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民国教授往事》读后感摘抄

《民国教授往事》读后感摘抄

《民国教授往事》是一本由汪修荣著作,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30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民国教授往事》读后感(一):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

在一个特殊的时期,在一个战乱的年代,造就如此多的有志之士。都在封建社会与新社会的碰撞中成长,有机会从父辈那得到读书的机会,都是天资聪慧,并且都在文学方面有过人成就。一向很是佩服他们那一辈人,教书育人,忧国忧民。每个人都是真正的大学问家,试问,在一个物资匮乏,兵荒马乱的时代,何以造出如此多的“大家”?在文学国学造诣的高,实在是现在的我们难以望其项背,并且当时他们做学问很单纯,再难熬的生活,他们都精心做学问,着实令人敬佩,传奇的“大家”汇聚起来,就是当时的黄金时代。

《民国教授往事》读后感(二):很爱民国(2009-10-22 19:50:06 )

这学期有一门新的课程——《名记者及其作品赏析》,老师说其实现在给我们开这门课似乎有点晚了,应该在我们出去实习之前。尽管如此,老师还是很用心地为我们上了这门课。为此,她读了很多相关的书籍,收集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在不断了解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其实这些人中的大部分都生活在民国年间。于是,我们跟随老师走进了这些新闻界的先驱们,也走进了那段动荡的历史,因为人和他所处的时代是密不可分的。

慢慢地,我发现自己对这段历史产生了很大兴趣,就在图书馆搜罗有关那个年代的书籍,尽管少,却让我如获至宝。偶然间翻到了这本书,只用了不到两天的时间就通读了全书,对那个时代的人和事也多了一份理解……

那是一个动荡的时代,也是一个大师辈出的时代。就是在那样的时代,一群大师在如此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创造了许多人间传奇,至今仍高山仰止,令人兴叹。

这本书所写的约二十位学人,都是当时显赫一时的知名教授、学者:辜鸿铭、陈寅恪、胡适、鲁迅、朱自清、沈从文、王国维……他们是民国教授群体的一个缩影,他们以自己的杰出才华和多方面的成就为后世树立了一代名师的风范,成为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一座座令人敬仰的丰碑!

《民国教授往事》读后感(三):俱往矣,先生们

这本书其实不是我买的,为了花掉2008年底即将到期的书券,我们在12月28号那天去书城扫荡来着。这本应该是我先生拿的。

不过回来看的义务他显然没尽到,就由我来尽义务了。刚好那几天还有一篇冯友兰的《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没讲,我是抱着为备课查点资料的心态乱翻书的,我有所得。

封面是辜鸿铭先生,这个资料被我后来引用到课堂上来证明蔡孑民先生在北大所奉行的“兼容并包”——对不同政治派别、不同年龄层次的包容。还好,我不算很功利,用完了辜鸿铭先生回来接着去认识其他的先生们。这一读,才知道自己的浅薄,大师之深厚。

虽然我曾经忝列什么鲁迅研究门下,但我对鲁迅生活的那个时代并无好感,总觉得太灰了,沉闷,充满了派别争斗,还都是动嘴不动手,没劲。看过了这本书,我忽然很不敬地生出一个想法,若,被推上那个所谓光辉宝座的是这些先生里的某一位,也许,我们的现代文学30年就可以换个样子吧——呵呵,可能没有现代文学这个概念了吧。

先生们的学富五车是最最让我羡慕不已的,家学国学,每一个娟秀的小楷字里都透着文化气息,那是我最最缺乏的。小时候曾经因为一首《再别康桥》而无限喜欢徐志摩,当我在这本书里也发现了他时,我还是觉得,这个童年时代的偶像与其他人相比,变得好轻好轻。至于他所喜欢的林徽因更不必提了。鲁迅说年轻人最好不要读中国的书,那是为了新文化运动更顺利地渗透而强做的提倡,就像这一期《南周》陈丹青最后一笔泄露的——我们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其实都来自历史深处。那些早已作古甚至连名字都渐渐淡去的先生们,正是最后一条连接我们和历史深处的线索,然而,我还是觉得,我握不住那些先生们形容枯槁的手,我不是虚竹。

很欣赏作者的两个细节,一个是言必有出处,一个是无形中留下了一个延伸阅读书目给我。这是值得感谢的。

《民国教授往事》读后感(四):民国情结

这是一本写给像我这样有民国情结但又没有深入了解的人的。

看书时,想到的是《世说新语》。民国是一个动乱的时代,思想骤变。教授们的思想各异,性格迥然。有清朝遗老,也有革新闯将;有力主古文字,有抨击旧文学;有精通多国语言,也有只认中文;有师从名门,也有自学成才;有狂者狷者,也有谦谦君子;有的口若悬河,有的结结巴巴……

本书大量引经据典,作者四年完成,确实花了心思。看这本书,我突然发现不记笔记真等于没看。以后看好书,不管哪类,我都会做些笔记——这或许是看这本书给我的最大的收获。另一个收获是,我对民国时期的一些国学大师有了一个总体的 认识,将来看有关他(她)们的书时也可以有些选择了。

看书时总在想:现在还有没有这样的教授了呢?现在的大学还能不能容忍中学肄业的教授呢?能不能容忍对改试卷不屑一顾的人呢?能不能容忍目中无人的人呢?……对那个时候的大学总有一种好感,但那些教授是不是正如金庸评论魏晋时期的文人士大夫一样其实不光彩呢?

