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小飞侠彼得潘读后感1000字

小飞侠彼得潘读后感1000字

《小飞侠彼得潘》是一本由詹姆斯·巴里著作,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4.00元,页数:17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小飞侠彼得潘》读后感(一):不喜欢彼得潘觉得书很烂

就觉得做作无聊,情结和场景拼拼凑凑不成气候,毫无共鸣,不推荐任何人浪费时间,真的阅读体验糟糕透了,读的时候就觉得憋屈烦闷拖拖拉拉缺乏感情,永无岛最优秀的地方就是它的名字,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喜欢海盗的朋友出门左拐加勒比海盗,喜欢岛屿生活的右拐鲁滨孙漂流记,喜欢小孩子的可以看三毛流浪记,随随便便完胜这本垃圾。至于想象力更不想说了,我觉得这本书的想象力就是零。比托福阅读还无聊。论儿童文学,秦文君的贾里贾梅都比它强多了,就想问它是如何成为世界名著的?论简单的小故事,小王子和杨柳风我是服气的,看一次哭一次;《儿童文学》整体也都非常棒!但是这个彼得潘的故事从头到尾情理不通,感情轻浮廉价,难道写给小孩子的就可以把胡编乱造当成想象力吗?没有理性的想象力恐怕还不如白日做梦有理吧。宁可喜欢丰子恺,与其用故作惊人语哗众取宠,不如返璞归真素以为绚。

《小飞侠彼得潘》读后感(二):致内心的彼得潘

重读《小飞侠彼得潘》,感觉又像是读了一本新书,记得第一次阅读是在大三的时候,具体情节也着实记不清了。再一次阅读,对亲爱的彼得真是又爱又恨又怜惜,彼得拒绝长大,不仅他自己如此,他还残忍地不让neverland的其他男孩长大,这是我见过的拒绝长大最极端的一个小说人物了。

细细回味,其实每个人内心都或多或少有彼得潘的影子吧,就如我,越长大就越想回到小时候,人是多么矛盾的个体啊,小时候,特别羡慕那些比自己高出一个头的大哥哥大姐姐们,还有那些大人们,总觉得大人在小孩面前有权威,有特权,小孩不能做的事,大人们却可以随便做,比如晚睡,比如骂人,但小孩子却必须听大人的话,不许做这不许做那。可当你渐渐长大,从前的大人在你面前的权威渐渐瓦解之后,你突然意识到原来长大会有这么多的烦恼,什么事情都得自己操心,还得自己赚钱养活自己,如果你的欲望和你的收入不成正比,那么你会愈发痛苦。要是像彼得一样,随心所欲,在neverland当个孩子王多好,责任、义务、时间、自由……那些限制你诸多自由的条条框框让你体会到了成长的代价,让你有时候就特别想逃离周遭的一切,现在的你,就像是温迪的爸爸林达先生那样,为了生活,每天都要精确计算收入支出,还有各种数不尽如同一地鸡毛般的生活琐事让你不得安宁,这时候觉得彼得拒绝长大是一件多么明智的事情啊。

但即便长大了,我的内心还是住着一个彼得潘,他会不时的在我的内心骚动一下,让我不容忽视。比如遇到一件特别喜欢的东西,对它爱不释手;有时缺乏安全感,对身边亲近的人特别依赖,有时又因为对他们太过在意,容不得他们对自己的一丁点儿忽视,所以会对他们发脾气,其实是因为内心特别敏感,就像彼得对温迪的态度,明明很在乎她,却装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还有彼得想回到妈妈身边时,看到那扇紧闭的窗户,内心极度悲伤,也因此负气再也不要妈妈了。还有彼得在neverland的那些大冒险,与我内心暗藏的叛逆是多么相似,也许表面看来风平浪静,实则内心正经历着波涛汹涌的冒险呢,而亲爱的彼得,帮我把这些愿望统统都实现了!

《小飞侠彼得潘》读后感(三):我的彼得潘

终于看完了《小飞侠彼得潘》,却没有期望的那般满足,心里反而空落落的。

彼得潘,有着满口珍珠般的乳牙,穿着用树浆和树叶做的衣服,一个不想长大也永远不会长大的可爱的男孩。

关于他的事情有那么多,该从哪里说起呢。啊,就从他的家--永无岛说起吧。

Never land--永无岛,彼得潘的王国,迷路的孩子的家。我不知道作者为什么会取这样一个名字,是在暗示现实中永远不存在这样一个岛么?

