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是你爸爸》读后感精选

《我是你爸爸》读后感精选

《我是你爸爸》是一本由王朔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1992图书,本书定价:4.95元,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是你爸爸》读后感(一):你的孩子也是你自己

前两天看了一个动画片《大耳朵图图》。

不过图图说了句话是

“其实有时候大人都要孩子们提醒才能长大,真是的呢,哈哈哈!”

我们都经历过的,都遗忘了而已。

然后孩子们只是在重复,比大人们更坦诚的展示。

这个时候,作为大人就受不了了。因为太坦诚了。

《我是你爸爸》读后感(二):我是你爸爸

本质,接地气,幽默。 一个单亲家庭父亲儿子之间的感情,两代人之间性格和价值观等的矛盾冲突。 马锐说“你是我爸爸,我是你儿子”。 都说母爱如水,父爱如山,可当父爱和柴米油盐生活琐碎缠在一起,这份父爱该如何把持?看这本书的刚开始,马林生和马锐两人一人端一碗面条,做在小板凳上一起看电视时,我想单亲家庭里的父亲和儿子会有怎样的相处方式?如文中王朔给出他的想法。马林生作为父亲,想要跟儿子好好相处,便和他称兄道弟,可在自己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又想用自己作为父亲的身份来“镇压”。马林生没有多少朋友,唯有同院夏家可以唠嗑两句,儿子马锐却又许多可以一起打牌一起玩的伙伴,父亲想融入其中,总是适得其反。因为有儿子,也从未想过要在找另一半。儿子却主动为他介绍对象—同学的妈妈。可马林生不愿意,父亲的优越感,大男子主义,他希望马锐永远都是依靠他,佩服他,崇拜他。否则,武力镇压。 父母和孩子之间怎样的相处方式最好?而父亲和儿子之间的两个男人之间相惜的关系怎么把握? 王朔在这本书里用很平淡的语句把一个单亲家庭父子的日常仔细描述,有欢乐,有鸡毛,有吵架,有温暖,化不开的,是浓浓的亲情。

《我是你爸爸》读后感(三):《我是你爸爸》读后感

前三分之一没大意思,后面渐入佳境。总体来讲,在王朔的作品里不算最出挑的,不如《无人喝彩》《动物凶猛》《过把瘾就死》;跟《看上去很美》水平差不多吧。《无人喝彩》好像不怎么出名,但我特别喜欢。《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好像特别出名,但我没觉得有那么好。

扯远了。

就说这本《我是你爸爸》,儿子早熟,老子幼稚,二人的对话和互动往往模糊掉年龄差距,这就造成了很好的“笑果”,让人忍俊不禁。

书中的爸爸有很多不称职的地方,时常打骂孩子,还振振有词,说是孩子太犟,不打不听话;单纯作为一个男人来讲也有很多缺点,抽烟喝酒耍贫嘴儿,见个美女能意淫半年。但就是这样一个人,你却很难讨厌他,因为他就跟你我一样,虽有诸多缺点,但爱国爱家,有责任感,对待工作也算认真,业务能力满过得去。

儿子就更加可爱了,人小鬼大,少年老成,小小年纪说话一套一套的,颇有点哲学家的意思(就是随他爸贫了点),没点儿知识储备还真不是他的对手;虽成长在单亲家庭,但性格并不阴郁,甚至主动给他爸介绍对象。唯一跟大人不同的是,毕竟受年龄所限,身板儿还不结实,抵不住小流氓的揍,挨了欺负。

这本书跟作者的其他很多书一样,基调是轻松搞笑的,但也反映了很多社会问题,涉及亲子、教育、暴力等等方面,值得深思。例如,儿子在外面挨了小流氓的打,父亲觉得那些人丧心病狂,最好不要再惹他们,免得再遭报复,于是决定不找他们理论,只是带儿子去了医院(说实话,读到这里时,我觉得父亲的决定是理性而正确的),可是没想到,这样反而让那群小流氓认为他们好欺负,气焰更加嚣张。那么,这种事情究竟该如何处理呢?少年之间的暴力行为屡见不鲜,却往往缺乏必要的法律惩戒,这着实令人心焦。

说到这里想起个题外话。我曾经在台湾的街头见到过一幕,一个幼儿园小朋友打了别的小朋友,他的妈妈暴怒,拉着儿子大声训斥:“为什么打人?他不会痛吗?他的妈妈要是知道他被打了,心难道不会痛吗?”甚至气得哭了出来,绝不是装样子的。

