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关于纪录片深蓝的作文300字

关于纪录片深蓝的作文300字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关于关于纪录片深蓝的作文300字,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一篇

暑假期间,我看了一部儿童故事片,影片名叫《浅蓝深蓝》。这部影片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自信,才能取得好成绩。 电影主要讲的是:豆丁与凯文比赛,豆丁输了,也没有朋友了。后来,体育老师告诉他:“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最终,豆丁用自己的方式,赢得了大家的尊重。豆丁找回了自信,也找回了朋友。 看完了这部电影,使我懂得了自信加努力,才能取得成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不足之处。我的长处是聪明,好学;不足之处是做是马虎和骄傲,特别是期末数学没有考好,但我会努力的。我要向豆丁学习,做事不怕失败;在失败中找回自信。争取在今后的学习中取得好成绩。

第二篇

观看完了纪录片,我的心情是无比愤怒和惋惜。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下的智慧的结晶,一座无与伦比的艺术馆,就在几日之内被两个强盗—-—法兰西和英吉利洗劫一空,化成一片废墟,世界上从此就少了一座伟大的博物馆。几代杰出的建筑师的心血也在他们的魔爪之下变为灰烬。

圆明园曾经是清朝皇帝的离宫,它汇集了中国许多的风景名胜,还有诗人在诗词中描绘的美丽景象。整个工程花费了好几个世纪,历经三代皇帝修建,才全部建成。在现在看来,圆明园的整个工程仍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许多外国人参观过这美妙、伟大的奇迹后叹为观止,著名作家雨果曾把它描述为一个用琉璃、青铜、丝绸、宝石装饰的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圆明园也收藏着最精致的历史文物,每一件都是无价之宝。

可是,有一天,法国和英国的军队闯进了圆明园,肆无忌惮地抢夺,拿不动的则全部毁坏。更不可饶恕的是,为了留下”胜利的证据”,他们又放火烧了圆明园,三天三夜 的大火 把这个世界的奇迹化为了灰烬。我感到非常愤怒,但也为圆明园的遭遇感到惋惜,世界上就消失了一个伟大的奇迹。

第三篇

看这个片,最好不要以电影的角度去欣赏它,因为它也许无法像大片那样去取悦你,满足你的感官。若以纪录片的真实去看,并思考,可能会对你有所触动并激发新思维,可能比较适合小众。

片中的格林是真实的狼,非电影虚构,大部分镜头采取纪实方式,当然为了增加趣味性导演和主人公的对话偶尔会抖几个小包袱娱乐下。

片中的格林(狼)并不是我们大部分人所理解的只有兽性的野兽,它有自己的感情,记记忆和灵性,懂得感恩,甚至还很聪明。主人公和格林的互动,格林做的种种举动不觉间让人动容。

大的环境让狼遭到超多屠杀,数量岌岌可危,生存日渐困难,虽然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却并未得到真正的关注和有效的保护。

此片也许会让你重新思考人与动物的微妙关系,生物链等问题,同时也反应了社会的残酷和现实。

狼的捕猎行为仅仅是为了自己的生存,并非滥杀无辜,更比不上人的贪婪。片中主人公的自白中让人不禁心中一动:“我看到格林的眼中并不是我要杀。而是我要活”,也许只有主人公能深刻的感受到狼的真实。也许我们大多数人对狼的负面印象来自于书本上的故事,并未深入的去了解这个真实的世界。

万物皆平等,万物皆有灵。

看过以后也许你会对生命有深度的理解和感想。

能够使人认识真实世界,并启发新思维进而想努力改变的片子,即是好片,另外看到一些人直接差评,故给5分。

第四篇

前几天观看了纪录片《家园》,感触颇深。

影片开头是以一位故事讲述者的身份,讲述了地球四十亿年的历史与人类二十万年的历史,也深刻地指出人类为了一己之私破坏了四十亿年营造出的平衡。这部电影深深地拷问着你我:我们就应做什么?

