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三句话的作文写过年

三句话的作文写过年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作文的形式很常见,但是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三句话的作文写过年,欢迎大家分享。

第一篇

我们曾太过骄傲的青春,却在这三句话中变得渺小不堪。——题记

我来了

曾从懵懂的女孩蜕变为青春的女生,有点兴奋,有点紧张。犹如突入黑暗的人,摸索着,探寻着,即使磕磕绊绊,却依旧欢喜。在这时,我就像乡下的土包子在见到大城市的繁荣时的那种惊讶。在这时,青春是可以挥霍的,那时的我们,有着大把的时间,这是我们的资本。在这时,青春就像梵高的《星月夜》,被我们撕扯的线条破碎却又有着魅丽的景象。我们尽情的享受这应有的挥霍,似乎它是无尽的。

我厌了

但渐渐地,我们厌烦了这肆意挥霍的年华,张爱玲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瘙子。我却道:青春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瘙子。当认识到我们一直在度过这冗长的青春岁月时,却又觉得厌烦,厌我们为何总是过着这千篇一律的生活,厌我们的青春为何由魅丽的景象变为单一的图画,而后渐渐的黯淡,黯淡,厌我们的青春为何在欢喜之后褪色成了黑白,昏暗的似乎从未见过天日。我想,是时候跟它说再见了。

我走了

我终究该跟这有限的青春道别,我走了。我对我那曾经肆意挥霍的年华说声抱歉,我收起那自以为是的态度,我痛悔那些错过的岁月,我跟这骄傲的青春说声再见。我走了,因为青春的年限如此短暂,短暂的我还来不及细细体会,它已匆匆逝去。我恨,恨自己为何不珍惜那些时光岁月,等到失去才知珍惜,又有何用。

郭沫若说:人世间,比青春再可贵的东西实在没有,然而青春也最容易消逝。最可贵的东西却不甚为人们所爱惜,最易消逝的东西却在促使它的消逝。谁能保持永远的青春,便是伟大的人。

我不是什么伟人,我在最该珍惜它的时候轻视它,是我促使它的消逝。

我来了。我厌了。我走了。我却没有珍惜。

第二篇

我自小就是哥哥的“跟屁虫”。哥哥每次考试拿了第一,而我就像自己拿了第一那样高兴。见人就说:“我哥哥可厉害了,考试总是第一。”那种喜悦是没有人能够体会的。一次父亲对我说:“又不是你考试得第一,你高兴什么!记住,不要拿别人的东西来炫耀自己!”于是我记住了第一句关于“炫耀”的话——不要拿别人的东西来炫耀自己!

以后凭着自己的聪明和勤奋考试也总拿第一,我也就暗暗高兴了。我觉得一切在我眼中都变得渺小了。同学问我问题,我也爱理不理,还撇撇嘴说:“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你真笨,你看我!”正在我的意洋洋的时候,父亲又说话了:“你可以自信,但不可以自傲,记住,不要总是炫耀自己!”于是我记住了第二句关于“炫耀”的话——不要总是炫耀自己。

进入大学后,在学校组织的象棋比赛中得了奖,拿回家来一个奖杯。小侄儿看见了,就拿去玩。他拿着奖杯和他的小伙伴“吹牛”,说他的叔叔怎样怎样棒,他的朋友马上对他“奉若神明”。父亲看见了,对我说:“你不要让他拿着你的东西,这样只会惯坏他。记住,不要让别人拿着你的东西炫耀!”于是我记住了第三句关于“炫耀”的话——不要让别人拿着你的东西炫耀!