我觉得我们很需要这样的父母。从小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不仅不能挨欺负,更不能欺负别人。

《我是你爸爸》读后感(四):不和谐的人格——《我是你爸爸》

《我是你爸爸》是看过的王朔的第一本小说,而且时间是最近。王朔小说的标签是新京味、痞和戏谑。带着这样的预设看这本书,却总觉得这是一本“伤痕小说”,语言上是痞的,但态度上却严肃的。当然,这是一个不严格的说法,因为伤痕小说的概念已经明确而封闭:后新时期小说的第一波潮流,控诉给人们精神上和生活上带来的巨大的伤害。这本九十年代的书,在潮流和语言风格上,都和伤痕小说不搭边。但是,它里面的人物行为,却处处展示了那种伤痕的后遗症。

“我是你爸爸”,如题目一样,小说矛盾集中在父子关系上。在做父亲这件事上,马林生总是无所适从,进退失据,总是由于不知道如何合适的表达自己而生出巨大的狂躁,不会和自己相处,也不会和孩子相处。他内心本质上的真诚,在进行表达和思考的时候,却永远不能够顺畅的进行,而形成一种不可调和、扭曲的状态。面对孩子,父亲时而被所谓父亲的责任蒙蔽,用那些辉煌的革命大话教育孩子,因无视孩子的智商而被孩子无视(而事实上,当孩子面临真正的来自学校和社会的委屈和威胁时,他却从不能撑起辉煌的保护空间);时而又要求所谓的平等相处,但却没有克制成年人的欲望玩笑,污染孩子的纯真而引发反感。但是更多的时候,却表现出了一种婴儿式的幼稚和依赖,与暴君式的愤怒这两个极端之间迅速跳跃。马锐却还处于天真、质朴的状态,有着良好的是非观,即使故作老成,人格却不曾被扭曲,因而显出明朗的样子,像干净的镜子,更映照出父亲的别扭,和体内的强烈冲突。

这种暴躁、矛盾、虚伪,并没引起太多反感,因为他似乎算不得一个坏人。只是他的真诚和爱,总没有一个畅通的渠道表达出来,或变为虚伪的大话,或火山喷发似的变为暴力,或变成淋漓的鼻涕眼泪。这样别扭的状态,比起可恶,更多的是可怜。虽然这种真诚的背景,似乎带有一些作者的男性自恋,以及贬低女性的一些品质为虚伪的偏见。

说着说着,想起埃里克森的八阶段论。他认为,青少年时期,会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冲突感困扰和混乱,而发生同一性的冲突。“最令人满意的自我同一感被体验为一种心理社会的安宁之感。它最明显的伴随情况是一种个人身体上的自在之感,一种自知何去何从之感,以及一种预期能获得有价值的人们承认的内在保证。”青少年成功经过这样的冲突后,会逐渐走向平和的青年,并敢于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否则,则会产生角色混乱。马林生似乎一直处于这样隶属青春期的失调之中,永远不自在,不知何去何从,自我认识和社会的定位有巨大偏差,暴躁、阴郁、崩溃、自恋,面对儿子时要求的多种相处模式,更是显出了他对爸爸这一角色的混乱认知。如果说小说的叙述语言使用革命大话,可以带来戏谑和反讽的味道;那么当人物需要表达自己的时候,话语却被难以控制地置换,带来的一定是极度的不协调和痛苦。

这样扭曲人格的生成原因,自然与马林生自身的童年少年的生长经历相关,革命的大话不曾成为真善美的目标,而只变为权威和暴力借以利用的工具,催生出全民的虚伪性格,并在之后彻底成为虚幻的泡沫。当时代更新,历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成长中没有顺利调和的那部分矛盾,却并没有翻天覆地的消失,而是永久的留在一个人的生命中。这种时代造成的“伤痕”以更绵长而隐蔽的方式蛰伏在一代人心中,当他们面对弱小的孩子拥有了一点权力,他们自己所受的伤害、自身的不和谐,对权威的迷恋,霸道,虚伪,再次以扭曲的暴虐方式展示出来。也许可以说,当共和国狂躁的“青春期”艰难度过,它席卷下的一代人,却彻底被改变,而永久地停留在了这艰难的青春期。想爱却不会爱,想真诚却不由虚伪。而从教育的角度来说,这种不协调的人格,会继续给下一代造成伤痕,绵延恒久。这是在直接的、明显的伤害之外,留下更深远的负面影响。

看朔爷的小说得出这样严肃而不开玩笑的结论,不知道会不会被他鄙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