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死者的读后感大全

死者的读后感大全

《死者》是一本由乔伊斯 / 卡夫卡 / 劳伦斯 / 亨利·詹姆斯 / 莫利兹 /著作,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9.80,页数:32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死者》读后感(一):死者

本书收录的作品中大多数已经读过《埃尔泽小姐》在《轮舞》中读过,其表现手法相当新颖,完全的心理意识流。《一场斗争的描写》在《卡夫卡中短篇小说集》;《死者》则是在《都柏林人》。 真正没看过的是《英格兰,我的英格兰》《螺丝在拧紧》《穷人》。 《螺丝在拧紧》算是恐怖故事了,不过更恐怖的不是鬼怪,而是人。《英格兰,我的英格兰》《穷人》都表现到了战争。不过前一部还算是主流观点,而后一部则是上佳的反战小说,那穷人这两个字包含了多少苦痛。在战场上流血,家人却在家乡流泪,最终无辜者受害。令人痛心之作。

《死者》读后感(二):为之生,为之死

一个男人,无聊并为无聊的生活而激情澎湃志得意满,却在听说自己妻子回忆过去的男友的事件时发现自己的渺小并对生活产生了一种幻灭。

他妻子过去的男友曾经为他妻子死了,虽然他本身有病就活不长,但是为了见她一面,他死了个速度。

男主角从来没有体验过这样的感受,能为之而死的爱。顿感生命的苍白与自身的无聊。但是他也给出一个理由,他妻子现在不是当年那青年能为她而死的年轻容貌了。所以为这里脑补了一下,也许那青年为她而死,或者说为了她的青春容貌而死,又是不是为了一种肤浅的表象而死呢?但是反思回来,难道生活不正是由一切肤浅而流变的表像所组成么?

《死者》读后感(三):问题

1.标题,死者

2.对传统的缅怀。爱尔兰文化的式微

3.生者缅怀死者,缅怀逝去的东西,但同时每个人都不可否认都将面对一样的结局

4.为什么死者对生者有如此大的影响?

5.每个人都有自己对死者的缅怀方式,这是绝对私人的空间,无法共享,不能进入。

6.这个世界除了缅怀死者之外还有别的什么?

所以,总结来说就是,现存的文化缅怀逝去的文化,活着的人缅怀死去的人,那么生的意义是?如果说,我们从出生开始就在为死亡做准备,那么出生到死亡这段时间的目的又是什么?是我们无法接受自己的死亡是目的,所以我们才缅怀周围人的死去?生者永远无法摆脱死者?这是社会发展最大的秘密?

好像还差一点,是什么呢。。。

《死者》读后感(四):我们都爱过谁谁谁

我们都爱过谁谁谁,不管结局如何,不管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分开,不管那伤痛绵延了多久,我们都该庆幸,我们曾是那样热烈而真挚,情不自已,奋不顾身地爱过一个人.那颗无论是为爱痛苦或幸福而激荡的心,是在砰砰有力地跳动着,在这近似荒芜的人生中,我们是真真切切地活过啊.

我清楚地记得读乔伊斯那片短篇小说<死者>时的直入心肺,还有麦肯勒斯<伤心咖啡馆之歌>时内心的颤栗.那个男孩子真挚的情感以及女子丈夫心灵的触动,那没有来由,不知所谓的爱情以及失却后生命的顿萎,都让我嗟叹.我们总是被一阵风吹动着前行,那风,叫做爱情,让我们步履踉跄又如此轻盈.感觉要飞了起来,又可能随时要跌倒。

你在爱着谁谁谁么? 你曾经爱过谁谁谁么? 你依然期待爱上谁谁谁么? 我们在活着或者已经死去?

《死者》读后感(五):写于‘装点豆瓣首页’的强烈愿望下

看美剧《犯罪心理》知道的这篇小说(算是中篇小说吧。。。),豆瓣里面格非曾经写过一篇关于死者的读后感,感觉很不错;不过毕竟每个人读都会各有感受。我想男主角(加布里埃尔?译本不同,名字可能不太一样。。。)内心承受了很多煎熬,他在情欲焚身,想要和妻子重温激情的时候突然知道了妻子的生命中曾经有个少年为她而死,在那个瞬间,如果你能换位思考,把自己变成加布里埃尔,我想你也能体会到其中的五味陈杂的感受,我想可能任何词语都不好准确的表达出当时的那种感受;不过,如果硬要去找个词的话,我想选----悲恸。。。不仅仅是对眼前自己遭遇的自悯自怜,当加布里埃尔站的稍微高一点,从当前的自己情景中抽离出来的瞬间,他一定会感觉这一切都好可怜,包括他自己,妻子,还有那个少年。整个的情绪用‘失落,愤怒,失望’等等表达,显得太简单了,也太失敬了。。。 整个前文中的夜宴图的欢声笑语图,如今的‘他为我而死’,顿时不能自已,泪奔之。。。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