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张晓风的国学讲坛读后感摘抄

张晓风的国学讲坛读后感摘抄

《张晓风的国学讲坛》是一本由张晓风著作,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7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张晓风的国学讲坛》读后感(一):撩动心弦

就要离开书店,朋友突然回头,看到了这本《张晓风国学讲坛》,买下相赠。

夜读,满心满眼的润泽,一切的内心欢喜都在张晓风的文字里找到。

那里有我生命底所有的期待。

《张晓风的国学讲坛》读后感(二):那什么拯救我们

平和,渊博却又雅致。读后,仿佛喝了整整一瓶传世千年,芳香醇厚的老酒。饮后睡去,随着这位学者探访那遥远而模糊的夏商周,春秋战国;睹繁华汉唐的悲欢离合;看元明清勾栏里的人间悲喜。

无论是优雅美丽的方块字,还是令人着迷的唐诗宋词,亦或是雅俗共赏的元杂剧。这一切的一切,似乎都被这位女作家那支生花妙笔将那美丽优雅的方块字变成一个个最优秀的舞者,在你我眼前仿佛将古人那质朴,可爱,却又充满情趣的生活以舞蹈的形式表现出来,看来五彩斑斓,熠熠生辉,却又不夺人眼目,昏人大脑。

古人离我们那么远,却因为张小风让我们觉得其实古人那么近。

《张晓风的国学讲坛》读后感(三):摘录语段

●“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晚明吴从先有一段文字令人读之目醉神驰,他说:“斋欲深,槛欲曲,树欲疏,萝薛欲青垂;几席、阑干、窗窦,欲净滑如秋水;榻上欲有云烟气;墨池、笔床,欲时泛花香。读书得此护持, 万卷尽生欢喜。琅琊仙洞,不足羡矣。”

●吴从先又谓:“读史宜映雪, 以莹玄鉴。读子宜伴月,以寄远神。....读...《山海经》、《水经》、丛书小史,宜倚疏花瘦竹,冷石寒苔,以收无垠之游,而约缥缈之论。读忠烈传, 宜吹笙鼓瑟以扬芳。读奸佞传, 宜击剑捉酒以销愤。读‘骚’宜空山悲号,可以惊壑。读赋宜纵水狂呼, 可以旋风.....”

●我推测大多数的学子可能会希望那是一位女教师,因为曾经养育过教育过孩子,她更懂得怎样去深入浅出阐说,以平和温婉的语调,带我们走入经史,走进那存在了五千年的温情世界;她更能发现经史中的美感:杨柳依依的水湄,鹿鸣呦呦的草原,温柔敦厚的民情和万物有情的山....在她的谆谆话语里一一展现, 从感恩土地和悦纳历史的激情中,学子渐渐地扩展了才学和胸襟;她还能因人而宜因材施教,像一个中医用敏感的指尖去探触每一个学子的脉搏,然后针对他的体质给出适量的精神营养品....

●让年轻人看看宋刻本的书有多么典雅娟秀,每一个字都值得专研细赏。

●读尔雅,只觉世界是如此简单壮丽,如此明白晓畅,如此婴儿似的清清楚楚一览无遗。 仿佛那时代的人早晨一起床,世界便熟悉地向他走拢来,世界对他而言是一-张每个答案都知道的考卷,他想不出有什么不心安的事。

●清宣宗御制了一个句子:“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

《张晓风的国学讲坛》读后感(四):灵动的生命之气

张晓风的散文,以前也只接触过一篇《春之怀古》,文中那热热闹闹的生命气息和清澈明媚的灵动风格已让人惊喜不已了,而此刻这本散文集依旧是这样的风格,虽然书名颇有些让人望而生畏,可是,一旦翻开阅读,我是爱不释手的,洋洋洒洒又摇曳曼妙的文字,处处都有生命的灵气在流动,我知道了月圆月缺的同样美丽和关于月亮的五个节日及里面的一点点玄机;知道了等待春天八十一瓣梅花和八十一道笔画,“ 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 ”,倒也真是一个极妙的句子;还知道了“等待”、“错误”这些本来让人无奈的词汇充满美感的另一面;还有那一个充满理想色彩的国学教室,古房子、古乐、古诗、古文 …… 更有那份古老美丽的情感,都一一在现代复活了,不染尘埃的,真的是好书好文和一颗好美丽的心。

