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西方美术史读后感1000字

西方美术史读后感1000字

《西方美术史》是一本由丁宁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568图书,本书定价:精装,页数:2015-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西方美术史》读后感(一):野兽派-马蒂斯

第一反应的野兽派其实是香氛蜡烛,感觉很神奇。

对于马蒂斯来说,个人最喜欢红色系的作品,有的热烈奔放,有的又是温馨和谐。很明显,马蒂斯为了突出色彩的和谐和情感表达,他尽可能弱化了透视效果和线条。但是其实作为看惯了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画作的人来说,第一反应真的挺难接受的。但是今天又将马蒂斯和夏加尔的蓝色系对比了一下,突然发现这种风格确实很抓眼球。因为相对大脑来说,绚烂的色彩更容易被接受和处理,也不需要太多的分析。所以,个人感觉欣赏这种画作,第一感觉很重要,看原作更重要,毕竟这种色彩上的东西,印刷版应该蛮难体现细微差异的。

再说野兽派的香氛,确实名字起得很巧妙,有机会以后也尝试一下,看看能不能从香氛的味道中感受不一样的情感。

《西方美术史》读后感(二):美即生活

选修了丁宁老师的《西方美术史》,在平装版和精装版之间选择了后者,果然收获更大。为了更好地看那些美术作品而花钱好值得。

整本书是按照西方美术史的时间顺序写下来的,断代划分很明确,每个时期都会选出代表性的人物,叙述人物生平、画作特点、作品品鉴。不仅是一本很好的科普书籍,而且可以在日后随时拿出来查阅。

书中提到的美术家真的很多,最能引起我共鸣的是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学,“美即生活”。想来自己也是这信奉着这个观点,在生活中不断发现美的惊喜,点滴皆感动。接下来会去读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书。

不过我还是不太能理解“现代主义的新意”。不仅不能从理性上看懂那些抽象的、无规律的作品,而且也难以从感性上喜欢上这些作品。虽说现代主义追求个性的表达、颠破传统的框架,但从极端的角度来说,为破而破,单凭巧舌如簧对作品的意义进行阐述,是不是也有可能催生艺术界的泡沫呢?

我确实想象不出在现代主义之后还能产生什么样的“主义”。期待吧。

《西方美术史》读后感(三):读《西方美术史》有感

《西方美术史》是2015年8月出版的图书,虽然年代不算久远,但身边一直有很多老师和同学推荐此书,最近有机会用几星期的时间品读过后,有二三想法,与各位分享。

书中的图片十分精美,同时文字全面而不琐碎,用十五个章节全面介绍了西方的建筑、雕塑、绘画、工艺美术等各艺术领域,又突出了各个时期最主要的艺术成就和最杰出的艺术家,更展示了各个艺术流派产生的历史背景、社会、宗教等原因。

作者开门见山的就先先讨论了何为艺术这个话题,而后用时间的顺序给读者展现了数量惊人的古希腊建筑、优雅精绝的古希腊雕塑、辉煌高妙的文艺复兴、雍容典雅的古典主义以及百变奇绚的现代艺术,没有深涩的学院析理,只有一个个鲜活的艺术世界被打开。我沐浴在精美的图片和恰到好处的文字中,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同时心灵也得到了洗涤。

书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四章“中世纪美术的皈依”中对哥特式艺术的解读,我曾在疫情未来临的2017年去过德国科隆大教堂,当时作为游客仅仅被建筑的宏伟所震撼,拍了很多照片却不知其背后的故事,通过书中的讲解并对比照片后才恍然大悟,在此基础上还了解到很多哥特时期的历史背景、艺术作品以及艺术家。

所以人们只有通过艺术才能走出自我,了解别人在这个世界——一个与我们不同的世界里,看到了什么,倘若没有艺术,那么,那个世界中的风景就如同会在另一个星球上出现的景致一样,我们是一无所知的。

作为一个艺术类的大学生,我认为这本书十分值得一读,一可提高审美,二可学习历史,三可丰富见闻,何乐而不为呢?

