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守护这份爱经典作文

守护这份爱经典作文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守护这份爱经典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一篇

中秋吃田螺,那是我老家连州的习俗。

在清咸丰年间的有记:“八月望日,尚芋食螺”。这也是很多广东人家中秋节的压轴食品,一来民间认为吃田螺可明目,说八月十五吃田螺,可使眼睛“明如秋月”。二来认为田螺的肥美,也寓意美好。三来田螺有壳,剥壳食肉为“食心(新)转运”之兆义,以求去邪气、晦气。爸爸说:“螺”字与粤语“罗”字同音,田螺即“向田罗食”,还说:“无得食,问田螺(罗)”,意思就是中秋夜吃田螺,有丰收之意,代表五谷丰登。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此处诗句引用颇为突兀,建议删掉。)中秋前夕的午后,我们一群穿着大裤叉的小伙伴们,拿着脸盘敲敲打打的跟着我叔叔来到了太公家桥头的小河塘边,要问这是做什么?那是我们现在要跳到河里摸田螺。

叔叔接过孩儿们手中的网兜,淌着河水仰着头将双手插入靠近岸边的水中摸过去,不出意外,便可以获得一大捧田螺。我们岸上看着开心的嗷嗷大叫,于是跃跃欲试跟着都跳下进河去,效仿着将双手也插入河中,由于力太猛,总是连头也栽入水里,被河水呛着跳起来,顶着一头一脸的河草和泥巴直打喷嚏,大家笑成一团,完全沉浸在喧闹河水中。夕阳西下,落日的余辉射向那点琐碎的白云上,整片天空霎时更加明亮了起来,让人心旷神怡。带着胜利品我们沿着河边一路小跑回到家。

摸来的田螺,先要放到一个清水盆子里渡泥巴。奶奶说这样做是为了让田螺夜深人静时将体内的杂质从口中喷出,然后再换一批清水。如此反复过了一天后,田螺便会如家养的一般干净。

看着奶奶将渡干净的田螺一个个用大剪刀将尾部的一小部分剪掉时,我好生奇怪,这是为何?奶奶说是为了吃田螺时能够顺畅。(建议删掉,注意简洁。)田螺全部工序完成后就开始下锅啦,姨婆将锅灶里又加了一个木柴,大火刺啦刺啦的将锅烧的通红,热气铺面而来,奶奶快速下油,并将紫苏、大蒜、生姜、干辣椒和料酒倒入油锅里翻炒着,那爆香味让我伸着头直流口水,奶奶一边挥舞着锅铲,一边大声的说:小米,走远点,小心热油溅你一身”,我后退几步,就是舍不得离开厨房半步,直到炒田螺入盘,实在忍不住的上前用手抓起一个丢入口中,嘴巴被烫的龇牙咧嘴也不吐掉,手指被烫的摸着耳朵直跳,在奶奶训斥中一盘盘田螺上桌了。我吆喝着大家快来,围着露天院子的大圆桌开始了中秋的田螺宴,啤酒伴着笑声,那田螺从头到尾我都吸通了。不知不觉月光照洒当下,感觉凉风佛面。在老爸的“威逼、引诱”下我也喝了几口啤酒,有点点飘: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明月明年何处看。今晚的月亮真美。

忘不了那样的月夜,忘不了奶奶炒的田螺香,忘不了小院里的欢声笑语……“你所热爱的就是你的生活”,我愿守护这份美味守护这份爱!

第二篇

向上飞扬,它承载着思念,守护着爱。——题记

在中国人的所有传统思想中,祭祀——先人或逝去的亲人——尤为根深蒂固。从我记事起,我的奶奶就会在一年里特定的日子做上一大桌子菜放在那儿,过一段时间才招呼大家吃饭。她还总是郑重其事地对我说,今天是你太爷爷/太奶奶或其他别的祖辈的生日,要在餐桌前拜几拜的。

我也总是点头照做。可是我一直不理解,已经去世了的人,什么都不会知道了,又为什么要给他们过生日呢?更何况,我根本就没见过我的太爷爷奶奶。所以,拜是拜了,要说心里有什么敬意,我是真的没有,因为在我看来,那没有意义。

但在那一天,我跟着他去扫墓的时候,看着空中上下飘飞的灰烬,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人们要做这些事。

