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经济学及赋税之原理读后感摘抄

经济学及赋税之原理读后感摘抄

《经济学及赋税之原理》是一本由里嘉图著作,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276图书,本书定价:40.00元,页数:200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经济学及赋税之原理》读后感(一):看过《国富论》的话可以跳过这本

论述没有亚当·斯密那样详尽和周全。此外,古典主义经济学已属破产学派,自身理论中有不少谬论,这又降低了本书的价值。《国富论》虽然也有很多历史的局限性,但胜在假设、立论、举例、推导过程较为完备,享受斯密的思维过程也是一种乐趣。本书中的这种乐趣少多了。其实看完《国富论》后应该跳过这个直接看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甚至可以直接跳去看凯恩斯的《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古典经济学的著作大致应当做哲学和思想史来看罢。

《经济学及赋税之原理》读后感(二):《经济学及税赋原理》书评

李嘉图写的,恶补一下我的理论功底,已经形成固有的逻辑思维了,学这个很吃力,但是抛弃逻辑思维又很亏,经济学喜欢数学家就是因王这,我得想想办法怎么用我的逻辑思维学习经济学;琢磨一下利用自己的优势去闯世界;准备看一遍中文,再看一遍英文,再找几篇书评,好好补补~读完中文,找几篇书评看看。再看看英文版,看看是否有帮助。

现在在看英文版,【尝试写综述】李嘉图认为事物的价值在于它的机会成本,工具磨损和大家对这件事物的主观判断。狩猎两只鹿花的时间、工具磨损等因素与一只熊的时间一样多的时候,那么两只鹿的价值就等于一只熊的价值。

认为穷人可以通过租用富人的地来挣钱,这个租金会影响产品价格,而且租金的大小应该是根据产出的价值;有些地产的东西多是因为工人勤劳,或者用的肥料好,和地本身并不产生直接联系,所以租金也不是绝对要以产出价值来衡量,所以要找一个相对公平合理的价格。

第五章和第六章我认为我可以好好看一下,讲报酬和利润的,未来想赚钱,无论是给人打工还是自己创业,都需要知道这些,等我读完,再读一些点评类的东西,理解一下,里面确实好多东西我还不知道哇。

《经济学及赋税之原理》读后感(三):李嘉图的经济学

首先,劳动产出物的真实价值仅由投入的劳动量决定。相对价值由劳动量的差值决定。 其次有三: 1.地租由同等条件下沃地与劣地的产出物之差而产生。欲使二者产出物相等,劣地必需投入更多成本,其与沃地投入成本的差值,即为沃地的地租。劣地无地租。 2.劳动者的工资应等于维持其生活的必需品的价值。 3.资本的利润即是资本总收益减去地租和工资的部分。 以上是李嘉图学说里的一个总的前提和三个基本观点。虽然总收益为地租、工资和利润三者之和,但其中地租仅由土地质量的差异决定,不影响工资和利润的多寡,也不受它们的影响。工资和利润则是此消彼长,所以会互相影响。三者的关系如此。 以此为基点推开去,即可得到书中其后的大部分结论。 除此之外,李嘉图也注意到了货币价值的变化,明确了由此带来的名义上的财富(价值)增减与实际物质财富(富)增减的不同。 以及,利息与利润的关联、总劳动所得(总收入)与利润(纯收入)的区别。 我的理解,李嘉图的地租实际上就是地主的财产性收益。这不能解释他给地租定下的征收标准为何为不同土地的收益之差(这是人为的定义,所以也就无从解释),但可以解释他对亚当·斯密地租学说的反驳,后者认为地租的合法性来源于土地的“自然力”。“自然力”属于生产力,理应在使用后给予补偿,而财产性收益是由分配而来的,财产虽不直接产生价值,但参与产生价值的过程,故而参与总收益的分配。此即土地良莠的差异为何会产生地租的原因——沃地的优势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不是有形的生产力,但却是产量相对增加的原因,所以应为使用它而给予补偿。这种补偿,即为李嘉图的地租。 至于工资,李嘉图建立的是一个理想模型,他假设工资仅为生活必需品的价值,这与实际是不符的。但这个模型可以简化分析,如果它不成立,本书的很多结论都不成立。这些结论自有它们的价值,所以关于工资的前提,不能说没有意义。 古典经济学代表着人们对经济问题最初的系统性看法,这些看法纵然很多已不合时宜,但它们在思想史上的位置是不会消失的。况且,李嘉图作为一位敏锐的思考者,他的很多观点即使在现在看来也颇有见地,比如关于金融部门、社会福祉、机械化生产等的见解,决不可谓之短浅。另外,经济学语言的感情色彩本就很淡,但还是能从本书看出一些作者对劳动阶层的关注,我觉得这和官方评论给李嘉图“资产阶级代言人”的这种具有阶级斗争色彩的定位还是有些不同的。 就算说只看懂了这本书的三分之一,我也是在吹牛。没弄明白的地方实在太多,所以写出来的东西都只当是给自己的交代,没有追求正确,也不可能正确。看到的朋友,还请注意不要被我误导。

