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变化的头脑读后感1000字

变化的头脑读后感1000字

《变化的头脑》是一本由[美] 罗杰·克鲁兹 / [美] 理查德·罗伯茨著作,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5,页数:29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变化的头脑》读后感(一):以老年视角回顾人生的启示

于我而言,最有趣是最后一章提到的两个观点。

人在生命的后期,会想要将生命的经历,用有意义的视角串起来。通过写作,将人生的种种困难和磨砺写于纸上,人会找到一种有意义的视角来看待人生往事。过往的苦难,可能只是为了承接往后的经历。长时间记录日记的人,会在心理、生理层面都更为健康。二是人需要一个有意义的终点,这样才能用意义将人生串联。

第二件是修女的启示。通过分析修女的日记,在日记中展示较高概念密度与词汇掌握程度的修女,年纪较大时,不易患阿尔斯海默症,与人交流时也口吃清晰。最近看芒格采访,对其言语清楚程度啧啧称奇。再想到基辛格百岁高龄访华,许渊冲,季羡林近百仍在语言类工作,感觉如果一生都是一个表达清晰之人,到了晚年之时,也会有绝佳智识水平。比起钱财,智识水平仍运行良好在晚年之时更为珍贵。

《变化的头脑》读后感(二):人在变老过程中的目标是什么?

人在变老过程中的目标是什么? 很显然,我们不能仅仅以生存时长来判断老年阶段的生活质量。 ——《变化的头脑》罗杰·克鲁兹&理查德·罗伯茨 这本书探讨了语言能力和衰老之间的关系,很有趣,虽然研究所需实验方法受现实限制,导致深度还差一两口气,不过两位心理学家的实验例子和说明解析谨慎且恰当,对破除对老人的年龄刻板印象,以及从生理层面和社会层面上了解语言能力和身体机能、社交能力的相互影响都十分有参考价值。 伴随年龄的增加,身体机能会衰退,这种衰退也会给认知能力带去负面影响,进而反映在语言能力(听、说、读、写)上。但是,反过来,如果个体在其一生中都保持高质量的语言能力训练,这种能力可以对认知衰退起到抑制作用。 所谓高质量的语言能力训练,当然不是话多就是好,书中也提示到,赘言(废话)对保护认知能力作用很小,而是能调动多个脑区和思考的活动才有帮助,比如阅读、写作、歌唱、有意义的对话、教授别人知识和经验。其实纵观这些活动背后的目的,就是创造认知储备。 书中也谈到了,一个人惯用的语言习惯和回忆模式是如何决定其生活质量的,这也很具启发性。而我最喜欢的是书在开篇写道的那句话: “人在变老过程中的目标是什么?” 很少有人会在壮年时去思考这个问题,因为衰老令人沮丧,人们要么不思考它、要么就美化它。且不说能健康地活到高龄本身就需要足够的运气,更为迫切的问题在于,我们需要改变“心态年轻化可以超越年老的限制”这种畸形“养生”观念,因为它是很无知的,而根本问题其实在于,我们应该持续寻找匹配年龄的方式,发展弥补能力,填补衰老带来的损失。 关节可能是一下子开始痛的,但是人不是一下子就老了的。我们的每一天都是生命中最年轻的一天,而这一天的行动轨迹也决定了明天我们如何老去。

《变化的头脑》读后感(三):语言如何延缓衰老

小时候,我会有点畏惧和家里的老年人聊天。我们的交谈常常会陷入挫败,以“当心身体”“再会”之类的客套话告终。有时我会想,待我的父母老去,我会不会也因为听不懂他们的话而疏于照顾?而等我自己七老八十的时候,会不会干脆忘了在学校里辛苦学到的普通话和英语,只剩一口童年习得的洋泾浜沪语?