那是个晴朗的日子,风很大,空中零星飘着一些灰色的碎屑。我帮着他把水果糕点拜放在灵位前倒好茶和酒。由于风实在是太大了,他试了半天都没有用打火机点燃蜡烛,最后只好划火柴。插好蜡烛后,他塞给我三根香,让我对着灵位跪下、上香。他的情绪低落,我不好跟他争执,就照做了。我跪着,眼前是黑白照片上女人温柔的笑容,耳边听见他喃喃的话语,无非是说一些最近家里的事情和疫情的状况。他的语气带了一丝忧伤,但不知道是不是我听错了,忧伤里掺着温柔的爱意,一如照片中女人的笑容。

上完了香,我们去到祭拜地点的后方烧纸钱。这个地方的名字叫“追思苑”,倒是一个很应景的名字,我想。追思,追溯与思念。他用火柴点着了一捆纸钱,放到铁丝搭成的架子上,然后继续把别的纸钱、纸衣服鞋子等等放到上面。他放得有些急促,我拿着铁棍将埋在下面的纸翻起,火瞬间窜高了许多。

“你放得太快了,下面的来不及烧完啊。”我对他说。他像是听到了,又好像没听到,只是说了一句,“烧完了才能收到啊。”越来越多的纸被火分解、缩小蜷曲然后成为灰烬,向上飘飞。一阵风猛烈地吹过来,裹挟着灰烬冲上了天。我抬头注视着那些灰烬,再回头看看仍在喃喃自语的他。(此处的对话,我有点没明白。)

“一切的有关逝去之人的习俗和活动,其实都是在安慰活着的人罢了。”这句话突然出现在我的脑海。是啊,对于死去的人来说,我们活着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对他们没有意义;但,对于活着的人来说,做这些事情能减轻对亡人的思念,是有意义的。

所有东西都烧完了,只剩下一堆灰烬。出了追思苑,我回头看去,那些灰白色的灰烬仿佛还在天空中飘着,向上飞扬,守护着爱。

第三篇

老家大院前的大池塘里,游着的是村里人养的鱼,漫着的是珍藏弥久的回忆。时光匆匆,却只想静下来守护这方池塘,守护这经久不衰的爱。

小孩子们的世界里,好像只有玩和吃。大人们总觉得小孩子做事做不好,毛手毛脚的,被“冷落”在一旁的孩子们便总会不约而同地聚在我家大院前的池塘,把此处当成我们独属的秘密基地,寻欢作伴来打水漂,但大我数时间我们都是在此喂鱼,每家每户的鱼混在一起,喂的是哪家的也无从得知。

对于童稚时的我们,池塘最大的贡献便是过年时馋人而鲜美的鱼肉。每逢春节前,村里头便会派出青年小伙子,把池塘里的鱼捞上来,每家每户分配,并不细究是谁家的鱼,每家每户都有鱼吃,也从未有人抱怨分到的并非自家的鱼,而是都忙着做满鱼全席了,蒸的,烧的,煮的,五花八门,肚子也就总是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心里像涂了花蜜一样满足。

分到的鱼光靠清蒸水煮总是吃不完的,外婆便拿了剩下的鱼做成鱼面,似乎是叫“传圣鱼面”,它有很长的历史,据说是秀才李传圣在一位道人的指点下做来救济平民百姓的。如今也就救济了我那“好吃懒做”的肚子。

外婆在案台上做鱼面,我就在旁边好奇地观望,她娴熟地挥着菜刀,三下五除二就将鱼皮和鱼刺单独分开来,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如庖丁解牛般利索,转眼间只留鲜嫩诱人的鱼肉在案板上,又迅疾地把鱼肉剁成肉泥,随后又抓了些面粉加入,和成了团,把面团擀成一张张圆圆的面饼,上锅蒸30分钟后,拿出来摊开放凉,而后将面饼卷成了卷,切成一条条的鱼面,外婆让我装好鱼面拿去簸箕里摊开凉晒,嘱咐我不要弄洒了。我就兴高采烈地去忙活了,手舞足蹈地,吓得想偷吃的小花猫都跑得无影无踪,我便成了这果腹之食的守护者,蹲着,跳着,盼着,驻足观望。