《经济学及赋税之原理》读后感(四):李嘉图的more or less

大卫·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于1817年首次出版,李嘉图生前共出了三版,二、三版分别于1819和1821年出版,上世纪30年代初中国始有郭大力和王亚南的汉译本。据商务印书馆1962版的出版说明:郭王译本“最初由神州国光社出版,其后移归中华书局发行”。我手里即有一本中华书局1936年4月发行、1949年11月3版的《经济学及赋税之原理》,虽然出版年代较晚,但内容应该是最早的那一版。

从其封面的图章看,它最早是国立广西大学图书馆的藏书,后藏于广西师范学院图书馆。我是在网上淘的旧书,纸张已经自然黄脆,好在从封面到封底没有缺失,细心翻看仍旧没有问题。此书于抗日战争期间翻译、出版,并在广西解放前夕再版,因为在1949年11月出版后不久,1949年12月11日,人民解放军将红旗插上镇南关(今友谊关),标志着广西全境解放。从其版权页上看,此书是在上海澳门路89号中华书局自己的永宁印刷厂印制的,也就是说,此书运到国立广西大学图书馆且在入库之后不久,广西就解放了。翻译、出版跨越时空久远,而且经历过战争,保存完好,最后流转到我的手里,而且还不贵,越想越觉得它很有历史感。

但我买它不是为了收藏文物,是要读的,需要考证和求证时它就有用了。在我遇到下面这一段时,它就派上了用场。不过,我碰到的引用并不全,只有前面一句的一部分:In different stages of society … the accumulation of capital … is more or less rapid,我将整段来说是因为后面一句可用于佐证前面一句。

In different stages of society, the accumulation of capital, or of the means of employing labour, is more or less rapid, and must in all cases depend on the productive powers of labour. The productive powers of labour are generally greatest when there is an abundance of fertile land: at such periods accumulation is often so rapid that labourers cannot be supplied with the same rapidity as capital.

-David Ricardo, On The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 Everyman’s Library, 1911, p55

郭大力和王亚南是怎么译的呢?翻至61页,但见译文如下:

社会发达的阶段不同,资本的蓄积或雇劳动基金的蓄积,亦迟速不一。但无论如何,资本蓄积,均须受支配于劳动生产力。沃地甚多的时候,劳动生产力往往最大。资本蓄积较速于人口增加,是常有的现象。

-里嘉图,郭大力、王亚南译,《经济学及赋税之原理》,中华书局,1949年11月,p61

英汉对照之下,发现译文有值得商榷之处,主要涉及:

第一句中对more or less rapid、or和means的理解

第二句中对so rapid that…

more or less rapid郭王译为“迟速不一”,给人的感觉是有快有慢,但more or less修饰的是rapid,李嘉图在此处强调的是rapid,more or less rapid在此处的意思是sometimes more rapid and sometimes less rapid,more rapid是快速里面的“较快”,less rapid是快速里面的“不太快”,但前提都是“快速”,而不是有快有慢,“不太快”不等同于“慢”,这就好比绿有深绿和浅绿,但浅绿不是蓝,它们有质的区别。可以译为:“在不同的社会阶段……资本的积累……都是快速的,只是有时比较快,有时不太快。”当然,李嘉图的这句话是不对的,资本积累不可能都是快速的。

这里的“快速”可以用第二句加以佐证。第二句是so … that… 句型,大意是:积累的速度如此之快,以至于……。从译文看,郭王没有译出此结构,并且只是译了该句的前半部分,that后面的意思丢失了。

建国后,郭大力、王亚南对原译本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内容如下),最早可见是1962年版,其中有两个版本:

在不同的社会阶段中,资本或雇用劳动的手段的积累速度是有大有小的,而且在所有的情形下都必须取决于劳动生产力。当肥沃的土地为量很多时,劳动的生产力一般也最大:在这种时期中,积累往往十分迅速,以致使劳动者的供给增加的速度赶不上资本。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商务印书馆,1962年9月初版,p81

-《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商务印书馆,1981年4月,p81

修订后的内容仍旧在more or less处坚持有快有慢,但so … that… 句型译出来了,只是后面“赶不上”那里前后的对比项不对应。

对比修订前后的译文,不难看出or…means处的翻译也有变化,“资本的蓄积或雇劳动基金的蓄积”变成了“资本或雇用劳动的手段的积累速度”,这里涉及对or或means的理解。

