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世界科幻博览》读后感摘抄

《世界科幻博览》读后感摘抄

《世界科幻博览》是一本由著作,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世界科幻博览》读后感(一):埋好,立碑,继续前行

这本书年初就没有了,整整出版了3年36期,我都收齐了,虽然07年的有些还没翻开过。

这本来可以成为多么好的一本杂志,三年的进步是明显的,而缺陷也一直没有解决。

在一个流通环节成本居高不下的社会,如何才能保证小众刊物的存活呢?

《世界科幻博览》读后感(二):国内浏览世界科幻的最好参考杂志

创刊时间不长,视野较广,汇集了国内、台港澳科幻界的大腕和名宿,应该说主办者的组织才能很强。同时聘请了国外科幻界的一些知名作家担任顾问,很让国内的科幻爱好者激动。

目前以短篇为主,各国兼顾,甚至有印度和南斯拉夫的,也不能说就不好。开设雨果奖栏目,常有作家小介,这些都值得肯定。但读起来确实不过瘾,有影视、剧本等介绍,这种立体化的思路当可赞赏。

国内设“活力派”,没看到几个特别刻苦和有志气的作者。

《世界科幻博览》读后感(三):我早就预料到了这本短命的杂志

我读过这本刊物的第一期。其实里面很多故事都出于这些书http://book.douban.com/series/133里,是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用过的翻译资料打造的一本翻译期刊,我马上就意识到要是哪天那些旧文都用完,这杂志大概也办不下去了。后来机缘巧合,我有段时间,天天坐车经过这家杂志社,然后某一天发现那个醒目的“世界科幻博览”的招牌不见了,才知道停刊了。

《世界科幻博览》读后感(四):世界科幻博览07年8月号

本期的《沙王》,是科幻世界曾经翻译过的,然而配合大刘的解读,却确实让人耳目一新!原来通俗的作品中也可瞧出如此的门道,高手啊!

王晋康的《杀人偿命》从原则上讲,算不上原创,要知道小说的创意基于国外国家的作品,即便老王说结局有所变化,然而本质上是由一个推导出另一个的。那么稿费老王是不是该分国外作者一半呢?

保罗·迈尔科是我曾经关注的国外科幻作者,星河对其作品的评价相当正确,感情充沛,科幻元素不足乃至稀少。主要是一直受国内对科幻的界定的影响,其实很多国外科幻杂志上登载的作品都并非那么中国式“科幻”。推荐阅读《宇宙之墙》。

来自太空的信息,确实老套,无甚新意。假如写成长篇,说不定还能在起点博得一席之地,估计会是篇科幻军事小说。

异手,试图传递一种荒谬的效果,算是成功了吧。

游民区,日本科幻,日本风格。地球人口增多,干啥都要读好多年的书,印象中去年《科幻世界》校园科幻里有一篇类似的作品,讲述一个外星人在地球顾客游说下到地球讨生活,结果被地球上的制度弄得异常狼狈,干任何职业都要一大摞证书,荒谬可笑程度并不比筒井康隆的差。

《世界科幻博览》读后感(五):世界科幻博览07年10月号

[乃鼎斋无机客]

从页数上来说,本月的《世博》也是很值得的:除了正刊之外,还附送了一本78页的小册子。正刊先看来,简单地来说几句:

迟卉说要写畅销书,说真的,很是吃惊,因为我认为她的文学创作特点不怎么具备畅销作家的气质,况且她也不算新人了,要写出一本breakout novel 的几率已是不怎么高了。来自深渊之地的钟声,写人类的悲剧, 给4分。

独角兽棋局,大刘的赏析文章写得格外一般,在今年算是最平庸的一次了;科幻世界翻译的那个版本,是李克勤亲自动手,今回的这个版本与之比较差得甚远!

危险的发明,印度科幻,写人性之丑恶

完美陌生人,我读了之后也有一种挺难受的感觉,科技悲观论的作品

生命的快乐:这篇小品文章非常有意思,建议大家都去读读,外星人留下时空隧道,人类畅行其中,突然有一天有一人在隧道中遇到灵异事件,最后虚惊一场,大家猜猜外星人的目的是啥?

幻想的价值:俄罗斯科幻,无非是用科幻的载体歌颂人性的伟大,别说,这种歌颂还蛮有可信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