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東京奇譚集读后感100字

東京奇譚集读后感100字

《東京奇譚集》是一本由村上 春樹著作,新潮社出版的単行本图书,本书定价:JPY 1470,页数:21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東京奇譚集》读后感(一):我喜欢的品川猴

那只会偷名字的品川猴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他为什么会喜欢偷名字?他偷了名字放去哪里?他对名字有什么要求?这些我关心的问题村上一概没有给出答案,他只是将一只认真专注而且勇于承认错误的小偷猴子推到我的面前。主人公“我”最近常常突然间想不起自己的名字,只是名字,其他都记得起。于是恍恍惚惚害怕得上老年痴呆症或者别的什么可怕疾病,她去了一家社区开的心理辅导症所,医生的辅导使其堕入记忆的深渊,她想起了一些平淡学生时代的平淡往事,还有一些永远不想记起的事,包括一个美丽女生的自杀,包括其实父母一点都不喜欢不关心她的事实,包括她对现实生活的费解无奈。失去的名字并不仅是一个虚无的代号,它几乎是“我”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一个象征,失去了名字,割断了与回忆的联系,对未来的勇气。抓住偷名字的品川猴,找回名字,找回勇气,她回到了现实。

品川猴的存在乍看下是村上式的突兀,但我们的生活中的的确确存在我们自己无法解释的莫名其妙的事情,长久的思不得解使我们习惯于将困惑交给时间去埋葬,甚至没有勇气像主人公一般去找个心理医师,或者安静地反思。还不如像村上这样让一只品川猴在城市的下水道穿行,把那些还有在、希望但已庸庸碌碌的人的名字偷掉……

《東京奇譚集》读后感(二):a little

看过村上所有的长篇,几个短篇集,之前最喜欢的短篇集是《去中国的小船》,在那个阶段,作者更看重的是如何描述那种更为内在的纠结,而少去考虑这些的成因,仅仅描述这种“孤独的结果”。

我总觉得那个遗忘姓名的故事意在表明无论一个人的有过怎样的过去,背景,都要接受现有的自我,“下雨的时候,雨便是我的一部分。”孤独似乎因此才有了割裂的可能。

我又在24,26楼层间寻找别人的踪迹,却更多地发现自己的影象,因为我的确需要去寻找,什么呢?还没弄懂,结尾就说道:“我大概又要在另一个场所寻找门、雨伞、炸面圈或大象等形状的东西,在所有可能找见的场所。”

必须要有所放弃,在该松手的时候不要紧抓不放。

丧子的母亲获取没有能把握住巧合的力量。我一直不明白何苦去描写这么一个“顺理成章”,参杂在其中的另一个平行世界丝毫不起作用的世界,或许这本来就是这个世界的模样。无疑,是个悲伤的故事。

“我衷心希望有爵士乐之神或同性恋之神——或者其他任何神都可以——在什么地方不动声色地以某种偶然的姿态出现,保护着那位女子,非常简单地。”

而我衷心希望猫咪之神护佑着因为惧怕黑暗而在被窝里躲藏的孩子。我也有一个守护神,不是么?这种想法带动的生活或许真的能带我走向恰巧错过的地方,那个本来的场所。

我依旧无法具体的了解村上小说世界的构成,但是总能体会到那种对于世界时而残酷却偶尔尚有一丝温存的真实地存在。

《東京奇譚集》读后感(三):东京奇谭的习惯性阅读

最近读完了村上春树的最新短篇小说集:《东京奇谭集》。

全书由五个短篇组成,都是超现实的故事。第一篇《偶然的旅人》主要讲述现实生活中也经常会出现的“巧合”,也多少有点“既视感”的影子。第二篇《 哈纳莱伊湾》主要讲述人死后在大自然中残留的“记忆”。第三篇《在所有可能找见的场所》主要讲述主角探查一场无缘无故的神秘失踪事件。第四篇《 天天移动的肾形石》主要讲述莫名其妙的物体移动,有点类似不明现象学里的“波尔代热斯”现象。第五篇《品川猴》则是有关擅长偷盗人类名字的神秘动物的。

五个短篇都是讲述灵异事件,而每个灵异事件的根源又跟当事人的深层心理有极大的关系。所谓灵异事件,也多少是当事人内心的羁绊在外在世界的超现实的反映。书名《东京奇谭集》,想必也是希望通过这些奇怪的超现实元素,多少反映一些东京的现代人的心态。

熟悉《挪威的森林》的读者可能会对村上这些超现实的小说有些不适应。毕竟《挪》是村上颇具现实感的一部当代爱情小说。但是村上春树实际上是很擅长写灵异的东西的,从《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到《拧发条鸟年代记》,再到《海边的卡夫卡》和《天黑以后》等等,无不充满了玄妙夸张的超现实特征。而且,我发现村上的小说开始越来越具有视觉上的效果,比如《海边的卡夫卡》很有种深夜档动漫的意味,《天黑以后》则鲜明地勾勒出了一种电影般的镜头感。

村上春树的小说真的是越写越短了。上一本《天黑以后》就挺薄,现在这本《东京奇谭集》就干脆变成了短篇小说的册子。我还是蛮希望他多写些精品的长篇,那才是他功力的所在。

不过无论怎样,购买村上春树的小说都还是我的一种习惯,这个习惯没有特定的理由。

《東京奇譚集》读后感(四):契机×东京奇谭集

契机比什么都重要。

偶然的一致,说起来也许是到处普遍存在的现象。

也就是说那一类的事情在我们周围,是日常经常发生的

但我们大半没有留意到

就那样忽略过去了。

就像大白天射向天空的烟火一样,只听到微弱的声音

就算抬头望向天空也什么都看不见。

可是如果我们有强烈追求心愿的话,那可能就会在我们的视野里

以一个讯息浮现出来,

变得可以鲜明清晰地读出那图形和意思来

——《偶然的旅人》(村上春树《东京奇谭集》)

他一贯地写得非常地贴切

就像把你窝在心里无法表达的那玩意

轻描淡写就完成了

“契机比什么都重要”,机会分子的最爱

在床头无数个将睡未睡要醒未醒的晚上或早间

终于把东京奇谭集看完了

断断续续地虽然有些不敬,但有什么办法呢?

最喜欢的还是“偶然的旅人”,

心中为“星期二一个人开着HONDA绿色手排敞篷双人座到超市读书”这个洁癖形式感

而“当”地响了一下

在一些无所事事的时刻,想想这样似乎也未尝不可啊

建议不要上他的当而去阅读“日日移动的肾形石”,

里面有句魔咒似的话语(当然这魔咒对女性读者无效,female大可放心阅读),

导致我受了催眠式地活在那个倒数中

如果你真的好奇读了这一章,别怪我不事先提醒

看完之后,有点怅然,毕竟,下一本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还有,这次是在赖明珠的语感中读完了

相较之下,赖女士比林少华来得地道些

因为,我再也见不到“……来着”、“……的光景”之类的了

原来原来,林老师一直在主观地营造着一个属于他的秘密

呵呵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