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Flow》读后感100字

《Flow》读后感100字

《Flow》是一本由Mihaly Csikszentmihalyi著作,Harper Perennial出版的Paperback图书,本书定价:USD 14.00,页数:1991-03-1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Flow》读后感(一):The art of improving everyone's life

本书不需要读完。只需要将前面几章总纲读完已经远超票价。

尽管作者有些啰嗦,让后面的章节阅读起来有点无聊;尽管作者用词有点过分考究,让我这样英语不太灵光的人阅读相当费力。但这是一本改变你的人生观和每天的生活的书,能够将你从平凡生活中提拔到下个境界的书。

《Flow》读后感(二):性命自得

苏氏之道 最深于性命自得之际,其次则器足以任重,识足以致远,至于议论文章,乃其与世周旋,至粗者也。 秦观

坊间有传闻 阅读有一境界 为素读 读书的时候 不做丝毫联想 只关注眼前页面上的内容

不论这种方法是非优劣 我是做不到了

这本书作者是一个很有思想深度的人 对人生 社会方方面面都有涉及 虽然有几处有不自洽的感觉 也都有各自可取之处

书里强调 无论是谁 只要有合适的目标和与之匹配的技能 和一定的决心和毅力 就能进入忘我的flow 境界

不知是作者的暗示还是我自己的想法 总觉得人的能力有高低 达到的flow 也有高低之分 人还是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姿势水平 才有更大可能更广阔的空间 去flow。

读的时候联想到好多东西,苏轼的文章如滔滔江水。姜文拍电影 摄影棚才数月 人间已千年。

有一点是确定的,饱食终日 无所用心 难矣哉。有所用心 经过审视的人生才更有意义。轻易实现的 满足欲望的快感 并不能让一个人有质的提升。

一个人不断的练习 提高技能 知识 水平 做起事情来 会更轻松不费力。也会更容易进入flow 状态。如卖油翁 叠杯子的小男孩 庖丁 虽然做到了常人难以做到的事情,其大脑皮层之图像显示 大脑比常人做这些事情时更轻松。类似的还有就像欧拉心算数学题,鹰击长空 羚羊挂角。

《Flow》读后感(三):秋天凉, 凉到透心儿凉

Childhood could be painful, adolescence confusing, but for most people, behind it all there is the expectation that after one grows up, things will get better. During the years of early adulthood the future still looks promising, the hope remains that one's goals will be realized. But inevitably the bathroom mirror shows the fist white hairs, and confirms the fact that those extra pounds are not about to leave; inevitably eyesight begins to fail and mysterious pains begin to shoot through the body. Like waiters in a restaurand starting to place breakfast settings on the surrounding tables while one is still having dinner, these intimations of mortality plainly commuicate the message: Your time is up, it's time to move on.When this happens, few people are ready."Wait a minute, this can't happening to me. I haven't even begun to live. Where's all that money I was supposed to have made? Where are all the good times I was going to have?" ...

《Flow》读后感(四):The Bible of Life

首先,说这本书是the bible of life一点都不过分。

人生意义就和其他的哲学命题一样,是一个聊起来就似乎没结果的话题。

但不是真的一点结果都没有。

而且一直不愿意想这个事,就想个袋鼠一样。好像它能把自己搞明白似的。

一些悟了很久的事情,发现书里早就有了。然后从书里再次看到那些成形的理论的时候是又喜又恨。

包括设计、手绘、哲学、规划、信息整理。

60亿的基数这么大,从概率上来说,思想上和别人重复几乎是一定的。而且你是最好的那个的几率很小。(一般来说,如果一个量是由许多微小的独立随机因素影响的结果,那么就可以认为这个量具有正态分布。)

我以前好奇地问过妈妈。

我:妈,你活着为的是什么?

妈:为了你们啊。

我:妈你是不是没想过这个问题呢,那没我们之前呢?

