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弓区大谜案读后感100字

弓区大谜案读后感100字

《弓区大谜案》是一本由(英)伊斯瑞尔·冉威尔著作,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9.00元,页数:21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弓区大谜案》读后感(一):密室不错

一个下午的时间读完这本书,中间并未停歇。首先得声明,并非这本书吸引人到不忍释卷的程度,而是这本书不太长,应该算是中篇类型的推理小说。

就密室而言,这本书的构思无愧于密室排行版第六的位置,虽然这个手法在后来的小说或是动漫中被多次用到,但还是不能掩饰密室本身的吸引力。更值得一提的是文中第四章提到多种密室的猜想也甚是精彩,这些猜想也在后来也被别的作家运用或是发扬,很多也成了经典之作。

然而,就本书总体而言,不知道是因为作品的年代久远还是东西方文化的差距,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比较枯燥,阅读的目的像仅仅是为了等待解开那个密室的手法。仅此而已。(个人观点,这或许是我自己的修养不够吧。)

另外指出的是,戏剧化的结尾给故事增添了不少亮点,多少带点讽刺的味道在里面。如果是推理爱好者,确实值得一读。

《弓区大谜案》读后感(二):一种自我意识的觉醒

当年阿波罗追达芙妮而不得,只能从她变身的月桂树上摘下枝条、桂冠聊以慰藉,并在之后将月桂作为自己的标志和对诗人等优胜者的荣誉奖赏。而在欧洲中世纪的大学里,当学生们掌握领会了语法、修辞、诗歌等知识与技能后,学校就为他戴上桂冠以示获得学位。只是到了后来,这种类似于教皇加冕的“授衔”方式仅仅被用于那些在诗歌创作上有杰出成就的人身上,比如乔叟和彼特拉克,以肯定、奖励他们的卓绝贡献。托福这个称呼,随着侦探小说从最初出现就一直孕育发展下来的密室,无疑就能以“桂冠”荣誉加身,成为金字塔尖上最耀眼的一颗明珠。更幸运的是,举世公认的侦探小说开山之作、鼻祖《莫格街凶杀案》,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密室作品——爱伦·坡的无心插柳之举,也许预示着密室侦探小说势必的发扬光大,成为众星拱月的宠儿。而享誉全球的福尔摩斯探案,也曾有过以一篇《斑点带子案》而彪炳史册的密室范例。但有一点不可否认,在侦探小说萌芽出现、摸索前进的早期,无论是爱伦·坡还是柯南道尔,都属于无意识地涉足密室这一类型,而未曾就密室这一种范式大做文章。真正有意识将密室作为侦探小说全篇核心诡计大书特书,人物描写、情节架构、主旨含义等都为密室服务的,则要算1891年发表的《弓区大谜案》,它开创了长篇密室侦探小说的先河,是历史上的第一次。这部因为自我意识觉醒、去除自发性而创作出来的密室侦探小说,最初是以报纸连载的方式问世的。

雾都伦敦被雾霭阴霾笼罩的一天早上,晚起的女房东上到二楼去叫身份是工人运动领导者的房客的门,却无论如何也得不到里面人的回应。这样失败几次之后,她变得惊恐起来,怀着发生凶杀案的设想赶往同一条街上的退休侦探家中求助。随后二人破门而入来到现场,却只见富有的中产阶级房客直挺挺地躺在床上,脖子上一道恐怖的伤口深可见骨,明显已死去无疑。细心的侦探发现,整个房间的窗户紧锁,唯一的一道门也是被自己撞开的,而看死者的情况却无论如何也算不上是自杀,那么凶手去了哪里呢?造成伤口的凶器也无影无踪地消失了吗?没错,这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密室。随后苏格兰场、私家侦探、媒体小报纷纷就此展开调查,一般民众也以参与其中进行讨论为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推理,尽管看起来主观猜想过多,但貌似多重解答的意味大体推动着事实往真相的方向走去。最后在看点诸多的法庭上,控辩双方的争论达到高潮,结果以死者楼下同为工人领袖的房客为犯人而定论,获胜的是苏格兰场,案件的第一发现者、退休老侦探无奈以失败收场,因为他怀疑的那个落魄哲学家实在是毫无一丁点的官方调查价值。但若小说如此收尾的话,读者们大概会觉得再平常不过,冉威尔因此恰到好处地安排了一场神奇的逆转,于是真正的凶手、动机,以及作案方法才最终显现出来,很有些一波三折般的精彩。