《西方美术史》读后感(四):富有魅力的艺术史写作文本 ——丁宁《西方美术史》

一想到美术,我们都会感到愉悦和欣奋,可一想到美术史,我们就不免会感到枯燥乏味。也许是因为,我们过去看美术史的时候,早就被那一堆堆枯燥的名词术语和历史知识烦坏了。然而,今天我要推荐的这本书却是例外。它是一位对美术充满了热爱、真切感知和深刻理解的老师写的,是在北京大学的讲堂中年复一年讲过的,也是曾经感动过数不清的北大学子的。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这本书从2003年出版,就不断重印和再版,显示了它在同类书中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和生命力。

这本书一开始的名字叫《西方美术史十五讲》,2007年在台湾出版了繁体字版(《西方美术史的十五堂课》,2015年又修订为《西方美术史》重新发行。与此同时,丁宁老师的讲课稿和授课录像也在平台热播,引发了读者和观众对西方美术的热情。

当然,这本书的魅力并不仅仅在于它出自北大讲堂。那么,它的魅力究竟在哪里?它到底向我们讲述了什么?今天,我想就从这两个大的方面谈谈对这本书的理解。

首先,先来谈谈这本书为什么有魅力,为什么有趣。

将一本美术史写的生动有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美术史的写作者并不是不想把文章写的有趣,可是由于历史太复杂,细节太丰富,写着写着就免不了平铺直叙,索然寡味。相比之下,丁老师的美术史之所以有趣,就在于著作中体现出来的三个重要特质:一,真实体验;二,充满真情;三,思想启发。

先说第一点,真实体验。

美术史写作必然离不开讲述作品,也离不开讲述和作品相关的博物馆、城市以及人文环境。在他的《西方美术史》中,丁老师对数百件美术作品都娓娓道来,如数家珍,能够做到这一点就是因为他坚持对作品要有真实体验。他讲述的所有作品都是他到展览现场亲眼目睹,并做了深入了解的。他的讲课稿和著作插图,都是来自他亲自搜集的素材。正是由于这一点,才使他对西方美术有了深切体察,有自己的独特视角,才能够说出与他人不同的话。

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由于条件所限,也由于观念原因,过去很多西方美术史的作者并不重视现场体验。文字和图像都是来自他人的文献素材,自己所做的只不过就是对这些素材进行整理加工。可以想见,这样的作者对作品并没有真实感受,也不可能有自己独特见解,即使有见解恐怕也很难保证可靠和正确。

真实体验是丁宁老师进行美术史研究的基本原则。实际上,他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坚持进行实地调研获取一手素材,从而确保对西方美术研究的中国视角的学者之一。读他的美术史不难看出,他常常会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自己观看艺术品的现场体验。比如,在讲述《米洛岛的维纳斯》的时候,他这样描述到:

“维纳斯椭圆形的脸庞,希腊式挺直的鼻梁,平坦的前额和丰满的下巴,平静的面容上有一种似有似无的笑意,将女性的典雅、纯洁和睿智天衣无缝地表达了出来,而那微微扭动的姿势使半裸的身体构成了一个十分和谐而又优美的S形,仿佛透露出一种音乐的韵律美。”

在对雕刻进行了生动的描述之后,作者情不自禁地,借用俄国绘画大师之口发出自己的感叹:

“在这一美的形象面前,人的心灵有一种被升华的极大愉快。俄国画家克拉姆斯柯依在写给列宾的信中说,这座雕像留给我的印象是如此深刻,宁静,它是如此平静地照亮我生命中令人疲惫不堪、郁郁寡欢的章节。每当她的想象在我面前升起时,我就怀着一颗年轻的心,重又相信人类命运的起点。”

阅读这段文字,我们仿佛就置身于博物馆的现场之中,眼前仿佛呈现出一个完美动人的画面,并能从中感受到无尽的生机和活力。描述自己亲眼看到的艺术品,讲述自己真实的艺术体验,这种写作方式在丁老师的《西方美术史》中比比皆是。

第二点,充满真情。

艺术史写作不应该是冷冰冰的,而应该是充满真情实感的。其实,当写作者用一种真实的艺术体验做出发点开始自己的写作的时候,他的文字也一定是充满真情的。

丁宁老师的《西方美术史》,虽然贯穿了从远古到现代的西方整个历史,但他最重要的关注点还是西方的艺术经典,也就是说,从古希腊开始的一脉相承的、在艺术史上产生深远影响、至今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和智慧启发的艺术经典。在绪论中,作者开宗明义:西方美术中“最为菁华的作品,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不可替代的精神食粮,具有非凡的文化能量”。这种信念使得作者对西方艺术经典满怀深情,这不仅使作者有一种深入研究艺术经典的无尽动力,也是他的文字具有打动人力量的根源。

