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博物馆的美学经济读后感锦集

博物馆的美学经济读后感锦集

《博物馆的美学经济》是一本由刘惠媛 / 章光和 摄影著作,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1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博物馆的美学经济》读后感(一):The soul selects her own society

一本有行业理想的书,非常有意思。大概我是一个比较理想化的人,从业近两年,虽然工作内容非常的基础和繁杂,但心中却不断构筑起一个理想的美术馆形态,也幻想如果生活在一个美术馆事业发展不错的国度或者城市,该是多么好的体验。以我现在有限的经验所了解,国内美术馆发展形态虽距世界顶级水平有非常大的距离,但是历史确实不可复制,还需根据自身情况具体分析,量身打造。在我逛过的几家国内公立美术馆来说,做的已经非常不错了,有几家也给了我非常棒的体验。相信会越来越好。

一开始看到书名,美学经济让我以为是理论性书籍,但读起来内容其实是比较温润和感受性较多的,轻松易读,同时也有非常专业的分析与判断,专业知识与理论研究融合得很舒服自然。

题目摘自本书后记中所引用的艾米丽·迪金森的一句话。

《博物馆的美学经济》读后感(二):怎样做好一个博物馆

最近圆明园的铜兽首在拍卖,新闻炒得很厉害,梁文道也写了一篇文章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5505454/

读后我突然想起这本书来。要论文物的数量和质量,中国都很强大,然而中国好看的博物馆却屈指可数。现在在经营博物馆的人,基本也不花什么心思。把展品堆在一起,基本就算完成任务了。对手上的国宝都不珍惜,流落在外的有很多却没有积极追讨,直等到有人高价拍卖了,才吵着要拿回来。是因为爱国主义吗?或者仅仅为了给舆论重压一个交代?文道说,要尊重历史。起码,要尊重自己吧。做好我们现在能做的事。

看了这本书,很想出国去,看看这些博物馆。

《博物馆的美学经济》读后感(三):权当收藏

最近因为工作关系,经常跟一些博物馆方面的人士打交道。通过很多次沟通,感觉国内的博物馆行业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这本『博物馆的美学经济』,虽然起了个『经济』的名字,但书中内容的本质还是属于浅层的旅游参考。作为畅销书,『博物馆的美学经济』可以让读者对卢浮宫、大英博物馆这样的世界知名博物馆有个直观的认识,但同时也到此为止。

需要指出的是,博物馆本身往往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企业,而更多是带有公共服务性质的定位。这就产生了一个悖论:博物馆是否该盈利?该在多大程度上盈利?

现在,我国的公众对各种博物馆的兴趣明显不高,大多数的展馆都是门可罗雀。博物馆的经营者们如果不换换思路,恐怕会导致整个博物馆行业的衰落和退步。

权当收藏。

----------------------------------

http://www.leeforce.com

《博物馆的美学经济》读后感(四):美术馆博物馆从来就不该是上层建筑

陳丹青在《常识与记忆》一文中提到过,"全球十大美术馆,偌大的亚洲一座也没有。中国,是亚洲最大最古老,文化艺术最丰厚的国家,我们动不动就说'上下文明五千年',到今天,神州大地勉强符合国际收藏标准、陈列规范、开放制度与教育功能的,只有一座上海博物馆。而上海博物馆馆藏的广度、深度、类别、级别、可能还不如美国一所大学的美术馆。"

这一切归咎于什么原因,很复杂又很沉重,但眼下的现实确实是,大陆根本没有一家可以跻身世界舞台的美术馆或博物馆。美术馆博物馆的文化形象、社会角色和教育功能,压根没有被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这本书是台湾学者写的,题目就标有“美学经济”一词,这个理念其实很正确,美术馆博物馆要想体现自己应有的价值,必然不能忽略“行销”的重要性。这不是什么可耻的词,提高美术馆博物馆的未来竞争力是每个从业者都在考虑的问题。当然艺术仍旧是艺术,不能太多的以市场为导向;但却决不能忽略市场的走向。

