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Steve Nash: The Making of an MVP读后感锦集

Steve Nash: The Making of an MVP读后感锦集

《Steve Nash: The Making of an MVP》是一本由Jeff Rud著作,Polestar Pr出版的April 19, 2007图书,本书定价:240 pages,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Steve Nash: The Making of an MVP》读后感(一):斯蒂夫纳什,我依旧爱你

今天,马刺太阳这对冤家季后赛第五次交手,最终92-87,马刺拿下太阳,以四比一的比分晋级第二轮。

纳什十六投中四,只得11分,仅送出3次助攻,却有5次失误,最致命的一次是在终场前25秒:

其时太阳87-89落后,球权在手,本有机会扳平。可是,纳什在接贝尔界外发球时失误,被鲍文抢断,只得送吉诺比利上罚球线,眼看着马努两罚全中,将分差扩大为4分。

之后,一切都是徒劳了。

“我们本应该做到更冷静一些,我知道自己犯了一些关键的失误,这拖了我们的后腿,我们确实不配赢得比赛。我会为此负责。”纳什如是说。

看看黄蜂少当家保罗和他那骄人的数据(场均24.6分、5.6个篮板、12.0个助攻、2.0个抢断,命中率50.0%),不能不承认,纳什老了,“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他已不再是当年雄姿英发的风之子,他额头的皱纹更加细密,平躺在场边的休息时间越来越长,他也不能再对着篮筐予取予求,投中那每一个力挽狂澜的三分球……

他的灌篮百年不遇,他的防守如同空气,他的球队至今没冲进过总决赛,他的失误次数一直“雄踞”联盟前三,就连他一向引以为豪的传球也只有在运动战中才能大放异彩。

可是,我依旧喜爱他。

没戴上过那枚总冠军戒指有什么关系?不曾拥抱过奥布莱恩杯又有什么要紧?有人说“艺术品速朽,而艺术家是不朽的”,这话乍一听反了,其实有理——创作本身带来的愉悦和面对流逝时光的心安,是艺术家们唯一的慰藉,艺术品只是这种慰藉的衍生罢了。

人人都知道屈原,可有谁会再去通读《离骚》呢?诺贝尔奖没颁给托尔斯泰,又是谁使谁蒙羞呢?

若是把职业生涯比作一曲乐章,把纳什比作一位演奏家,我宁愿听他弹错,总比他弹得毫无瑕疵好得多,正是这些不和谐的音符让我意识到他的真实:和我一样,不同于飞人陛下,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凡胎。

许多年以后,当我步履蹒跚、老眼昏花,打不了篮球也看不了比赛了,我还会记得这个加拿大国际主义战士和他的球队曾带给我不尽的美感和无穷的乐趣。而这两样,都是这个平凡的世界上所罕见的东西。

我还要感谢他让我了解到:在这个不完美的世上,完满无缺,一定会深自悔恨,因为那美有一部分本来就由这不幸构成的。

《Steve Nash: The Making of an MVP》读后感(二):迟暮

第一场,凌晨3点半,周末。

我想时间有点晚,我想总是会赢的。

于是我带着盲目的乐观在凌晨1点钟进入梦乡。

第2天的中午新闻,不小心漏看了比分,太阳115,马刺多少?