之后,影片又以上帝的俯瞰视角,向世人展示了她是如何创造出了这绝美的蓝色星球。但她却又看着人类一点点将她毁灭,并且将人类自己也一步步送进坟墓。上帝将毒害大气层的碳囚禁在地壳,而人类却又亲手打开潘多拉盒子,让它来毒害自己的肺,但这仿佛还不够,人类还要制造出农药,聚乙烯来加速自己的灭亡。

“人类的欲望与数量似乎都在无休止的增大。人类在用心繁殖的同时,剥夺了其他物种存在的权利。因为人类的存在,此刻物种灭绝的速度是正常速度的1000倍;因为人类的存在,海洋将在2050年无鱼可捕;因为人类的存在,北极在随便哪一年的夏天都有可能完全融化,而北极圈各国却早早地投入到了争夺北极航道的斗争中,他们似乎已经迫不及待了。

人类的处境不容乐观,地球变得越来越热,海平面越来越高,那么,马尔代夫、东京、纽约、甚至于广州…它们将要怎样办?环境问题没有疆界,更不要以为他离我们很远,未来并不遥远,只是要看我们选取怎样的未来。

狂热的科学家、军事家、政治家们或是对于数字十分感兴趣的人很多,但是他们却没有注意到这样一组数据,以此刻的增长速度,本世纪人口总数将到达90亿;全球花在军备上的资金是援助发展中国家的12倍;每一天有5000人因引用受污染的水而死亡;十亿人在饥饿边缘挣扎,而全球一半谷物用以喂养牲口或作饲料。每年有一千三百万公顷森林消失,到2050年全球将至少有两亿五千万气候难民。

正如影片所说”要悲观已经太迟。“,是该有所作为的时候了。应对贫困,数百万非政府组织证明,人与人之间的团结比各国的自私自利更强大。许多国家政府也纷纷意识到这一点。在韩国,全国性的植树计划是被破坏的森林恢复,森林覆盖率到达,四分之三纸张是循环再造,哥斯达黎加在军备与环保之间选取了环保,这个国家没有军队,他将本应投入军备的资金投入到了环保中。但是中国每星期就建两座燃煤发电站,再看看丹麦,有一座燃煤发电站将释放的煤送到地底,而非天空。

作为一个普通民众的我们就应怎样做呢?其实不管怎样做,首先要看你愿不愿意去做了,想想大家都买了些什么吧。

第五篇

圆明园是几代帝王费尽心血建造的一座美丽的巨型花园。也是见证了中国的那一段光辉历程的建筑物,但同时是一场屈辱战争的牺牲品。我为祖国曾经有过如此辉煌的建筑史而骄傲。

这个皇家园林拥有的一切,是我们所不能体会的。它本是一座小型的花园,在雍正皇帝即位后,开始大规模扩建,并成为帝王的新离宫。圆明园中蕴含着中国南方的迷人风景和中国诗歌与绘画的意境。这该有多美呀,我是多么希望能一睹那儿的山水和金碧辉煌的宫殿。我十分羡慕那些能居住在这如诗如画的园林之中的人啊!

圆明园在设计师巧妙地设计下,成了中国缩影,还有许多景观都是皇帝对帝国的一个理想的景象模仿。

我被图中各种各样的宫殿、山水迷住了,这在现实中一定比视频中的更为美好,我佩服那些设计这个园林的人们,感叹他们竟把中国所有的建筑风格巧妙地应用在圆明园上。这些人的智慧让我惊讶!

因为乾隆皇帝没有及时察觉自己国内的不足和落后,渐渐地,中国变得弱小。在1860年,英法联军撬开中国大门,闯入园内,夺走了园中无数珍宝,同时也夺去了大清以往的辉煌。

看着视频中那陶瓷花瓶被联军一件件砸得粉碎,那尖锐的声音深深触动着我的心,那几万士兵叫嚣的声音让我感到愤怒,看着那熊熊烈火吞噬着豪华的圆明园我无比惋惜……

如今,圆明园的那些残柱,让我,让全中国人民都感到痛心!

