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青衣的读后感大全

青衣的读后感大全

《青衣》是一本由陈枰著作,第1版 (2002年1月1日)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9.0,页数:4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青衣》读后感(一):青衣! 嫦娥!

看了这本书已经有段时间了,刚刚读完的时候内心十分痛苦,结尾处读了三遍,真的是潸然落泪。

柳如云,李雪芬,筱燕秋,春来,封面说这是四代青衣,我觉得不。

柳如云和筱燕秋才是青衣,李雪芬更应该花旦一样的人物,她毁了嫦娥,应该恨她。春来和李雪芬谁更应该被人恨,应该是李雪芬,但是春来的心机,更让我同是女人的讨厌,春来是妖精。

柳如云是嫦娥,筱燕秋,是!柳如云附身的嫦娥。我更喜欢柳如云,不仅仅是她的艺术让人赞叹,不仅仅是她的身段更加迷人。对比筱燕秋在春来面前的蠢和傻,柳如云更是智慧的,我恨筱燕秋的傻,一种因此生恨的恨。

让人爱恨一本书,如果我看的是小说版应该会更好。电视剧我看一点,讲实话我是很不满意,一点都没演绎出一代好青衣,毕竟徐帆也不是50年一见的好演员。

《青衣》读后感(二):人何必要有梦想

今天在书架上找到一本陈枰的《青衣》。在这样一个连绵的雨天,读这本《青衣》,不免觉得有点感伤。筱燕秋从19岁开始追求梦想,但是始终在梦想和现实中挣扎。第一次步入舞台时,却因为和别人的争执,从梦想中跌进了平凡无聊的现实生活。第二次重新登上梦寐以求的舞台,已经是在她四十岁的年纪。虽然风华不减当年,但是,依旧再次从舞台上跌落下去。

梦想,也许就是支撑筱燕秋生存下去的因素。因此虽然她没有在意身边的丈夫和女儿,但居然在夜里经常可以从自己的灵魂深处听到《嫦娥》的乐曲,我感觉在梦想中生存的筱燕秋就像是行尸走肉般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她向往舞台。在舞台上,她饰演的嫦娥无人可以相比,五十年就出了她那么一个杰出的青衣。其实她饰演的角色也有深意:嫦娥。

嫦娥水袖一挥,离开后羿,奔向月亮。但是,月亮上有什么呢?月亮上其实什么都没有,嫦娥仅仅是为了逃避或者说是为了追求梦想。但是这个梦想在月亮上也仅仅就是一个清冷寂寞的结局。

而筱燕秋最终也就和嫦娥一样,在追求梦想中,无法接受现实的迫近,也就踏上了不归路。

人不能没有梦想。到任何时候都不能没有梦想。但有了梦想你又能怎么样?

在现实与梦想之间挣扎,经常就会死于梦想。

《青衣》读后感(三):着魔

看这本小说着了魔,眼生生地看着那些画面在眼前浮动。

剧本与电视剧本身真是合得天衣无缝。演员无可挑剔。而小说流畅,读起来是那样的感觉--仿佛见刀功一流的师傅迅速又脆生生地切黄瓜的爽利劲儿,也似乎有了吃火锅的热闹与直快。

好看的书,真能逼着我一点睡意也无,拿起来就不愿放下地读完。

作者嘴皮子功夫一流。

瞧瞧我们的裴爷,爽朗直溜,幽默又带刺儿;嫦娥似的筱燕秋在筒子楼里那不输人泼妇的嘴尖利牙劲儿,有谁遭得住?春来,冷静狡猾,邪恶的聪明是噎得男人说不出一句话。。。

写着上面那些谄媚编剧的话,无非是想说明我对剧本里人物语言的敬佩程度。

另外,我被面瓜感动了。毕竟是人啊。能有个人这么心疼,这么坦率体贴地爱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情。

筱燕秋的人生有了温暖和做伴,昏昏噩噩也能过上10年,日子就那么容易的过去了,眨眼之间,青春淹没在时光中。心却不死,在层层叠叠的硬壳下压着,然而只要一个机会,一声呼唤,它就能立马打破这硬壳,全然不顾破碎的痛苦,无视硬壳给与的温暖,只为着那广寒宫里自己的影子,跳动。

那是着了魔的梦想。

入戏,那是怎样的一种神奇的感受?能让人愿为之一生疯狂?