私以为伊斯瑞尔·冉威尔并不想把《弓区大谜案》仅仅创作成为密室侦探小说这样简单,虽然他设计的密室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够好了。“某种程度上”这样的叙述,是肯定他对密室的创新来说的——机械密室不足为奇,心理密室才真正高明。利用认识上的盲点解释现象,会跟真相产生差距,妨碍其后的调查,却也导致了密室的形成,这种对密室类型的革新是冉威尔在这部作品中的最大贡献,直至现在还被当成经典的辅助诡计而被沿用,只因为它是开创性的存在。当然在如今它或许已经不值一文,但在其时应该能造成轰动一样的效果——原来密室还可以是这样的啊!所以勒鲁才由此受到启发写出《黄室奇案》,所以卡尔才由勒鲁受到启发写出《三口棺材》,后世密室变形的源头就在《弓区大谜案》这里。同样地,冉威尔对动机的设定也是别出心裁——它可能不是蓄意的、恶性的,而是基于某种偶然性的冲动型犯罪——小说中的凶手不一定就是坏人,他也可以是心灵已经朽坏了的好人,但“杀人偿命,天经地义”,最后还是要受到被制裁的下场。只是到了现代,有了相当侦探小说阅历的读者却不免对这样的动机不屑一顾,事实上就《弓区大谜案》本身来说,它也显得比较牵强,为此搭上一个无辜之人的性命,不得不说是难以叫人满意。

冉威尔的文笔骈俪,长句多见,善用修辞,针对某些细枝末节也能写上一段长篇大论。譬如对落魄哲学家关于美的艺术的描写就着墨较足,对各色人等的案情推理不吝用字,那出精彩的法庭戏更像是书记员的笔录般正规完整,而媒体们的众生相同样是奇异迭出等,这可能是为了契合当时伦敦读者的口味或整个英国文学的写作习惯,当然也有一定的反讽喻意,这从某些报纸的搞笑报名就能看出来(冉威尔确实也是个幽默文学作家)。所以不可避免地,小说对于案件调查过程的描写较少,侦探活动基本上未被呈现出来,显得有些本末倒置。正因为此,小说篇幅达到长篇规模(这是当时的标准,现在顶多算中篇,《黄室奇案》才是真正的第一本长篇),突破了侦探小说出现以来就一直延续着的短篇传统,为以后作家们进行文本容量的扩充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事实上,冉威尔是避轻就重地写出了与侦探无关的很多东西的,如社会热点的劳资矛盾、工人运动、媒体竞争,甚至还有对糟糕天气的喟叹,描绘出了一幅19世纪末的伦敦画像,实在是有够用心的。对侦探推理小说而言,本格是王道,密室是桂冠,已经有很多人获得了“桂冠诗人”的荣衔,当然也不能缺少冉威尔这一位。

群体意志有时候是好事,但在时代发展的节点上多些自由意志和自我意识,能在相当程度上改变历史的进程。不管是写小说,还是革命,都是一样。

本文转载自:推理之门 http://www.tuili.com

原文地址:http://www.tuili.com/bbs/bbsShowDetail.asp?act=search&fid=200881&aid=&bid=73