在绪论中,作者用法国诗人缪塞的一段诗句开启美妙的艺术史之旅:

“我爱着,什么也不说;

我爱着,只我心里知觉;

我珍惜着我的秘密,我也珍惜着我的痛苦;

我曾宣誓,我爱着,不怀抱任何希望,

但并不是没有幸福——

只要能看到你,我就感到满足。”

这段看似悄无声息的题跋可以说是作者对艺术满腔真爱的生动体现。记得2008年,当时笔者曾为丁老师做助教。在最后一节课上,我曾经读了这段诗,用这段诗表达我所了解的丁老师对这门课,对美和艺术的热爱。四百多位同学给予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只有爱,才让观看有了意义;只有爱,经典的魅力才向我们当代人展现;只有爱,我们才能从艺术史中读出故事、意蕴、人生的离合和悲喜。

第三点,思想启发。

美术史不只是知识的梳理和传递,不应该是一堆堆相互孤立的词汇和事实。关于这种观念,我们在英国美术史家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中已经领教过。但在中国,在艺术史写作中表达思想,还是一种相对新的观念。

丁宁老师《西方美术史》魅力的另一个原因,就在于他将自己对西方艺术研究中获得的真知灼见融入到了历史写作中。对于特别重要的对象,比如文艺复兴三杰、提香、华托、大卫、安格尔、罗丹等等,都专门列为一节进行了讲述。在专题讲述中,作者将学术界有关研究的经典和最新成果有机地融为一体,不仅极大开阔了读者的视野,也让人常常有思想顿悟之感。

比如,列奥纳多·达芬奇一节就是很好的例子。作者首先按照人生过程讲述了画家艺术的发展阶段,然后重点对代表性作品进行了阐释。我们知道,在观看达芬奇《蒙娜丽莎》的时候,常常会有人发现“蒙娜丽莎好像没有眉毛?”丁老师也没忽视这个问题。他概述了西方学术界对这幅画做的研究,引用了瓦萨里和沃尔夫林的有关论述,尝试性的探究了蒙娜丽莎没有眉毛的问题,读之不禁令人一震:

“根据研究者的分析,剃眉毛是当时的一种时尚。沃尔夫林在《古典艺术》中就采纳了这种看法。但是,在我看来,这又似乎太不可信的。因为,在达芬奇之后的画家的素描临本中的蒙娜丽莎却明明是有眉毛的,拉斐尔的一幅素描就是如此。所以,很可能这不是达芬奇有意为之或者是作品未完成的一个痕迹,而是因为在17世纪的清洗中,有人可能将画家画在已干颜料上的眉毛(作为最后一笔)清洗掉了。修复者用了不合适的溶剂,却将杰作的一部分永远地毁了!”

所以,在读这本《西方美术史》的过程中,你会经常发现作者以一种探究者的眼光,对历史发出惊奇和疑问,并用学术的研究和独特的视角尝试加以阐释。这无疑为读者提供了更大的想象和思维的空间。

下面,我们再来谈谈第二个问题,这本书讲述了什么。

就一般观念来说,美术史讲述的当然就是历史,就是按照时间顺序,分门别类的讲述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流派的来龙去脉。这些内容当然是必要的,可是,如果只是局限于这种讲述,美术史就很容易简单了、平庸了、枯燥了。

其实,关于艺术史写作,当代已经有很多观念,其中一个特别发人深省的就是“重写艺术史”。艺术史需要重写,不同时代,不同人,都有必要也有权力重新解读历史。历史不再是一个永远不变的样子,而是要有新面孔,新解读,新趣味,新意义。这多么有趣。

当然,对中国学者来说,要想重写一部有意思的西方美术史,也绝非易事。因为,你到底有多少值得讲述的东西?有多少新思想?新发现?对艺术有何新见解?新阐释?

