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The Hot Zone的读后感大全

The Hot Zone的读后感大全

《The Hot Zone》是一本由Richard Preston著作,Anchor Books出版的Mass Market Paperback图书,本书定价:66.0,页数:42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The Hot Zone》读后感(一):活着才是小概率

#读书笔记

By Richard Preston.

看了美剧后立马下了电子书,觉得拍得很不错,没想到书简直是炸裂!!英文原版比美剧细节更多,相比之下,更推荐书!译文版是上海译文出版的应该还不错的。

毛骨悚然的纪实文学,恶心恐怖惊悚却沉溺不能自拔。20号才看完上一本animal farm,这本只花了五个晚上就刷完了,期间一直眼皮跳的原因估计就是用眼过度,每天看到很晚,一章又一章根本停不下来!

同在地球上,病毒和人类,和万物一样,都是大自然的一环。埃博拉病毒对我们来说可能只是霎那间新闻里的一句话,但,这一句话里对我们潜在的威胁令人心悸。

整本书场景和章节的切换很自然,层层分拨开来,没有深入探讨病毒科研,着重笔墨在应对上,却更能突出人类在病毒面前的无力感。

医生、研究和追寻这些病毒的前驱者们,真是勇士。

一度看到感激生活,感激益阳这座小城。

天气固然恶劣,冬寒夏炙,却没啥天灾,最多发发洪水,而且人为可以基本控制了。

看到觉得每个活着的人都是小概率事件,要珍惜生活啊!

《The Hot Zone》读后感(二):线状病毒与人的故事

非洲这片土地,是人类的发源地。这片广袤的雨林中,孕育了无数的动植物。但同时也孕育着古老的,简单的,我们未曾发现,却致命的生物。我们开采雨林,修高速,种玉米;在我们侵犯自然的同时,在我们从自然获利的同时,那些不知名而古老的病毒也悄无声息地进攻人类。自然,是值得尊敬和敬畏的。

1989年,美国华盛顿周边的实验动物基地猴子中爆发疑似埃博拉扎伊尔型病毒。时任美陆军传染病研究中心处理疫情的相关负责人说过这样的一段话:“如果我们当年,能够早一些发现艾滋病毒,并且及时研究治疗,将其控制在原发地,那么我们将拯救多少人的生命呢?”可随后,这位长官也这样说:“如果艾滋病当初很早就被发现并控制,那么相关研究部门将会认为它只是偶发于非洲偏僻村落的一罕见病,又怎么会投入资金进行深入研究呢?最终,它还是会随着人类的活动而传遍世界。。。”

我们现在说这句话,对于艾滋病来说没有任何意义;但是对于同样来自非洲热带雨林的埃博拉或者马尔堡或者任何一个我们未曾听闻却致命的病毒来说,却无疑是个警示:如果未能及早重视,当它们悄无声息蔓延到世界各地时,将是一场无法想象的灾难。

这本书有太多的地方给了我震撼和感动。即使在今天,埃博拉病毒的致死率仍然有50%,而发现之初,埃博拉的致死率是90%。我们今天对线状病毒的所有宝贵知识,是患者,医生,研究人员,以及实验动物,用他们的命换来的。我想把这些感动我的瞬间记录下来:

1。美军一队科学家,来到刚果附近山洞,寻找马尔堡病毒原生宿住。进洞前,一行人严肃讨论了如果自己死在这里,遗体该如何运回国。他们的行李中,准备着运尸袋。明知前方就是死亡,却没有退缩。

2。曾任美军传染病研究中心病理科主任nancy 这样描述兽医的职责:"首先是尊重和爱护动物;但同时,在人类的医学研究中,兽医的另一部分职责是负责感染,观察,甚至解剖实验动物,以得到数据” 这段话让我对兽医有了很深刻的理解。

3。美疾控中心研究人员去非洲采集埃博拉感染者的血样,操作过程中被污染过的针头扎伤。这个人当时是可以选择做直升飞机离开直接隔离治疗的,他却选择了留下。原因是:我是一个医生,这里有我的病人。

4。1989年,处理感染猴舍的时候。美军传染病研究中心决定对全部450只猴子进行安乐死。执行任务的负责人是兽医部门的主任。他是第一个穿上防护服进入工作区的人。期间有个细节:在执行任务之前,他给每一只猴子喂了饭。作为长官,他冲在最前面,做到了为下属负责;作为一名兽医,他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保护并尊重动物,尽管它们是一群多数染病且马上要安乐死的猴子。

5。还是Nancy。在1989年猴舍事件中,Nancy负责对猴子进行解剖及病理分析。执行任务过程中,她的父亲病危。在老父生命最后一天,她和父亲通话说:“爸爸,现在有严重的疫情爆发,我不能离开,但我保证圣诞节一定回去。” 看到这里,我哭了,这是看这本书唯一一次流泪。忠与孝,始终是不能两全。

