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Flow》的读后感大全

《Flow》的读后感大全

《Flow》是一本由Mihaly Csikszentmihalyi著作,Harper Perennial Modern Classics出版的Paperback图书,本书定价:USD 15.99,页数:33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Flow》读后感(一):我至爱的一本书

第一章写得太精彩了!欧洲人的写作方式,与其告诉读者答案,不如列出大问题让读者自己找到答案。

令自己不舒服却不得不逼自己去做的行为,到底该不该去做?不是说做自己想做的事吗?这个“想”是令人迷惑的词语。想=有意义?这个“想”不是那种凭着满足一时的生物性冲动想要去做的事。想要做的事是一个vision, 为了达到它,需要经历许多艰难险阻。何须这么折腾,《flow》的解释让人信服。

吃喝玩乐所得到的快乐可以持续多久?稍纵即逝。持久的happiness怎样获得?可以参考《flow》的观点。

《Flow》读后感(二):心流的关键是专注在对应的反馈上

心流的几个要素是:专注,反馈,技能

比如我在磨刀的时候能体验到心流,其反馈是听见刀在油石上摩擦的声音,手指上传来的触感,看见刀刃表面的划痕和反光,切纸时的声音以及刀刃前进的流畅感。技能包括油石的准备,磨刀的步骤和手法。

然而在电脑前写东西的时候很难感受到心流。我通常是不会注意到每打一个字,段落逐渐变长。而总是踟蹰,这样表达好不好,下段要不要加个列表,这里字体不好看,这个公式准确与否,某个格式的语法是什么?注意到这些事情,造成干扰,破坏了原本的思绪。

因此,我觉得关键的因素是要关注在什么样的反馈上。那么写东西时应该关注在写字的触感,字在纸上、笔下流淌出来,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上,而不要试图去捕捉写作过程中头脑中冒出来的各种念头。所以要调整写作时注意力要集中在什么感受上。

《Flow》读后感(三):你想过背书吗

flow里有一个很经典的篇幅,讲述很多人在没有外界信息介入,如何度过(比如蹲监狱,开无聊的会)。他们会在脑海中一遍遍复述背过的东西,会想象打一场高尔夫球赛的每个细节,会用一套复杂的手指操捱过空洞的时间。

如果我们一定要断网,一定要独处,我们能通过什么熬过去?以前也曾思考过类似问题,最近读到《flow》,才意识到这种时刻:背诵,幻想一场比赛,这也是典型的心流时刻。

恰好最近听了陈丹青对谈巫鸿的片段,里面提到他们那几代人都曾有背书的习惯。陈丹青一句话令我认同不已:这件事和读书已经完全无关了。的确,对于信息匮乏的时代而言,短期之内可能只能读到少的可怜的书籍刊物,背书就变成了自然而然的行为。殊不知这种不得已的活动也是典型的心流活动。

2023年刚刚开始,思来想去,感觉可以试试背鲁迅的书。于是找来《彷徨》和《呐喊》。备选这两个有两个原因,一是不少以前读过,有记忆不陌生,而是短篇小说集向来容易背,不冗长,而且因为独立成篇,哪怕不能把整本书背完,仍然是完整的故事。

《Flow》读后感(四):not as it appears to be revolutionary, or rather a same old tune

行文就是畅销书本身那种话唠风格,能说都说,不留给你思考的余地。作者以数据形式列出了美国大约冷战前后三十年间社会发生的剧变或者说医疗、教育、经济、道德上的堕落,也就是说本书是有志于解决美国社会的创痛的。办法当然还是认识自己坚持自己这些吧,强调个人改变自我的努力和困难。把社会加之于个人身上的影响的不可抗性基本忽视了,可能这才是问题的本质和其不可改变和迁移的地方吧。还是显示出了畅销书惯有的过度自信的以免,当然每读那么几页也还是个别字句是有可认可的价值的,尤其是引用的名人名句。希望不是撑虎皮大旗,继续读下去吧。/烂书检定,或许正是剧烈的社会问题催生了鸡汤文和心灵引导类的书,因而想要个人想要主观地去解决作为社会问题中的个人问题,料想也是难以实现的吧?对理念、案例和方法的讲述本质还是一种非例外的叙事。叙事的可信度因作者自陈的夙志于的心理学专业、方法上的广收博取、例证的可信度等来达成,叙述的信度与实践的可行性不能画上等号的。况且细读的话,作者的立意、出发点其实并非在个人,也不见得就是作者长期的研究观察中对现实有指导作用的东西郁结其中不得不发,作者给自己树立的能解决问题的自我形象,他自己的认知和实践恐怕非得到了as big as life的地步,才做得全民的精神导师的吧。非到圆融、贯通、参透物我而后立好安身立命之基的地步,是难堪此任的。这个水平,别说海德格尔也不见得做得到,好不如多诵道德经更能得天命吧。