大陆文物存量颇丰,但就最著名的故宫博物院来说,大多数都收藏在其内院里,普通游客平时不会见到。去故宫参观,大多看的是皇宫旧址,而不是书画文物。

美术馆博物馆可以学习国外先进的行销理念,采用年轻化、数字化的手段对自己进行改造。文物实物当然允许不被借展,但复制品总是无碍的。

现阶段国内的美术馆博物馆正在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它们其实应该作为文化的源头。从受众方来讲,虽说国内目前的状况确实也无法同许多西方国家的受众一样,有走进艺术场所进行鉴赏的普遍性习惯,但也许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双方的共同进步,博物馆美术馆不再作为“上层建筑”存在,我们也不用再跑去美国购买自己先人画作的复制品了。

《博物馆的美学经济》读后感(五):游记与经济

首先,文字叙述没有什么吸引力,很多字都像是在天上飞,让身为屁民的我自惭形秽。

其次,作者是台湾某博物馆人,就把台北故宫博物院硬塞了进去,实在是有失公允。

若是如此,那么北京的故宫博物院也该写进这本书。但是说实话北京的那个也不够格上榜。那么这两个都不该写进去。

故宫博物院们,靠的就是一个“故”字。人们是去看“故”的,吃的是老祖宗的饭。写这个,还真写不出新意,只能写些什么台北民众投票看哪十大作品是最受欢迎的。。。。然后总结出一些陈规陋词。

最引起我注意的,是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和保罗盖蒂美术馆(Paul Getty Center)。前者是现代艺术的集聚地;后者是源于其建筑师为迈耶(某老师曾根据迈耶的建筑风格以及各种八卦推断他是个同性恋)。

王受之老先生在《建筑的故事Ⅱ》中,曾经写过一篇有关盖蒂美术馆的故事,他用平实真挚、饱含感情的语言写出了博物馆的来龙去脉。在我看来,刘惠媛的写法很无聊,并且与读者有相当大的距离感。当然建筑人和博物馆人写出来的东西一定是很不一样的,他们的价值观、侧重点必然完全不同。

建筑人偏重建筑,建筑人一定会认为,与馆藏达到平衡很重要,但是表达自己的建筑观点同样很重要。建筑人甚至会觉得,既然是博物馆,博物馆本身就要成为那个最大的“物”。Bilbao的古根海姆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一个优秀的博物馆设计,必然会带动整个博物馆的经济,博物馆与馆藏的矛盾可以化解到最小(其实Bilbao的博物馆都没做到这一点,每年观众还是络绎不绝)。然而刘惠媛同志却认为,一个好的博物馆,必要的时候是要打压建筑设计的,不能过于天马行空。如此一来,在我的脑海中,立马浮现出不懂建筑的甲方们(很多都是政****府官员),千选万选,总能选出最丑陋、最不合理的设计。

博物馆与馆藏,必然能够相得益彰,这体现了传说中的和谐。难道博物馆专家们都没有研究过么?

刘同志给这本书起了个灰常拉轰的名字,一定要把博物馆和经济扯上关系,还搞了一个“美学”故弄玄虚,读了本书一小半后我发现,作者苦口婆心,就是为了说明博物馆们都很穷,不能完全靠政府补贴,还要自己赚钱养活那一大帮子博物馆人。对于具体怎么赚法,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什么搞些摩托车展啦,卖一点博物馆周边啦都是小意思。连博物馆办个诸如三宅一生之类的特展,都要大书特书,仿佛是什么值得借鉴的方法。以至于我很想知道此位作者的稿费是几多钱。

最后,我忍不住像作者学习,给自己的文章起了一个“游记与经济”的名字,以期广大读者可以猜想一下,作者这篇蹩脚的博物馆游记,和她的经济收入以及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收入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