根据or这句插入语后面的谓语是is来看,此句的主语是the accumulation of capital,即资本的积累,没有or of the means of employing labour这个插入语,这句话也完整,插入语是对主语的具体说明,因此插入语和主语的关系应该是并列关系,而不是两种东西,即“或者说”,比如“手机,或者说移动电话”,其实说的是一回事。

译者对means是如何理解的呢?最初的译文是“雇劳动基金”,修订后成了“雇用劳动的手段”。一个是“基金”,一个是“手段”,前者明晰,后者模糊,什么手段?因为means跟作为主语的资本(capital)是一回事,于是,“基金”是对应的,至少是钱,“手段”就不对应了。也就是说,修订之后,此处的翻译反而更差了。想必二位译者受到了当时流行的《政治经济学》特别是《资本论》的影响,因为它们经常采用的一个词就是“手段”,但它跟资本(capital)是不对应的。这就涉及对means的理解了。

查牛津词典,除了“方法、手段”外,means还有“金钱、收入”之意,如此,the means of employing labour就是“雇用劳动力的资金”,也就跟“资本”对应了。

尽管郭大力、王亚南已经修订了自己的译文,但其他出版社或许没有注意甄别,从这一段的英文汉语译文来看,有些版本采用的仍是郭王的最初版本,也就失去了参考价值。此类版本我手里有三个:

2008年8月,上海三联书店,《经济学及赋税之原理》,p48

2013年10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政治经济学及赋税》,p44

2014年10月,译林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p44

那么,除了郭王译本,其他译者的译本是如何翻译的这一段文字呢?从我手里的译本看,采用较多的是周洁的,有二个版本,前后有修订,其中有一个译文出版过两次:

在不同的社会阶段中,资本和雇用劳动手段的积累速度有快有慢,并在任何情形下都必须取决于劳动生产力。在有丰富的肥沃土地时,一般来说劳动生产力最大:在这一时期,积累往往非常迅速,以致劳动者的供应速度赶不上资本积累的速度。

-周洁译,《政治经济学与赋税原理》,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5月,p78

在不同的社会阶段中,资本和雇用劳动者手段的积累速度有快有慢,并在任何情形下都必须取决于劳动生产力。在肥沃的土地上,一般说来劳动生产力最大而积累也往往非常迅速,以致劳动者的供应速度赶不上资本积累的速度。

-周洁译,《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华夏出版社,2005年9月,p68

-周洁译,《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华夏出版社,2013年7月,p66

从周洁的前后译文看,变化不大。前面的译文有很浓的郭王的味道,几乎相同;后面的译文稍有修改,但仍然能看到郭王的影子。more or less rapid仍然是有快有慢,means都是“手段”,so… that… 句型都译出来了;不过后面的译文出现了一个大错,本来“有丰富的肥沃土地”改成了“肥沃的土地”,既漏掉了“大量的”,也不是“在肥沃的土地上”之意。

另外还有两个版本:

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资本和雇用劳动方式的积累速度有快有慢。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其积累速度都取决于劳动生产力。当存在大量肥沃的土地时,劳动的生产力一般是最强大的,此时积累的速度也是最快的,以致于劳动者的供应无法与资本的积累速度保持一致。

-丰俊功译,《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7月,p74

尽管有些地方有待推敲,比如“雇用劳动方式”,但在这些译本中,丰译本还算是中规中矩的。

再看另外一个译本:

资本或雇佣劳动方式的蓄积速度因社会发展状况的不同而不同,但都取决于当初的劳动生产力。优等土地非常多的时候,劳动生产力往往也最大。这时,蓄积的速度也往往最快,以至劳动供给的增加被它甩在后面。

-王文新,韩冬梅,华弘波,孙巍峰译,《赋税原理》,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9月,

“雇佣劳动方式”怎么蓄积?方式罢,手段也罢,这是所有译文的通病;尽管“资本”和“雇用劳动的手段”共用一个词accumulation,但一种方式或手段如何积累?这里需要采用不同的词,比如“增多”。其实,前面的译文都存在这个问题;英文中不存在“当初的劳动生产力”这一表述;“甩在后面”就有点太随意了,尽管有些许对比的味道,但谁跟谁对比呢?作为对比一方的“资本积累”不见了。

《赋税原理》的封面说它是“全译典藏图本”。除了彩图是个亮点外,文字似乎不严谨。那句话怎么说来着,Don'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信矣。

凡此种种皆是本人管窥之见,读者请自鉴。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