还有自己能如何、知道该如何,与立意发奋要教导大众如何如何,这中间对个人修为的要求还是要有个巨大的飞跃的,此真人非常人可为。但知可为可不为还是可得的。所以作者是否真有那十二万分的信心为苍生立命,为天下人引路呢。

待我先观此人演讲视频再观后效。

《Flow》读后感(五):在理性和感性间寻求平衡

断断续续快要把《心流》读完了。书里有发人深省的地方,譬如一些很实用的,教我们面对复杂任务和生活中无序状态时的应有心态。但阅读过程中,我不免产生了质疑 - 积极心理学里,快乐的生活的核心,是以关注外界、寻求与社会环境的和谐为根基。这更多地是适应社会。诚然,适应社会和各色环境很重要,但如真的适应了一切,看似生活好过了,会不会也同时忽略了那些本不合理的、体制性权力架构对人的影响。

具体来说,我不否定书中强调的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要有flow的状态,这让我们事半功倍;我也相信能有放眼世界的大爱能提升生命的幸福指数。但我也知道,这种魄力可能不是人人都有,而且,我不认同作者强调人生的flow,因为把任务的flow和人生的flow相提并论,那么可能泯灭了生命个体的鲜活性。我也不赞同书中不断重复强调的autotelic self,不免让我联想到韦伯提出的工具理性-即将生活的目的理解为生活本身。这种目标导向的生活模式确实能让人高效地、不受干扰地达成理想,但过程中,是否丧失了人区别于动物的“感性”存在。比如书中教我们尽量避免innate conversation,在达成目标过程中要注意self-assurance,the harmony with the external world,且不说它很难达到,就说它把目标和适应作为生活的终极,那这种生活会不会只是“生”没有了“活”。作者对“生”与“活”的矛盾也体现在他自己的论述中。前半部分书中讲到在经历天灾人祸的外界搅扰后,那些人更懂生活的意义;后半部分告诉我们要脱离生活苦海,就要和世界和解。这在我看来是前后矛盾的。我以为那些经历过苦难的人更懂生活是源于他们痛苦后的反思 -即叩问心灵,而不是外界搅扰本身。而人放弃对那些从心底生发的苦痛,将目标转移到任务和外界,是不是也放弃了反思?因为反思会带来痛苦,不管是天灾人祸,还是从心底里生发的。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一场讲座上,一位同学发言说“研究表明,学生在痛苦中学到的知识越多”搞得全场哗然。听众纷纷请求证明“研究”来源。这个回答确实有悖于常识,因为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强调的“快乐学习”,“well-being”。但仔细想来也有道理,因为这里的“学到的知识”可能不可以用工具理性中的知识来衡量。工具理性的知识强调有用的,能适应社会环境的知识,他们创造的是当下的价值。。而痛苦中学到的知识,可能会带来延期的回报。从个人层面上看,因为人在痛苦中因为情绪干扰,无法专注,它成为当下学习对象的干扰源,会减缓工作效率,所以被认为是out of place的,但有时,这种在痛苦中收获的知识的回报对个体可能受益无穷。比如回想初高中时代,那些平静如波的日子里,那些痛苦的波澜或许是早恋带来的,但这是性和爱启蒙的开端,在这过程中,收获的感性认知对日后处理亲密关系影响深远;从社会层面来看,这些个人的痛苦有时候反应出体制的弊病,它的格格不入,有时会x命性的力量。譬如社会上的LGBT、女权运动中,个体那些格格不入的痛苦纠结,他们是没办法达到flow的。因为flow强调任务间、事件间的无缝衔接的、丝滑的状态。而颠覆性的事件往往起源于它与前段历史的不相称。

总之,我认为,在变化万端、生发无序的现代社会,工具理性能帮助我们有条不紊地控制生活。但工具理性固然重要,追求理性和感性的平衡或许才是人生的应有之义。因为任务才会flow,生活本身是很难flow的,iterative和inconsistent是常态或许是我太较真了,积极心理学是self-help,是给过度的内省、或对世界失去了热忱之人的指导。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