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亚洲文明史纲读后感锦集

《亚洲文明史纲》是一本由武斌著作,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8,页数:63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亚洲文明史纲》读后感(一):一部了解亚洲文明轨迹和智慧的通俗读物

当今世界各国学者都在关心着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和全球化条件下世界文化的走向问题,都在讨论未来的世界文化的可能性。“西方中心论”被打破后,不少西方学者开始把目光转向东方,期待从东方的复兴中看到人类未来的前景。亚洲,这个世界上最大且人口最多的大陆,是人类文明和世界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四大文明古国,亚洲独占三席。丝绸之路、茶叶之路、瓷器之路、香料之路等古老商路上,留下亚洲人勇于探索、不懈奋斗的脚印。

广东人民出版社新近推出的《亚洲文明史纲:文明互鉴的东方智慧》,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壮阔的亚洲文明图景。这是一部了解亚洲文明轨迹和智慧的通俗读物,在全球史的视野下,以时间为序梳理亚洲文明发展的历程,从亚洲文明的起源点讲起,进而对亚洲的三大原生文明进行整体综述,对各个文明在发展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作了高度概括与展现,从而探究亚洲文明的多源与交流互鉴,并指出亚洲文明的复兴前景。

书中首先展示了亚洲文明的多元与共生。在原生文明时代,亚洲各文明、各文化体系各自独立发展,但彼此之间的交流已初露端倪,物种、物产、生产生活用品和艺术品的传播已经在不同文化之间发生。横贯亚洲大陆的丝绸之路,为各民族、各文化区之间的交往与交流提供了重要的通道,成为连接各地区的巨大交通网络。

自诞生之日起,亚洲文明就与欧洲文明处在交往与互动之中。欧洲文明的源头希腊文明,孕育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在亚历山大大帝东征过程中亦深受亚洲文明的影响。蒙古人的征服更是打破了亚洲与欧洲之间的屏障,实现欧亚大陆的大交流。东西方文明共享共生,亚洲文明是世界文化总体格局的有机组成部分。直到18世纪工业革命之前,亚洲文明在世界文化总体格局中长期保持领先地位。近代以来,虽然西方工业文明的崛起导致亚洲文化相对落后,但亚洲各民族文化仍积极应对挑战,寻求新的突破,展现了亚洲文明坚韧不屈的精神,实现了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

本书着重探讨亚洲文明的多元、共生、对话、交流与融合,揭示了亚洲文明得以蓬勃发展、生生不息的主要动力,兼具知识性、史料性与可读性,对从亚洲古代文明中吸取适用于当代和未来的文化价值,有着非比寻常的重要意义。

《亚洲文明史纲》读后感(二):亚洲文明的前世今生

在这颗蔚蓝色的星球上生存的高等文明创造出了众多辉煌的成就。人类历史源远流长,而千万年的演化过程中,更替着众多的信息,而人类的存在让一些文化得以保存,另外一些文化消失。因为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人们为了生存而保留下了不同的生活习性,分布在地球上的人类群居且流动着。拥有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的人种是亚洲人。这里地域辽阔,物产丰富,是非常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而这里的气候条件和生活习惯也形成了它特有的文明。《亚洲文明史纲》让我们一起走进亚洲文明。 亚洲的文明是多元化的文明,这里有着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因此文明也呈现出多样性人类文明的起源在这里也初见端倪。在亚洲文明史上,不得不提的两个国家就是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国家的人类文明是世界文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中国人,我想,应该是自豪的,中国人的历史便是人类文明的历史,中国以长江黄河为母亲河,滋养着两岸的人民,驯养了大量的牲畜,供人们劳作和食用。在亚洲这片土地上,文化得以传承。 《亚洲文明史纲》是一部内容非常全面的亚洲文明史书籍,作者从人类有足迹以来为我们展现了亚洲文明的模样,在这片土地上流传着怎样的神话,亚洲大陆上诞生过怎样的文明,它们是怎样产生的,经历着怎样的发展变化,至今为止,是存在还是消亡了。在历史长河中,这片土地创造出了很多优秀的物质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唐诗宋词、青铜石器都是享誉世界的标志性文化遗产。当然作为一个中国人,这些发明是我们特有的,无论什么时候都会有一种自豪感。

这本书的内容很广泛,亚洲所拥有的丰富自然资源造就了文明的多样性,这里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而在千万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分分合合起起落落,逐渐形成今天的板块。在亚洲的这些国家中,大国如中国,印度,历史都是悠久的,有着自己独特的起源故事,密集的人类居住区也成就了自己的文明。影响着亚洲甚至世界的发展。 这本书中,所要说的内容太多了,甚至一个中国就已经占据了大量的篇幅,认识中国,认识亚洲,认识世界。这是一本通俗易懂的科普读物,用最简洁的文字将亚洲的起源,发展进行了细致的讲述,带你走进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亚洲文明史纲》读后感(三):看了这本书,我好像明白巴菲特的午餐为什么那么贵了

《亚洲文明史纲》是一本非常厚重的文明史。

它没有孤立地只去讲亚洲,而是把亚洲放到了世界的版图之中,然后让我们看到了亚洲文明在整个世界文明史中的作用和坐标。 这本书我读得很慢,经常读着读着,又需要去找其他的参考书来看,然后回来再读。

这是一本启发读者的书,让读者把自己以前的知识形成体系,让读者知道以后的历史学习应该走什么样的方向。 本书共分为四编二十三章,从文明的产生、文明的发展,起承转合四个部分全面充分地展现了亚洲的历史面貌。

读这本书,如同在和智者交谈,我好像也明白了,为什么巴菲特的午餐能卖出那样的价钱,有的时候当你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你就需要在现有的积累基础上再一次完成认知进化,这样你才能有一个质的蜕变。 这本书就相当于亚洲史领域的巴菲特的午餐了。

只要你有悟性,真的可以得益匪浅。 先交交我的作业吧。

我目前还只看了第一编,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作者对于亚洲文明起源的剖析中,关于记忆、信仰、艺术与文化传承。 这套知识体系不仅对我们学习亚洲史是有用的,推而广之甚至对我们研究整个人类的文明都是有用的。

我们看一下其中的第4条:神话传说。 作者称神话是“在文字创制之前,保持民族文化记忆,实现文化传承的一种普遍的形式。”

于是我们看到了,古人类的记忆中,有些地方是颇为相通的。 古印度人的创世神话《普鲁沙赞歌》中,那位创世的普鲁沙,和我们中国的夸父颇有相似的地方,不过主动性与被动性差别就很大了。 普鲁沙是被诸神切割而献祭,多少是有着一种被动性的。虽然他的身体也化为世间万物,但是和夸父比起来,感觉这个故事中缺少夸父故事中的那种人定胜天的精神。 夸父是在和力量更大的大自然搏斗中倒下的神,我们的文化中,对那些失败了的英雄也有着一种崇拜的心理。

夸父虽然逐日失败了,可是他的肉体也为后世的追随者而提供了宝贵的再次出发的基础,他虽死犹生。 虽然都是和自然的关系,夸父的故事中那种征服感和不服输的精神,要比印度故事浓烈的多。 这个可能就是作者所说的民族传统和民族性格吧。印度神话中更多的讲究的是顺其自然,以虔诚打动神灵,而我们的文化中更多讲究的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在这同与不同之中,我们感知了历史的快乐。 这本书中,像这样系统梳理的知识体系还有很多,我准备慢慢慢慢学习,整理收纳开拓我的历史体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