妈:有了你们就是为你们了。

很多家长也都是这么想的吧。

还想说点什么的时候意识到这就是答案了,因为人本来并没有意义的,任何人的存在本身也没有任何目的。不是生下来意义就放在那里等着人发现 ,意义完全是自己定义的,甚至不同阶段都不同。

想象这样一个游戏:如果知道一块让人流口水的点心一定会吃完的,如果吃这个点心本来没什么意义,即不是为了吃饱去学习工作,吃完你就没意识了就挂了,而且你除了吃不能干别的,也不能不参与游戏,此时最好的做法是什么呢?虽然吃完就挂了,但是“享受吃,好好吃个爽”是我能想到的最好做法了。活着的情节比这个复杂多了,但是主线是一样的粗暴无情。吃完就挂了,有什么意义?唯一的就是享受这个过程了。一个字,图个爽。

怎么享受这个过程?

有三种模式可以让人爽:

1. pleasure 转瞬即逝(看电视、吃饭、躺着休息、休闲看报纸)

2. engagement 回味无穷(玩游戏、跑步、拳击、聊天)

3, meaning(意义) 回味无穷(慈善、公益、为了人类)

但其实只是pleasure和engagement。下面就分别来说明:

一、 pleasure就很简单,像括号里的活动那样。舒服,不用努力。但是爽得不持久。

二、 engagement/flow 这就是让人持续地爽的秘密武器。但是其实也不是个秘密,因为很多人即使不知道这个概念,生活中也是经常有这样的体验。关键就是那八个因素:

1.tasks that we have a chance of completing

2.concentrate on what we are doing

3.clear goals

4.immediate feedback

5.one acts with a deep but effortless involvement that removes form awareness the worries and frustrations of everyday life

6. allow people to exercies a sense of contral over their actions

7. concern for the self disappears,yet paradoxically the sense of self emerge stronger after the flow experience is over

8. the sense of the duration of time is altered, hours pass by in minutes,and minutes can strech out to seem like hours

但是这八个因素是表现不是做法。

做法步骤是下面这样:

不论多么简单的体能活动,只要能产生心流,就令人觉得乐趣无穷。基本步骤包括:

1. 确立一个总目标,并尽可能包含多个实际可行的子目标。目标尽可能清晰明了。

2. 找出评估目标进度的方法,给自己即时的反馈。

3. 保持精神集中于所做的事情上,并且对活动涉及的挑战进行越来越精细的区分

4. 培养随机应变所需的技巧

5. 在活动变得令人厌倦时,随时提高挑战的难度。

而上面这些说的是短期的心流,这些要素你满足了就能让你获得快乐和幸福感。但是可能也会失落,比如玩完游戏了,虽然玩的时候很爽,但是之后就觉得那些时间不应该来干这个?想一下,这个不应该是怎么回事呢?如果你给自己的终极人生目标就是玩游戏玩到爽,那就玩游戏好了。但是明显大部分人是还有另外的事情要做,对于更高的目标来说,游戏其实是没意义的(这个意义就是说没有益处。)

站到人生高度来说,心流理论的终极应用是:

找到一个富于挑战性、 足够凝聚自己全部精力的目标,人生意义就建立在这个目标上。这样,各个独立的小的心流活动就能结合成一个大的心流——一生心流。做的每件事就都有了方向感。做的一件事有没有意义也很好判断了:对自己的终极目标有益就是有意义了,否则就没有意义。

下定决心去努力。

目标和决心塑造人生,创造内心的和谐。

三、meaning

目标本身通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经由目标,集中注意力,投入一种实际可行而充满乐趣的活动。

所以这第三种“意义”其实有点扯,那为什么大部分人做这种“有意义”的事业的时候,幸福感还是最高的呢(研究证明也确实是这样),我个人觉得这种意义实际就是flow里的目标罢了。如果你真的制定过自己的人生目标的话,你就知道,每个人的终极目标其实都和帮助他人、让世界变得更好一点相关的。所以做公益、慈善,正是符合你的内心啊,当然会幸福感爆棚。

还有一点是文中也提到的:如果你过的是这种生活的话,每分钟都是极大的幸福,那么也就不会在意突然发生的意外。既然吃完点心就离开,那么吃到一半也一样。关键是吃的时候都在爽。

综上,心流一生是最佳选择,如果勉强说人生有意义的话,这就是意义,但是具体到每个人,做的又五彩缤纷,所以世界才会这么精彩。

we came for nothing,but can define the defination so that the process will be enjoyable.