丁老师的《西方美术史》显然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尝试。如果简要概括一下他的著作中所讲述的东西的话,我觉得可以简要概括为三点:

一,传达对美术和美术史的核心观念

二,对经典做出的典范性的审美解读

三,对艺术做出的文化性的意义阐释

首先看第一点:传达了美术和美术史的核心观念。

要讲美术史,首先要面临的问题是,什么是美术?什么是美术史?美术史应该怎么写作?其实,一本美术史是不是有意思,关键就在于他对这些问题有没有什么新颖的见解,能不能将这些见解融入到美术史的写作中。

丁老师的《西方美术史》恰恰就首先做到了这一点。在著作的第一章,也就是绪论部分,作者提出了一个纲领性的问题:“艺术何为?”在回答这个问题的过程中,作者调动了自己长期以来对艺术的思考,对历史上很多思想家的观点进行了分析,满怀真情的描述了希腊神话中的艺术寓意和原始艺术中迷人却难以理解的审美品质。如同散文一般,作者引导我们在感性和理性的交织中领悟到艺术的本质。

在他看来,艺术与人生息息相关,美术是“将最有光彩和魅力的一瞬间凝固起来,成为空间中静态的造型”,艺术和记忆有关,是通过造型达到对人类精神生命的扩展和延伸;而最终,艺术由此成为与人类存在息息相关的文化现象。

由此可以看成,第一,将美术理解成一种审美性的静态造型,第二,将美术理解成生命存在的个体表达,第三,把美术理解为人类整体的文化存在,是作者试图要建立的关于美术是什么的基本观念。

那么,美术史应该怎样写作呢?由于上述对美术的理解,美术史当然就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着手。

其一,当然就是要关注作品,要通过审美性的观看,感知和体会作品所呈现的那美的色彩和线条,以及艺术家所塑造的具有光彩和魅力的空间造型。这就是他在绪论中分别讲述的:形体创造、色彩魅力、线条流韵。

其二,就是要对作品进行生命意义的阐释,特别是所要传达的艺术创造者所要表达的生命力量和精神意趣。这一点可以称为作品的审美解读。无疑,这种“审美解读”的观念是十分独特的。审美解读是写作者可以充分调动自己的情感力度和想象力,创造优美文本的关键,当然也是感染读者的关键。

其三,就是要对作品进行文化意义的阐释。把美术看做视觉文化,这是国际学术界近年来艺术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丁老师积极推进对美术史的文化研究,早在2005年就撰写了《图像缤纷:视觉艺术的文化维度》一书。其实,他的美术史写作中,文化始终是他极为关注的一个维度。在他看来,艺术的历史积累构成了一个博大精深的认知天地,我们可以从艺术中体会到人的认知创造的全部丰富性。而对艺术史写作来说,文化的阐释会让我们深入理解人类和社会发展的历史,特别是理解其中包含的多姿多彩的人类精神生活。

这就是丁老师对美术和美术研究的理解,也是他坚持的写作原则。我们看到,在他的著作中,我们时时都能感受到他对作品的细致描绘、审美感知和文化领悟。

然后我们看第二点,看看他是怎样对艺术经典做出审美解读的。

我们知道,西方传统美术有一个十分清晰的发展脉络,从古希腊罗马,到漫长的中世纪,到文艺复兴,到17世纪巴洛克,然后是18-19世纪的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发生的时代。但是,这个看似清晰的过程,其实又包含着极为丰富的艺术表现,各种文化的冲突交融,不同观念和技术的互动和流变,要想把这些过程和环节说清楚,还真不容易。

丁老师的《西方美术史》要做的一个重要尝试,就是试图对西方传统美术发展尽量做出一种精神上的整体概括。我们可以看到,他的著作中用了一系列简练的形容词对一个艺术家、一种流派、甚至一个时代做出概括。

乔托的觉醒、马萨乔的启示、多纳泰罗的探索、波提切利的韵味,四个词就将文艺复兴早期四位大师的人生特质刻画出来了。达芬奇的纯正、米开朗基罗的激越、拉斐尔的优雅,作者对文艺复兴三杰的概括可谓一语中的。

