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Mrs. Dalloway》读后感精选

《Mrs. Dalloway》读后感精选

《Mrs. Dalloway》是一本由Virginia Woolf著作,Harvest Books出版的Paperback图书,本书定价:$12.00,页数:216 Pages,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Mrs. Dalloway》读后感(一):To love makes one solitary

拖拖拉拉看完Mrs Dalloway,文学课上绕不开的Virginia Woolf,The Hours里 Nicole Kidman拿到多个影后的神经质的 Virginia Woolf(虽然评价角色与事实并不相符),尽管大名久仰,却一直没敢尝试意识流小说。在不同人的意识间自由切换,一开始确实有点催眠,但是语言细腻优美流畅,说到心坎里的金句颇多。读完发觉跟张爱玲有相似之处,文字都是一样的凉薄,孤寂。 "To love makes one solitary." "Still, the sun was hot. Still, one got over things. Still, life had a way of adding day to day. "

《Mrs. Dalloway》读后感(二):《达洛维夫人》里的鸡汤

《达洛维夫人》里,Septimus经历了战场上的屠杀,对人性感到绝望,发了疯,他的医生却说他只是丧失了平稳(proportion),建议他少想事,多休息,就能重获平稳。这药方味道闻着跟现在的鸡汤味儿差不多,但可别觉得鸡汤无毒无害,有病治病没病强身。小说里,那医生说休息要在他开的疗养院里,不能出门,不能读书,不能见亲友,就是休息,休息,一直休息到整个人白白胖胖,就痊愈了。

一个社会人人都需要鸡汤补身,需要正能量壮阳,且不说先从反面证明了普遍的虚弱和萎靡,最危险的是,一旦汤不再是保健品,而成了国字号的药,并且是一出生就必须服用的药,那么它就成了区分健康人和病人,正常人和疯子的依据。所以伍尔夫说,平稳还有个姐妹叫感化(conversion),注意这个词有个意思是”(自己或劝别人)改变宗教(信仰)“。写到这里,伍尔夫亮了剑:鸡汤是药,必要时候还能是武器和锁链。

《Mrs. Dalloway》读后感(三):凌乱的读后感

第二本伍尔夫的意识流小说,很久以前读过到灯塔去,当时的感受是读起来很丝滑,但什么也没记住,不知道讲了什么。这本读的原著,比中译本更丝滑,不知道为什么读译本的时候会感到意象过于密集,读原版的时候就觉得恰到好处。

19C文学向内转的趋势下,意识流小说不重情节注重个人感受。

伍尔夫的叙述在不同叙述者和叙述视角之间随意切换,对同一个人,在称呼不同时叙述者的风格和情感也会有微妙的差别。

意识流不是那种读了之后会让人大彻大悟的那种小说,甚至也不会引发很多对哲学对人生的理性思考,它更多的是唤起人的感受,生活中的小细节都被用充满意蕴的美的形象表现出来。

这本书的伟大之处在于新颖的形式,叙事方式、叙述视角、语言、节奏、韵律、美的意象。

伍尔夫对书里人物的态度也很有意思,书中表现出对两个医生的明显厌恶,甚至可以说是“反派”,用“human nature”逼死了Septimus,类似于道德绑架,可能与伍尔夫自身就医体验有关。

对于人物的评论大部分是从Clarissa的角度进行,觉得Clarissa某些方面有点像林妹妹,清高刻薄,多愁善感,最大的不同是Clarissa在现实中势利,但内心保留了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精神,一方面粉饰自己的上流生活,一方面又在内心唾弃它,无法说服自己消除生活的无意义感,渴望另一种生活,与Peter在一起的生活,像killman那样的生活。是一种隐藏在冷漠外表下的内心的激烈斗争。Septimus的结局差一点成为Clarissa的结局。