《Flow》读后感(五):幸福需要自己的努力

很早以前就已经听过《心流》这一本书,大概知道这是一种全身心投入而进入的忘我的境界,最近因为得到上听了郑也夫老师的几讲内容,觉得非常精彩而又不过瘾,所以把这本书找来又读了一遍。

早在亚里士多德的时代,就已经提出了幸福是人生的终极目标,其他的一切:财富、地位、健康、美貌无非是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来实现幸福。幸福似乎几千年来一直是人类孜孜以求,不断探索的话题,这本书的作者米哈里运用了现代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体验抽样法,ESM),通过大量的数据收集和理论分析,提出了所谓的心流理论,认为心流代表了人的一种最佳体验

简单来讲,心流指的是这样一种状态,当我们有明确而具有一定挑战的目标,并且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将其他一切抛诸脑后,竭尽全力克服挑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进入了类似忘我的境界,这种体验就被称作心流。长此以往通过不断的寻求更高更复杂的挑战,磨砺自己的技能,人可以不断获得更好的体验,从而使得人生的体验不断向积极的方向发展,不仅作为一个个体我们获得内心的欢愉,抵抗外在不利环境的影响,甚至我们可以最终实现由内向外,融入我们周围的环境

这个理论听起来很有道理,而且这种所谓忘我的体验,实际上几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曾经有过,最常见的比如我们读一本喜欢的小说,欣赏一部喜欢的电影,参加体育比赛等等。但是关于我们为什么要追求作者说的这一种体验才能收获幸福,并不是一个不言自明的问题

1. 幸福是一种主观的体验,需要我们通过不断努力去获得

我们作为一个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论是自然世界,还是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甚至包括我们的家人,朋友,爱人,对我们单个个体来讲,这些都可以划归为外在环境,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跟外部的各种单元进行交互,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有各种各样的体验,当谈到幸福,特别是更深层次的幸福时候,说到底还是一种更为主观的体验

按照现代心理学/神经科学的理论,相比于低等的动物,除了生存本能(食物、趋利避害)、性这些基本的目标之外,人类的意识还进化出了各种复杂的功能,我们具有了抽象能力,具有了回顾历史,思考未来的能力,我们具有分析事物,思辨的能力,通过高度复杂的意识系统,我们可以整合接收到的外部各种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出现很多复杂的行为模式,从进化的角度,这些更复杂的能力让我们作为一个整体获得了进化优势

这里面一个很关键的点在于:我们的进化选择里面并没有促进个体幸福感这一个直接的目标,进化的目标是自私的基因,或者是我们作为一个整体的进化,如果这一过程恰好需要每个人都保持幸福感,那么也许两者是一致的,如果不完全一样,那么进化也会毫不犹豫的忽略个体的幸福感,道德经里面早就说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当然事实上两者之间是存在交集但不完全一样的

而且物理学的基本规律告诉我们,复杂性的提升通常带来熵的增加。作为一个整体,更复杂的意识带来了巨大的进化优势,但是同时带来的是我们可能需要更好的控制力才能实现更高的幸福体验感,因为伴随着复杂的思维系统,更多的选择,我们也很容易陷入不确定性带来的焦虑和痛苦,陷入人生的空虚感,因此,相比于我们的祖先,对我们而言,幸福感更加不是一种天然存在的东西,而是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去获得

举个很容易理解的例子,在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的思维方式都还非常简单,对世界充满了新鲜感,很容易满足,所以婴儿通常都是非常快乐的,但是随着我们长大成人,步入社会,我们慢慢进入了社会赋予我们的角色中,按照这个社会的规则不断努力向前,但是这个过程中,我们获得婴儿般的快乐的难度大大增加,当然通过个人的主观努力,一些人可以实现远超过儿童复杂程度的快乐

2. 获得心流体验的方法

虽然目前还无法从根本原理上解释,但是米哈里通过大量的案例和数据分析,总结出了如何获得心流体验的一般性方法,并且这种方法得到了各种不同的人的经历的支撑。

总的来说,进化的需要赋予我们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对周围环境的适应性,绝对的水平带给人的幸福感往往难以持续,所以,幸福感的获得,绝不是一个一劳永逸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持续,不断锻炼获得提升的过程

