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天问天对注读后感100字

天问天对注读后感100字

《天问天对注》是一本由屈原 / 柳宗元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98图书,本书定价:0.29,页数:1973.1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天问天对注》读后感(一):笑屈原

天道公否?

何以大夫问苍天?

人心平否?

汨罗水上赛龙船。

云过天高,

九霄宫阙依可辨,

何必犹豫,

烟尘巷里好笑谈。

泪浓如血,君心若焰,

剑胆琴心全扯淡。

娇棕一枚甜且粘,

不痛不悯也不言。

《天问天对注》读后感(二):【天问天对注】

本书由复旦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注,上海人民社1973年11月一版一刷。《天问》是屈原作品,《天问》产生以来,在中国历史上只有一篇作品对天问作出回答,这就是柳宗元的《天对》。本书按一问一答的形式编排这两篇作品并进行校注,并在书末附两篇原文。参加注释的有中文系的王运熙、李庆甲、徐鹏、章培恒、顾易生等,参加校订的有历史系的谭其骧、杨宽,中文系的蒋天枢、陈子展等。

《天问天对注》读后感(三):<天对>显然不够洒脱

<天问>文辞艰深晦涩,若没有注释,极难读懂,而历代各家所注,又往往存在理解的不同,同一句话所指的历史事件,会有完全不同之意见. 若无一点中国上古史的了解,就算通读注释,也往往觉得毫无头绪.这本书我认为是了解这篇奇文挺好的入门,是通俗的也较为通行的解读.

<天对>是柳宗元对<天问>中提出问题的一一回答. <天对>中对于宇宙和一些神话的看法,比较客观理性,没有屈原<天问>中神秘不可知的意味, 但是这思想并不是贯穿全文, 对于某些异事的回答, 仍是照搬诸如<山海经>这样古书的记载,古怪离奇.

<天对>在文辞上模仿<天问>,极为古奥. 但于我看来,由于<天问>已限制了<天对>的内容范围,后者显然不够洒脱. 屈原意在问天, 但他自有他的想法, 有许多并不需要去求一个答案, 后人读之,自然心生感慨,与屈原心有戚戚. <天对>中的一些辞章, 只是生硬的挨个回答问题, 给人画蛇添足之感, 也或者说, 柳宗元也还不够格去对屈原之问天

《天问天对注》读后感(四):屈原身上代表着中华民族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楚国大诗人屈原才有的这个节日。关于中国第一位诗人屈原的诗,《离骚》大家较熟悉, 与《诗经》并列中国文学两大传统。他对真理的追求、人民命运的关心,皆诉诸审美意象,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在最纯粹意义上的艺术作品。从哲学的意义观之,其价值和地位远远不只如此。儒家思想,表现在屈原的人格和作品中,国家的安危、百姓疾苦,甚至后来“杀身成仁”皆可以儒家标准视之。但屈原同时有道家色彩,庄子思想在他身上特别突出,他具有遗世独立的个体性格,但又至死坚持理想,不与世俗人们妥协。所以儒、道的精神在他身上得到凝炼。

屈原的另一首《天问》才是他的巅峰之作。因为这首诗,思想超出了文学与艺术的范畴。只有结合现在的宇宙知识来感受这首诗,才能深刻理解屈原的伟大。《天问》以四言为主,通篇共提了一百七十几个问题,从天地万物、神话传统到社会问题,无所不包。屈原以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 从天地离分、阴阳变化、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一直问到神话传说乃至圣贤凶顽和治乱兴衰,满怀情感地上天下地、寻觅时空,来追询、来发问、执着探求善恶是非,政治成败、历史的命运、生命的价值、远古的传统, 屈原的每一问都是对万物现有的存在意义提出怀疑,都表现出他超卓非凡的学识和惊人的才华,《天问》被誉为是“千古万古至奇之作”。 一个二千多年前的古人,突破时代的限制,对当时的宇宙观提出质疑,非常大胆地提出了系列问题,这些探究宇宙起源的问题,从格局上碾压了后世那些伟大诗人,屈原的这些发问至今大部分仍然没有准确答案,但这也使屈原人格之至善、艺术之至美,提升到了人类哲学的高度和价值,成为在中国文化史上可谓前无古人的旷世杰作。《天问》中涉及宇宙和人类起源的诸多疑难问题,在今天仍然是未解之谜。例如:宇宙是如何产生的?我们是谁?人类从哪里来?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