最近读到的《变化的头脑:语言如何延缓衰老》一书,解答了我长久以来的疑惑。人的语言能力会随着年龄增长发生怎样的变化?老年人是如何使用语言的?这些问题不只关乎语言学和认知科学,也与家庭中的日常沟通息息相关,值得我们了解。

语言的使用源于头脑,也离不开听觉和视觉等。因此,当我们感觉老年人的语言表达存在障碍的时候,并不是说体内某个专门控制语言的开关出了故障,而有可能源于一系列器官的自然衰退。譬如,老年人的耳朵对高频声音远没有儿童那样敏锐,而如/s/、/f/这样的辅音恰好在较高声域,且含有大量声能,老年人则相对更难辨认;声带肌肉随年龄和疾病而萎缩,形成结节,造成老年人声音颤抖嘶哑,长时间交谈产生的疲劳更会让人回避社交、加剧沟通障碍;老年人的注意力也更倾向识别开心的表情,而不容易辨识悲伤和愤怒,对他人情绪的认知偏差便有可能造成误解和矛盾,从而阻碍交流。

但老年人的语言并非只是一条令人丧气的下坡路,在一些方面,老年人的经验和阅历让他们的表现优于年轻人。多项研究表明,老年人的词汇量比年轻人更大,且对自己认识单词的程度更有自信——他们也许不像年轻人那样可以很快从头脑中调取出某个词,但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他们可以用更丰富的语言来弥补不足。在复述一个故事的时候,老年人的叙述会比年轻人更具综合性,听上去更加清晰有趣,甚至在结构上更复杂——他们记性也许不够好,讲话也许更慢,但会有意识地调整音高和节奏,增加背景信息和个人观点,让自己所讲的内容更具吸引力。而阅读与写作更是相对不容易受到衰老的影响,甚至可能成为应对认知衰退问题的良方。不少作家人到晚年才写出巨著,凭广博的人生阅历写得更加丰富、深刻。

这些科学研究表明,仅仅因为“与老年人沟通困难”“听不懂他们在讲什么”而拒绝与老年人交谈是不可取的。唯有认识到他们语言能力的客观衰退,并懂得欣赏他们不同于年轻人的表达特点,以耐心和创意去鼓励他们多加锻炼听说读写,才能真正帮助他们保持头脑的锐利,促进其身心健康。无论是对老年人自己,还是对身负养老重担的年轻人,还有面临人口老龄化严峻考验的社会,这些认识都有相当积极的意义。

本书中的研究大部分都取自欧美发达国家,那里的不少老年人在年轻时通常得以受到良好的教育——如美国20世纪40—60年代“婴儿潮”时期出生的人口,大都受益于美国当时的经济繁荣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因此研究者会有“芝加哥附近某退休村的老人平均词汇量超过21000”“80多岁的受试者能讲出结构复杂的故事”等观察。在作者没有详述这些受试者的阶级、种族分布的情况下,我们难以探知这些研究是否仅仅针对相对富裕、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群,还是同样适用于经济窘迫的弱势群体。

而在中国,与书中这些受试者同龄的老人更是有着截然不同的人生经历——20世纪的战乱、经济困难和社会运动都曾影响了他们的学业,甚至有许多人是通过大规模的“扫盲”运动才识了字。他们也有满肚子的故事和生动的表达方式,但能够出口成章的毕竟是极少数。因此,年轻人认知中身边老人语言的匮乏并不只是身体机能老化作祟,而很可能有复杂的历史原因。

在对这样的老人进行语言训练时,要求他们读小说、写回忆录未免不切实际,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只能全然放弃。设定简单而渐进的目标、以符合老年人实际情况的方式增加他们的语言使用,仍然有助于锻炼大脑、延年益寿。这意味着更多倾听,无论自己是否能完全听懂他们的乡音;鼓励他们讲出自己的故事,无论他们的叙述是否絮叨;了解他们爱看爱听的文艺作品,无论那些是否符合互联网时代的审美。许多老年人会喜欢这样的互动,而年轻人也往往能从中收获惊喜:以不一样的眼光认识家族和时代,探寻自己身份的根源,一窥长辈们陌生但丰富的精神世界……

归根结底,这不只事关语言,更关乎理解和陪伴。

本文原载《中华读书报》2022年3月23日第10版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