《弓区大谜案》读后感(三):[翻译]作者自序

泄底提示:下文将排除两个人物的嫌疑。

据古典推理迷Mike Grost说,冉威尔的这篇序是他看过的最早提出推理小说“公平竞争”原则的资料。

=================================

关于谋杀与谜团

由于这本小书是大概四年前写的,我觉得我现在已经能够不带偏见地评论它了。一本刚从脑子里跳到纸面上的书在其创作者眼里自然会显得满是缺点,而一本旧书则能被恰当地看待,因而得到他毫无担忧或偏袒的赞美。就谋杀小说而言,《弓区大谜案》对我来说是一篇优秀的谋杀小说,因为它不仅像大多数出色的谋杀小说一样引起了轰动,而且还具有比它们还要多的幽默成分和人物塑造。确实,幽默真的太多了。推理小说理应庄重而严肃,理应弥漫着恐怖和畏惧的气氛,就像坡创造出的那样。幽默与之并不协调。在全篇中维持一种阴暗的调子会显得更有艺术气息。但在当时,我还是个现实主义者。在现实中,谜团会伴随着幽默一起发生,而滑稽成分也往往能让谜面变得更加复杂。成为一篇好的推理小说的必要条件是它既能又不能被读者解开,并且作者的解答应使读者满意。许多推理小说让读者大气不敢出地读到终章,却只能让他们觉得自己的呼吸是被骗走的。并且,不仅解答要充分,依据的所有线索也必须在文中给出。作者不能在结尾处突然向读者抛出新的人物或线索。因此,如果一个朋友要让我猜猜他昨天跟谁一起吃的饭,而他又已经知道我不可能听说过这个人的名字,这个谜题就会显得很蠢。唯一解答出“弓区大谜案”的人就是我自己。这不是什么悖论,而是简单事实。在写就本书之前很久的某个晚上,我就对自己说,还没有哪个推理故事贩子曾经在一间没有任何出入方式的房间里杀死一个人。我很少去考虑这个问题,直到有一天解答突然飞进我脑海。这个点子在我脑子里藏了几年。后来,在某个新闻匮乏月,伦敦一家著名晚报的编辑想给海蛇怪放一年的假,于是叫我给他提供点更新颖的小说。我本可以拒绝,但在我骨子里还有着谋杀,而现在正是机会。我开始认真写作。尽管后来《早报》认为讽刺段落有点用力过猛,至少我还是成功激起了读者的兴趣。在连载期间,他们自发地寄来了如此多的赞美信——以解答书的形式——以至于在连载结束时,编辑要我说点感谢的话。我立即写了封信发表在报上,向那些试图解开谜题的读者们致以感谢,感谢他们努力帮我理顺被我弄得一团乱的情节。我不想伤害他们的感情,不想直白地宣布他们一个个全都失败了,就像真正的警察一样想不到真正的凶手。所以我试图用一种拐弯抹角、故意扯谎的方式来告诉他们真相,就像这样:

《星报》编辑 收

先生:

既然“弓区大谜案”已经令人——至少一个人——满意地得到解决,您能否允许这个人占用您宝贵的专栏来答谢您的几百位读者,感谢他们在阅读他的连载故事时赐予的热心见解和解答?因为,我能以令我如此满意的方式结束这个故事,都是他们的巨大功劳。当我开始写作时,我当然不知道谁是凶手,但我打算不让任何人猜出。因此,每当一封读者来信上提出一个嫌犯的名字,我就决定不让他/她成为有罪之人。渐渐地,所有人都从嫌疑名单上被划去了——除了一个人。我别无选择,只有把那个人定为凶手。这样做让我很遗憾,因为我相当喜欢那个人。但是面对如此机智的读者,我还能做什么呢?你不能让任何人自豪地宣布他猜对答案了。而且,尽管我要忍受五六次改变情节的麻烦,我觉得我选择了最与我职业尊严相符的方式。要不是被这种考虑所驱使,我肯定会写出一份对Drabdump【德拉但普】太太的判决书,正如某位读者所说:从《星报》的插画上来看,她肯定至少有七英尺高,因而能轻易地爬上屋顶并将她(比例相称地)修长的手臂伸下烟囱实现切割。我并不为插画家对人物的构想负责。我上一次看见那位好太太时,她还不到六英尺,但您的插画家也许有了最新的消息。《星报》的更新速度总是那么可怕。我不应该遗漏掉另一位读者的幽默评论,他说:“Mortlake【莫雷克】可能是在窗户之间疯狂地荡着秋千——至少在小说里是这样。”我希望我的那些被讽刺到的同行们不会要求我写出他的名字,因为我反对谋杀行为——“至少在现实中是这样”。最后,我要和那些责备我让Gladstone【格拉德斯通】先生①写了张170字的明信片的人们谈谈。这全都怪您,先生,是您宣称我的故事将带有幽默元素的。我试着写了些进去,对那位老先生的轻柔的冒犯也是其中之一。然而,如果我必须被“放在信(更确切地说是明信片)的末尾”看待②,那么我得承认就在今天我才收到一张250字的明信片。不过这并不是Gladstone先生寄来的。不管怎样,在Gladstone先生否认这张明信片之前,我都会认为把它用在书里是正当的。