"右手第二条路,一直向前,直到天明。"Never land在哪里?就在那里,一个每个人都知道,却没有人找得到的地方。

你的Never land是断腿的红鹤,是英勇的印第安人,还是凶残的海盗?

我的Never land在哪里呢?我还是个孩子吗?

是,我还是个孩子,一个自以为是的孩子。可是,我还能孩子多久?

每个孩子都会长大,除了彼得潘。因为他不会长大,不懂得怎样去爱,所以他不断的伤害身边的人,伤害爱他的人。彼得总是忘记一些东西,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就像温迪所担心的:“如果这些事情他也能这么快就忘掉,那是不是也不用指望他会一直记着我们了?”而彼得也确实忘掉了他们在一起的冒险,甚至忘记了他的头号大敌胡克船长,忘记了为救他喝下毒酒的小精灵叮当铃。这听起来似乎有些悲戚,可我是多么希望自己能像潘一样,会忘记许多事情呀。那样的话,我是不是也会每天都开心了呢?

但我不是彼得,我不会飞,不喜欢冒险,我有妈妈,我会长大。说这些的时候,我的心情就像说中午上课了一样平静,因为我早就接受了“我会长大”这一事实。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像彼得潘那样出逃成功,永远长不大,可以一直玩一直玩。那既然不行的话,就乖乖长大好了。

孩子们都回家了,他们和妈妈紧紧拥抱在一起。“只有彼得潘从窗外向里张望着。他的欢乐也是数不清的,那是其他孩子永远也得不到的。但是,他透过窗户看到的那种欢乐,却也是他永远也得不到的。”这就是潘的悲哀。他忍着伤痛,不要妈妈,不要长大。这使他同其他孩子间产生了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彼得潘固执的像个孩子,哦,他本来就是个孩子,一个固执的不愿长大的小男孩。

写这些之前跟LX在扣扣上聊天,我说我想给《彼得潘》写书评。她竟笑说要与我分稿费。我就呵呵地笑了:都还没写呢,想的倒挺好。

下线之后我悄悄地想,嘿,有朋友真好。

彼得潘也有朋友的,永无岛上的孩子们,沾有仙尘的小精灵,善良可爱的小姑娘温迪,正直勇敢的虎莲公主,甘愿让他骑在尾巴上的美人鱼...这些都是潘的朋友。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对潘付出着爱,可彼得潘却满不在乎,认为这是理所当然,就该这样的。潘真是一个自私的孩子,他永远最爱自己。或者潘是想爱别人的,可他只是个孩子,他根本不会爱。

故事的最后,彼得潘终究也没有长大。昔日的伙伴温迪早已结婚生子,而潘还是那个满口乳牙的小男孩。这样的对比真让人咋舌。

你知道的,彼得记性不好,但只要他想起来了,就会飞到伦敦去接温迪的女儿,后来是温迪的女儿的女儿...去永无岛做春季大扫除。新的小女孩也像当初温迪那样兴奋吧。

孩子们都走了,印第安人死了,海盗被打败了,永无岛上只剩下彼得潘一个人。但彼得潘还是没心没肺地笑着。然而彼得的心里是不是在笑,谁知道呢。

或许岛上又来了新的被丢失的孩子,来了一群更凶悍的海盗,彼得仍带领孩子们同海盗作战;或许谁也没有来,彼得会在无聊时和小精灵们讲他的冒险故事,或者去礁湖边骑骑美人鱼解闷。无论如何,我都希望彼得潘永远快乐。

我不喜欢原书的结尾,太过平淡,没有给彼得潘一个美满的归宿。也许这也是作者想告诉我们的吧,所有的童话都不是现实,事情总是不断的循环,只希望孩子们是快乐的、天真的和无忧无虑的。

