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Heavier Than Heaven读后感精选

Heavier Than Heaven读后感精选

《Heavier Than Heaven》是一本由Charles R. Cross著作,Hyperion出版的Hardcover图书,本书定价:USD 24.95,页数:40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Heavier Than Heaven》读后感(一):如果你能忍受的话

:"请继续前行,Courtney,为了Frances,为了她没有我而将变的更快乐些的生活.我爱你,我爱你.那是最后的几句话.写的比所有的字都要大,填满了所有的空.他将信纸放在一罐罐装土壤的上面用笔钉住中间,看起来好象是一个树桩将纸高高抓在了土地的上面. 他从软尼龙袋中拿出猎枪,仔细的叠好袋子,好象一个小男孩在教堂礼拜之后放好他最好的休息日服装.他脱掉了他的夹克.把它放在袋子的上面,又将两条毛巾放在这堆东西的上面.啊,同情.一个甜蜜的礼物.他走出去弄了少量的水为了他的药品大餐然后又坐下.他打开了25发装子弹匣,拿出了3发.把他们放在枪械杂志上,他拉动了雷明顿的枪栓让一颗子弹滑入枪膛.小心的把它放在一边.

他抽了他最后一只骆驼香烟.又喝了一罐Barq's.

关于科本的东西很多,越来越多并不等于越来越了解。

我周围喜欢科本的朋友越来越抗拒知道他生前的点滴了,和我一样

就像你不会喜欢在一张全是他的小样的口盘里听到他孩子的哭声,

你只是想听他的声音和音乐,

并不是他的死

我不知道他为什么死。也不想知道

《Heavier Than Heaven》读后感(二):重于天堂

第一次看Cobain的传记是郝舫的《灿烂涅磐》,现在看来那本书加入了太多作者的情结,把Cobain太过神话了。而且作为传记,事实太少,论断太多。

但是这些都是看了这本才有的感慨,郝舫的文字有一种煽动力,我看了总是很激动,愤世嫉俗得不得了。没顾上挑毛病。

在heavier than heaven里,看到了真正的Cobain, 首先他是天才,我觉得这是他成功的最主要的原因。然而他的性格过于敏感,这使父母的离异给他带来的痛苦远远大于常人。我觉得他的性格中有一些与生俱来的阴暗部分,天生喜欢死亡,绝望,自毁的调调。 然而他也并不完全像那些加给他太多光环的人所说的那样,是蔑视商业化,决不妥协的grunge精神的代表,当MTV的头头不允许在颁奖晚会的演出中唱rape me的时候,他也最终是妥协了。他曾经打电话给他的经纪人抱怨说电视上播放他们的MV次数还不够。他为了支付新购的房子的巨额账单而不得不参加他非常不想去的欧洲巡演。他不快乐,在他生命中的最后将近两年里面,他无法体会到甚至是常人的快乐,更加不用说是作为Super rock star & millionaire 的快乐了。

他的胃病和日渐严重的毒瘾让他甚至一刻都无法逃离身体上的痛苦。他的出名和富有给他的也只是日渐加深的空虚感觉。最后他觉得他恨所有人,从半生的好友和乐队伙伴Krist, 到曾经心心相应Courtney,甚至是他的母亲和最爱的妹妹。

但我觉得他其实也有一点享受痛苦的感觉,并不是想完全摆脱它。他在日记中写他喜欢做胃镜的感觉。在他短短的一生中,他写了很多很多的日记,他描述自己的感受,他写了很多从未发出的信, 他的与别人沟通的尝试,最后都被自己否决了。然而对痛苦上瘾最终得到的只能是更加大的痛苦,在最后的日子,他每天用足以致命的大剂量毒品麻醉自己,以至于有一天他所有的亲人和朋友都聚集在一起,想合力劝说甚至威胁Cobain去戒毒,让他觉得所有的人都背叛了他,最后他赶走了所有的人,甚至连毒贩都不敢收留他,他在自己的车后座从又一次OD的昏死中醒来,没有人能都在他身边。

我看不到除了用他提起过很多次的最喜欢的自杀方式来了结自己,Cobain还能够有什么其他的结局。但是他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活了,也用自己想要的方式死了。我不觉得他还有什么遗憾的。作为乐迷,我也没有什么遗憾的,他留下的音乐已经够我慢慢体味了。