第六篇

上个学期,我们语文课学了《圆明园的毁灭》课文。文章讲述了美丽辉煌的皇家园林被英法联军侵略。让我感到了侵略者的贪婪和残暴。这天,我又一次看了关于这段历史的纪录片《圆明园》,感受到不仅仅是侵略者的残暴,更是当时清朝政府的腐败。

圆明园由康熙、雍正、和乾隆精心设计,着手打造,用了151年的时光建造了一个好比人间仙境,漂亮精美的圆明园。并藏有无数奇珍异宝。圆明园内有数不尽的宫殿和令人陶醉的景点。只忙着建筑园林的皇帝不明白,世界以及功能变了,当乾隆陶醉于自我的丰功伟业时,以科学为先驱的西方礼貌蒸蒸日上!西方列强开始侵入中国,大清陷入风雨摇曳之中。1860年,英法联军这帮可恶的强盗,在中国的领土上横行霸道,为所欲为。圆明园就在魔爪下毁于一旦。这帮强盗不但毁了我们中国的文化历史,还毁了我们中国璀璨的礼貌。

我看完片子后,心里对当时为对抗侵略者的军人表示深深的惋惜。他们并不是懦夫。数万勇士英勇地朝着侵略者冲锋,冲锋,以求保全皇帝,保全圆明园,保全中华民族的尊严!但是,再勇猛的铁骑,再锋利的战刀,也无法与先进的来福枪,远程炮相抗衡,可敬可怜的勇士们,举着大万长矛还没有来得及接近敌人,就被远程炮炸了个粉碎,可悲啊!被炸了个粉碎,同时被炸碎的还有大清帝国的防线。他们不明白,当他们还在使用着千百年来一成不变的大刀长矛时,当他们还在使用着两个世纪以来丝毫没有改善的炮时,敌人已经拥有了发达的机器,拥有了强于大刀长矛数百数千数万倍的枪炮!清政府没有让先进的科技进入国门,没有让他们拥有同敌人相同的武器,因为皇上认为“天朝”无所不能,无所不有!

这个杯具告诉我,落后就要挨打!只有不断地进步,只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是一名学生,我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强身健体,长大了和千千万万同胞共同用自我的力量去建立自我的祖国,使祖国更加强大。

第七篇

这个寒假,在老师的推荐下我们看了一本名为《圆明园》的纪录片,剧中的内容让我感到愤怒与惋惜,心情久久不能平息。

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有康熙、雍正、乾隆精心设计,着手打造,用了151年的时间建造了一个精美无比的人间仙境。圆明园内有数不尽的宫殿和各种令人陶醉的景点,园内还藏有大量的奇珍异宝,上至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乾隆皇帝认为圆明园十分了不起,不论从外表还是建筑所蕴含的含义都别有一番风味。

可是这样的好景不长,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皇帝逃跑了,守城的士兵还在顽强抵抗,可是他们那落后的武器怎么能与英法联军抗衡呢,守军很快败下阵来,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可以抢的都被士兵们抢光了,拿不走的士兵们就任意破坏,许多精美的瓷器在一瞬间都变成了陶瓷碎片,这些还不算什么,1860年10月18日,英法联军用了三天三夜的时间焚毁了圆明园,院内三百多名宫女和太监被大火烧死。

法国作家雨果曾说过:“在地球上的某个地方,曾经有一个世界奇迹,他的名字叫做圆明园……一天有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两个胜利者毁灭了圆明园……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分别叫法兰西和英格兰。”