作者对画派或时代风格的概括同样精彩。希腊美术的魅力,罗马美术的气度、中世纪美术的皈依,文艺复兴大师的华彩,北方的气质,巴洛克的力度,洛可可的情调,浪漫主义的风采……这些言简意赅、精准传神的字眼,如果不是作者深入把握到了时代艺术的精神内涵,是不可能概括出来的。

当然,作者的解读并不只是局限于整体上的概括,而是表现在章节中对于代表性经典作品的解读上。西方美术史可是说是有一系列流传下来的伟大作品构成的。作品解读,一向是西方传统美术研究的基本方式。形式分析和语境分析,是美术史研究中作品解读的基本模式。

从丁老师的《西方美术史》来看,他现在对这些手法了然于胸。但更重要的是,他将自己的作品解读提升到了一种生命性的审美解读。前面已经讲过,丁老师重视对作品现场的真实体验,重视自己的视角,重视艺术的精神和生命特征。由于这些原因,他的解读就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自主性、文学性、审美性。

我们可以再举一个例子说明这一点。在讲述新古典主义大师大卫的时候,作者解读了《荷拉斯兄弟之誓》。这幅画讲述的是古罗马时候的一个故事。罗马人和阿尔巴人面临战争冲突,决定各自派出三个人进行决斗。这幅画画的就是罗马城的三兄弟临行前,他的父亲、母亲、爱人们向他们送行的场面。在对这幅画的背景、构成、意义进行了细致分析之后,作者引用了英国学者诺曼·布列逊的一段话,将他的解读推向了高潮:

“母庸质疑,这是一幅悲剧性的绘画。悲剧性在于,它显现了一种以性别为界限的破碎的人性,每一个碎片都生存于恒定的不完满之中。悲剧性在于,甚至是最高尚的人的行为也显然是和高贵人性的另一面联系在一起,或许还是不可分离的;这另一面就是人的群体心向中的毁灭性、政治体制的暴力性和唯心论的残忍性……”

这充满人性分析的解读,将画作中人物的悲剧命运和性格淋漓尽致的呈现出来。这种人性化的审美解读,显然就是丁老师所崇尚的,也是这本《西方美术史》孜孜以求的。

统计表明,丁老师的《西方美术史》对西方历史上近400件作品进行了分析,其中约有三分之一得到了专题性的重点解读。可以说,正是这些解读,形成了这本《西方美术史》最具感染力的篇章。

最后我们来看一看,作者是如何对美术进行文化性阐释的。

把美术视为一种视觉文化,意味着要超越艺术品的审美维度,把作品放到它的发生、接受、流传的社会和历史过程中去,把艺术品理解成与之有关的社会生活的承载者。视觉文化的要义就是要通过艺术来理解人类文化生活,现在看来,这应该是美术史写作的应有之义。

简单来说,视觉文化的艺术史,是把社会作为中心和根源,艺术是它的产物和载体。不过,过去的和一般的美术史,还主要是讲述艺术家及其作品的历史,是把艺术作为中心和主旨,社会作为背景和条件,这显然把艺术和社会的关系割裂了,也将二者的关系颠倒了。

如前所述,丁老师可以说是一位专注于经典美术的视觉文化学者。他在《西方美术史》中做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对艺术进行文化性的阐释。这些阐释,不仅体现在对各个时代总体的社会文化语境的阐释上,也体现在对艺术家的社会生活、对具体艺术作品的创作、接受、收藏……等等因素的阐述上。

我们可以举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比如在讲述“北方的气质”一章的时候,作者引用了丹纳《艺术哲学》中的观念:

“不同的生活环境为这个天赋优异的种族盖上不同的印记。倘若同一植物的几颗种子,播在气候不同、土壤各异的地方,让它们各自去抽芽,长大,结果,繁殖;它们会适应各自的地域,生出好几个变种……北方的日耳曼族的历史正是这样。”

那么,北欧的艺术是怎样的一种气质?我们可以拿凡艾克的《阿尔诺芬尼夫妇像》为例,看看作者是怎样解读的。这是一幅北欧名画,是凡艾克为刚刚进入婚姻殿堂的一对夫妻画的肖像画,这幅画最大的特点就是极其细致入微的细节描绘。丁老师的解读可以说同样细致入微,其中有一段讲到:

“画中的服饰、家具、水果、地毯都在显示主人的富裕程度。其中不少局部是精心而为。……手牵手是基督教婚礼中的一种惯例,意味着新人合二为一。不过,艺术史学者似乎还发掘出一些特殊的含义。譬如,认为在婚礼上应该是男性的右手而非左手去拉新娘的左手而非右手。如果是画中的这种拉法,可能是一个上层的男子与一个下层女子的婚礼,等等。不过,这种阐释似乎过于微言大义了。”

作者对图像的阐释,不仅展现出北欧绘画中的高度写实的特征,还在图像的阐释中让我们进入到了北欧的民俗文化,进入了一个意蕴丰满的意义世界。

丁老师对古典艺术作品的命运关注,也是他进行文化阐释的一个极富有特点的方面。一个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对“埃尔金大理石”的阐释。埃尔金是英国的一位伯爵,是他把巴特农神殿最精美的雕刻偷偷运送到了英国,成为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如何理解这些雕刻?如何理解巴特农神庙的悲惨命运?作者讲到:

“可惜,它多灾多难。公元前2世纪,一场大火毁了建筑内的大部分陈设。1687年9月26日,当时被用作炸药库的巴特农神殿发生爆炸,现场顿时迹近废墟。1801年以来,英国的埃尔金伯爵又将参与的雕塑作品巧取豪夺,运抵英国,令昔日辉煌的神殿更加残败不堪。”

在同一章的后面讲到神殿雕塑的时候,他再次提到这段历史:

“1687年,巴特农神殿在战争中被炸,大量雕塑被毁或被盗。尤其是二百多年前英国人的掠夺,使其中许多珍贵的艺术品身分异处。现存放在大英博物馆的《命运三女神》就是其中的一件。雅典卫城的雕塑应否回归已经是重要的国际性文化事件。”

不难看出,作者是带着深刻的同情和文化判断来讲述这一历史的。于是,巴特农神庙,不再只是一处古希腊建筑的废墟,而是蕴含了极为丰富和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它穿越了历史,和当下的我们发生联系。让我们思考关于艺术遗产及其价值的重大命题。

这种对艺术的精彩的文化阐释,在丁老师的《西方美术史》中不乏其例。达芬奇《蒙娜丽莎》辗转流传的历史,凡艾克《羔羊的礼赞》丰富的宗教图腾,戈雅《躶体的玛哈》中女主人公的真实身份,库尔贝巨作《画室》复杂人物的奥妙寓言……所有这一切都在作者的讲述中向我们徐徐展开。无疑,这开启了一片意义无限丰富的艺术世界。

好的。通过今天的介绍,我们了解了丁宁老师《西方美术史》的一些基本情况。下面我们再简要的概括一下。

首先,作为中国学者撰写的一本很有声誉的《西方美术史》,这本著作有着特殊的魅力。

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真实体验。其二,充满真情,其三,思想启发。作者潜心研究西方美术史几十年,走遍了欧美的艺术博物馆,看遍了历史古迹和文化原境,是抱着对历史艺术经典的真挚的热爱的,是有着深刻的研究和思考的,这样写出来的文本当然会感人,当然会引发人的思考。

其次,这本《西方美术史》不只是讲述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传递思想和观念。

它所传递的思想和观念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表达了对美术本质的认识和对美术史写作的观念。作者是把美术看成一种和人的生命、生存息息相关的视觉造型,也是把美术理解成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这种观念也决定了他对美术史研究的认识,那就是描述作品、审美解读、文化阐释。

这本书传递的思想和观念的第二个方面,就是对艺术品、艺术流派、时代精神的审美解读。这种解读既表现在对社会和时代的整体概括上,也体现在对具体作品的解读上。这一部分构成了这本书最具有感染力的篇章。

这本书传递思想观念的第三个方面,就是对艺术的文化阐释。其中涉及到对作品文化意义的发掘、对艺术创作时代语境的描述、对作品接受和流传的讲述等等。

阅读美术史可以让我们在人类审美的历史中感受到艺术之美,领悟到艺术中蕴含的活力、真情和智慧,也能认识人类发展的伟大的精神历程。希望丁宁老师的这本《西方美术史》能够带领你进入到你所向往的审美之境。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