书中介绍的教授们,有些在新中国之前去世了,不用说。有些到了台湾,有些留在了大陆,之后的境况截然不同;如果当时的选择不同了,其知名度又有何变化呢?

正如作者所说,书没有一个严格的体系,文章也没做到面面俱到。同时,有很多“大家”都没有涉及到。但书的特色也正在与此。

希望出一本类似《共和国前50年教授往事》或《20世纪后50年两岸三地教授往事》之类的书。如果这些教授不仅仅局限于人文方面的话,那更好了。

《民国教授往事》读后感(五):各具特色的三部作品

最近这一阶段阴雨绵绵,电视和网络都没太多抓人的东西,我开始集中阅读一批皖籍作家的新书,有汪修荣的《民国教授往事》、洪放的《秘书长2》和老作家石楠的《中国第一女兵-谢冰莹全传》。此外还有几本其他人的新书,但印象深刻的是前面三本书。

其中,编辑家、皖籍作家汪修荣的新书《民国教授往事》很值得推荐。新浪读书正在连载此书。书中说的是民国一批著名教授,约有20位,辜鸿铭、陈寅恪、章太炎、吴宓、胡适、黄侃、钱穆、钱玄同、刘文典、鲁迅、刘半农、朱自清、傅斯年、台静农、顾颉刚、苏雪林、王国维、沈从文、林徽因和徐自摩、金岳林等,多是单独成篇,也有几篇写的是名人间的纠葛,如鲁迅与顾颉刚的恩怨,林徽因和徐自摩、金岳林之间的感情纠葛等。写这本书,作者花了近四年的时间,穿梭于书店、图书馆、旧书市场搜集资料。这本书最可贵的是,作者无意于现身,而是隐于文后,文字取平实一路,几乎都用资料说话,这就非常难得。这些大教授,不光是名重一时,对我们这些后人的影响也是空前的,他们多数人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也是我们的真正偶象。我以前也看过不少书,谈到这些人的,比如不久前看的《合肥四姐妹》中提到的沈从文,也有一些新视角,但这样集中地读到这批名教授的当年往事,而且资料如此翔实,还是少见,因此有分外惊喜之感。几乎每一篇,我都津津有味读过,读时不断有新的感悟产生,还不断有新的认识出现。此书尤其难得的是,对这些个名人的作为,同时代、不同人的文字中都有不同角度的看法,他们的有些行为,后人议论较多或存是非不清之处,对此,作者下力尤重,力图以多方面的资料还原人物的本来样貌。实在无法弄清的,作者也老老实实地把疑问亮给你。这种写法,令人敬佩。

桐城作家洪放原先一直以写散文和诗歌为主,两年前转型,开始写起了小说,他的第一部小说《秘书长》,一出手就成了官场小说的新代表,今年年初《秘书长2》又问世了,我有幸先睹为快。他的小说非常好读,文字美而不俗,故事张力适中,细节丰富,情节抓人,叙事简洁生动,让人一看就放不下。初写小说能写到这个份上,并很快成为畅销书,着实令人吃惊。他的另一部新小说又即将亮相。据悉,他可能会从官场小说很快转型到其他小说的写作上。他对自己充满信心,我们也有理由期待他有更好的小说问世。

老作家石楠宝刀未老,在她疾病缠身年近七旬时,又捧出了一本45万字的新传记《中国第一女兵-谢冰莹全传》。几年前我就知道她在写谢冰莹,据她说,这部传记的动念是在写苏雪林时产生的,谢和苏是老友,她们俩曾经还是同事、邻居,一同获过台湾最高文学奖项,她是中国近代史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代女兵,代表作是《从军日记》和《女兵自传》。晚年隐居美国。直到2000年高龄95去世。石楠和谢冰莹并没见过面,也未通过信,她只是在写苏雪林时发现了不少谢冰莹的资料,对她传奇的一生便生出了兴趣。但写传记还是困难的,要搜集大量资料不说,还要有吃透资料、化为自己文字的能力。石楠显然做到了。这本传记将是石楠写作生涯中的最后一部传记,她在致我的短信中说,“我在写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始终向着一个目标——写出一个真实又个性鲜活生动的谢冰莹。我认为我实现了这个目标,这最后一部传记较之我的处女作《画魂》毫不逊色,还厚重得多。”读完这本书后,我的感慨也的确如此。

据她说,这本书,从动念到搜集资料,到写作,最后又改了4稿,头尾共经营了五年,每日平均写作量不到区区千字,写了两年多,才完稿。因为写这本书,石楠先生患了严重的腰痛病。当时不知道是腰椎间盘突出,只知腰痛腿痛。这本书稿交出时,石楠就彻底病倒了,住了很久的院才回家,但到现在,她依然坐不下来写作。不过,她在电话中告诉我,这本书虽然是她最后一部传记作品,但她还有几个题材,她可能会转向写小说。但这要在她腰痛病好起来后。在此祝贺她早日康复。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