《小飞侠彼得潘》读后感(四):用大人和孩子共同的梦想编制而成的经典童话

《彼得潘:一个长不大的孩子》灵感来自于肯辛顿公园中一群可爱孩子的打打闹闹,却带了全世界对于童年满满的回忆和不舍。童年时的自己、童年时的玩伴、童年时无拘无束的时光…….每一个瞬间现在想来都是那么的清晰,每一抹微笑都是那么的真实。也正因此,虽然无法抵抗生命的浪潮,但每一个人在长大的过程中都会有一个不想长大的梦。而《彼得潘》写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它用童话的语言,用奇幻的冒险故事,在快乐和新奇中给我们描绘了一个虚幻却真实的永无岛,但同时也暗示了我们成长的意义。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詹姆斯巴里的这篇童话剧作一经推出就反响热烈、轰动世界。百年间,他由童话剧开始吸引人们的目光、通过小说得以在世界范围内传送、数十次被翻拍成电影动画片。尽管语言不同、舞台变换、演员更替、剧情改变,但詹姆斯巴里通过这个童话传递给我们的“彼得潘”精神却是真真实实的传递给了每一个读过这本书的人,不管是已经长大或还未成年的人。

在我自己的阅读过程中,确实也觉得这本书得以历经百年的变迁成为经典尤其独有的价值。鲜明的人物形象塑造加之奇幻的冒险旅程无一不吸引着读者跟随着作者踏上这“彼得潘式”的旅行。而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对于人物的恰当把握,例如善良的仙女也有恶魔的一面,而身为反派形象的虎克船长却也有令人同情的地方。这样违背常规的设定也让故事有了不同于一般印象的故事情节,也使这部小说有了更深层次的思想意义。

而要说我整部小说中令我印象最深,感触最多的我想莫过于永无岛的存在和结尾了。

永无岛居住着长不大的彼得潘、被抛弃的男孩们、信奉神灵的印第安人、性格迥异的精灵、阴暗恐怖的美人鱼、还有阴险恶毒的虎克船长。是永无岛孕育了这群奇特的人和精灵,也是这些奇特的人物赋予了永无岛不同于现实的意义。永无岛是他们的家却在同时也是温迪这群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孩子的梦想家园。永无岛就如同它的名字一样,永远没有的岛、永无止境的岛。没有却存在、无止境却屹立不倒,不可能却成为了真实。而这个冒险故事也就发生在这个神奇永无岛上,于是对于最后回到母亲身边的温迪来说这就像是一个梦一样而对于无法长大的彼得潘来说这确实他最珍贵的回忆。故事就是在这样的矛盾中展开然后结束却带给了人们无限的思考。詹姆斯巴里的“永无岛”在我看来就好像是对于儿时的回忆一样,这些是我们曾真实经历过的时光,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将它们存在内心的深处就如同永无岛距离我们那远在千里的距离一样,那里存有我们在童年生活中曾经幻想过的、创造出的许许多多打破常规不同寻常的想法和观念,就好像是永无岛里一切奇特的人和物一样。而当有一天,我们这颗希望“永不长大”的心再次跳动的时候,就好像小说的彼得潘会来敲开我们的窗口带我们重新回到那个世界一样,还是那么的真实,回忆慢慢,让人不想离去却不得不离开,这样的感受就是这样永远存在于我们的心中,不停地挣扎着却始终在那里,永不消失也永不停止。

而小说的结尾,在消灭虎克船长之后,对于母亲的思念让彼得潘送回了温迪和他的弟弟们,而那群被抛弃的孩子也来到了温迪的家感受到了渴望已久的母爱,这是一个看似圆满的结局,如果彼得潘不再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的话。在大家都恢复到正常的生活中时,彼得潘还是如同故事开头的时候一样,长着一口乳牙选择做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他在长大和不长大中选择的不长大,我想是作者为了对于童真的保护吧。彼得潘正如作者所描述的那个,他具备了所有还未长大的孩子的特质,稚嫩纯真充满勇气正义乐观开朗,也正因此他才可以成为一个想着开心的事就随时起飞的小飞侠,才能最终打败强大的虎克船长。有人说他不想长大是惧怕长大,但我更愿意把它想成是真爱童年的意思。如果每个人都必须要长大,那么让彼得潘来选择一直做一个不长大的孩子又何尝不可呢?我一直认为,童话之所以能够吸引孩子和成人,不仅仅因为它所营造的奇思妙想,更在于因为它是童话,只有它才可以理所当然让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丢到一切束缚自由的畅想,无论是什么。

《小飞侠彼得潘》,一部由大人和孩子共同的梦想编制而成的经典童话,让孩子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了成长的意义,也让成人回忆起已经逝去的童年,这是作者与读者之间关于童年成长的对话和交流,用童话的语言、用冒险的形式、用不长大的誓言。

Q.Y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