外婆喜欢吃鱼面,她也很会烧鱼面,我们最喜欢吃的便是鱼面炖鸡了,每次做这道菜,那诱人的香味把邻里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吸引过来,一张大桌子横放在小院的中央,四条大长凳分别摆在桌子四面,大家分别坐下,每个人前面都摆着一碗热乎乎的鱼面,大家便兴高采烈地吃起来,像是在开围桌会议,但开的是茶话会,你一言我一语,吃一口Q弹的鱼面,再喝一口鲜美的鱼汤,大声夸赞起外婆的手艺来,外婆便总是笑得合不拢嘴,高兴地说:“还有,还有,好吃你们就多吃点哈”。过年应有的热闹喜庆,便全在这鱼面里头了。一碗鱼面,牵起了一条细细长长的线,把我们都拴在了一起。那淳厚的口感,鲜美的滋味,在嘴里弥漫开来的香气热气,都似乎化开了又合在一起,如今想来,方明白,大家吃的不是一碗面,而是一份手艺,一碗乡情了。

曾在《百年孤独》中读到过一句话:“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什么,又是如何铭记的。”我想,我记住的是那方承载欢乐的池塘,那席满载美味的大餐,那处院里热闹的集会,而令我铭记这些事的,正是那碗牵起我记忆中全部丝线的鱼面。

岁月静好,我愿守护记忆里的那方池塘,守护鱼面里的那份乡情,守护这经久不变的卷起来的爱。

第四篇

我坐在窗边,望着城市的繁华景象,回想起童年的往事,最难忘的是祖母给我刺绣时的场景,一次次地回味,我对它的爱又多了几分。

中国刺绣起源很早,相传“舜令禹刺五彩绣”,夏、商、周三代和秦汉时期得到发展,到后来受人民经济的影响,刺绣的发展就停滞不前了。流传至今所见的绣品基本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记得那一次,祖母穿上了带着自己绣的纹样的衣服。衣服上精美的纹样令我大吃一惊,我对它来了兴致,央求祖母也为我绣一个图形。祖母微微一笑,默许了。我飞速地跑进房间,翻出了一张哆啦A梦的贴纸。“那就按着这个来吧。”我说。

祖母皱了皱眉头,拿出一张干净的白绢,一个针线盒。她捏起线的一头,仔细的将线穿过针孔,并打了个结,开始往白绢上锈。祖母微垂着头,眼睛盯着白绢,眼角含笑,嘴微微抿起,似乎要将一心期盼与美好都赋予手下的绣娟。祖母一针一针的绣,一针一线都绣在了我的心上。在她灵巧的双手下,五颜六色的细线、白色的绢布,加上一些简单的纹样,在绣针的勾织下,慢慢的就变成了一个可爱的哆啦A梦。她将针线在绣针上绕了绕,打个结并剪短,一个圆滚滚的哆啦A梦就诞生了。

祖母仔细的端详着这幅完成了的绣品,再递给了我,说让我拿去当手帕用,不足拿来收藏。我接了过去。这个动画人物做的可真逼真,仿佛它什么时候就会突然在手绢上活过来似的。可爱的哆啦A梦正在向我打招呼,我的心里乐开了花,这要我如何将脏手在它身上擦拭呢。从这时起,我就打心眼的爱上了刺绣,即便到后来知道刺绣刺得多是景物之类的。我发誓,一定要守护好刺绣的美与这份对刺绣的爱。

祖母告诉我,她对刺绣的痴迷是从带回一块绣布开始,各种艳丽的细线,随着掂在指尖上的绣针在纯白色的绣布上穿来绕去,从最初的苍白,到朦胧的显现出轮廓,直至于完美地呈现出绝妙的图案。于是彻底被诱惑并深深喜爱。

刺绣是指尖上的传承,针尖上的情怀。有一群人正走在刺绣的传承之路上,他们在无声的爱中守护着希望,并且坚信刺绣这一国粹绝对会有一天被国人更多的了解到。

我坐在窗前,看着城市的繁华景象,暗下决心一定要守护好这份爱。

第五篇

在汕尾,海风交织的夏夜里,似乎少有人独坐海边听潮赏月,人们大多围坐在街边的大排档,店家旁,尽享夜宵。

汕尾灯火通明的“二马路”,一面是脏乱的居民楼,坑坑洼洼的水坑倒映着那片安静的小区:一面是小店滋滋冒着勾人魂魄的油烟,车鸣、“劈里啪啦”的煎炒声淹没在热闹的喧哗中,公里外的海洋,萤蓝色的鱿鱼仔浮在海面,汇成一条耀眼的星河,细浪“唰唰”地讲着梦话。

