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张五常经济学读后感锦集

张五常经济学读后感锦集

《张五常经济学》是一本由向松祚著作,朝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3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张五常经济学》读后感(一):MR.XIANG-我喜欢的老师

在老师的课堂上,欣赏老师的智慧.

在老师的话语里,品读老师的意味.

敬畏着老师,远远的,像个生涩的孩子

想走近老师,从走进老师的文字开始...

《张五常经济学》读后感(二):向松祚,你能不能学术一点?

向松祚,你能不能学术一点?

阐述别人的思想与学术能不能不要夹杂那么多的客套话呀?

本来是想当作课本来看的,向先生的行文风格实在不敢恭维。

张五常的论著一向简单明了,但向先生你的这本书却大半篇幅用来吹捧,什么英明啊、高明啊之类的言辞搞得我们学生很烦啊。

唉,本来就不应当对这本书报太大的希望的。

建议大家直接去看张五常的原著。向松祚先生的这本书难免带有一些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

大家研究经济学应当暂时抛开国家,抛开民族,先把握经济的机理再来看待你所爱的经济体。

还是那句话:建议大家直接去看张五常的原著。

《张五常经济学》读后感(三):札记

天才的定义,是先知先觉。 先创作,后求学,而不是先求学后然后尝试创作。求学一般求成见,是创作的大忌。 历史无法眼见,犹如草叶滋长的过程中,无人能目睹其成长。 一般而言,科学的起点是一些武断的假设,称 公理( postulate 或 axiom )。通常不真实,往往 抽象。所谓公理,是参与的人不准在公理里上争辩。 经济学的第一个公理是所有人的行为都是个人人选择 的结果。跟着的第二个公理,是每个人的所有有行 为,都是在局限条件的约束下争取最大的利益。 科学不是求对,也不是求错,而是求可以被事实推翻。可以被事实推翻但没有被推翻,科学理论就算是被验证认可( confirmed )了。 Atheory can not be proven ; it can only be confirmed。 Proving 与 confirming 不同,在实证科学中有着微妙而重要的分别。前者是证实了,不可能错,正如数学上证实了的定理。后者呢?以中语文字来说也可说是证实。换言之,验证了是对的,没有错,但验证了的对,还可能错,对了无数次还可能错。可以被事实推翻(可以错)但没有被推翻,英文字是 confirm 还可能是错的证实。 众人皆说昔日法国逼害新教徒( Huguenots )对法国经济有很大的不良影响,我研究的结果说没有。最近一位法国史学家评论这本书,说在我之后法国这个老话题是不需要再研究了。学问的发展,总要有些人花时间去回答一些问题。如果我花十年能使后人不需要在同一问题上再下功夫,应该是值得的。”这是学问的真谛,深深地影响了我,虽然后来作研究时,见到生命那么短暂,我要考虑很久一个问题的重要性才动工。学问茫茫大海;学者沧海一粟。一个学者希望争取到的只是那一粟能发出一点光亮罢工 学术就是这样简单的一回事。我们为了要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要对世事多知一点,也为了要明白而想解释一下。避免费时失事,我们要以一套系统从事。我们于是求学,学理论、学方法。我们要学得很通透,要将深的简化,然后把整套理论的重心拿得准,紧握不放。满师后就要下山,山下是真实的世界。我们要对世界知得很多,因为我们知道最蠢的学者,是试行解释没有发生过的事。三十多年来,我用得着的经济理论只有简单的两招。其一是个人争取在局限下最大的利益,其二是需求曲线向右下垂。 解释是任何人都可以做的,但这里说的是科学解释( scientific explanation )。一门科学往往由一些没有学过的人想出来。我们是后学,学经济是学经济科学了。科学有科学的规格。任何人接受这规格,同意其中的理论,那么任何人对同一现象的解释,大致上应该相同。物理、化学、生物学都有这样的一般性。这方面,经济学比较麻烦:自称是经济学家的五花八门,懂的不懂的各持己见,忽略了经济科学的规格。施蒂格勒曾经对我说:“如果你说自己是个物理学家,听者会回应:“物理学我不懂。'不再说下去。但如果你说自己是个经济学家,听者则会说,经济学我也不懂,但是我认为。。。 好些年后我才知道,凡是思维有了轮廓,资料实力充足而大可动笔之际,是我平生最快乐的时刻。这好比一个青年遇到一个自己喜欢而又愿意跟自己谈恋爱的女人,在要谈而还未谈之际也。但学术毕竟与女人不同:跟学术谈恋爱是苦恋。也是好些年后我才知道,以学术而言,明知是苦恋也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尝试的。

感想: 从个人的角度来看,追求的是个人的权益最大化, 从财务人员的角度来说,则是公司全体的利益最大化。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