父亲说的只是简短的三句话:却让我终身受益。

第三篇

在我深陷泥沼,眼泪纵横之时,妈妈的三句话陪我走出黑暗。——题记

母亲应是我们每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角色。对此我深信不疑。而我的妈妈,一位普通的中年妇女,她爱唠叨,爱说话。这使我觉得很可爱。逢人便说:我妈妈特别爱唠叨,可是又显得很有意思。

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不断往前行进,而遗忘了身后的母亲。我们之间的距离自然越来越远。我开始厌恶妈妈的唠叨,每次听到她和别人高谈阔论,总不停用眼神示意她闭嘴。

我们之间的争吵越来越多。

那一年的冬天很冷,我的身体状况很差,服用了特殊药物,长得很胖。圆乎乎的像个皮球。因为这个事,我在学校像个贼似的低着头走,一步一步,亦步亦趋,害怕而自卑。我越来越多地受到他人的鄙视。那颗自卑的毒瘤就是在那时镶嵌在心里拔不掉了。可我的妈妈用柔软的肩膀庇护了我。

每次我习惯性地将头低下去,妈妈总能察觉到我的异常,她不动声色地抱紧我的肩膀,强迫着我抬头迎上他人的目光。又或是当我受到其他小区孩子的嘲笑时,心在滴血的我只能奔向妈妈,她会紧紧握住我的手,用平淡却语重心长的话跟我说:“孩子,不管别人怎么说,你在妈妈这里永远是优秀的孩子。不要怕,要勇敢,明天的太阳绝对照常升起呢。”我看着妈妈的眼神,我能清晰地感觉到她对我的爱,那么浓厚的爱意,那么清晰的关怀。

那一刻,我依旧颤抖的一颗心忽然变得温暖。此后的生活中,妈妈的这句话给了我多大的力量啊。在我遭受他人的非议,在极度困难的时刻,我的耳畔都能响起妈妈的那句话:“不要怕,勇敢点,明天的太阳绝对是会照常升起的。”想到这儿,我觉得自己的心间一片明亮,妈妈是我永远的坚实的后盾,想都这儿,那些尖刺似乎都不狰狞了。

“不要再背后说别人的闲话。”这是妈妈教给我的第二句话。记得早些年,妈妈性格开朗,在外面喜欢和一些阿姨聊聊天,她们扯开嗓子谈天说地。忽然有段时间,妈妈开始变得沉默,在外面只是默默地听人说话,不怎么爱插嘴了。

有一次,我和同学说话,走到家门口时谈到了班长,不由得侃侃而谈,数落起班长的是非来。我转身的瞬间看到了妈妈严厉盯着我的眼神。

“妈……怎么了”我怯怯地喊到。妈妈拽着我的衣服,恨铁不成钢地说:“我以前觉得你不爱和别人说三道四,可现在怎么变成这样了?是妈妈的言行影响你了?在背后说别人闲话,不管怎样都会伤人,而且这会体现你是一个怎样的人!”“我也没说她什么——”我顶嘴道。“拿本质上是一样的。不再人后谈是非,捅刀子。妈妈之前就因为管不住自己的嘴,总觉得念叨两句就心里舒服了,可是后来我发现这毫无意义,可是你往人家心里捅刀子了。那会让你后悔的。”我忽然一下子哽咽了。自此之后,我总是会尽力管住自己,不谈论他人的是非。因为我明白你无意之中道出的一句话会给他人带来多大的伤害。

“永远不要要求他人给你对等的回报。”这句话,是妈妈后来教给我的。但是,却也是影响我最深的一句话。如今的我年龄渐渐大了,当然,受形形色色的人的影响,我逐渐有了自己的一个想法。我总觉得自己为他人付出多少就应该得到多少回报,哪怕是帮同组同学补课,帮亲戚带东西……可是,当我的不到他人的回报或者是同等的重视时,我就会感到自卑。这样的困惑使我脾气变得更加暴躁。妈妈总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无声中滋润我的心。无论妈妈为他人热心地帮多少忙都不曾有怨言,更不曾希望得到回馈。

她也无数次用这句话告诉我:付出应该是快乐的,不要永远想着别人给你多大的回报。当时的我似懂非懂,可如今行走于人生长路,我逐渐明白妈妈这句话,是经过了多少磨砺领悟的道理。

