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爸爸、妈妈、我和她》读后感1000字

《爸爸、妈妈、我和她》读后感1000字

《爸爸、妈妈、我和她》是一本由(瑞士)于尔克·舒比格 著 / (德)罗特劳特·苏珊娜·贝尔纳 著作,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1.80元,页数:12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爸爸、妈妈、我和她》读后感(一):一幕两幕

快乐童年?

童年那么长,爸爸妈妈又不是童话中不食人间烟火的人物,他们烦心的事那么多,怎末可能我们的童年可以像童话一样 快乐呢?

快乐只是其中的一幕两幕吧,现在也会有的啊。

人生开始时的色调是怎样的?和其他的时间段会很不一样吗?

只要不再是在父母怀抱中的婴孩,生命的烦恼就开始没完没了。

但是为那生命中的一幕两慕,很多感谢了,强求什么呢?妄求什么呢?

《爸爸、妈妈、我和她》读后感(二):你只要静静地听——于尔克·舒比格《爸爸、妈妈、我和她》

《爸爸、妈妈、我和他》

于尔克·舒比格(瑞士) 文

罗特劳特·苏珊娜·贝尔娜(德) 图

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年5月

李舒航/文

你听见一些声音,比如清晨里露珠从草叶上滴落,花瓣在晨雾中慢慢打开,蝴蝶煽动着翅膀,空气钻进泥土里……除了这些声音,你还可以闻到一些味道,阳光味、雨水味、香木味,甚至是一个世界与另一个世界交替的味道。这就是于尔克·舒比格的作品,一切都来自于心灵。

作为心理治疗师的于尔克·舒比格在写作中,充分发挥了他的专业优势。在一个小男孩不断发问的声音中,用一双纯净的眼去看世界,哪怕摩天轮是转动的,时间是静止的,宇宙是悬挂的……

舒比格这样说:“当我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长得很小很小。我必须先长大,爸爸妈妈已经长到他们正确的大小。”于是,小男孩在这个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一些奥秘,这都是他从前不知道的。忙碌而耐心的爸爸,沉默又悲伤的妈妈,还没长到和自己一样大的妹妹,在这个家庭中,小男孩在发问中成长着,用日记记录着成长中的每一个故事,包括桌子椅子、花园、雪花、咖啡、生病的奶奶、淘气的妹妹、苹果掉在地上……他用莫名惊诧的眼光看着这一切,通过他童稚的近乎呓语的声音告诉了我们他们家发生的,以及与他们家有关的人和事——“爸爸和妈妈有时候互相抚摸,他们这样做因为他们是大人。也许他们不像我们这么怕痒。妈妈的思考像会飞的小鸟,而爸爸的思考则像上面有小鸟筑巢的树木。”或许有一天,妈妈不见了,那么她是外出旅行了,因为她心情很烦闷。

在这种声音中再次睁开眼看周遭,似乎世间万物都如此安静,兔子趴在角落里,老虎慈祥地看着兔子,就连聒噪的麻雀也站在老虎的背上闭着嘴巴。

这时,你只要静静地听,听一个孩子来自纯洁的世界中的声音,听那个梦境般纯净的声音,他似乎在告诉你,有时候道德伦理的限制、生活的莫测、生命的来来往往,都可以这样宁静,他们普通得就好像一堆糖果,即使变了位置,都在这个孩子的视线里,或者已被他含在嘴里。而家庭的变故与成长中的阴暗,它们则变换成药丸潜伏在他的声音中,他质疑着死亡——“奶奶去世了,看到奶奶苍白的手指,我突然感到害怕,它们不再玩弄被子的边缘,不再摸索睡衣的纽扣孔。我好害怕,因为它们太安静了。死亡对所有的人类,动物和植物来说是一件很普通很平常的事,但是对一个垂死的生命也许就不是这样。死亡变成是一个生命的例外。”

其实这些都不重要。无论前方激流暗涌或是电闪雷鸣,都已在安静中诠释了生命、灵魂与自然。美国作家特丽·坦皮斯特·威廉斯说过:每个人都得面对自己的西伯利亚,我们必须与自身内心的孤独无助和平共处,没有人能解救我们。将身心与自然界融为一体。沉静是我们内在生活的力量。那么在现代社会中,其实就是缺乏这种沉静,我们一直被“高科技”包围着,空调、手机、电脑,并吸入了过多的汽车尾气,身体内的杂质一直在喧嚣着,愈演愈烈。最后,我们对任何事情都没有了好奇心,不再问为什么,不会去简单地看事情,于是生活就像即将爆发的火山充满了烦躁和无奈。

此时,何不听听舒比格怎样说——“如果有一种语言,人没有办法用它说谎,那我一定要学;如果有一种语言,人用它说谎而不会被发现,这种语言我更要学。”

《爸爸、妈妈、我和她》读后感(三):“快乐童年根本是个神话”