在儿时,若是被吵得睡不着觉,只需吃一碗“九毛膏”就会乖乖的打着盹。九毛膏是每个在汕尾生活过的孩子都念念不忘的东西,是一个酷暑最需要的甜品。想象一个碗口大的半球体,晶莹透亮。用手指一戳弹弹的,但又不像果冻那么柔软,泡在冰水里,调皮的孩子会倒上一大勺蜂蜜,蜂蜜的甜美与孩子的童真都是最美好的记忆;和蔼的老太太会撒一小撮绵绵的白糖,当岁月流逝,不再年轻气盛,正像白糖一样淡淡的甜味。喝完啤酒的年轻人大多会加一圈炼奶和绿豆,凉凉滑滑的九毛膏顺着嘴溜向胃,感觉自内向外散发着冷气。一碗一碗的九毛膏下肚,天边硕大而可爱的白云一朵朵顺着天边远去,一道道白花花的海浪消失在沙滩上,看着难熬的酷暑,转眼间便入了秋。

但在深圳,想要自己做成九毛膏很困难,光是原料就不易找到,而且剔透的九毛膏原型却不堪入眼,打捞上来的发黄的枯草,散发着海底腥臭鲜明的味道,像钢丝般坚硬,需要用滚烫的水将草泡软,把这些草挑拣开,再将九毛草熬制过滤多次后才是这种柔韧的膏状。沉重的外壳被滚烫的水卸下,任性的汁水被熬成了柔软的小透明。淡淡的清香取代了刺鼻的味道,叠在一起像极了一片平静的海洋。这时爷爷奶奶便会招呼我们回家,将一星期的疲惫与燥热一洗而空。

为了与我们住得近,爷爷奶奶抛弃了吹拂着海风的家乡,泛着云一样的浪花,浪花一样的云,也只能透过梦拍打在岸边。依着天际湛蓝,我们畅想着那片千里外的深海近在眼前,感受着味觉的清凉。正是因为爷爷奶奶,我们才得以味觉的方式回一次海边,这种清爽的爱,与透明的九毛膏一样清澈。

小时候,每一次回汕尾都会到家里的祖屋,那是一间早已落破的院子,裂缝一条条爬上脱了粉的墙,木门。昔日的玉兰花被丛丛野草遮盖,像是流落人间烟火的仙女。儿时记忆中的院子却是无比之大的天地,在沉寂的祖屋中,挂着祖辈的照片,而爷爷总是第一时间就带着我们来到这里祭拜自己的先祖,想必也是在怀念自己的父母,以及时隔已久的年华吧。

那年野马般的风暴压垮了老屋的一角,爷爷奶奶二话不说就掏了钱将老屋修复原状。岁月辗转,我们尽力维持着老屋还是年轻时的模样,这像是某种精神寄托吧。老屋终将被时间的洪水猛兽冲垮,但老屋代表着远行游子的安全感,也是永远的“家”。

拥挤的大排档边,海风清脆的呼唤消失在远方。

第六篇

在北京的一条深巷胡同,曾偶遇一家茶楼。

初见之时,我便被它深深吸引住了。茶楼正中,挂着一块牌匾,深褐的木色有些发黑,边上镌刻着温润的木纹,被人擦得很亮,金笔提上的三个大字龙飞凤舞,给小小的门脸平添了几分大气。茶楼前不是厚重的木门,只有一块轻薄的纱帘,微风一动,仿佛像是把妙曼女子的神秘面纱掀起了一角。

我不禁好奇,想揭开面纱,看看这茶楼的“庐山真面目”。步入茶楼,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走马灯昏黄的光晕。我抬起头,对着一盏走马灯仔细地看起来。我眼前浮现起项羽横过三尺青锋,回头一笑,是“霸王别姬”的意难平;我仿若看见孙悟空手持金箍棒在大闹天宫,狂妄地仰天长笑;还有那如来神掌翻云覆雨,五行山下五百年,西行九九八十一难,终成正果……这间茶楼的主人,想必也是个高雅之士吧。

茶楼不大,几方桌,几只椅。我寻了一张小桌坐下,看到了墙边挂着的中国结。中国结制作得极为精巧细致,一条红绳,仿佛有了生命一般,灵巧地回旋、勾转,我眼前仿佛出现了春日柳絮纷飞,夏日童子戏水,秋日落叶如雨,冬日白雪皑皑。一压一转,叫人回味无穷。

茶楼中很静,过客多半只是捧着一杯茶,自己独酌。唯一的声音来自不远处的座位,一个已过耳顺之年的老奶奶,青丝中夹杂着丝丝白发,一双饱经沧桑、筋骨突出而又骨节粗大的手,握着一个小女孩白皙细腻的小手,抓着一条红绳,大手拉着小手,老者的手拉着稚嫩的小手,一点一点的编织着。红绳在她们手中翻飞,真如同一只轻巧的灵蝶,扇着半透明的羽翼,翩翩起舞,呈现出奇异的流光溢彩,衬得老者浑浊的双眼也亮堂几许……

