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绝对隐私读后感锦集

绝对隐私读后感锦集

《绝对隐私》是一本由安顿著作,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9.50元,页数:3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绝对隐私》读后感(一):我明白了

花一个下午读了这本书,也稀里哗啦的哭了一个下午,但她似乎是让我解开了一个长久来的心结。书里有这么一句话,一辈子忘不了,就是让你为他(她)后悔的那个人。大家都是其中一个吧。谁都有点过去的,把握现在的幸福,也许只有当我们可以不管结果的去爱一个人的时候,我们才是最幸福的。

《绝对隐私》读后感(二):这本书当时很哄动!!

这本描写边缘人类的口述实录在当时引起很大的哄动,因为安顿描述的感情不是普通的感情,而是不为一般人所接受的感情世界。口述实录这种风格就是由这本书掀起的。但不能否认安顿的文笔和选题现在看来,依然很独特,文笔很好。

说真的,这种书看多了,心里面有些压抑~~因为太真实。悲伤的事找到共鸣只会让人更悲伤。

《绝对隐私》读后感(三):打开的潘多拉盒

作者笔下,一个个受过伤的心灵在呐喊,夹杂着无奈和玩世不恭。无论男女、无论阶层,都感性而脆弱,敏感而多疑。他们都有着绝对丰富的感情,对于心灵的一丝微小触动都能用最贴切的语言描绘出来。也许这也对他们的痛苦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诚如一名被采访者所说:“一个人有时候会按照自己设定的命运走向发展,冥冥之中不由自主”。

这就像自己打开了藏有人性之弱点的潘多拉盒,钻了进去不可自拔。对于隐私考察了国外对privacy的定义。发现隐私实则一中性词。隐私仅仅用于定义那些存在于内心深处,不愿意与人分享的人生经历或感受,并不带有任何有关是非善恶的所谓价值评判。这与国人原有理解的隐私所包含的潜台词不同,不是窥私癖所乐衷的那种“难言之隐”。隐私越多的人心理负担就越重,只有当隐私不再成为隐私并且在一个理解和谅解的前提之下得到放松才有可能得到某种意义上的解脱。

《绝对隐私》读后感(四):十年了,他们怎么样了?

在我印象里,98年的时候安顿很火,报纸上到处是她的连载、杂志上各种关于她的文章以及关于她文章的文章。10年以后我想起看这本书也不过是个冲动,听办公室的同事说起“安顿”两个字,就不知为何突然想看看她讲的故事。

可能10年以前人们的观念和现在真的很不同,《绝对隐私》里很多被叙述者讲得惊心动魄的故事,现在看来真的没什么,我想,大概过了10年,人们都变坚强了吧。

每个故事前面都会有受采访者的简略资料,于是看的时候我会想,这些人的年龄现在已经加了10岁,他们过得怎么样了?

人的性格其实真的满重要的,所以很多人都说“性格决定命运”,在遇到种种困惑、伤害、诱惑的时候,有些人的思维方式和处理方法豁达而有高度,但更多受采访的人却一心一意困在自己划定了悲哀的小圈子里。我讨厌那些自怨自艾的女人和唠唠叨叨的男人,但安顿的书不过是在陈述一些客观现象,我看这本书也不是因为八卦或者猎奇,只是觉得在别人身上出现的问题,自己起码可以站在更高的位置上去分析,用局外人的比较理智的思维去想应该怎样应对生活的种种意外。

安顿挑故事的眼光很不错,因为即使现在的各种媒体到处都充斥着各类访谈性质的情感故事,安顿10年前描述的这些故事,依然显得独特而生动。如果要推荐,我喜欢其中的一个故事,《人的肩膀很神》,十数年前那个化名做“徐慧”的女人作出的决定和实践的生活,今天看来还是不俗且坚定的。

《绝对隐私》读后感(五):《绝对隐私》读后感

这本书是1997年安顿在《北京青年报》上开办的一档“口述实录”栏目的部分汇总。安顿在整理这本书前已经进行了400多次采访,而发表出来的,记录在书上的只有二十几个。这二十几个故事,记录了在二十世纪末北京形形色色的情感、婚姻中的真实矛盾,真实感受。

我用了一天的时间,断断续续地读完了这本书。合上书的时候有点恍惚,心中好像也多了一份开阔。这21个故事,21个讲述者,足够坦诚地讲述了自己的故事。他们也用他们适时的沉默,泪水,叹息,沉浸的表情,替他们展示了自己对这一情感的感受。

快读完的时候,自己突然放开了紧锁的眉头。“人嘛,也就那么回事,爱情,也就那么回事”这种念头,开始在我的脑海里盘旋。于是,轻哼了一声,“也就那么回事”。当时天崩地裂,在身体里轰隆隆的,回头看的时候,真的,就那样儿。欢快,卑微,亲密,怀疑,争吵,打架,大部分和人与人的生活没什么两样。只不过,有人把这称为爱情。

可能是看多了女性视角下的婚姻状态,其中一篇男性的口述,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他们结婚不到两年。从难舍难分到恶语相向,甚至走到离婚的边缘。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通读全篇我发现让俩人鸡飞狗跳的无非是两人的追求发生了分歧。男生安安稳稳,工资不高,工作不累,也可以顾家里的事。而女生相反,需要跑业务,应酬客户,工资比男生高一倍多。累着,但见着的世界更大,面对的诱惑也就更多。在同事老公的映衬下,女生渐渐开始厌恶起自己的丈夫。用十分狠毒,伤人的话语来当面抨击自己的丈夫。这种不满,长期不能够发生改变。在每天的吵闹摔打中,两颗心也渐渐远了。

在谈话将结束处,男生提出了自己将去上海谋发展的计划。

其实这是顺应了女生的追求。但是这又能真的解决两个人的问题吗?

可能生活只能这样,向前赶着走。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