6。Nancy的导师曾经对她说:“女人,尤其是已婚已育的女人,不适合在生化P4实验室工作。因为他们需要的是头脑冷静,无所畏惧的人。因为P4实验室都是没有疫苗的致命生物” 那人还说 “从事这份工作,就意味着你要忽略你的家庭”不幸这句话被言中了。。

本书写于1995年。在这本书完成近20年后,西非爆发了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埃博拉疫情。死亡人数比埃博拉病毒发现近半个世纪以来的总和都要多。2016年,hot zone 被翻译成中文,取名《血疫》。

《The Hot Zone》读后感(三):二读《血疫》

时隔一年半,二读《血疫》。这次选择挑战英文版,意外地加入了某读书训练营。但后期由于进度不一,不再与大家共读。好在凭着意志,终究是读完了这本450页的书。

英文版《血疫》

一读时,关注人类的英勇反抗,封面那张医疗队员全副武装的照片,极大地震慑了我。03年抗非典时,我还是幼儿,记不清细节,只觉这些生物病毒,都是距自己很遥远的事物。埃博拉源起非洲,而非洲,我很向往,但也许一生没有机会去一次。于是埃博拉和艾滋、疟疾、霍乱一样,与我之间隔着层厚厚的迷雾。而人的集体智慧,在课文里,在新闻里,反复出现,反复称道,在头脑中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记。

于是,第一遍后的《血疫》,是一本脱离我自己生活的科普读物,是对新领域的一次哆哆嗦嗦地张望。

二读摆脱了翻译腔很重的译文,惊觉英文可以如此冷峻、漠然地把感染病毒到身亡的全过程描写得干干净净。读着津津有味,完全进入恐怖小说的调性了。

线性病毒埃博拉,只由七种蛋白质组成,是和地球一样古老的生物。在生物病毒等级上,它被列为第四级,远高于第二级的艾滋和第三级的SARS。在十几天内,它由内而外,把一人变成人血炸弹,而它给人类种族带去的可怕后果,用一个词形容,便是核武器。

书中对人感染埃博拉后的描写,可谓是全书最精华的部分。

起先在血管中出现小血块,血液流速变缓,血块粘附在血管壁上,全身供血开始受影响。皮肤出现大小不一的红斑,病毒吞噬皮下胶原蛋白,皮肤表面出现水泡。紧接着,皮肤裂开,鲜血涌出,红疹扩大为淤青。牙齿、牙龈出血,舌头和气管膜纷纷脱落,死亡的细胞随着呕吐排出或被咳进肺部,心脏出血并最终被血堵塞。眼球、眼睑出血,血滚在脸上,却无法凝固。肝脏肿大,开始液化;肾脏停止工作,而脾就像一颗由血做成的棒球。小肠大肠死亡,并随着血液排出体外。睾丸、卵巢出血。埃博拉最后来到大脑,神经坏死,大脑停止工作,人进入休克。

而正如暴风雨前的宁静,随着时间流逝,感染者变得越来越安静、甚至呆滞,最终,因一个契机,人突然像导火索终于燃尽的炸弹,壮烈地爆发。病毒亦随着宗主的死亡,趁爆发之际快速寻找下一个目标。

没有人知道埃博拉到底起源哪个具体的洞穴、丛林或某种动物。大自然为它提供了绝佳的藏匿之处。人类,只不过是它玩弄于鼓掌间的猎物。也许我们反抗取得的胜利,只不过是埃博拉短暂的放松小憩而已。

面对如此生物强敌的人类,依然分成了若干个群体甚至派系。书中后半段对于华盛顿周边爆发埃博拉疫情一事的叙述,颇显啰嗦。不同派系间的政治博弈、责任和义务的互相推搡,不应该占了主流。而在这巨大的篇幅中,某研究者的一段思考十分值得玩味:

埃博拉就如同艾滋一样,给人类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而艾滋病,倘若当时它刚在非洲发现时,就能像现在这样引发全球的关注和警惕,那约有百万人可以不必死去。然而这是不现实的,我们当时只会觉得,这是仅在非洲小范围出现的疫情,不必小题大做。

人类的反抗,究竟是被逼到极限的负隅顽抗,还是和大自然做出的主动妥协?在其中,究竟有多少先决性的智慧?

书的最后一章,约有一万字英文,是作者的反思,也是这本非虚构想要真正阐述的道理。

这些病毒,是不是就是大自然的免疫系统?当我们无底线地侵略,大自然做出了反击。

大自然,有它自己奇妙的平衡方式。想象,五十亿人口和其他百千亿生物共处一个星球,即便穷尽人类全部的智慧,也许也未必探索出百分之一的奥秘。而在今天,当我们沾沾自喜于所取得的成就时,曾经不可及的未知,也变成了只要一趟航班就能改写人类命运的危险。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