智利的女作家伊萨贝尔·阿连德的书里总是浸润着对故乡对成长的回忆,可是,在回溯童年的时候,她却这样写道,“快乐童年根本是一个神话。”是因为她的童年动荡不定吗?不不不,她的解释非常之冷静、理性——“分析童话故事就可以很清楚,譬如大灰狼吞下老祖母,猎人为了救祖母把狼肚子切开。救出老祖母后,偏又装进去石头,再把狼的肚皮一针一针缝好。狼口渴得到河边喝水,才因为石头的重量掉进河里淹死。这只狼为什么不能有简单痛快的死法?因为童年对孩子来说,就是残忍而复杂的年代。”

蔡康永说起“快乐的童年”也每每语气酸涩,“小孩——有人问作家王尔德:‘你最喜欢什么样的小孩?’王尔德回答说:‘煮熟的。’西西西西,我知道对于小朋友来讲,这段机智问答的口味也太重。但,是多么典型的王尔德呀。我那天也被问到,如果要养小孩,我想养个什么样的小孩,我想了一下,说:‘阴沉一点的吧。’我其实也没有真的想过这件事,随口就说出来了。阴沉的小孩会不太好对付吧?但我只是觉得,小孩子不应该一律被期待‘活泼可爱’。大人有各种各样的大人,可能散发各种各样的味道,那就实在没有道理顽固地希望小孩一律活泼可爱。

我自己阴沉吗?恩,有时候。我又不是草莓蛋糕,不可能整天都红红白白的。那我觉得自己阴沉的时候,人怎么样?恩,还可以,还可以。”

对了,几米画中的小孩子,不也常常有一张茫然、忧伤的脸?奈良美智更变本加厉,拒绝所有的笑容灿烂……

越来越觉得,“快乐童年”只是成年人的集体梦呓罢,因为成人太缺乏快乐了,所以,就假定童年很快乐,把所有的甜蜜、快乐都做成王冠戴到了“童年”的头上,小孩子看起来那么的 幼稚、单纯,就应当无忧无虑;小孩子总是那么容易满足喜笑颜开,就理所当然天天开心。恩,久而久之,“快乐童年”就成为所有倍受挫折的成年人的“乌有乡”“梦幻岛”。可是,喂,小孩儿,你真的很快乐吗?

谁说过的?童年是一个密室,小孩子们睁着清亮的眼睛,硬生生地被放了进去。一场震撼教育之后,突然发现,就像阿连德《精灵之屋》,小女孩克莱拉在目睹那些可怖的情景后变成了哑巴,没有人愿意坦白或直接说出童年的无助和残酷真相,我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封口,再也无法说出心底的话,于是,惩罚降临,我们被禁锢在童年的魔法中饱受挫折。只有勇敢地定睛去看,才有可能破译密室的层叠机关,解开咒语。

我猜,我只是猜,《爸爸、妈妈、我和她》的作者于尔克·舒比格,就是在用这本书来追溯童年破解“快乐童年”的咒语的,不是吗?这本书完全不同于他的另外几本,真实地描述了一个男孩的生活,还有他眼中的世界,他的重重困惑,他生活中的小破事儿。

平静温和的爸爸,愿意耐心地回答他的一切问题,不过,他反而不怎么想说话了;妈妈像个谜,不太容易快乐,总想离开,她的心里有块石头,那次她离开又半夜回来,爸爸给她做了饭,“突然间,爸爸看起来很悲伤。我们看着妈妈吃,我和妹妹也饿了起来。我除了饿的感觉,也许还搀杂着愤怒;或者愤怒和高兴都有;也或许愤怒、高兴还有饥饿的感觉通通都有。如果妈妈心里再有一块石头,那走的人会是我。”这是我所读到的最好的,关于安全感的叙述,就是一种饥饿夹杂愤怒和不解的感觉吧,生生在心里挖出一个黑洞嘛。——“我时常害怕某一天或某一个夜里,整个世界会在我的脚底消失,连脚踩的地方都会消失,当我醒来时,所有的一切都不见了。”——这、这、这分明是我们每天清晨内心的挣扎啊。

怎样对待完全不一样的妈妈?妈妈是小男孩心底永远的迷惘和伤。会不会也是于尔克的?

“妈妈看起来不像家里的任何人,每当我不懂她在说什么的时候,我就会很难过……她说‘有时候我觉得少了些什么,这种感觉让我想离开。’她的眼神飘游不定,她的样子好象对一切都厌倦了——包括对我。我觉得很难过,很生气,还有其他的感觉。”

面对死亡、疾病,还有,日渐衰老的爷爷奶奶,他都在努力接受、适应,而问题还有各种感觉依旧越来越多的占据了他的心灵。“我想象着自己的脸,我可以感觉到一丝隐忧,一直延伸到耳朵上面。”

恩,这本书里,童年的快乐是那么稀薄,珍贵,往往突如其来,几乎让人承受不起,然后又倏忽而去。

张爱玲在《对照记》里写着:“我喜欢我四岁时怀疑一切的眼光。”恩,她最怀疑的,可能就是关于“快乐童年”的样板说法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