妈妈的三句话,使我受益终生。

第四篇

他很瘦,很白,个子不高,鼻梁上却架了一副“高度数”的眼镜,爱穿一身黑色的西装,显出学识渊博的样子。他是我小学时的语文老师——徐老师。

“今日事,今日毕”

还记得四年级时初次见到他的一幕。上课铃声响起,他抱着一大沓的书走进教室,没等在讲台上站稳,就忙着做起了“自我介绍”。“我姓徐,徐辉。”说着,他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他的名字,潇洒,刚劲。呵,不愧是教语文的。“今后由我来教大家语文,希望大家以后,都能做到‘今日事,今日毕’”他又说了什么,我已记不清楚,只是脑中清晰地烙上了“今日事,今日毕”六个大字。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他也果真要求我们这样做了。一次我因家中有事,没完成语文作业,他听完我的解释后,问道:“你打算什么时候补完,这一课很重要!”“明天。”我回答。“今日事,今日毕!你已经拖了一天,难道还要‘明日复明日’吗?”他声音不大,却字字震动我心弦。我承认,当时我有委屈,有怨恨,有愧疚。可是当我真正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后,我猛然发现,我对他更多的,是感激。

“这首诗一定要背到‘滚瓜滚瓜烂熟’!”

五年级时,他每星期都会发下一张试卷,上面挤满了一首又一首的古诗。“同学们,语文靠的是积累,积累得多,学的也就轻松,这些古诗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都要把这些都背过!”他一边发试卷一边说,同学们看着试卷上挤得满满当当的古诗,无不目瞪口呆,珂他却耐心地一首一首做起了解释。从那以后,每天中午,我们班总会传出背古诗的声音,每背完一首,他总不忘说一句:“这首古诗非常非常重要,一定要背到‘滚瓜滚瓜烂熟’!”伴着一天又一天的“折磨”,随着一天又一天的“抱怨”,我们班的语文成绩步之高升。

“上车,我带你,顺路!”

六年级时,学习紧张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加起来共有十多本书。就这样,我们每天的放学时间“少则推迟四十分钟”,“多则推迟一个小时”。身为教导处主任的他,也总是“坚持到最后”,有时甚至会和我们同一个时间“放学”。记得那天晚上,放学的时候已经快8点了,可正赶上爸妈加班,无奈,我只好自己走回家。刚出校门,听到后面有人叫我,“含颖?”回头一看,原来是徐老师骑着电动车赶来,“怎么?爸妈还没来?”他关切地问道,我只好面带苦色地说起来我的“遭遇”。谁知他听完后,竟豪爽的说:“上车!我带你,顺路!”我并不知道他家在哪,只感觉自己“有救了”,可坐上车子后,他竟细心地询问起我的家庭住址,把我安全地送到了家。从那以后,我对徐老师充满了感激。后来又跟同学谈起此事,那同学惊讶地说:“什么!徐老师跟我也顺路呀!咱俩一个在东边,一个在西边,那,那徐老师家到底在哪?”原来,原来徐老师跟所有的学生都“顺路”。

徐老师,与他分别了两年了,而至今我却还记得他的样子,他的三句话。他对我们的爱从不说出口,因为我知道,大爱无言……

第五篇

爸爸的三句话

从出生到现在,我已经与爸爸一起生活了11年。而我脑海中记忆最深刻的是爸爸对我说过的三句话。

第一句话是在我八岁那年的初夏。

那天,我在学校里捡到了二十元钱,而我的同桌也正好掉了二十元钱。放学后,我拿着这二十元钱买了许多好吃的东西,在路边津津有味地吃完了这一大堆零食。回到家,我得意地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爸爸听了,脸色突然变得严肃起来。“小时候不学好,长大了怎么得了?你今天捡到二十元钱不还给我别人,明天你就会更加贪婪!”我听了之后,脸涨得通红,心里特别惭愧。第二天,我从自己的钱罐里拿出来二十元,还给了同桌。

