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樱与兽的读后感大全

樱与兽的读后感大全

《樱与兽》是一本由[美]伊恩·J.米勒著作,光启书局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08,页数:3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樱与兽》读后感(一):矛盾的日本人

“动物园其实就是一座监狱,在这里,犯人被动物所替代。” 1882开放的上野动物园是亚洲第一座现代化动物园,1889年正式改名为上野帝国动物园,皇家与动物园便被绑定在了一起。它也是世界第一座在非西方帝国主义政策的势力范围内建成的动物园。 动物是“野性自然”的化身,动物园本身就是人工堆砌的虚假之物。上野动物园它一直都不是一个普通动物园,是作为一种多变的媒介,向日本人民、西方国家的宣传板,将领导者的意识形态再现为自然,将政策伪装为展演。 在上野动物园建立前,日本人想在19世纪重新定义和塑造他们在自然世界中的位置。上野动物园通过改变日本民众对待动物世界的方式改变人类看待自身的方式,当时各界人士合力将动物园的世界转换成一个都市日常生活的“自然”陪衬。 建造一开始日本政府就把上野动物园作为一个号召全民为国服务的新空间,塑造日本大众的思维和行为,同时也成为向西方社会展示日本可以与西方相匹配的文化场馆。 “它的控制范围包括从中国东北的干草原带到密克罗尼西亚的珊瑚礁,从库页岛的北方森林到台湾岛山峦起伏的雨林。” 随着日本对外不断殖民侵略,二十世纪开始,动物园也被充当帝国文化传导者的露骨表达。那些来自海外新展览的“珍兽”、“野生”动物取代本土大部分动物,也是为日本公众提供了一个见证新进取的殖民地斩获的机会。 日本的实用主义会让自己从侵略者的形象宣传包装成为受害者模样,他们一再强调,日本的使命就是要将亚洲的自然资源和民众从腐朽的西方剥削那里解放出来。死去的军马、军犬这些“沉默战士”,可以被叙述者的需要随意塑造。 “将一种殉道崇拜的文化推向后方家园和战争前线。” 上野动物园最知名动物祭祀,发生在1943年日本帝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不断加速侵略中,从一个奇幻世界变成为帝国中心服务的屠宰场。用这种动物大屠杀的死亡事件构建国家需要民众勇于牺牲,而后的慰灵祭中野兽被塑造成清白无辜的受害者。1943以后群众的私人生活被征用,不断被暗示:要为国家、天皇和家庭捐躯。上野动物园大屠杀此时就像一个隐喻:民众轰炸在所难免。 战后战败的日本又因为美军霸权主义控制下,鲜明否定过去,上野动物园摇身一变为致力于打造天真无邪的儿童和清白无辜的东西形象的主题乐园。 可以说,上野动物园对外所宣传的形象一直和国家的意识形态息息相关。

《樱与兽》读后感(二):血樱花 困兽

“动物园其实就是一座监狱,在这里,犯人被动物所替代。”

上野动物园,在如今人的眼里,是与大熊猫挂钩的一个美好地方。

樱花与野兽,应当是相映成趣。

我是抱着这样的一种心情来阅读这本书的。

我没想到,未仔细阅读副标题中的“帝国”,竟然会导致一本书的阅读体验,变得完全不同。

这是一本描述日本雄心壮志,却最终落空的历史,只是恰好使用了动物园,作为一个切入点。

日本野心,天下皆知。

只是书中的观点实在新奇:

“动物园和博物馆的建设都着眼于塑造大众的思想和行为。”

当然,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理由,为日本的种种古怪行为进行了合理化。

否则如何解释,小小的上野动物园,竟如此频繁地更换动物,甚至还如书中所说,在必要时,还会无害化处理一些动物。

毕竟,上野动物园,承担的不仅仅是一个大众娱乐设施,而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大都会民众的渴望对象”而存在。

民众,应当看到动物园里的珍奇动物,然后联想到帝国的繁华,从而对帝国产生向往/满足。

以上,或许就是当年那些人之所想。

问题在于,空有设想,却根本没想到过实施的可能性。

承担了明明做不到的任务,自然把整个动物园都病态化了。

帝国迷梦,如何能期待一群动物来实现?

因此,我们终于明白,为何那些过剩的动物是要被定期淘汰的,甚至驯养动物和外来动物的兽医药都是临时提供的。

毕竟,站在舞台上表演的,哪里会有真正的保障?

又有谁会给这些可怜的展示品们以道德考量呢?

想来如今这些事已不为人所知,大家只能看到上野动物园中大熊猫的憨态可掬,和上野动物园外无论何时都大排长龙的景象,我真的难以想象,当年的上野动物园还经历过这些。

这让我总忍不住去想,是否如今还存在这样的荒诞?

樱花落在野兽身上,竟能给野兽带来如此大的伤害,我为野兽一大哭……

《樱与兽》读后感(三):动物园背后,映射出人性残忍与贪婪的一面

现代人,恐怕没有几个没去过动物园吧?

如今每到节假日,动植物园都会人满为患,带着孩子去动物园看动物,似乎是现代家长常做的事情。的确,一个动物园就可以满足人们对动物强大的好奇心,然而如果我们从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则会发现其实动物园——它其实挺残忍的。

哈佛大学历史学教授伊恩·J.米勒在《樱与兽》这本书中,聚焦于日本第一座现代动物园——东京上野动物园,讲述它的诞生、发展以及功能与作用。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发现,原来上野动物园不仅仅是著名的观光景点,它还有一定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它反映了生态现代性的自相矛盾。

东京上野动物园成立于1882年,其建立目的是为了将人类与动物分开,并通过展览这种形式满足特定人群的目的,比如对动物好奇的人,想要驯服动物的人等。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动物园却具有了更为广泛的意义,它与日本的政治、文化以及历史时间的日常现实产生了关联。动物园本身就意味着教化与秩序,这便形成了能够服务于诸多政治与社会目标的自然世界观。

被关在围栏中的动物其实已经失去了自由,这仿佛就像是人类的监狱,只不过在监狱中的是犯人,仅此而已。另外,人类总喜欢将动物园与生命保护联系在一起,我们所看到的也是人们对动物的精心照顾,可这样温馨的画面背后却是另外一番景象。比如明治初期,日本为了追求“文明开化”,从国外引进大批动物并对它们强行分类,一些战争时期的“战利品”动物以及军用动物也成为了展览对象。让人无法接受的是,上野动物园曾对园内知名也最珍贵的动物进行系统性屠杀,整个屠杀过程惨烈无比,更让人愤怒的是,当所有的杀害行为完成后,这些行为还以一种精心设计的宗教庆典形式(献祭)公之于众。

帝国之后的日本,从国外引进许多动物,其中有两只大熊猫从中国引进,然而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因“熊猫热”的出现,他们期待培育出属于自己的熊猫。于是,他们采取人工繁殖计划,人工授精的熊猫出生,只不过圈养环境中出生的大熊猫,挺过出生后第一个月的不足50%,虽然日本曾花费好几百万日元,但直至2006年陵陵去世,他们也仅有三只不为中国所拥有的育龄期雌雄熊猫。难怪伯格这样称动物园的动物:“构成致敬它们自身消亡的鲜活纪念碑”。

由此来看,上野动物园原本是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将整个自然缩略到动物园来,“文明”也是他们遵循的首要秩序原则,可事实上因人类的追求与贪婪,它早已失去了所谓的“初衷”。

读《樱与兽》这本书,我们不禁会思考,动物园曾经所遵循的所谓“文明”究竟何在?真正的文明又是如何?人类与动物、人类与自然的互动,也并非只有动物园这一种形式。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