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江南烟火》读后感精选

《江南烟火》读后感精选

《江南烟火》是一本由邹赜韬著作,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31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江南烟火》读后感(一):【鉴书团】另类江南饮食方志

感谢豆瓣鉴书团和上海社科的赠书。

从“四季”出发写江南饮食,是一个新颖且有趣的选题;以“百年”为维度,比起各方面都较为落后古代社会更符合当代人的认知,从时间上拉进了读者的距离;用写“饮食”来展现近百年江南地区的人文风俗,确实更生动,用主流的网络用语来形容,更具“烟火气”。

大概是这“烟火气”,加上作者细腻生动的笔触,显得整本书很“轻盈”,随时可翻看,随时可放下,每次翻开都像是一幅幅画卷,精美灵动且想象空间十足。但同时也如陶飞亚老师在序里的评价,它很“厚重”,文字所展现的与其说像画卷,不如说是一张张的老照片,有点模糊,但真实又深刻,承载着那一段与传统围绕国家大计、王侯将相不同的,属于底层人民的人文历史。

可惜的是,可能因为我不是老饕,对这一类的选题没有预想中的兴致。朋友问到“晚上看这样的书不会觉得饿吗”,但也许是“水土不服”,作为广东人的我在阅读过程中完全没有感觉到“好吃”,确实少了很多趣味,甚至显得有些枯燥了,尤其不适合一口气读完,作为床边读物偶尔翻阅打发税前时间倒是非常合适。

最后说句题外话,西湖醋鱼确实是“名震中外”,而且是“名震中外”的难吃(经由本地人认证)

《江南烟火》读后感(二):江南烟火——饮食史中的乡土记忆

虽然《江南烟火》的标题和封面手绘图给人一种这是一本饮食小品文集的错觉,实际上却是一本既接地气又严谨细致的学术札记——从史料堆里挖掘百年来江南地区的地方特色美食,为之作传。所以在绪章中,作者就对自己笔下“江南”的概念作了详细的界定,这种严谨态度或者说是学者的职业习惯,让我读来非常舒适。

食馔无疑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文章写作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从开年的新春美食,到年终的年夜饭,形成了一个轮回,时间也就在这样一年年的循环往复中过去了。江南的范围不小,各地饮食不尽相同,写作时自然得有所取舍,作者是宁波人,其母亲为上海人,所以着笔处多少对这两地的美食更为关注,这当然是作者的权力和自由。同样也深得我心。我在浙江度过了人生的头18年,之后便一直客居北京,虽然我在北方度过的年头都快和南方的一样长了,但我饮食的习惯、口味的偏好,却仍是地地道道的江南胃。读这本书时,作者选取的四季代表性美食,总能勾起我关于家乡、关于童年的美好回忆,就好像和素未谋面的远方老友聊故土的风物。比如这会儿正值桃子的季节,我当然知道阳山的水蜜桃好吃,北京平谷也有不同品种的优质桃子,可我就是最喜欢奉化水蜜桃啊(感谢闺蜜前一阵正好给我寄了一大箱)。还有白沙枇杷、桂花糖,浒苔炒年糕、东海的海鲜,光看文字都让人食指大动。还有身在北京,常吃涮羊肉,也更容易吃到来自内蒙、陕北的羊肉,以前只觉得北方的羊肉不膻,从没细究过和浙江的羊肉有什么区别。读了关于“羊肉”的章节,才发现原来南方吃的是更膻的山羊,所以要用红烧的做法,且喜欢带皮吃。在故纸堆的史料之外,也有很多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才了解的饮食细节,或是一些吴语方言词,非常亲切。此外书中有不少民国时的老照片、食品广告图和报刊插图,也是一些珍贵的图像史料。