第二句话是在我九岁那年的寒假。

那一天中午,我和爸爸到外面去逛街,一边走一边说话,当我们走到一半的时候,发现路边有一个缺了一条腿的残疾人。我看着他,感觉十分可笑,一开始便在心里默默地笑了,但后来越想越觉得好笑,便笑出了声儿来。爸爸听见了,瞥了我一眼,什么也没说便把我带回了家。到家后,爸爸严肃地对我说:“断腿的残疾人有那么好笑吗?如果哪天你变成这样,别人笑你,你会有怎么样的感受呢?”听了爸爸的一番话,我羞愧万分,瞬间明白了:不能笑话那些可怜的残疾人,要去帮助他们。

第三句话是发生在我十岁那年的暑假。

那一天下午,我们一家人坐在餐桌上吃晚饭。吃着吃着,我便想到我暑假作业还没有写好,而且又不会写,怎么办呢?于是,我便对爸爸妈妈抱怨道:“唉,上学好辛苦哦!既要背书,又要写作业,太惨了!”爸爸听到了,眼睛瞪得大大的,严肃地对我说:“上学多好啊,像爸爸小时候还没钱上学呢!你如果不想上,以后就得像爸爸一样辛苦。”听了爸爸的这一番话,我便知道了:上学是一件好事,能让我们的前途更加美好。

爸爸的三句话让我受益匪浅,也成了我成长路上的盏盏明灯!

第六篇

2013年浙江卷高考作文题:三句话看青春

三句话看青春

丰子恺说,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的。英国作家说,为什么人的年龄在延长,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美国作家说,世界将失去海底王国,一般失去伟大的王国就是成人。

根据材料写作文。

第七篇

古人曾子有句话说得好:“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

“用师者王”就是领导者非常谦虚,尊奉真正贤能之人为老师,从而“王天下”,成大功。例如周武王用姜太公尊之为国师,其后文王逝世,武王继位,又用姜太公并尊为尚父。汤用伊尹,齐桓公用管仲尊之为仲父,燕昭王用郭隗,都是用师。

“用友者霸”就是领导者对下属像兄弟朋友一样。例如刘邦用萧何、韩信、张良,苻坚用王猛,刘备用诸葛亮等等,都是用友。

“用徒者亡”则是指专用言听计从、唯唯诺诺、顺人喜好的人,那是必然会失败的。

这是曾子体察历史经验而后,据以说明历史兴衰成败的用人大原则,也是古代施行王道,招揽人才的办法。

第八篇

一年之中,最热闹的日子莫过于春节了。这不,大街上人流如潮,被挤得水泄不通。大批的车辆狂泻而来。

过年时,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我和爷爷也贴起来春联,可别小看这春联,读起来里面的讲究可大了。列如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朴桃开口贺新年。不仅要讲究对仗,读起来还要抑扬顿挫、和谐动听。我拿来胶布和剪刀,开始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把春联上下两头用胶在墙上固定,再用胶把左右两边贴起来,干着干着就贴完了。我得意地看着我们的劳动成果,心里美滋滋的。

到了晚上,一大家子围成一圈吃团圆饭。诱人的香味早早引来了一个个娃娃,他们不停地咂嘴,有的甚至留下了口水。在这样其乐融融的环境中,大家吃的津津有味。

饭后,开始放烟花。我拿起一根小烟花放了起来。璀璨的烟火照亮了无边无际的黑夜,礼炮的响声打破了久违的寂静。一个个烟花腾空而起,绽放在空中,宛如银花四溅蔚为壮观。

这就是春节。

第九篇

盼望着,盼望着,过年了,2015年的脚步更近了。

一幅幅对联贴上墙壁,一件件新衣奔离衣柜。一声声爆竹响彻大地。一片片彩霞空中飞舞,一阵阵欢呼请出红日,一句句祝福口耳相传—新年好!

整个中国在沸腾,全中国的人民欢度春节,迎接丰富多彩的新一年,放眼望去,到处是一片闪亮的大红,充满了欢乐和喜庆。一幅幅春联抑扬顿挫,趣味横生,一个个福字刚劲有力,闪耀夺目。

年味浓,最浓的是子夜,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除夕夜,一家人围坐在饭桌旁吃年夜饭,一家人开怀畅饮共话家常!