【①该人物原型为1868年至1894年间四次当选英国首相的William Ewart Gladstone。】

【②法语中表示“只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只从表面看待”。】

再次感谢您的读者们的有益帮助。您的……云云。

可以想见,没有人会把这封信当真,因为推理小说这类故事显然是没法即席创作或者在最后关头改变结局的,因为它需要仔细的线索拼凑和周密的事实吻合。不过,如果你在春天时把一个笑话种在地里,秋天时你就会发现它不再是个笑话了。正如我在新西兰《利特尔顿时报》上曾经读到的:“情况证据链看上去相当无可辩驳。人们都认为,Zangwill先生在小心翼翼地锻造出这条链的每一环之后,在该怎么打破它的这个问题上,自己也陷入了迷惑。我认为最终采用的解答与其说是令人信服,不如说是巧妙新颖。”此后我就决定再也不开玩笑了,不过我的这种好意现在也能亡羊补牢了。

I. Zangwill

1895年九月于伦敦

作者总会拿来与这篇故事联系在一起的另一个谜题是他是如何完成这项写作任务的。这篇故事是应《星报》——它借此获得了“新的腾飞”——的突然需求,在两周时间里一天一天地写完的。

进一步地,上述的两周又被一连串不同寻常的麻烦与任务所侵扰。但这并不能成为本书中存在不足之处的理由,因为作者总是有权利作出修订或者叫停。后一项权利可以放心留给公众;而如果本书内容与其在《星报》上刊登时一字不差,那是因为作者无法把同一个故事写两遍。

我将继续坚持把Gladstone先生写进一个虚构场景中的做法,这是因为他本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个传说人物。

I. Z.

《弓区大谜案》读后感(四):带有比较浓的政治色彩的一本小说

2013年3月18日,看完了(英国)伊斯瑞尔·冉威尔 的《弓区大谜案》,共9万字。

一日清晨,租住在达顿普太太家中的康斯坦特先生被杀,死于房间里。屋内门窗紧锁,除了尸体空无一人。死者仰面朝天,喉管被割破。而经过一番搜寻,却不见凶器的踪影。自杀的可能性被排除。那么,谁是凶手?凶手又是怎么制造了这样一个天衣无缝的密室?这间密闭的屋子是事件唯一的谜团。于是,为了解开这个谜团,苏格兰场、私人侦探、各个媒体以及好事者纷纷出击,以各个角度、各种方式试图破解密室,但结果却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所谓不可能犯罪,是指从逻辑上无法完成的犯罪。经典的谜团包括密室杀人、足迹消失、准密室、预测未来、读心术、特定情况下的不在场证明等等。

《弓区大谜案》诞生于1891年的作品《弓区大谜案》,比爱伦·坡稍晚,与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集》为同一时期的作品,不过相比较国内出版的同时期作品,这部作品显然加入了更多的政治元素,而推理部分几乎没有,而且略显啰嗦,这很有可能是现在喜欢快餐式阅读的读者不能接受的。

而现在,密室游戏在上海已经逐渐兴起,较高的票价并没有挡住游玩者的激动与期望。与阅读密室推理小说一样,人们走进密室,最大的乐趣就在于揭开谜题的过程。 当然,亲身进入密室,可以亲手操作,根据身边的线索解出谜题。翻开推理小说细细读之,则会使自己的思维紧紧跟着作者,一分钟也不想耽搁,同样别有一番风味。在学习与生活双重压力下的今天,能跟着作者揭开一个犯罪谜题,推理的乐趣不言而喻。

这篇小说刚刚写出时,在报纸上连载。作者曾借报纸挑战读者,对来信说出正确答案的读者给予奖金。然而答对者了了。这在没有电视等娱乐设备的当时,是一种人们茶余饭后经常谈起的乐趣。当然,在当时工人运动层出不穷的背景下,这篇文章也涉及了一些政治内容,并不能引起当代读者的兴趣。

作者冉威尔在留下另一个短篇《欺骗绞刑架》之后,便远离了侦探小说创作,也因此成为了侦探小说史上有名的作家。

剧透分割线

----------------------------------------------------------------------------------------------

这本书包括两个故事。

《弓区大谜案》:

住在弓区格罗夫街的德拉但普太太是一个寡妇,她把自己住所的空房间出租出去,以此为生。其中一名住客是从事同情工人运动的青年亚瑟·康斯坦。一个冬日的清晨,德拉但普太太敲门时屋里却没有响应。当住在对面的退休侦探格罗德曼被惊慌的女房东叫来现场,他发现门窗紧锁,将门撞开后,康斯坦躺在床上,已经失停止了呼吸,却找不到凶器……