《青衣》读后感(四):入戏太深。

看完整个人都虚了,就像是当年看霸王别姬一样。

溺在水里,久久挣扎而不得救。

我其实很不敢写这书评,怕把心里的青衣给写坏了。

但一腔感慨又无处宣泄。

她是那样的美。至死不休。

看完后,起身抽了只烟,想到前两天看的电影,她比烟花寂寞。

筱燕秋不是青衣,她是嫦娥。这是她寂寞之源。

他问,你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她答,我没坚持,我就是嫦娥。

她是嫦娥,所以她只能孤身滞留广寒宫,日日夜夜。

即使面瓜百般好,这个家千般温暖,她还是一块融不化的冰。

柳如云是真正的青衣。

她不苛求于嫦娥这个角色。她的眼里,是戏台,是青衣。戏疯子,重在戏。

她相比燕秋要幸福的多。

她淡然,她笃定。等候一生,等来了那一句,为夫前来请罪。

春来算不得青衣。

她太聪明,利欲熏心。

就算她天生的好胚子,但她的心不在青衣。在台上,她少了灵魂。

她自然也是美的,却美的小气。

我很不喜欢这个小姑娘,却也责怪不起来。

她有她的苦。

柳如云看筱燕秋似是看到二十年前的自己。

筱燕秋看春来同样像是看到了二十年前的自己。

这一出奔月,毁了三个惹人怜的女子。

惹人怜,必有招人恨之处。

她们皆目中无人,冷如寒冰,孤芳自赏,却又风情万种,像是毒药一般有着蛊惑人心的本事。

每一个运眼,每一个云手,每一个盘腕,每一个水袖,每一个身段,每一个圆场。都美得不可方物。

美是不会磨灭的。

就算被年龄打败,被岁月摧残。

筱燕秋诠释的嫦娥会一直被人记留心中,即使春来已然登台。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看完会这么难过。痛得,恍若凌迟。

兴许就是:

生活在往前走,丢了的东西用什么钱也买不回来了。

无论你怎么样努力都到不了你想去的地方,你不是上错车,就是下错站,没人能准确的说清楚感情的尽头到底是什么。

待续。

《青衣》读后感(五):淡若青衣

《青衣》。

我从图书馆的角落找出这本书。

细细看过。

可惜,不如意。

我以为,大多数影视作品是抵不过原著的任何一个字的。

可这次确是极其不相同的。

我想了很久。总是遗憾。而现在,想着想着却是释然了。

青衣,这是个好故事,可惜写是写不出来了。

大抵,青衣是一段情,一个梦。梦醒,谁又能梦回愁肠百转处呢?

是了。青衣,是一种境界吧。

身为女子,淡若青衣,是一种极致。极致之美。

一出戏,三个女子。

《奔月》。

柳如云,筱燕秋,春来。

三个嫦娥,三代青衣,依我来看,真真最有梦的倒不是筱燕秋,而是柳如云。

人说柳如云是戏疯子。是么?

你看她的每一处出场,无不在戏中,在戏中张扬。

可你细看,其实她才是真正的青衣。她其实并无上台的名利欲望,在她眼中真真是只有一个女子——青衣。

她是一个角儿。尽管不是每个人都会意,但却没有人可以代替。无人能及。

天下青衣难得一个痴字。她所有的目中无人不是身为一个角儿的傲,而是身为一个真正青衣的痴。

她,其实是最为淡然的。

她没有筱燕秋那样强烈要唱的感觉,因为二十年来,筱燕秋背离了舞台,而柳如云从不。

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妙,她都是台上的那个青衣。

她的意识里,只记得那一句话,那就是一旦上妆,整个世界都没有了。她是一个角儿,她在台上的每一个运眼,每一个云手,每一个盘腕,每一个水袖,每一个身段,每一个圆场,都是青衣,到死都是。