Peter与Clarissa有相同的浪漫主义气质,宝黛既视感。

Sally走了与P&C不同的道路,她不像他们一样这么多年来一直痛苦纠结,而是选择了豁达,不顾他人的目光,享受人生。

《Mrs. Dalloway》读后感(四):走进女同的世界

上了大学才意识到这个世界上还存在Homosexuality…但一直未曾真正走进他/她们的内心。在读Virginia Woolf的Mrs Dalloway的过程中,才开始慢慢体会他/她们之间的感觉。那种淡淡的喜欢加上忧伤的倾慕区别于异性之间狂风暴雨式的,或者海枯石烂般的爱恋。Woolf用诗意的语言,生动地展现了女同之间的那种奇幻而美妙的感觉。

But all that evening she could not take her eyes off Sally. It was an extraordinary beauty of the kind she most admired, dark, large-eyed, with that quality, which, since she hadn’t got it herself, she always envied—a sort of abandonment, as if she could say anything, do anything; a quality much commoner in foreigners than in Englishwomen.

They sat up till all hours of the night talking. Sally it was who made her feel, for the first time, how sheltered the life at Bourton was. She knew nothing about sex—nothing about social problems. She had once seen an old man who had dropped dead in a field—she had seen cows just after their calves were born.

There they say, hour after hour, talking in her bedroom at the top of the house, talking about life, how they were to reform the world. They meant to found a society to abolish private property, and actually had a letter written, though nit sent out. The ideas were Sally’s, of course—but very soon she was just as excited—read Plato in bed before breakfast; read Morris; read Shelley by the hour.

《Mrs. Dalloway》读后感(五):Mrs. Dalloway’s flashbacks

小说背景设定在1923年6月某个炎热的周三,情节围绕着这一天当中发生的事而展开。但这本书探讨的绝不仅仅是上流社会贵族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还有战争对社会和人们心理的影响。一战结束五年后,喷气式飞机的嗡嗡声仍旧会激起人们对飞机轰炸的恐惧感。文中频繁地提及对逝者的悼念——年轻士兵们行进经过陆军部(War Office)时在那里摆放花圈;因为自己是德国籍而在战争中备受歧视的Kilman,在观察人们从“不知名战士”的墓碑旁匆匆经过时,想起了自己那为英国英勇奋战而牺牲的兄弟。除了失去至亲的的角色会感到失落,向Clarissa Dalloway示爱失败的Peter Walsh花费了半生的时间走出悲伤;而慎重选择了婚姻对象和在“完美女主人”的伪装之下的Clarissa,每每想起1890年间发生的事,还是会如鲠在喉。

Septimus是另一位深受战争影响的人,同时也是本书的主人公之一。他在经历了整个战争并获得提拔和最高荣誉十字勋章后,终于在某个下午抱着和在战争中一样勇敢坚定的心态,毫不畏惧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饱受“炮弹休克”的折磨,妻子Lucrezia形容他变得越来越奇怪。他开始产生幻想——认为有人在卧室的墙后面交谈;在植物丛中看见一个老妇人的头;喃喃自语;看见一只猎狐狗正化成人形、树是活的...最特别的是,他看见他逝去的战友Evans正在从摄政公园的灌木丛中向他走来。在现实世界中,“炮弹休克”的症状有瘫痪、失明、失去语言能力、噩梦、产生幻觉和失忆;严重的会演变成精神分裂症、慢性抑郁症甚至自杀。在英国,大约20万人在战时和战后产生精神崩溃的症状,直至1922年末仍然有1万6千多神经受损的士兵在住院观察和超过5万罹患心理疾病的人。两位心理医生的诊断映射了当时的政客计划把精神病患者强制送到精神病院的态度。Septimus也一定程度上是作者的缩影,当时的Virginia Woolf患有流感,精神状态极其不稳定,时常产生幻觉,并且被医生误诊。“the contrast between life and death”是她对这本书的概括。