第八篇

咱们暂且不论全球变暖是不是一场政治阴谋论,从政治学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很多时候就带有着阴谋、目的性,而忽视了背后存在的客观自然问题。地球原始只是存在物的状态,随着生物自然的发展产生人类后,开始了以人类为中心的人物关联、人人关联。而又正因是以人为中心,人性的好奇求知欲慢慢的转变为贪婪,欲望迷失自我的人类开始忘记了地球原生的只存物的状态。咱们思考问题都是以咱们人类为出发点,却开始忽视整个环境才是咱们存在的根本点。

影片中穿插戈尔个人成为一个环保主义者的心路历程,还有他为环保四处奔波呼吁的情景,这使戈尔的行为更能得到观众的认同和敬佩,也使其形象更加丰满高大,也许这就是心理阴暗者揣度他自我宣扬的原因所在吧。但是从影片的角度来说,穿插这样的情节,能在枯燥生冷的数据堆砌之外增加感情方面的感染力,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虽然网络上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成因产生了争论,未能达成一致意见。但2010年2月2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表了《第四次气候评估报告》梗概。这份报告综合了数千份研究成果,是迄今为止对全球变暖问题的最权威科学报告,就全球变暖对人类提出最严重警告:即这一变化“很可能”由人类活动导致,人类要负90%的职责。报告称:“已观测到的大范围的大气和海洋升温以及冰层超多融化,支持了这一结论”。 虽然片中把全球气候变化归结为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剧增有些偏颇(当然,也并非无理,只是还存在争议),但是,不管气候变化是不是归因于二氧化碳含量的剧增,只要是咱们人类的活动务必对气候变化负主要职责,咱们此刻就务必大力提倡节约能源,并加速开发可持续能源。

看完这个影片,更坚信了我一向持有的价值观,人就应是一个社会人,我那里指的社会人不是指离不开这个社会群体,需要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的意思。我指的社会人是,每一个有社会良知的人就应认清自我站在这个地球上的身份,咱们从一出生就决定了自我的国家,地球上的地理位置。但是国家这样的概念是政治上划分的,本源上而言咱们是自然的人,地球中物的一份子。因此看待很多问题的时候而不是自然的把自我划分到某个国家这样狭义的概念中去,而忽视掉自我作为一个自然物中得一份子,忽视掉就应尽的义务和自我拥有的权利。每每看到人类打着为自我的国家而奋战的借口,不断的杀戮和掠夺,我都很可悲这些在别人的定义圈里苦苦挣扎的人,他们不知道自我存在的好处。人生来就不欠人,更不欠别人定义里的概念,人类是在自然中孕育成长的,他们要怀着感恩的心,对着的就应是自然,是咱们的地球。欲望不断的蒙住了良心,即使再大的污染,再大的破坏,只要满足自我少部分人的利益,他们就能够结成同盟,打着科学的旗帜去满足自我的好奇心和无限的索取欲望。

以人类生老病死的规律来看,加上对地球资源的使用,人类最终是不断走向灭亡的,但是人类的起源是什么?是简单的生物分子的构成么?如果只是简单的各种自然物的组合,那么在地球毁灭的N年后,在某些自然条件到达允许的状况下,人类也是会自然继续产生的。如果是这样貌的推理,那么在地球上的人类也有可能是前某个星球毁灭后的第N次的自然贴合条件的产生物。科学还无法给咱们一个合理的解释,可见人的性命的宝贵。可惜在社会应对各种的压力和琐碎小事的人类,总是无法摆脱这些尘世的纷扰,死亡既不是延续也不是解脱,是彻底的毁灭。每次看到科普片,关于咱们生存的地球,宇宙的时候,我总得陶醉在其中,那个时候你才能感觉到自我的存在是多少的渺小,而彻底的忘记自我的烦恼忧愁。咱们在人群中的这生命能够说是一向在为了生存而战,但也能够是说为了自我不断膨胀的欲望,当咱们越来越能利用科学来满足咱们的生存需求的时候,咱们开始追求更好的发展,寻求人类更好的发展,咱们并不能指责什么。但是可悲的是咱们忽略了整个地球,咱们并没有把整个地球作为咱们人类利益的出发点,人类始终是无法团结在一齐。也许不断推着人类走向灭亡的真是人类自我给自我划出的概念圈。