没有回路,没有悔处,到死,都如此。

她才是天生的青衣,她妩媚,她端庄,她淡然,她冰冷,她目中无人,她孤芳自赏,她风情万种,她美艳至极。

她的美,是岁月赋予青衣的魅力。

你看她的一生。她其实是不如筱燕秋的。她生为青衣,毁也在青衣。

青衣是正旦,端庄,严肃,正派。正襟危坐,始终是端着的,衣着朴素,一生凄苦。念白也是念韵白,咿咿呀呀,不似京白那般通俗俏丽。

是悲,是苦,青衣是一个女子的悲剧。眼波流转,都透着凄凉。

是什么?这是岁月留下的痕迹。

青衣,是有经历的。

她深爱的人,不能在身边。也罢,也好,至死不悔,至死不渝。

她信,他曾说过的每一句话,尽管他后来没有给她什么。但她情愿相信他也是此心不渝。每一年的那一日,都有那一碗汤,盛给他。她信,他喝了。

那一种姿态,在最后病床上的弥留之际,她的指尖依然翘若兰花,她的口中依然念着韵白。她想告诉他,也告诉自己。

夫啊,为妻我是,从不曾悔过的呀。

是。青衣的境界,青衣的姿态,有一半是演给观众的,另一半更也是演给自己的。

青衣女子,顾影自怜。一叹一咏都关情,却幽然,淡若极致。

那种美,无人能及。

她其实是一个女子。是千千万万个女子,每一个女子都有不同的美。

每一个好青衣,也都有着不同的经历。

筱燕秋呢?

筱燕秋是这样的,她生来为的是嫦娥。青衣的角色有千百种,而筱燕秋偏生就是那奔月的一个。

她说她受怎样的苦,都为这一个人物。

再难回弯弯曲曲的田野小径,

再难听清清澈澈的泉水淙淙。

她只有挥衫袖寂寞起舞,

她只有抬望眼寄语声声。

倘若是盛世年华太平宁静,

倘若是麦浪起伏五谷丰登;

她情愿冷落无邻血凝冻,

她情愿寒月凄清度晨昏。

从此后每到月华升天际,

便是她碧海青天夜夜心。

她就是嫦娥。二十前年前是,二十年后依然是。十九岁的她是,三十九岁的她还是。

她还用演么,她在台上,唱的是自己,舞的也是自己。

可嫦娥不老,她老了。

又或者,不是嫦娥不老,而是台上的嫦娥不老,观众心中的嫦娥不能老。

所以,她最后是妥协了的。

她看到了春来的美,春来是二十年前的她,春来上着妆,春来便是嫦娥。

她输给了春来,她输给了岁月。

她的青衣,是嫦娥的青衣。为了那奔月的嫦娥,她苦了一生,终于还是苦了一生啊。

为着嫦娥上了台,也为着嫦娥下了台。为着嫦娥爱上了乔炳章,也为着嫦娥最终没得到她爱的人。为着嫦娥守了一生孤独,也为着嫦娥最终没了自我。

我很难过。为一个难得的好青衣,难过。

因为她最终的演出,也只能定格在嫦娥身上。她用了一生的时间,最终只演了嫦娥。

奔月的嫦娥。孤独的嫦娥。

最终,远去了……

所以,看《青衣》看到最后,忽然觉得最大得败笔就是结局。

——春来,还是上了台。只留筱燕秋一个人在场外独舞。

什么叫观众的掌声让筱燕秋得到了安慰?他们接受了春来?

是这样的吗?

筱燕秋甘心么?

就算,筱燕秋甘心了。观众呢?戏迷呢?他们甘心么?他们买账么?他们难道就真的欠看那一出《奔月》?

他们冲的是筱燕秋啊。黄毛丫头春来顶场再好,算什么呢?

一场成功的演出,靠的仅仅是唱腔和身段么?

筱燕秋拥有的是什么,春来缺少的是什么。

台上,只有一个角儿。心中,也只有一个角儿。有角儿,台上才有灵魂。

这个角儿是不老的。是戏迷心中的一个传奇。

要看的,只是那一个人,别人再好,又能怎样呢?