我想肯定赢了吧。

可当我带着肯定的语气去向朋友求证结果时,

回答却是:输了,两个加时,邓肯投进一个关键3分。

全年都没投进过三分的邓肯却在最后时刻进了。只能说运气太好。

于是所有评论的字眼都在描绘着,那是场几乎到手的胜利。

第二场,周三,上班。我想我可以开着视频安安静静的看完一场球赛。

可视频点开不到5分钟,人、工作接踵而至。

没机会看一眼现场,甚至是听一听赛场的声音。

时间漫长的过去,内心开始升起不好的预感。

当事情终于告一段落,再开视频时,网络却突然连不上,一次又一次。

当终于放弃,当终于转向文字直播时,第四节已过半。

之前10多分的差距在最后几分钟里曾经缩小到5分,让我以为还可以相信。

可最后,比分还是停留在了96比102上。

第三场,周六,不用加班,没人打扰。

我想安安静静满怀信心的守望一场胜利。

可温暖的春光之中,心却是凉了,碎了。

第一节落后10分,还可以微笑。

第2节落后13分,马刺的砍鲨让最后30秒变得无比恶心冗长。

第三节,我以为会有一次疯狂的追分。

可手热的马刺继续手热,没有方向的太阳继续迷失方向。

第四节。视频断了。连不上连不上还是连不上。

换了几个频道终于能看时,时间还有5分半,而差距已是21分。

那几分钟里没有再发生奇迹。

没有NASH突然爆发一人连追十几分。没有。

甚至都没有一次叫人振奋的进球。

手热的发烫的马刺仍然频频命中。陷入绝望的太阳则继续低迷。

那几分钟,对我而言,是一场漫长而残忍的煎熬。

什么都不能做,就只能那样,

眼睁睁的看着心爱的球队被刺上一刀再刺一刀。直到体无完肤。

0比3,已经让每一个人提前知道了结局。

不同的只是,这一次我没有再哭了。

我只是沉默的关上电脑换好衣服走到明媚的春光里。

尽力地让自己仿佛忘了这残忍的一切。

我想起06年,1比3落后湖人时连扳三局的血脉贲张。

那时有蒂姆托马斯最后2秒钟扳平比分的三分球。

有拉加贝尔撂倒科比的铁肘。

那时还有惊喜,那时还有奇迹。

就算在西部决赛输给了小牛,可NASH还是可以和德克微笑着拥抱说再见。

我想起07年,与马刺的6场血战。

NASH挂彩的鼻子,一次次的摔倒,还有霍里的犯规,小斯、迪奥的停赛。

那年的第5场,太阳的战士们几近疯狂的搏命演出,

却依然难抵无赖们的老奸巨猾。

那年他们离开的背影是悲壮的。每个人都在期待来年的复仇。

没有人会想到今日的日薄西山。

其实就在08年季后赛开始之前,我也未曾想过这样的结局。

可小马走了,鲨鱼却没能带来好运。

再讨论那场交易是对是错,此刻已没有了意义。

华丽的太阳从那场交易开始其实就已经死了。

可我们都相信英雄的心没有死。

但我们也同样没有想到,英雄却已迟暮。

看着NASH茫然而绝望的眼神,心是疼的。

在最好的年华里,他始终没能触摸到内心唯一的梦想。

一个总决赛MVP的梦想。

可以对他这样说么?说算了,命运总是为每个人安排好了剧情。

这世界本来也没有奇迹。

一次次的努力,一次次的功亏一篑。我已不忍再看你一次次的心碎。

这个江湖从来只见新人笑,不闻旧人哭。

两年前你还是叱咤风云的MVP,众人的太阳之子。

而今,更多的目光和赞美已经投给保罗、帕克、德隆……

突然想起马刺主场某个球迷的标语:“太阳,总冠军永远不会发生的地方。”

这又是多么凄凉多么残忍的讽刺?

有些事情是命定的,

太多人一辈子也没摸过奥布莱恩杯,但那并不能抹杀他的伟大。

也有些人,有些球队,拿过无数次奖杯,

却远远不能称之为伟大,或赢得所有人的尊重。

每个球队,都因着球队里的人而拥有着独一无二的气质。

在我心里,马刺如同刘邦,赢了天下却难得尊重。

而太阳则是项羽,即便败了也是英雄。

也许再回来时,太阳将分崩离析各奔前程。

可那整整四年的辉煌,却也是足够了。

我为自己爱过这样一支伟大的球队而感到骄傲。

而NASH,永远的风之子。

无论将来你在哪里,无论未来路途会有多黯淡。

我都将伴你走到最后的谢幕。

《Steve Nash: The Making of an MVP》读后感(三):4年了

本来是不想写的,然而看到了之前的两篇,心有余念。就当是纪念我心爱的太阳队和我敬爱的Steve Nash吧。

我已经记不清我看了几年了。等了几年了。4年,还是5年?

我将那期的《灌篮》拿出来,封面是洋溢着快乐与希望的橙色,13号站在中间,31和32(注:那时候Stoudemire身穿32号)站在两旁。

标题是:太阳高照

我很心酸,此情此景看到这几个字。

下面小字写着:纳什率领太阳队以30胜4负的战绩追平由1960年凯尔特人队和1971年雄鹿队保持的历史最佳开局记录而这两支球队都在当年成功获得总冠军

看到这样的字现在这个时候你们会有什么感受?

我只能用一个百感交集来形容。

是哦,那一年,太阳在升起,照耀着光芒,那时候的Nash是那样的充满活力,那样的激情四射。Nash在不断地刷新着历史的助攻记录,不断地冲击着那些曾经的传奇创下的一个个记录。

“07年4月30日,太阳在客场以113-100击败湖人,大比分以3-1领先。纳什助攻23次,与NBA季后赛纪录只有一个之差,‘魔术师’约翰逊和斯托克顿保持着24次助攻的季后赛纪录。”

“Nash成为NBA历史上第一位连续11场助攻10次以上并帮助球队取得11连胜的球员。打破了魔术师约翰逊连续10场比赛每场助攻10次以上同时球队连胜的记录。”

之后两次MVP的荣誉也就理所当然了。那是Nash职业生涯的巅峰。

-------------------------------------------------------

“第三场比赛的第三节,鲍文在前场左侧拿球准备进攻,纳什上前贴身防守。此时鲍文故意一个侧身,用膝盖狠狠的从侧面顶了纳什一下。膝盖侧面是人身体最脆弱的地方之一,纳什才受到冲撞之后,立即倒在地方,看起来似乎非常疼痛。 ”

“在比赛的最后时刻,吉诺比利上篮未进,太阳队获得后场篮板。纳什在接到队友传球之后,立即准备带球进攻。

马刺队由于比分落后,所剩时间又不多,只好准备犯规。老油条霍利在中场附近狠狠的将纳什撞到技术台上,纳什的头部撞在技术台后,随后摔倒在地板上。”

之后的事情是让人痛心的。

失去了Stoudemire的太阳,之后的故事大家都熟知。

有人说,鲍文的膝盖对Nash造成了极大的心理阴影。以至今年再次面对鲍文防守的Nash发挥严重失常,这个我就不多说了,Bowen的防守众人皆知。

Espn最近有个调查(http://www.espnstar.com/others/others_index.jsp):

Phoenix Suns coach Mike D’Antoni is a man under pressure. Reports say he is about to get the boot. Should he walk before he is pushed?

Yes. Of course he should. After the Suns crashed out to the Spurs in the playoffs he has no choice but to go. He is on borrowed time

No. Let’s get a grip here. This is the 2004-05 NBA Coach of the Year we are talking about here. Give him a break. The Suns will come good under him

其实,事情也应该到头了,这5场的match up大家都看得很清楚。走不走也好。在我看来,命数也该尽了。

我只愿Nash一路走好。

PS 本来洋洋洒洒地写应该会顺畅很多,无奈这篇拖延太久,写得断断续续,请大家见谅,就此停笔。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