汤姆·莫雷克随后被捕。他是名演说家,同样从事对抗政府的工人解放运动。他住在死者隔壁,曾在前一天晚上到过死者房间。第二天早上四点二十就离开了住所。 但他坚决反驳被指控的杀人行为,还提供了离开住所的车夫的号码。

苏格兰场的爱德华·温普警官随后开始负责本案。他在汤姆·莫雷克房间里发现了死者房间钥匙,以及可以用作凶器的剃须刀,还发现了死者康斯坦曾和莫雷克的女朋友有过接触,甚至给了她25英镑用来逃离英国。并认为被告离开住所到达车站后,又返回杀死了康斯坦。因为当天大雾,没人能证明汤姆·莫雷克到达车站后去了哪里……

最后法官认定了温普警官的指控,裁定莫雷克有罪。一直相信莫雷克无罪的退休警官格罗德曼输了……

就在被告快要被绞刑时,很多工人围在警场门口,要求判被告缓刑,可是毫无用处……最后关头,退休警官格罗德曼走了进去,坦白了罪行。原来,前晚康斯坦因为睡眠不好,从退休警官格罗德曼那里拿了安眠药。因此第二天德拉但普太太并没有叫醒康斯坦。当德拉但普太太叫来住在对面的格罗德曼撞开门后,格罗德曼飞快地冲到康斯坦床边,用剃须刀杀死了他,并用手帕盖住伤口。随后快速处理的安眠药和剃须刀。当时以为康斯坦已经死了的德拉但普太太只顾着尖叫,自然没有注意到这名从事了一辈子侦探工作的格罗德曼警官的飞快的身手。格罗德曼原本只想做个实验,没想到让温普警官出了风头,还冤枉了好人,只好自己来认罪……随后,他开枪自杀……

《欺骗绞刑架》:

埃弗拉德·G.洛克斯达尔 和 汤姆·彼得斯租住在同一个屋子里,洛克斯达尔有个漂亮的女朋友克拉拉。但克拉拉发现 洛克斯达尔做事情总是不准时。在她和彼得斯在一起时,洛克斯达尔总是避而远之。洛克斯达尔是郊区一家银行的经理,一天,他从银行盗窃了大量现金和金条,离奇失踪……

随后,克拉拉渐渐喜欢上了失踪的男朋友的室友,彼得斯。

一天,克拉拉梦到彼得斯杀了洛克斯达尔,拿走了金钱。报警后,警察果然从河里打捞上来了身穿洛克斯达尔衣服的尸体(本身因为腐蚀无法辨认),并在彼得斯住所发现了盗窃的金钱。随后彼得斯被判死刑……

然而,事实上,洛克斯达尔 和 彼得斯是同一个人,通过化妆才被别人认为是两个人。彼得斯原来计划化装成另一个人,从银行偷来金钱,随后跟克拉拉在一起,警察根本无法发现。可谓一举两得。如此完美的犯罪计划却被克拉拉的梦打碎了。而河里的尸体,是得到了洛克斯达尔衣服的一个自杀者罢了。

《弓区大谜案》读后感(五):评《弓区大谜案》之翻译

既然先前评过新星版的《弓区之谜》,不如再来评价下后出的吉林的《弓区大谜案》。该书的译文取自网上的正文节选(卓越网上),文字不多,总共就六段话。因此我的看法是基于这六段的,这是前提,须交代清楚。

总的来说,新星版的《弓区之谜》光从译文上来看,文采要胜于吉林版。吉林版的翻译比较老实。但在碰到难句呢,两个版本都翻译错误。

第一:吉林版翻译对了,新星版错了

1 吉林版:她同平常一样无精打采地干着她的活。

新星版:她和往常一样早早起床忙起了自己的活计。

原文:She went about her work quite as cheerlessly as usual.

评:这句的关键词是cheerless,吉林版的“无精打采”显然是准确的释义。

2 吉林版:她知道这雾会至少持续整个白天

新星版:她清楚这雾会延续一整天,

原文:She knew that the fog had come to stay for the day at least,

评:新星版中,at least漏译,而这种丢三拉四的地方并不少见

3 吉林版:现在她知道自己为什么觉得这么头晕,感觉这么奇怪还犯困。原来她睡过头了。

新星版:她终于明白自己的头为什么会这么晕了,因为她今天睡过头了,比平时更容易犯困。

原文:Now she understood why she had been feeling so dazed and strange and sleepy. She had overslept herself.