我也看呆了。以前从未想过,一条看似平淡无奇的红绳能有着如此之大的魅力。小女孩脆生生的嗓音将我猛然拉回了现实:“奶奶,做好了!”她高高举起一条纤细的手链,仿佛举着一件无价之宝,小小的孩子眼中,珍贵的欣喜与骄傲并存。

我也为她而感到自豪,欣喜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有后人来传承。如果说老奶奶这一辈辛劳又淳朴的手工艺者埋下了传统文化深深的根,那么我们就是这棵大树生机焕发的、新兴的娇嫩的叶,在温暖的阳光沐浴下舒展开身躯,学习、传承着一代一代手工业者留下的文化积淀,吮取精华,再发扬光大。

卡卡点评:切入主题有点慢了,前面铺陈了太多无关的东西,茶楼、走马灯,或是想营造一种传统文化的氛围,但是容易迷人眼,只需要简单刻画一下环境即可,还是应该紧扣“中国结”来写,探究一下这个意象背后的文化意义——“中国结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手工编织工艺品,它身上所显示的精致与智慧正是中华古老文明中的一个侧面。它原本是由旧石器时代的缝衣打结,后推展至汉朝的仪礼记事,再演变成今日的装饰手艺。

周朝人随身的佩戴玉常以中国结为装饰,而战国时代的铜器上也有中国结的图案,延续至清朝中国结才真正成为了盛传于民间的艺术。当代多用来装饰室内、亲友间的馈赠礼物及个人的随身饰物。因为其外观对称精致,可以代表中国悠久的历史,符合中国传统装饰的习俗和审美观念,故命名为中国结。”

然后还需再写一个事例,经过最初的遇见之后,在生活中的再次相遇或者多一层的认识,如此来展开此文才好。

第七篇

小的时候,睡觉前总会看到外婆在昏黄的电灯下绣花,布满老茧的双手神奇灵巧地和针线追逐打闹,有趣极了。往后的十几年,外婆从来没有让手歇息过,一幅幅动人的刺绣从她的手中绵绵展开。有锦绣山川,有小桥流水人家,有还有荷花、牡丹、百鸟等等。

而在客厅,有一幅让我百看不厌的刺绣,绣的是一只猫。猫的眼睛如葡萄般晶莹剔透,直勾勾地望向门口,似乎门外的一举一动都被它尽收眼底。它披着灰褐色的绒毛,轻柔得像要从刺绣里飘出来。两只肉嘟嘟的双脚踩在乡间的泥巴地上,放眼望去,我好像看到了一只只小巧玲珑的猫爪印子。

我看过许多的刺绣,发现它们没有外婆绣的立体感,形象没有那么逼真,色彩晕染的也不像后者那般均匀,仿佛外婆的针法是独具一格。后来我才知道,外婆绣的是湘绣,这些都是湘绣独有的艺术风格。

湘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是以湖南长沙为中心的带有鲜明湘楚文化特色的湖南刺绣产品的总称,它起源于湖南的民间刺绣,吸取了苏绣和粤绣的优点而发展起来,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湘绣的风格是形象生动逼真、色彩丰富鲜艳、十分强调用色的阴阳浓淡、针法多变、劈线细致,绣工讲究“绣花能生香、绣鸟能听声、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

刺绣大多是妇女所为,而昔三从四德的教条,使古代妇女很少有抛头露面的机会,常在深闺之中,因缺少娱乐,仅以绣花为消遣。到了现代,刺绣的形式在不断的变化,人们对于刺绣的观念也有所改变,它们更多是祈福,为了给家里增添一份爱意。

可是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追寻和对情感的慰藉是始终如一的。我想到一句话,“非新无以为进,非旧无以为守”。守护这份对生活的热爱,需要我们不断挖掘承载文化传统的时代载体。如此,传统文化的魅力才能回味无穷,传统文化的底蕴才能生生不息。这种支撑着我们不断挖掘的动力,也许是灯谜下藏着的温馨,是春联上写着的祝福,是灯笼里飘起的确幸,是舞狮间蹦跶出来的热烈,也是京剧中表达的爱恨情仇。

于我来说,这动力也许来自客厅中那只栩栩如生的猫,毕竟它的一针一线里都蕴含着祖祖辈辈的浓浓爱意。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