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西方美术风格演变史读后感精选

西方美术风格演变史读后感精选

《西方美术风格演变史》是一本由萨拉 柯耐尔著作,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的432图书,本书定价:50.00元,页数:2008-1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西方美术风格演变史》读后感(一):同学们注意一下121页有个小错误

这本书还是相当不错的~ 已经看到布鲁内莱斯基和佛罗伦萨大教堂那一页了~前面发现一个小错误。。。《维尔顿双联祭坛画》里跪着的那位是英王理查二世嘛~印成了查理二世。。

《西方美术风格演变史》读后感(二):美中不足的是黑白插图

才看到北方文艺复兴,稍稍瞄了一眼后面的晚期文艺复兴。不过整本书挺不错的,非常注重对于风格演变的分析,同时结合时代背景,讲解细致。就我来讲,读了之后区分不同的绘画,建筑和雕塑风格就变得容易许多了,并且对艺术史的整体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与很多艺术史书籍最大不同的就是这本书对于风格的承接与转换把握得很好。其他的像《西方美术史》(记不大请了,印象中是这样的)会把建筑,雕塑,绘画分条目逐个讲解。这样做的好处是看起来很清楚,但读者对各时期艺术之间的联系就不大了然了。

但是书里的插图会造成好些理解困难。比如说巴西利卡样式多数都只有局部照片,设计图较少,光看图配文字是理解不了的;还有由于插图全是黑白的,因此在讲绘画的时候,怎么能了解色彩和光影的变化呢?而光影越到艺术史的后期就越是画家关注的话题了,光看黑白色是根本不能理解印象派为什么那样画的原因的。希望有一天可以有彩色插图版~

不过对于刚接触西方美术史的童鞋们来说,不知道本书会不会显得深了点。总之,这里面是没有名画故事和建筑揭秘的。。。但对于对美术史有一定了解但还欠缺很多必要知识的童鞋们,这书还是很合适的~

《西方美术风格演变史》读后感(三):艺术的轨迹与理性的浪漫

不同于东方美术单一而固定的发展脉络,西方的美术风格更倾向于变化,倾向于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与演变,萨特﹒柯耐尔便立足于西方美术的变化,立足于历史脉络与艺术的轨迹,用极富理性的艺术思维与流畅优美的文笔,将西方美术的发展过程串联起来,以整体观和历史观的独特视角去发展美术、书写美术、解读美术。

好的书籍是灵感与才气的碰撞,好的书籍更是实践经验的累计与叠加,《西方美术风格演变史》便是这样一本好的书籍,作者通过自身切实的美术教学经历所迸发出的独特灵感,通过自身对于艺术的独到见解,在美术这种抽象而又奇特的艺术形式与读者之间架起一座坚实的桥梁,让更多的人通过阅读这一本书籍,理解到美术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对于人类精神文明的丰富以及对于现代文明的推进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整体观跟历史观是美术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西方美术风格演变史》在编写过程中所遵循的主要原则,为了更好的探寻美术的的起源与发展,更好的阐述美术的发展轨迹,作者在成文过程中丢掉了传统的将绘画、雕塑、美术等艺术形式各自划分阵营、各成壁垒的写作方法,而是将美术视为一种“连续不断”的风格演变过程,视为一种整体发展的艺术形式,同《艺术发展史》一样,两书作者都深谙初接触艺术人群对于晦涩深奥的艺术理论的抵触性,因此,趣味性仍旧是本书编写的一个重要原则和指南;与此同时,作者很好的把握住了书写尺度,不仅趣味性丰富,而且知识性也是本书的一个重要特征,趣味性与知识性仿佛是本部作品的主要框架,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所依附,有所借鉴。

古代世界是混沌无知的,却又是觉醒懵懂的,这两种感觉碰撞在一起,便产生了古老世界最原始的美术形式,这种美术可能仅仅是几根简单的线条或者是象形的图案,但无论怎样,古代世界所流露出来的美术符号仍旧是最原始的美术风格,是美术艺术的稚嫩萌芽;因此从美术发展的本源来看,美术是一种符号,更是人类精神与自然物质的另类表现形式,因此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地,希腊的美术作品既是纯粹的,又是原始的,是社会观念的形象化又是人类精神世界的另类呈现形式;虽然同为古代文明之地,罗马与希腊的社会现状存在着许多的差异,因此在美术作品上,两地同样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差异,“帝国”的建立与基督教的盛行为美术添加了许多新鲜的元素,也推动了西方美术风格的细微转变;这种细微转变如同暗夜里泻进来的一缕阳光,又如同汪洋瀑布中的一个细小风浪,朝着西方美术的发展撕开了一个口子,促成了其他时期美术风格的转变,譬如基督教盛行下的西方美术作品、譬如以“十字军”和“朝圣者”为代表的罗马式美术、譬如现代依旧盛行的带有隐喻特征的哥特式美术以及晚期哥特式建筑,它们既是美术风格演变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同时也是具有代表性的独特艺术形式;及至文艺复兴时期,人的价值得到进一步的推崇与倡导,而在绘画艺术中,人也开始被发现,被尊崇,成为绘画的主要对象,随着文艺复兴的逐渐推进,人不再是唯一的绘画对象,陆陆续续的自然之物被加了进来,人与自然的完整与和谐成为主要的绘画风格;随着人类精神文明满足程度的不断提高,浪漫主义成为文学和艺术的主要潮流,具体到绘画领域,从洛可可到新古典主义的过渡则是理性浪漫主义具体表现;而具体到了现代社会,美术的分支不断得到扩散,后期现代美术理论也不断发展,美术经过层层铺垫,经过连续不断的发展,逐渐成为一个庞大而又严谨的艺术理论体系。

从前言导读一直到著作结束,我如同一个浸泡在水里的海绵般,吸收了大量的美术风格演变知识,也掌握了不同风格不同艺术形式的美术的主要特征,更从一个又一个的小时代联系之间从整体的美术变化过程中,清晰的掌握了各个时代之间美术风格的区别和联系,可谓是受益颇深。

当然了,除了丰富多彩的文字,书中也配了种类繁多的插图,这些插图固然有助于读者加深对文字内容的理解,但插图的局部性与颜色的黑白性也让我有些遗憾,无法更深切的体会到光影的变化与作品的独特魅力。

[原创作品,如作商业用途,请联系作者]

公众号:莽莽的麋菈

豆瓣:麋菈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