《Heavier Than Heaven》读后感(三):恨是艺术的第一生产力

Charles R.Cross是个很不爱谈论音乐的音乐传记作者。去年读他写的《满是镜子的房间》时就对这一点很有意见,前不久 为了写稿又读了此人写Kurt Cobain的《Heavier Than Heaven》,后者的絮叨程度还要更上一层楼,它令我觉得这个人不仅仅 是不懂、不关心音乐,而且他根本不喜欢Kurt Cobain和Nirvana,他甚至不喜欢音乐。与Jimi一样,作者致力于还原Kurt人生 的真相,从Kurt的各路亲戚和老同学处采访来了大量八卦,奈何他好像根本没有组材的意识,导致前面大半本书都是些无聊透 顶、意义重复的家庭琐事,详尽到连他爸爸给他买自行车都被泼以浓墨重彩。Nirvana的成员也有登场,不过只限于与Kurt一 同长大的Krist,他也是被找来谈论Kurt青少年时代的种种小事的。他还非常敬业地翻阅了大量Kurt谈论其早年岁月的访谈,然 后挨个询问当事人,成功将Kurt的每一处夸大都一举戳穿。

可是到了音乐层面,他就再也不发挥刻苦钻研的精神了。书里对Nirvana和Grunge基本就没怎么谈,巡演、唱片全都几句 话带过,业界人士的发言只有零星几行,Dave Grohl干脆就不在受访者之列。作者沉浸在Kurt的私人世界里不能自拔,顾不上 去查阅和引用有关Nirvana的音乐与文化意义的资料,反倒让Kurt的吸毒史连篇累牍,快结束了才想起来他的瘾君子还有个乐 队,莫名其妙地补了一句:“Nirvana已经变成了Kurt Cobain的独裁部队…”全书最大的亮点就是Courtney Love,倘若你此前从 未接触过任何有关她的报道,一定会深深地喜欢上她。Cross笔下的Love不仅漂亮性感且行事颇有条理,被Kurt诱骗才染上了 毒瘾,此后她一直在想尽各种办法戒毒,为了将丈夫拉出毒品泥沼不遗余力,而且是个深爱孩子的好母亲,Kurt的死是她人生 中最大的打击——总之,比起我们所熟悉的那个把巨额遗产如数花去吸毒、吸毒吸得没有自理能力、满口胡言乱语而且被自己 的女儿申请了人身限制令的女人不知要高大多少。真相其实很简单,作者与Love算是私人朋友,她才是本书的主要信息来源, 甚至允许作者去翻阅了Kurt的日记和书信,后来Kurt的日记果不其然也出版了,这种行为大概已经接近下作了。

概括地说,作者巨细无遗地把Kurt的私生活挖了个底朝天,他将所有的笔锋都集中在Kurt一人身上,不选材、不组材,不 在乎事件之间的联系,只想把所有信息都堆叠上去,用显微镜照得他无处遁形,温吞的笔调让人看不出他对主角有分毫的感 情;而他竟然还能使用“小报记者”这个词来描述Kurt自杀后冲去抢新闻的记者,这可真是有些荒谬。我觉得写传记是需要“就事 论事”的,既然传主是音乐人,那么音乐就理应是作品的主题;而且尽管Kurt本人是公众人物,但绝非所有事都隶属于公众范 畴,如果是成名后、乐队间的事情那么怎么挖都无所谓,可是何必要将这么多精力用于还原每个鸡毛蒜皮的早年细节?实际上 在我读过的大多数人物传中,无论是哪个领域的人物,其早年经历往往都只占开头的几个章节,哪怕他英年早逝了也不例外。

