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暗店街 夜巡》读后感1000字

《暗店街 夜巡》读后感1000字

《暗店街 夜巡》是一本由[法]莫狄阿诺著作,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页数:25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暗店街 夜巡》读后感(一):身份认同

在现实身处世界里的寻求身份的过程,在精神上需求的身份认同,给自己找到合适的位置从任何一个方面去想都是困难的。知道姓名,出生,人脉,工作,所有一切外在因素都还是找不到自己的范儿。或许莫迪亚诺先生在寻求得知自己从哪儿来到哪儿去的最原始的拷问。

《暗店街 夜巡》读后感(二):我的过去,一片朦胧.

我的过去,一片朦胧。——薛立华

简单,形象,准确,直接。

我飘飘无所适,不过幽幽一身影。——李玉民

不知所云,肉麻到极点。

上面一句是本书的开头,两人不同的翻译。

强烈期待薛立华的译本从新出版。

《暗店街 夜巡》读后感(三):暗店街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莫狄阿诺的作品中主人公都是“我”,可是我们却无法知道“我是谁”,这是多么奇妙的心情呀!

《暗店街》中的“我”是一个失忆者,当了八年的助理侦探后,开始了找寻“我”的身世来历。这失忆的情节倒是在影视剧中出现,不过结局显然不会那么圆满,经过长久的寻找后,“我”终于知道了“我”的名字,可是这真的是“我”吗?这真是个西西弗的故事。

《夜巡》中“我”倒是比较正常,可是“我”的身份呢?我先是被一个盖世太保组织接纳为间谍,受命打入一个叫“地下骑士团”的抵抗组织;后来又受“骑士团”的委派,反过来调查盖世太保组织的情况。

其实这些无非是外在的表象,真正的“我”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谁也不知道。

《暗店街 夜巡》读后感(四):题目

上半年做张枣的时候,频频提到的状态就是"枯坐",一瞬间不知所从来、不知何所往,只是暂时的一个状态,并不是悬停,而是一瞬间虚无充满了全身,过去和未来被取消,唯一剩下的只有现在。时间是一个蛮特殊的维度,回忆也是一个非常经典的话题,读过的几本莫迪亚诺讨论的几乎都是这个。片段的随意置换的不确信的记忆,以及人在面对这种不确定性的回忆的时候,对于自我的怀疑。对于 人来说,重要的不是未来,而是过去,难以捉摸任人打扮的过去。

没有做调查,直接抽的李玉民的译本,感觉相对来说有一定的保障,读下来不感觉有什么硬伤。倒是内容上读起来有些云里雾里,过去我读完莫迪亚诺也是这种体验,所以能够忍受这种巨大的失落。如果它是一个结局确定情节跌宕的侦探小说,倒是会变得很无趣。想起来石黑一雄的《我辈孤雏》,其实还是挺乏味的。应该做一点莫迪亚诺相关的文献的阅读了。

《暗店街 夜巡》读后感(五):220525:暗店街 夜巡

《暗店街》 “我和于特,我们经常谈起这些踪迹泯灭的人。忽有一天,他们走出虚无,只见衣饰闪几下光,便又复归沉寂。绝色佳人、美貌少年、轻浮之人。他们当中大多数人,即使在世的时候,也不过像一缕蒸汽,绝不会凝结成型。于特给我举这么一个例子,即他所说的“海滩人”。此公在海滩上,游泳池边度过了四十个春秋,他笑容可掬,同避暑的游客和无所事事阔佬搭讪闲聊。在成千上万张暑假照片的一角或衬景里,总能看到他穿着游泳裤,混迹在快乐的人群中,但是谁也叫不上来他的姓名,也不知道他为什么呆在那里。有朝一日,他又从照片上消失了,同样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我不敢对于特明讲,我认为我就是那个“海滩人”。况且,即使我向他承认了,他也不会感到惊奇。于特曾一再强调,其实我们都是“海滩人”,拿他的话说,“我们在沙子上的脚印,只能保留几秒钟”。” 之前都是第一人称,从第二十六章开始,出现大量第三人称章节。 “我”依次寻找收藏照片的俄国人、美女丈夫、美女情人、南美大使、女时装模特。然后,我知道我就是那个南美大使,我叫彼得罗。 我想起我和身为“女时装模特”的女友逃至边境,却被身为“美女情人”的好友抛弃在雪地。但我仍然不清楚自己为何逃离边境,自己为何被抛弃在一片雪里。 《夜巡》 我被总督派去地下组织做卧底,然后,我被上尉派去警察机构做卧底。我先出卖地下组织,然后 我再出卖警察机构。最后,我开着车,被警察们追……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