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读后感1000字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读后感1000字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是一本由修昔底德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0.00元,页数:7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读后感(一):悲剧仍会重演

这场规模空前的战争被后世引为分析一战、二战,乃至冷战的范式。此战的起因,并非民主对抗专制,也无关奴役与解放,而是源自人类的贪婪。败者星散,重伤的胜者也旋即覆亡。分崩离析的希腊世界,只能坐视马其顿步兵方阵的脚步声隆隆南下,踏破其残梦。————日月如梭,星移斗转,人性却没有丝毫改变。所以,同样的悲剧仍会重演。修昔底德在史述中舍弃“神意”表达,凸显“人”的作用,将历史学推进了一大步。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读后感(二):不一样的书

这里头出现的人物,我们不知道他的长相,穿着,爱情。

只知道他是谁的儿子,做了什么事情。

我看这部书,参照这孙子兵法看,看里头的将军是怎样打胜仗的,又是怎样失败的。

里头的经典案例,完全可以给孙子兵法做注。

修昔底德跟孙子的生活年代相近。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读后感(三):无题

法律保护被压迫者,伯里克利演说中提到;书中经常写:某某的儿子某某,非常神奇,可能跟中国的古人一样,对于祖先对于家族,他们也是心存虔敬的。

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开始理解《指环王》中很多我以前不能理解的东西。在古代的世界里,有居住在海上的人民,有居住在平原的人民,有居住在山地的人民,有居住在丛林的人民,有居住在草原的人民……很多小规模的争夺和纵横,虽然朴实但也很真实,修昔底德可算是直笔的典范了。

战争导致了希腊地区礼崩乐坏,一切美德和传统都在被打破,剩下的只有利益,大概中国的春秋时代也是如此。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读后感(四):小评一下

对于这场大规模的希腊人内讧的战争,要论输赢,我想是两败俱伤,初期的雅典人明显是占尽风头,但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重重打击了这些高傲的爱奥尼亚人。就连伯利克里也不幸罹难。之后斯巴达人把步兵开进了阿提卡的农田,破环了雅典人本不发达的农业,最终雅典人自己给自己敲响了丧钟,远征叙拉古的惨败昭示了雅典霸业的瓦解。

其实整体的看古典的希腊世界,伯罗奔尼撒战争是无数场内战中的一个而已,希腊世界错综复杂,在这流血的岁月中,希腊人逐渐衰弱了,终于让另一个力量————马其顿所取代。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读后感(五):漫长的战争

恐惧,骄傲与贪婪

永无止尽

001波提达亚围城之战

等科林斯人会师斯巴达,怒不可歇的控诉雅典人无视和平之约践踏伯罗奔尼撒,斯巴达人也加入烽火之中,以光复正义与自由的名义号召盟军。而雅典人在漫长的等待中,早已蠢蠢欲动,进军克基拉和波提达亚只是其饕餮雄心的开胃小食,其壮志在于一举将希腊各国役于马下。而科斯林忧心斯巴达即将殒身为自由献祭,于是暗示其先发制人,拿下阿提卡以守卫波提达亚和其它城市。

最后一个仍与科斯林站在同一战地的斯巴达五长之一,告诫随从不可降于雅典人的狼子野心,然而斯巴达盟军最终仍是一盘散沙,而势在必得的雅典终于染指斯巴达盟军,势如破竹的向全体盟军宣战。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