过面。

“你还没出世,他想你就想疯了。”母亲陷入了那人生仅有一次的酸涩甜美回忆。她之所以一直拒绝告诉桑柴他的身世,是因为怕儿子指责自己的背叛和懦弱。

“有什么不一样?他喜欢我盼着我出生,他爱她。我好像飞了起来。”谜底揭晓了。他的父亲是美国退役军官、英勇善战、得过勋章,即使在战前也有着光明前途——他曾志愿当一名律师。如果母亲当年留在他身边,自己可能过着与现在完全不同的生活。他将不再是“第三世界”的底层百姓,而是发达国家的合法公民,没准儿还能凭借父亲的身份成为飞行员、参议员。

然而他没有抱怨这些。他只是想着:“他喜欢我盼着我出生,他爱她。”他的心愿竟是如此的低微和容易满足。抛开什么名誉、地位、合法权益,作为儿子最想要得到的,不过是父亲的温情而已。

②帕蓬的夜总会是八区最早的红灯区。桑柴的母亲曾在这里的许多酒吧工作过。午夜难以入睡的时候,桑柴会来到这条街上。忙着接客的母亲无暇他顾,桑柴便成了上百个妓女的看护对象。为了挣一顿夜宵钱,桑柴曾偷偷地学习母亲用于招徕顾客的色情舞蹈。“她从不知道我学得那么好,直到有一天夜里她陪完客人进来,发现了舞台上孤零零的我。一个十二岁的男妓在跳舞谋生。”这是一个难以想象的近乎诡异的场景。纵情声色的人们中有一多半处在疲于奔命的状态,因此这种快乐即使看上去放浪形骸也显得并不真实。在曼谷,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两者界限过于模糊,即使是最能寻欢作乐的人也口口声声相信神明的存在。敬畏神明似乎也不耽误他们寻欢作乐,那么神明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是在快乐之后的空虚里找寻寄托吗?没有人知道。

在伙伴惨死的当晚,成为警察、远离红灯区许久的桑柴又一次跳起了艳舞。他吃了摇头丸还喝了酒,在爆发出尖叫和掌声的人群中央大跳特跳,精神亢奋飘飘欲仙。他本来有任务在身,打算从娼窝入手追查凶犯,但到最后他也不记得自己盘问了谁了解了些什么。他只是纵情舞蹈,一发不可收拾,嘴里喊着伙伴的名字。

③桑柴和来自美国联邦调查局的女性搭档的推拉过程也非常有趣。来自“民主国家”的搭档一方面自诩发达国家警员靠推理办案、瞧不起桑柴的冥想,一方面又暗暗为桑柴的独特东方魅力和混血英俊面孔所倾倒,美国人的开放明朗性格使她经常性地做出挑逗。然而桑柴就理智得多。在搭档又一次对他进行言语挑逗后,桑柴在脑海里进行了一连串的脑补——两个人做爱,自己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把我诱骗到手后,她的认死理劲就上来了,开始对我身上的异域色彩吹毛求疵......我和她一起生活在美国的某个城市......说话带美国口音,只能暗地里保持着吃辣椒的习惯。到那时,她就该讨厌我了。因为性的吸引早就消失了......”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不,我今天不打算干她。”kkk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