归纳这个影片给我的思考就是两点:一是人作为地球自然中的一份子,就应抱有一种地球的思维眼观,而不是将自我置于一些人类定义的概念里。二是性命的思考。人类产生的奥秘,死亡的毁灭性。

第九篇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认识都是变化发展的。

人类的生产水平从远古时代,中世纪,近代,现代发展至今,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器,铁器,蒸汽机到现代的核电站,电脑,生物工程等。近30年来,人类创造的知识总和大概等于过去的两千多年的总和。

1957年10月5日,一向孤高自傲的美国人被送到餐桌上的报纸的消息震惊了,苏联人竟然发射了轨道卫星,而他们却没有做到········无疑,这是一个晴天霹雳。之后,“阿帕”成立了,获得国会批准的五百二十万美元筹备金,也因此,这天网罗了每一个人的互联网就萌芽在这项拨款中。

互联网之父们,罗伯特·泰勒,拉里·罗伯茨,伦纳德·克兰罗克,罗伯特·卡恩,温顿·瑟夫等。经过他们的努力,互联网一步步的走向成熟。1987年9月20日20点55分,按照RCP/IP协议,一封以英德两种文字书写,意为“跨越长城走向世界的电子邮件,从中国到达德国”。

带领亿万人跨越山峦的英雄----蒂姆·伯纳斯·李。他在寻找拉里路线的罗伯茨在人类的舞台上的出场都是29岁,罗伯茨要实现的是不一样电脑之间的连接,而伯纳斯·李是电脑连接了所有人。伯纳斯·李,互联网之父,万维网的发明者。用比较俗一点的说法来讲,如果当初他申请了万维网发明专利,那么他将是世界最富有的人,然而他没有,他成为精神世界最富有的人。从他的身上,我看到一个人的存在价值,不是你拥有多少钱财,而是你为世界,为社会创造了多少价值。

万维网一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极大地推广了互联网,并且让互联网的使用得以普及。

互联网向蒸汽机一样,掀起了一场革命,信息技术正在前所未有,彻底改变着全球进程中各种联系。

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世界上的所有一切事物,将会发生巨大的变革。

第十篇

上个星期五,我们了一段名为丛林的记录片。这段记录片主要讲述了一些奇异的动物及植物在丛林中的生存方式。

看了这段记录片,真是令我大开眼界,正所谓“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像一开始出场的极乐鸟,那小巧的体形,绚丽的羽毛,清脆的鸣叫,令人惊叹。特别是雌鸟在对雄鸟进行“面试”时,一只羽毛似孔雀般张开,花纹似蝴蝶般的雄鸟和一只娇小的雌鸟面对着跳来跳去,引起我们一阵哄笑。可最后那雌鸟还是飞走了,我心想:这雌鸟未免也太挑剔了吧!猛地镜头一转,对向了丛林的创始者------树木。一棵大树的倒下,使得许多树种开始竞争,有的树种选择的是快,而有的树种选择的是慢。事实证明,选择慢而稳的硬木树成为成功者,也应了一句俗语“欲速则不达”。当听到一棵硬木树一年能长八米,一棵长达50米的硬木树还能再生存200年的声音时,大家的嘴巴都张成了“0”字形,不约而同的“哇”了一声。我想了一下,按照我们教学楼高大概12米来算,他整整比我们高出三倍之多!记录片中还有许多令人惊叹的动植物,如:一种有着像网状一般东西的蘑菇,一种能使虫蚁迷失意识的虫草菌,一种似狐非狐的非狐猴……

这一次的记录片生动有趣,不仅使我大开眼界,还让我了解了许多动物的本领及生存方式,真是受益非浅。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