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ネムルバカ》读后感精选

《ネムルバカ》读后感精选

《ネムルバカ》是一本由石黒正数著作,徳間書店出版的212图书,本书定价:580円(税込),页数:2008年03月,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ネムルバカ》读后感(一):一直睡下去不好么

我特别希望自己能做一个好梦,确定这是自己最希望做的梦后就自杀,这样可以把这个梦一直做下去。眼皮外面的世界,毁灭吧!这已经和我有什么关系了呢?

“到这个年纪还能坚持梦想,是学姐你的运气好。”

pond 22:40:13

我对任何事都没兴趣了。连自杀都觉得费力。每天头昏脑胀就想一直睡下去。以前很喜欢的电影、小说现在看一眼就烦。现在既不可能专注学业,又不能做任何有意义的事。 如果哪个作家、歌手曾经自杀且是自杀成功的我就喜欢他。对他的作品不感兴趣,对他的自杀经历感兴趣。

丧失为人的资格原来就是这个样子。

《solanin》都比这个有点希望。

《ネムルバカ》读后感(二):女生之间的感情呐,就是这么回事

以为会有奇幻展开,其实并没有,一直都是关于日常、青春与梦想的话题,却看得人感慨,感动,感同身受。

平凡的“我”与玩音乐的女孩子同居的故事,设定类似NANA,但琉加并没有娜娜那样开挂的音乐天赋和波澜起伏的感情生活。她很清楚自己的实力,却又不甘心想要去冲破这堵“墙”,便陷入时而冷静自持时而热血冲动的自我矛盾中。

柚实是普通的死大学生,对学姐有亲近爱护,当学姐“远离”了之后,既替其感到高兴,又有微妙的羡慕嫉妒,女孩子间微妙复杂的情感联系描写得细致入微。

而对琉加来说,柚实是是“日常”的参照系,她和她所构成的女子宿舍,是相对自己变幻无常的音乐世界,永远安宁稳定的家,心灵的最后安慰与防线。对柚实来说也是如此,“你也是怪人,不过是好的那种怪。”柚实在长途车上,想到如果是学姐一定会剪断别人的耳机还名曰“替天行道”。想象着学姐的英姿,黑夜中无声地轻轻微笑。

最喜欢柚实借围巾和琉加回来无力地倒在柚实身上那段。嘴上喋喋不休,关键时刻却毫不犹豫可以为对方赴汤蹈火。“朋友比情人,还死心塌地。”

即使世界再乱,还有你可以依靠。女孩子间的感情,就是这么回事啊。

《ネムルバカ》读后感(三):一本正经的傻瓜

学姐唱完了那首歌,轻轻一跳,逃走了

给故事安个这样的尾巴,真是不负责任

突然一个这么超现实的结尾,搞得学姐不食人间烟火了一样

有点浪漫过度了,喂

石黑正数喜欢在现实和幻想中走走停停

可绝不突破边界彻底落到哪边

平衡感和边缘感正是他作品独特的魅力

他的幽默妄想

背景往往是超重的现实

你以为他会彻底天马行空,打破边界

可他却是以百米冲刺姿态冲到边界之后,忽然回神,然后默然的走了回来

他的漫画

有大片的留白和简单的线条

有让人哑然失笑的情节

可故事主线却是现实的毫不留情

他擅长的角色

一种是一本正经的傻瓜

另一种,是看似超凡脱俗率性潇洒但其内在往往是纠结的要死的悲观主义者

写着写着发现石黑正数的故事大多是

一本正经傻瓜渐渐长大,面对现实,发现冷笑话已经不管用了啊

他似乎用故事说

轻飘飘的妄想只是玩笑,现实的铜墙铁壁,是靠做梦飞不过去的

《ネムルバカ》读后感(四):鸡肋,青春,食有味,观无益

多数青春漫画,都逃不开两个极端:

汗涔涔的,或血淋淋的。

前者以安达充为代表,常司功颂青春美好之大任,所行所谈多为情书汗水等大家望眼欲穿却又难以触及之事。而后者则以大槻ケンチ等世间怪才为首,其笔下所述多为“丑小鸭变成丑老鸭”之类的似励非励的励志故事。看似真情实意,实则坑蒙拐骗。

但这就是青春。平稳安宁的叙述,终归是一潭死水,掀不起半点儿涟漪。只有真正的战士,才能敲开少年们心中的A·T·FIELD。

石黑正数,显然并不长于此道,也不打算行此道。

毫无疑问,他是一位被赋予了才能的漫画家。其短篇漫画集《Present for me》里对“出人意料”元素的把握,以及那种让人无限怀念的古谷实风格的讽刺,都是他与生俱来的优势,绝非普通人一年半载就能修炼习成的。

可这又如何呢?他依然不是一个好的青春题材漫画家。细细看下来,这篇漫画的元素无非为前人牙慧罢了:理想的音乐、肤浅的爱情、迷茫的前途、朦胧的友情、一瞬的疯狂……仅此而已。既然不能在题材上找到突破口,那么剩下的路显然只有一条,那就是用技术弥补。不幸的是,石黑这个精致的寿司师傅,却又偏偏摊上了名为“青春”的小红辣椒。

结果可想而知……

在访谈里,石黑曾经说过,对他影响最大的漫画家是已故的藤子·F·不二雄老师。若果真如此,那我有一句话想在此送给石黑正数:

“藤子不二雄老师发明的小道具固然精妙,但那顶多只能征服小学生。真正动人的,是老师对于冷漠人心的温柔关怀。”

《ネムルバカ》读后感(五):青春就是给混吃等死的日子找点希望

印象最深的一段话是——

(大意)世人分三种,一种大有作为,一种什么都不想,第三种是想做事却不知道能做什么的人。这种人可能占大多数。

这段话可以说我看过的青春系作品中最有见地的认识了。尤其这句话是对青春做出了非常辛辣,而不再是歌颂的剖白。说起来,日式青春作品有很多能够在中国受欢迎,一个原因是中日的社会秩序平稳,经济发展稳定,因此年轻人在踏入社会前衣食无忧,能够安稳度日,由此导致的问题都是物质生活富足,精神生活空虚,简而言之就是“无聊”。就像有人在评价《万物生长》时的一段话:“八零后在掌握话语权后利用各种渠道追忆青春,可追忆来追忆去,最后发现,没有多少东西是值得追忆的。”

《睡》的前半部分情节概括起来就是“无聊”。柚实无限接近第二种人,生活内容是混吃等死;琉加是有望从第三种人进阶到第一种人,一半时间陪着柚实混日子,另一半时间在为她所在的乐队能够出道而努力。而琉加搞音乐,不完全是为了音乐梦想,很大程度是给混吃等死的生活找点事做,总比混日子强。简而言之,对无聊的反抗。

但是琉加摆脱了无聊的生活,却发现她面前出现了比无聊更可怕的东西。安稳的社会环境为年轻人创造了丰裕的物质保障,和追求梦想的空间,同时也带来了一个年轻人不可逾越的障碍:阶级固化。琉加获得了唱片公司的赏识,同时给她开出了条件——单飞。而琉加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资本。正因为毫无资本,琉加在演唱会最后的逃离也就不难理解:如果说琉加搞音乐是为了反抗无聊,那么结尾琉加的逃离是另一种反抗,也是在看不见的手的掌控下她唯一能做到反抗。

可是无因的反抗的背后是无尽的迷茫。故事最后其实回到了原点,柚实换了新室友,生活依旧如常。不过柚实坚持留下了琉加的照片,还是为这个迷茫的故事留下了微茫的希望。反抗如果无意义,那么反抗本身就是意义。生活终究需要点向前的动力,哪怕是浑噩的柚实啊。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