不过因为书中有大量的文献引用,阅读时会不自觉把文章当论文来读,试图找一找观点呢结论呢,哦,别太认真,这本聚集诸多史料的饮食史札记本就不是严肃的史学专著,但恰是这些充满巧思的江南百姓的日常食记,丰富了江南民间文化的底层色彩。如同作者在后记中说的,比起那些“高端珍馐”,他“更流连于邻家主妇手中、街头巷尾吆喝着的民间味道”,书名中的江南“烟火”诚如是,相比经典名菜,民间的寻常美食何尝不值得作书立传呢。

《江南烟火》读后感(三):品读百年烟火江南

“盛夏白瓷梅子汤,碎冰碰壁响叮当”,翻开这本《江南烟火》,满篇江南风物,扑面而来。我们经常说“人间烟火气”,烟火气并不仅来源于味道。味道不过是从舌尖到喉咙这几寸距离的快感,而“烟火”,还应当有枝头从迸出萌芽到果实累累,有老饕对着一碟小菜目中流露出艳羡怜爱,有在江南这片土地上,田间地头辛勤劳作、大江南北繁忙往来、城镇街市香风阵阵的欣欣向荣。

美食书籍,最怕写成食谱。但这本书却让我眼前一亮。书中收录百年间文献报刊中对江南食材的相关记录,江南烟火就如同一幅风情画卷,渐次展现在读者面前。在书中,儿时就已熟识的苏州农谚得到了印证:“春蚕上簇时,山上的枇杷便也开始渐渐地黄熟了”;乡野民间的习俗也与时令佳果相呼相应:“无非一面探墓,一面吃杨梅”;在上海、绍兴这样的城市,普通人一只脚刚踏入现代市民社会,另一只还在乡野田间牵绊,“江北奶奶拎着白铁壶,二个铜子一块的脆麻花”“马路道旁,白炽灯下,油煎臭豆腐极易被识别的气息充盈着老上海的夜空”,他们在菜摊灶头讨生活的落寞身影,也成为了这奇特画卷里不可或缺的“食景”。这样的创意和安排下,时令、食物、人,形成一个有机整体,随着江南季候的节律笃笃而行。

这百年,是江南风物自我发掘,不断出新的百年,也是江南城市群兴起,对外通商开埠,迎西风之先的百年。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现代科学被引入到了农牧渔业,“南橘北枳,地气使然”的风土说逐渐被育种嫁接、田间管理等技术取代,不断培育出新品种;发展起来的运输业将散落在各地的土物特产源源不断运往大城市;特别是现代财政管理理念被引入城市管理后,我们看到,哪怕是从前民间自发的时令性市集,也有政府管理部门拟的详细分析报告。草头、荠菜这样的野菜,竟也引得上海市政府社会局、《晶报》争相分析物价曲线,探讨市场潜力。特别是书中记录近代枇杷的产业链,令我印象深刻。从贩卖开始,枇杷多产于塘栖,销路可达江南、浙西,乃至平津,果农收入自然不俗。枇杷的运输自然仰赖运河水,用特制的竹篓装着,运至上海、沪杭等地,篓底衬着绿纸。还可以进行深加工,枇杷蜜、枇杷罐头、枇杷果汁,“树头鲜”得以运往外国了。竟还发展出了旅游业,1937年苏福长途汽车公司专为苏州光福枇杷季开通了一条专线,接城里的游人采摘枇杷、赏景郊游。有多少物产和枇杷一样,在这个特殊的百年里,就这样步入了工业化的时代。

我一直以为,一个地方的性格很大一部分是体现在对食物的态度上。人们都说北方保守,的确,北方对食物秉承的更多是一种敬畏和本分。进餐以主粮菜蔬为正宗,如果哪一家连日夜宴,水陆横陈,那多是得念一句“罪过”。而江南,河网密布,商贸发达,又深受佛道之说浸润,文化气质本就融园,近代以后,更是海纳百川,极具包容。表现在对食物的态度上,也是喜好新奇,不以为怪。所以我们的味觉在这里才能够卸下“欲望”的原罪,沉溺在汤圆的甜腻、野菜的清新、鱼蟹的肥美和黄酒的醇厚,沉溺在这江南烟火中。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