最后的最后,筱燕秋在漫天飞雪中舞着水袖,那么美,世间仿若没了人,只剩一束月华照着她。

筱燕秋没了。她也美的那么淡然,那么凄凉。

至死不渝,她悔么?不悔。

是悲,是苦,她成了嫦娥。

她念着韵白,不这样,又能怎样呢?

雪地中,青衣嫦娥,水袖飘飞,亦真亦梦。幽然,淡若。

只是那幽淡之美的历练之苦,又有谁人能知晓?不是青衣,又有几人能尝其中味。

那么多人爱她,爱她的嫦娥。

男人爱,爱她的风月情怀,而只有女子,爱上了她的一世悲伤。

女子之爱,顾影自怜,阅尽红尘,归宿,沧桑中都成了一代青衣。

你看。哪个不是呢?

裴锦素。这个最初选择了老旦行当,最后玩票似的又唱了花脸的女子。

我是很喜欢的。

她潇洒,大度,从容,优雅。

她是筱燕秋的映照。她的这边,映着筱燕秋的那边。

拿得起,放得下。

她倚着那么优秀的条件,却从不为什么赔本生意买账。不管是京剧,还是男人。

任何人,都是奈何不了她的。除了筱燕秋。

为着这个嫦娥重返舞台,她头一次买了乔炳章这个男人的账,铜锤花脸唱起了后羿。

冷眼相看,她是这个世上最最清醒的女子。

她虽不唱青衣,却比任何女子,都能理解着青衣的境地。

乔炳章不怜筱燕秋,不怜这个青衣,她怜,就连春来的妥协,不也是因着她么?一物降一物,不无道理。

一生中,寻觅爱,却总是失望。却在这样的寻觅当中,学会了几分洒脱。

女子,当有为自己活的。

她唱花脸,实是为着女子的。自称裴爷的她,终是为了女子,寻到了那个懂得怜香惜玉的人。

她,虽未唱青衣,却比青衣还懂着青衣。又怎能不是个青衣女子呢?

一个人,淡淡的潇洒,实是青衣中最从容冷静的美。

如她说,世间哪个男子配得上她裴锦素呢?

世间,又有哪样的男子,配得上这般的青衣呢?

到最后,只有她裴锦素的后羿,才配得筱燕秋这个嫦娥吧。

而春来呢?你仔细看,莫道春来不似她老师筱燕秋那般。

虽然,她演嫦娥,而筱燕秋是嫦娥。

可她,毕竟是筱燕秋相中的好青衣。

连那嫦娥自己都说,却原来谁上了妆,谁就是嫦娥。

我本极不喜欢春来这个小姑娘,她的心计,她的野心,她的欲望,她的嫉妒。

她也美,但她的一切一切,都不是一个青衣该有的大气从容之美。

可转念,你道她不是,她竟然确是。

她没有苦么?

她是什么青衣。她是最最平凡的一个青衣女子。这个女子,知道她的所要。

谁也不知道春来的最后会是怎样的。

可你必须知晓,但凡走上青衣这个行当,归宿都多半是让人辛酸的。各自,都有各自的苦。

否则,你领悟不了青衣的境界。

就好像,你不是女子,又怎能理解女子的苦楚。

想这世上,只有女子之间,才是心意相通的。

柳如云之于筱燕秋,筱燕秋之于柳如云。裴锦素之于筱燕秋,筱燕秋之于春来……

这些那些,又岂止是知遇二字。

红尘岁月,千百年来,唱念之间,最怜惜青衣的,从不是男人,而是女人自己。

怜青衣,就是怜自己。

说到底,都是顾影自怜的。

却原来,青衣的淡然之美,源于女子的自我怜见。

不是每个女子,都能成为青衣的。因为,青衣是一个梦。

是一种归宿。

身为女子,一种姿态,淡若青衣。

美,便到了极致。

她一生,韵白为谁而念,身段为谁而摆,顾盼之间,为谁端着冰冷,又为谁运眼展眉,为谁云手盘腕,为谁莲步轻移,为谁水袖翻飞……

多年之后,你能懂得她的美么?

2006/12/14 18:14:04 萧艾于家中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