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摩合罗传Ⅲ》读后感100字

《摩合罗传Ⅲ》读后感100字

《摩合罗传Ⅲ》是一本由飞花著作,万卷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30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摩合罗传Ⅲ》读后感(一):天下无双

这个结局早已预料到。

可是仍然不能接受。

紫羽的死一直是我心里最痛的地方。

八部众生,到底是为了什么而存在。

不同种族的人在一起,必遭天谴。

当结局来临时,过去的种种欢笑真的都成飞灰。

璎珞,影雪,提婆达多,凌日,无双。

纠缠在一起的前世的种种因缘。

天下无双。

《摩合罗传Ⅲ》读后感(二):几世爱情

好久好久以前的有一天,我坐在书店的地板上看了第一本,于是每个星期天都会去书店。坐在地板上。在我去无锡艺考的时候,这三本书终于看完了。现在想想,其实情节已经忘记的差不多了,只记得,关于前世的承若,和今世的爱情。这让我想起《大话西游》,一个已经被注定的命运,无论怎样抗争总还是会回到五百年前,遇见你的命中注定。并且完成那个叫人泪流满面的结局。

如果可以,我希望他们遇见。因为之前太多的忧伤和不舍。

《摩合罗传Ⅲ》读后感(三):天下无双

八部众者,一天,二龙,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呼罗迦。

夜叉族啖鬼破邪、迦楼罗族影雪璎珞、提婆族族凌日岑昏、天空城公主紫羽、修罗族少主持善、乾达婆族寻香,半夜叉半狼人的流火,还有《逍遥游》中的神仙列子北冥鱼精卫鸟……这许多栩栩如生的神怪高人,于南北朝那样的乱世中,两个人之间的爱情故事,故事很长,分支很多,也提到了许多中国的神话传说。许多人的感情生命纠缠在一起,甚至融合在一起生生世世,总算在千年之后尘埃落定。

提婆达多,悉达期待最多的弟弟,爱上影雪的人,阿阇世王的挚爱好友,摩登伽女的心中的结。这一世的纷纷扰扰连同白色曼陀罗的花香一直延续到千年之后,纠结于无双一身。

每一人都偏执的令人感动或慨叹,即使是一小节中出现的嘲风解救的小女孩,都是那么的善良偏执渴望爱执着于温暖。

善恶只是事物的两个方面,彼此难以分辨。人们可以不畏生死,死亡不再只是终点,也成了起点。舍生取义,天下无双。

《摩合罗传Ⅲ》读后感(四):寻香而至

几百万字看下来,数得出的人物也有几十个,但我喜欢的,只有寻香。

他残忍。毁白狐原丹,剖紫羽取胎儿,甚至他自己,也毫无抵抗地任人千刀万剐,似乎那不是他的身体一样。

他有情。累世执恋,此生不悔。他也真地让死人复活,也真的完成了对他的许诺。你可知道,那许诺,竟是成全他和她。

他冷眼看穿。万事有度,前世的苦苦相思,并没有成为一时情迷意乱的借口;规不逾矩,内心的烈烈苦情,亦不是这时拘泥对方的理由。

纵有点点清泪化千行,也只是我花自飘零,他水任自流。

在弱肉强食的社会里,善,不过是强者的怜悯。我宁愿固执地以为,他的残忍,只不过来自对爱的偏执,还有对手的无能。

小说里面的人物,对于情感,多数不能,或者说不敢率性而为之。无双到死都没说明白,流火典型两面派,紫羽破邪也都是求之不得,最终还负负得正自我消化了……

不同族的结合必然不幸。不明白,八部众内部算不同族吗?或者说,整个故事里不论谁和谁的结合,都是不幸。既然都是不幸的,那何不听之任之,至少,那是我心,那没有妨碍到我爱的他。

我心非我心 他心皆我心 我执非我执 空望天下事

回想两年来,每周一下午两点左右,都会逆着人流回到宿舍。

阳光有着莫名的热情,肆意泼洒,如同用橙色渲染的水墨画。穿着考量的少女们,斜斜地支着伞,或谈笑慢慢挪步,或低眉匆匆行色。

女性的柳眉长发细腰纤指玉颜……没有一样不是我喜欢的,这种逆着人流行进的感觉,让人觉得很奇妙的美好。这或许也是我留在记者团最重要的记忆吧。

只可惜,以后没有机会再体验这种静观各种生命痕迹的感觉了。

《摩合罗传Ⅲ》读后感(五):自古有情皆孽

无双只会对他撒娇,待他温柔

故事的最后,无双换上了白衣。璎珞的白衣,提婆达多的白衣

她还是叫无双,所以是还记得吧。怀念他们最初打打闹闹的日子,她笑着——你又不是鸟干什么整天待在树上给你房子住你偏不住——他总是徒劳无功地叫嚷着——放下她! 无双听见流火的呼喝声:“破邪,放下无双!” 她忽然忆起从前的那段时光,璎珞还不曾复活,他们在江湖上飘零的日子。流火总是莫名其妙地就让她被别人捉走,而每一次她被人捉走了以后,他也总是如此徒劳无功地叫上一句:“放下她!”

第三卷写得太仓促了,铸九龙、真相、最后一战——好像都写得太过轻巧。倒是真的传达出那种淡淡的厌倦、悲无和无力感。

我喜欢作者闲笔里的温情——那与主线无关了,却让人觉得美好:故事的最后,颜清得到认可,如风冰释前嫌,嘲风懂得了牵挂……虽然,要说起来,这故事里的人,没有一个好结局。而八部众,要么早已消亡,要么残破不堪,真真是消灭殆尽了——所以这样的故事只能出现一次,一次之后,不会再有人同你写一道传奇。

算起来是初中看到的小说了,很久之后忽然想起来,于是从头至尾真正的看一遍。看的途中就想,这部小说如果能拍电视剧多好啊,一定会大火的。但终章之后,忽然又觉得,也许拍了,也不想再看第二次了吧。倒是最近翻看五胡乱华时代的史书,看着那一个个熟悉的名字——我都是见过的,这些人,说不定在历史上真有这么一段传奇呢。为什么不相信呢?故事(影视、文学)相较于纪录片(历史)的好处就是,它更鲜活,你因着这样一部小说,就亲近了五胡时代、亲近了远古印度的八部传说,因为亲近,开始想着去找寻那段历史——那也很好啊,我们又并非一定是我时代的人。

又或者,就在这故事的众生相里找一找——你是哪一种?我只怕看来看去,看出的都是自己。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