评:新星版无故调整了语序。这是对原文的篡改。

第二:新星版翻译对了,吉林版错了

a 吉林版:寡妇都不是天生的,否则你可能会以为德拉但普太太一直是个寡妇。

新星版:寡妇都不是天生的,而是造化使然。每个人都知道这一点,否则你很可能会误以为达普顿太太天生就是一个寡妇。

原文:Widows are not born but made, else you might have fancied Mrs. Drabdump had always been a widow.

评:吉林版漏译“but made”,另外,新星版的“天生就是一个寡妇”实属佳译,比吉林版的“一直是个寡妇”要有味道。

b 吉林版:可能是穷人们工作过度地辛劳以致死亡反被淡化成了影子。

新星版:也许是因为穷人普遍劳动过量,才使得死亡的阴影时时刻刻都笼罩在他们的身上吧。

原文:Perhaps it is from overwork among the poor that Death has been reduced to a shadow.

评:有谁看得懂吉林版?而新星版的译法就是有文采和准确得多。

第三:新星版、吉林版均翻译错了

吉林版:从弓区到哈默史密斯区被拉了一道阴沉而讨厌的雾障,就像一个贫穷的自杀者刚死亡的时候,他的鬼魂显形一样。

新星版:从弓区直到汉默史密斯拖出了一条隐约的雾带,这条雾带里充斥着肮脏的水蒸气,给人留下一种穷鬼悲惨死去后阴魂久久不散的感觉。

原文:From Bow even unto Hammersmith there draggled a dull, wretched vapour, like the wraith of an impecunious suicide come into a fortune immediately after the fatal deed.

评:后半句两个版本都未理解正确。遗漏come into a fortune这一重要成分。原文中描述的穷鬼惨到什么程度?一个不名一文的穷鬼自杀之后,却立刻获得了继承了大笔遗产,穷鬼的阴魂的怨念可想而知!雾气阴冷,给人的感觉就像这个穷鬼的阴魂的怨念一样。因此,新星版中的“肮脏的”也是不正确的。

吉林版:实际上到处是雾,而德拉但普太太也并不因此就相信她的前科学预见。

新星版:窗外到处都是雾,达普顿太太当然也没有预料到会起这么大的雾。

原文:Fog was everywhere, yet Mrs. Drabdump took no credit to herself for her prescience.

评:习语take no credit to oneself,在这里可以解释为“因为……而感到自豪、高兴,获得赞誉”,两个译本的译者都搞不懂正确的意思。并且,吉林版的译者将prescience(预知,先见)译为“前科学预见”,实在是令我瞠目结舌。

改译:到处都是浓雾不散,但达普顿太太并不因为自己预见对了而觉得自己了不起。

吉林版:她知道如果不是掌握得恰如其分的话,挑火棍就会在浓烟中化为灰烬了。

新星版:如果不能掌握好木炭燃烧的火候,拨火棍很有可能会在一片浓烟中化为灰烬。

原文:as knowing the contrariety of coal and the anxiety of flaming sticks to end in smoke unless rigidly kept up to the mark.

评:我之前评新星版时的原文:

这句要翻译准确,颇不容易。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试试。

as knowing the contrariety of coal and the anxiety of flaming sticks to end in smoke unless rigidly kept up to the mark.

这句的成分如何拆分?

本书的译者是怎么理解的,我实在是想象不出。看见flaming stick就以为是 拨火棍,那么anxiety 和 end in smoke 怎么理解?

首先,在英语里,拨火棍 一般是说poker的。另外,这里stick带了s,就算是拨火棍,难道还要哦那个好几根么?

其次,本句的划分是:as knowing the contrariety of coal and the anxiety of flaming | sticks to | end in smoke |unless rigidly kept up to the mark.

再次,这里的stick to 释义为to follow or continue with something without changing it

这儿的mark释义为 “标准”

改译之:达普顿太太非常老到地点燃了厨房里的炉子,她心里晓得,若是不严格地遵循生炉子的标准步骤,煤炭和火苗一番互博之后,结果只会是浓烟直冒。

—————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