在这个美好的团圆之夜里,家家户户都在燃放烟花,我们一家人来到室外欣赏漫天的烟火。那万家的焰火,是多么灿烂啊!烟花腾空而起,天空中飞舞着五颜六色的烟花,争相斗艳。他们带着满身的光辉洒向大地,把大地映得五彩缤纷,一群白色的火花,好似银河坠入人间。

每年,总不能漏看春节晚会,吃完年夜饭,我们就守在电视机前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一个个小品把我们逗得人仰马翻,一个个相声让我们听得有滋有味,增加了不少年味!

春节,最重要的就是走亲访友拜年了,这样可以拉近距离,更多的是传递亲情。每家每户都拎着大包小包去拜年,进门就得喝糖茶,象征着新的一年甜甜蜜蜜,桌上的菜是一个大看点,鱼,虾应有尽有!

我最快乐的是去外婆家拜年了,我刚踏进门,就见到满脸笑容的外婆,看到她喜气洋洋的样子,我就恭恭敬敬的说了声:“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外婆一听笑眯眯的拿出红包,我也不在乎钱多少,因为是外婆的心意

快乐的幸福年!让我难忘!

第十篇

过年啦,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春节前夕,雾霾越来越厉害了,有时连十米外的东西都看不清,所以我们家春节期间就没有放烟花。

这一次,大年初一我和爸爸妈妈外公外婆一起在绍兴过,我们住在外婆家。有一次吃饭,婆给了我一小杯蓝黑色的水,我问外婆:“外婆,这是什么东西啊,是蓝莓汁吗?”“不是,是我自己酿的葡萄酒,你尝一口。”外婆回答。“啊,酒?小孩子不能喝酒吧?”我问。“喝一点又没关系,又不是叫你喝一大杯。”外婆回答。于是,我便喝了一小口,这酒有点酸,但更多的是辣!我连说:“难喝,难喝!我再也不喝葡萄酒了!”

在绍兴住了几天,在一个中午,我们告别外公外婆,直奔临海。一路上,风雨无阻,路旁的山有高有低,层层叠叠,树长得密密麻麻,枝繁叶茂,像给山盖了层绿毯子,还不时飞出几只鸟来。

两个小时不到,我们就到了临海,这时,太阳快下山了,我们到了宾馆,已经筋疲力尽了,所有事明天再说吧……

第二天是个好天气,天蓝蓝的,太阳光洒满大地,我和爸爸妈妈早早起床了,因为今天要去上坟。我们要去的是太外婆太外公的墓。上山的路很陡,我爬得满头大汗,用掉的餐巾纸不计其数,终于,我到达目的地:太外公太外婆的墓前。我坐在石凳上,看见不远处有一株苍耳,我跑过去摘了一些,这时小弟弟也来了,他也一起摘,我们两个就玩了起来。我们两个人把苍耳扔到别人衣服上,别人却还不知道哩!过了一会儿,人都到齐了,我给太外公太外婆倒了酒,也磕了头,此时,我的肚子也已经饿得咕咕叫了,便先下山了。

中午我们去奶奶的姐姐卡的小店吃饭。咋小店的对面有一家新开的武术馆,我和小弟弟还进去玩了一会儿。我在里面玩沙袋,这沙袋可不像电视上的说的那样软、一踢就会飞起来,而是硬硬的,很重,我一脚踢上去,感觉就像是踢在石头上,而那沙袋只稍微晃了一下,好像在嘲笑我的力气很小似的。我要让这个沙袋知道,我的力气不小!我不甘心,再踢一脚,还用拳头拼命打它,但沙袋还是只晃了一下,我生气了,这时,小弟弟也来了,我把沙袋推过去,小弟弟把它推回来,把拴沙袋的铁链摇得吱吱响。嘿嘿,叫你这个沙袋瞧不起人!

除了临海,我们还去了温岭,我和妈妈一起还去了新昌,这个年过得真愉快!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