阅读过程中我屡屡想到一些新闻报道,很多还刊发在有影响力的媒体上、乃至被当作新闻写作的教材,它们的事件主人公 是因为犯了错误而变成焦点人物的普通人,于是记者们就会一窝蜂地赶去采访他的老师、同学、同事以及邻居,将这个人扒得 一丝不挂,写出来的稿被称之为深度报道、追根溯源;更恐怖的是很多受访者都会毫无顾忌地在录音笔和镜头前侃侃而谈,发 挥出平素从未发挥出过的高超口才,让整个过程顺利得不可思议——前不久我在整理旧杂志的时候就在某著名的正经周刊上翻 到了这么一篇报道,主人公碰巧还和我念过同一间学校,我读了两段就把杂志扔了,字里行间全是触目惊心,我完全不敢想象 这个人自己读到报道会是什么感受。这种事只要做得没有太过火自然不违法,但一想到世上还有这么多人在忙于把别人的生活 拆解得七零八落再晒给全世界,我就不寒而栗。我干脆也不无恶意地揣测一下:本书作者的消息源,也就是所谓的三姑六姨, 大体上都是些给两块棒棒糖就会出来秀存在感的人物,至于Dave Grohl等人,大体上是不愿意跟八卦记者聊太多的。所以说越 无聊的人就越无聊,行为上的无聊与精神上的无聊绝对是一组正相关——这类人很少意识到当他们在镜头前笑着爆料时,类似 的报应或许有朝一日也会反弹回自己身上。

鉴于作者着实太过关注Kurt的私生活,所以他会给你造成一种错觉,会让你觉得一个游手好闲、不学无术且满口谎言的少 年,凭借天才,轻而易举地组了乐队,轻而易举地席卷全球,轻而易举地成了摇滚之神,轻而易举地成就了一切,而他所做的 不过是吸毒,所有的不过是天分。你很难意识到被碾回塑料废品的唱片堆里还有着无数未被发掘的Nirvana,在Club里和他们 擦肩而过的乐队本来也有可能成为Nirvana,许多兢兢业业的音乐人一朝滚回社会底层仅仅是因为Nirvana,还有大量与Kurt一 样有才华的人还在小镇上锯木头——你所能看到的只有满页满页的琐事、琐事、琐事,吸毒、吸毒、吸毒,仿佛每个游手好闲 惯了的天才都能在吸完毒以后变身万众瞩目的巨星,他们的法宝仅仅是那几个被用烂的字“敏感脆弱的天性”。或许有人会说这 是由于遵循原则的作者拒绝在事例之外加以评判所致,但这本书很多地方写得都很像小说,尤其是讲述Kurt Cobain自杀前时 光的最后几章,完全就是作者的想象。

如果说这本书还有什么侧重点的话,那就是他想证明Kurt不仅是普通人,而且是个任性蛮横的严重中二病患者。前文已 叙,作者反复强调Kurt虚报学历、经历造假、性格孤僻、沉迷吸毒、为家人造成很大伤害,但这些内容要么与音乐无关、要么 作者本人没能将之与音乐连接起来,可以看出他并没有仔细思考过“敏感脆弱”四字的含义。几乎所有Kurt的介绍页面中都会提 到“儿时父母的离婚为他造成了很大伤害”,这一点也在Kurt的访谈中被反复提及。(接下来的内容可能会有些许敏感,如有冒 犯我在此先行道歉)对Kurt这种到处辗转的孩子来说,家人围坐吃饭、父母间的亲昵等等都是在他的整个成长过程中都从未经 历过的场景,当互不碰面的双方相互指责,一方不断告诉他要去恨另一方时,他也就不会知道人们如何表达感情,不会知道冲 突爆发后要怎样平息,甚至不会知道该怎样关心别人,因为他很少见到人们相互关心。他的世界也就只能凝固在唱片与漫画 里,漂泊在街头的游荡中,只能看到表面的人永远也体会不到他是以怎样扭曲的炽热在用力活着,把十余年来所有的抑郁都聚 结在了心底。

最后他逃开了这座万人小城,没有拿到高中文凭,作为怪孩子浸透在周围人的有色眼镜里,满心都是挣扎与怀疑。倘若不 是幸运女神在一败涂地时降临,他的结局也只能是回去锯木头或者当兵,在念及被碾成碎片的专辑时哭泣,乃至将自己消磨在 精神分裂里。作者力图把这层恨写得愚蠢——终生解不开心结固然愚蠢,可是艺术恰恰是澎湃而偏执的,恨恰恰使人拥有澎湃 的愤怒与偏执的心灵,于是在他尖锐的音符里,满满浸透着天才的恨意。也正是因此,他偶尔闪烁的些许甜蜜,才分外光明。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