按照作者的说法,获得心流体验大概需要下面这些要素:

这里面我认为目标、反馈和行动的控制力是最重要的因素

上面这个图是介绍心流是常用到的一个图,最佳的心流体验发生在我们面临的挑战和掌握的技能比较匹配的时候,也就是沿着对角线方向的区域,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技能和寻求更高的挑战,最终实现更高的心流体验,这个过程里面,我们可能会短暂的陷入焦虑、枯燥中,这时候需要我们及时的挑战自己,重新回到flow channel中去

那么具体的方法如何呢?其实概括起来很简单,就是不断寻求更复杂的方式,具体的形式太多了,音乐,文学,体育运动,瑜伽,游戏等等,比如同样是听音乐,一种只是纯粹为了打发时间而听,只是听着好听就够了,甚至我也说不上来为什么好听,另外一种我会不断学着去了解音乐的各个方面,比如不同音乐的风格,歌词的内容,相关的创作背景,通过这种深入的了解,我获得了对于音乐更加深入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刷新自己的认知,仿佛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里面发现了更多未知的有趣的东西

我们大家生活在现在这个讯息发达的时代里面,潮流的传播是非常之快的,可能远在大洋彼岸的一种时兴的生活方式,用不了多久就会以各种各样的渠道传到我们身边,但是同样是追赶时髦,去体验那些最fashion的生活方式,给每个人带来的体验其实是不一样的,相信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有这样的体会,很多时候仅仅因为这是一种潮流,我们会迫不及待的想要尝试各种最新鲜的事物,但是如果只是浅尝辄止的体验式参与,那么留下来的也往往停留在了体验层面,而无法带来深层次的愉悦和成就感

反之,有一些当时我们并不很享受的事情,比如很多人从小接受了音乐、艺术的教育,其中不少当时很痛苦甚至反感,但是长期的熏陶,技巧的磨练却经常在后来不经意间带来意外的收获,甚至改变了人的一些方面,而那些虽然自己感兴趣,却没有能够深入投入的爱好,回想起来似乎也只是一个记忆而已,所以对一件事情的深入程度往往决定了它所能带来体验的深度

更重要的是,心流的获得绝不仅仅局限于音乐,文学这样的休闲娱乐方式,当我们的工作符合上面的条件时候,我们一样可以获得心流体验,一方面在现在这个时代,绝大多数的工作是天然具有极强的目的性和快速的反馈机制的,但另一方面,这个过程中,很多人容易感觉到目标是公司或者领导强加给我的,我对于自己的行动并没有控制力,而是总是感觉被推着向前,所以我无法获得或者只能短暂的在工作中体会到心流状态,所以工作中通过清晰的目标规划和反馈,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一致,以及个人对于工作内容的主动管理意识和能力的提升,也是可以获得心流体验的

我们都需要认识到的一点就是,心流的体验里面从来就不意味着轻松和容易,恰恰相反,适度的挑战,短期的奋斗从长期来看不仅获得更好的结果,而且是一个改变自我的过程,轻松和容易无法推进更高水平的自我,而我们适应的天性导致了我们迟早会产生厌倦和空虚

当然这样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需要长期的努力达到,但同时也意味着我们在不同的阶段都可以体验到心流,比如同样是听音乐,一个入门级的听众通过不断了解获得了极大地愉悦和充实的感觉,而一个专业的发烧友通过长年的训练,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这时候相比初学者,他反而需要更高,更难的目标才能体会到同样强度的心流体验。

单次的心流体验相对是容易的,持续的心流体验则必须要通过持续不断的练习和努力

总结一下,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的事情和因素,包括我们自己的家庭,外貌等很多因素很大程度上我们不是完全可以决定的,外界的因素我们更是无法完全预期到,但是对我们自己的内心,我们可以通过训练提升控制力,在不断的为目标奋斗的过程中,我们对于自我有了更好的控制,从而对于我们的外部环境有了更强的掌控力,并不是说我们可以直接决定每一件事情的发生,但是我们可以完全的调整自我来适应外部的各种环境,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进而影响周围的人和事。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