书中还映射了当时英国政府对待患精神疾病的人和各殖民地的态度——缺乏共情能力的Lady Bruton是优生学的拥趸,意图致信泰晤士报,推广把出身良好的英国年轻人“流放”到加拿大去的计划。加拿大在19世纪20年代初遭受经济、政治和社会上的重创,当地的优生学家们倾向于把这些都归咎到心理有缺陷的英国移民身上,认为此类移民的涌入加剧了国家动荡。与此同时,英国政府计划派遣更多的移民到加拿大去,以帮助殖民地减少失业率、减轻经济压力和增加人口数量。文中人物多次表达出把边缘人剔除出社会的意愿,盲目崇拜“血统纯正”。Elizabeth Dalloway被描述成“queer-looking”, “was dark; had Chinese eyes in a pale face; an oriental mystery”...而当时唐氏综合征还未被正式定名,医学界认为患者的面容与蒙古人种相似,便把这种病称为“蒙古症” (Mongol),“Mongol”一词也常常与“oriental”通用。也许作者在刻画Elizabeth的特征时,在某种程度上与Mongol产生了联想。

时间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意象,关乎个人的自制力和管理能力。Bradshaw医生分配给每个病人的时间控制在45分钟内,名字也是取自世界闻名的火车时刻表 (Bradshaw’s Railway Guide)。Big Ben的报时钟声仿佛一个年轻强壮的、冷漠的、不为他人着想的男子在上下举哑铃;是“权利的声音”,是“对人民有力的操控”,是“不可动摇的科学”的象征。从1924年二月起,大本钟的声音每个小时都会透过BBC广播传到每家每户中,越来越多的人能感受到时光飞逝。

虽然意识流小说不讲究章法,但看似毫无交集的主角们之间,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有许多类同之处。Septimus和Clarissa的精神都有些错乱,他们都经历了痛苦而难忘的18年;都是两次最致命的天灾的幸存者。但他们之间还有更深一层的联系,他们的静养方式如出一辙:需要独处、不被打扰地入眠;都喜欢引用同一句话 “Fear no more the heat o’ the sun.”;都有性冷淡和冷待伴侣的倾向;Septimus的脸颊曾经是呈粉色的椭圆形,而Clarissa的小脸仍旧白里透红;即将目睹Septimus从窗户跃下的“old man”是住在Clarissa对面“old lady”的旧相识;独自坐在房间里时,Septimus想起他曾经在洗澡时听见忽远忽近的狗叫声,与此同时Clarissa也在房间里听见了隐隐约约的狗叫声。他们对待伴侣的性冷淡态度不禁让人们对他们的性能力/性取向感到好奇。Clarissa在Bourton和Sally接吻的时候感到天旋地转,是她人生中最快乐和极其珍贵的时刻。她深深地爱上了Sally,无法将视线从Sally身上移开,与她对待Peter的冷淡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即使她们日后都嫁为人妇,容颜老去,心态也仍停留在那个最无拘无束的年纪。而在现实中作者与她的同性友人也有过一段婚外情。

Septimus也终日沉浸在失去战友Evans的悲痛中,甚至丧失了感知能力。两位男士被一条条希腊式的纽带连结在一起:当Septimus在摄政公园想象自己看见Evans出现在栅栏后面时,他还听见麻雀清脆地唱着希腊语的歌曲;Septimus听见Evans在树后面说“逝去的人们被埋葬在Thessaly (古希腊地名)”,然后在兰花 (兰花的英文取自希腊语的“睾丸”) 丛中歌唱;当Lucrezia把玫瑰带回家时,Septimus认为那是Evans在希腊的农田里摘的。同性恋在英国合法之前,人们把同性间的爱情称作“Greek love”,这也暗示了Septimus对Evans非同寻常的感情。

虽然在1923年同性恋尚未合法,但我们仍能透过Peter Walsh的视角看到英国日渐开放的社会风气。时隔5年再回到祖国,他发现各阶级的妇女们都开始化妆、性观念更加开放、报纸上竟可公开刊登关于马桶的文章。高等学府和各种职位也开始对女性开放,象征着一个言论自由、相对而言不受约束和更少阶级观念的社会。

Referen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Mrs. Dalloway (Oxford World’s Classics).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