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普希金抒情诗选集(上,下)读后感1000字

普希金抒情诗选集(上,下)读后感1000字

《普希金抒情诗选集(上,下)》是一本由普希金著作,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37元,页数:1070页,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普希金抒情诗选集(上,下)》读后感(一):六月·普希金

六月仿佛是普希金的阅读好时节。那些银光闪闪的诗句,仍然在我心的里面。不时地浮现出来。无须任何语言的回归。从哪里开始,终于在哪里找到回响。这是诗集首次结集完成后听到的最强烈的回声。穿透冬天、大雪、旷野、荒漠……有一群迷失的鸟群(飞鸟;人生之诗)在这里栖息……

有一种林荫大道我渐渐忘了,再也记不起来了,无意中遇见时已盲于所视的意义……某一天,阳光贴心地抒情,在一种陌生植物的气息里,我知道,我在靠近一种光和影所拉开的距离的里面,四顾探寻,一无所获,相似于一种无……另一种有的肯定……这个时候,是一个人看天的意义。有的前些年,无的那些年……有的太重了……

范晓萱的面孔一下让我回到高中时代。也许是下巴,肯定不是眼睛。面孔。一种激励与回响。一种听不见语言的史诗。时代的金币在大路上流浪,在小路上返乡……记住面孔的意义……

除了普希金,仿佛再没有诗打开过心灵。都是面孔在追寻意义的途中,栖息……

2012.6.12 午后

《普希金抒情诗选集(上,下)》读后感(二):“俄罗斯第一位诗人和艺术家”普希金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俄国伟大诗人、小说家,现代俄国文学创始人。十九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他诸体皆擅,创立了俄国民族文学和文学语言,在诗歌、小说、戏剧乃至童话等领域给俄罗斯文学提供了典范。他被高尔基誉为“一切开端的开端”。亚历山大•普希金,被俄国人尊为俄国的文圣诗神。只有从普希金的时代开始,俄罗斯文学才开始产生了。普希金具有一种能为一切时代,一切民族所再现、所接受的能力,这一能力证明了其文化天赋的巨大力量。普希金是俄国的春天,普希金是俄国的早晨。普希金战胜了时间,也战胜了空间。它有一种非言语所能形容的迷人的美和优雅,一种耀目的光彩和温和的润泽;它有丰富的音乐、语言和声韵的和谐;它充满了柔情,充满了创造的想象下诗的表现的喜悦。普希金用他短暂的38年的生命给俄罗斯文学和世界文学宝库留下了丰厚的、无可替代的遗产,他被誉为“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历代俄国文评家不厌重申,俄国文学至普希金,境界始大,思想始深,普希金之於俄罗斯,犹但丁之于意大利,莎士比亚之于英国,歌德之于德国。屠格涅夫称他“创立了我们的诗歌语言和我们的文学语言”,高尔基称他为“世界上最伟大的艺术家”,别林斯基则认为他是“俄罗斯第一位诗人和艺术家”。

《普希金抒情诗选集(上,下)》读后感(三):普希金生日荐书《普希金抒情诗选》,兼谈俄罗斯之暗与普希金之光

首先说一点我因普希金引发的一些对人和对民族文化的看法。我曾经用过一个比喻,就是用“光和暗”来对映某些文明中,作为文明代表的人物和其所处的整个文明的社会背景的关系。

我举的最极端的例子就是俄罗斯——苏联,代表其最优秀的人往往是被那个时代和那个国家所首先吞噬的,就像黑暗吞噬光线。

但是悖论的是,我们讨论的,所谓“代表其民族性”的,恰恰是这些被无限的黑暗吞噬的一闪之光。

所以,我们在说,喜爱俄罗斯文化的时候,我们说的是完全脱离俄罗斯社会现实的少数的,一小撮最优秀的人。我们如果因为这一小撮人所带来的“光”而爱上其“黑暗”的背景,那么就是非常愚不可及的事情。

而这一小撮人又代表着这个社会的文明,并且甚至让世界对其文明所处的场域——其环境感兴趣。殊不知,这种客观环境本身就是这个优秀的作者,他是他的作品的世界,是其作品的环境。我们还是对这个作者感情趣,而一定不应爱屋及乌的喜欢上他所处的真实环境,尤其俄罗斯。

但是最近由一篇写普希金与其他俄国精英也有自己的凶蛮不文明表现的文章,重新反思了这些作为“光”存在的文明人物本身的事情。即在普遍的背景下,他们是光,但是分析到他们自己,就会发现他们既有光的一面也有暗的一面。具体放到俄罗斯——苏联上,他们是被苏联社会所吞噬,所迫害的一批人。但是他们无论在绝望的受迫害中,还是在誉满全球的得志之时,他们只是认为政治和政权的问题,并没有反思其总体的文化。或者说,他们的反思变成了和“爱屋及乌”者有类似的情况——即因为光而获得希望的人,连暗也喜欢了。

这些人包括但不限于布罗斯基、杰尔仁尼琴、果戈里和普希金。这些是那篇文章提到的人,相信活在自己“文化自信”中的俄国知识分子大有人在。稍晚的这两位总想将苏联和俄罗斯划分切割,但后面的这两位,尤其普希金,我们可以说这是他的历史局限。但是这种珍馐屎尿皆吃的态度,实在既不理性也不值得欣赏。实际上,愚昧粗糙的俄罗斯,永远有两类人。小圈子里的精英的光和得不到光的暗。即使这么多年大学普及教育,也不会在本质上改变那个社会的社会性质。当然,中国在近现代学习俄国之后,也有类似情况。古代也有,但是由于科举所带来的人才阶层流动,使得这种情况至少比俄国好。

而人永远不应该因为这里有几个写得动人的作家,演的挺美的芭蕾舞演员就爱上整个这个糟烂的社会,以及这个社会上建立起来的政权。无论这个政权是迫害过索尔仁尼琴的苏联,还是吞没了普希金的沙俄。对这个政权的支持和谄媚就是对这个社会的支持谄媚,也就是对黑暗和野蛮的支持谄媚。这就像光拥抱黑暗,就像羊向狼表忠心,就是为虎作伥。

而这些是我对俄罗斯文明之光——普希金的新认识。

关于这本书,老一辈翻译家中,查良铮和戈宝权翻译的普希金诗是我从中学起就很喜欢的版本。其中查良铮的《普希金抒情诗选》一直是伴读之书。

查良铮和他的翻译,已有不少记述,不用赘言。落实到这本书,就是此书所选不仅是抒情诗,也有不少现在可以归于“叙事诗”的诗歌。实际上,普希金在其晚期(普希金年纪不大即决斗而死,但是他作为诗人的历史还是有鲜明的时期划分。)他已经相当倾向于“叙事”了。虽然他的中早期就有如《鲁斯兰和柳德米拉》以及《高加索俘虏》这样的辉煌之作,但是到晚期他似乎特别用心的寻找并写作叙事题材。这可能是他要让自己的诗“走向市场”的原因,他当时还办了杂志,叫《现代人》。他后期的诗歌反响并不那么热烈,这样就更使他下注于相对抒情诗来讲,更有重量感的历史叙事诗。并且,他也认同人们喜欢看故事这种本性。

这本书里,有很多丰美的抒情诗。也有一些不长的叙事诗。还有一些“当时之作”,比如致朋友或者与文敌打嘴仗。总之,这一部分除了研究他的人,对别人意义不大。

2022.6.6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