虽然文中多也是对古诗古词古戏文古情感的再一次演绎和解说,而且因为同是女性,乍一看,和安意如她们的风格略有一点相似,可是细读下来,实在是不同的,似乎可以用境界这个词来划分,这实在是大家手笔了。比如同样是抒情,安意如的抒情会格外的矫情,是小女子的无病呻吟吧,张晓风的却很大气,字字珠玑,晶莹剔透,又落落大方;在学识上,更是安等无法比拟的,典故诗词信手拈来,放入文中,自然至极,当然,这里有年龄阅历的关系,如此比来,是有些不够公平的,但是,在文风上,是不分年龄的,晓风的文风,像她的名字,晓间清风,自然清新。同时,作为一个在台湾成长起来的作家学者,在国学素养和古典情怀上,丝毫不逊于大陆的学者,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这话说的也许有些过了,但真的很喜欢她那不带一丝匠气的文字,从来不会故作高深的用大理论大道理来压人,但却给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并经过读者的心灵再一次生发,以心对心的文字,世间最美。

《张晓风的国学讲坛》读后感(五):静听好三弦

在求学的年纪,遇到一位好师长是人生的至幸。混沌初开的时节,清澈的眼睛很容易为姹紫嫣红的大千世界、浩渺苍茫的洪荒宇宙而深深触动而兴奋燃烧,一堂生动的课,一段妙语,几声勉励,都能在一小人儿的心灵中刻下深深的印痕,以至于指定了一生向往努力的方向。张晓风就是这样一位好师长。周末买得一本《张晓风的国学讲坛》,读之如春风扑面。

张晓风是台湾著名的散文家,也在学校执教国学。她深叹于中国大地上,眼见许多现代化的外语语音教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而数千年华夏文明传承的国学,却并无一间古色古香的国学教室,让中国的孩子在年少的时候,就有机会端坐在安静雅洁的中国书斋,朗诵和倾听最动人的国文典籍。

她的中国书斋的美丽设想是:雕花的门窗,木制感良好的桌椅,墙上有风情千古的拓本和挂轴,桌上有端砚宋刻本的线装书,流动着古琴或笛萧的清音...虽比不得晚明吴从先的:“斋欲深,槛欲曲,树欲疏,萝薛欲青垂;几席、阑干、窗窦,欲净滑如秋水;榻上欲有云烟气;墨池、笔床,欲时泛花香”的目醉神驰,也能让静坐其间的人,觉得做一个中国人也是件不错的事,也有不错的感觉。

欣慰的是,张老师梦想中的国学书斋终于在台湾的一所中学里建成了,而她这样一位学问口才爱心兼备的老师,与这样的中国书斋更是相得益彰。深深羡慕那些有幸聆听她的教诲的学子们,在明净如水的中国书斋里,杨柳依依的水湄,鹿鸣呦呦的草原,温柔敦厚的民情,万物有情的山水...一一从厚厚的线装书中缓缓走出来,在面前铺展开华夏五千年文明的风情画卷。不知在这样风光旖旎的引领下,有多少深撤的双目开始为我们的国学而凝眸钟情。

在初冬屋暖茶香的夜晚,小灯下坐定,静静翻开墨香宜人的书页,汉字妙悟、雅俗中国、华夏风景、为古人描容、看古人扮戏,那杆生花的妙笔,引领我们用当下的目光,瞥见几千年历史长河中漫漶又清晰的那一张张或怅惘无依、或洒脱质朴、激扬与沉潜,长歌与泪痕的脸庞,亲眼目睹他们是如何用言辞、用管弦、用丹青、用智慧、用静穆、用恕道,阐说着对生命对世界的了悟圆通。

尤其喜欢《看古人扮戏》一章,《西厢记》、《窦娥冤》、《汉宫秋》、《梧桐雨》...这些历经千年风霜的阡陌市井酸甜苦辣的勾描吟唱,被老师仅用千余字的小小片段,就描摹得生动婉转历历在目。让我们突然发现,原来这些千年传唱的故事中,竟与我们今天温热的情感一脉相传,一样动人。书本开篇的序言中写道,晓风犹如一个乱世里的游唱诗人,每日冲州撞府,露饮风餐,用一手好三弦一副好嗓子,唱出五千年的忠孝节义悲欢离合.....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