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Mrs Dalloway读后感锦集

Mrs Dalloway读后感锦集

《Mrs Dalloway》是一本由Virginia Woolf著作,Penguin Classics出版的Paperback图书,本书定价:GBP 7.99,页数:2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Mrs Dalloway》读后感(一):时时刻刻

知道这本书也是有一条很长的逻辑链。从大学的时候知道并喜欢Philip Glass开始,到知道他为一部电影叫做《时时刻刻》做配乐,到一年前终于看了这部电影,再从这部电影里知道了这本书。

算是读过的第一本“意识流”小说吧。小说描述了Clarrisa的一天,以各种各处的钟声标志现在的时刻,也许这也是《时时刻刻》这个电影名字的由来。让人想起《尤利西斯》似乎也是描述一天,以及想起在MFA曾经看过一个有趣的新媒体艺术—艺术家从各个电影里剪出各种钟的镜头,并把它们拼成了一个长达24小时的电影。伍尔夫的语言很生动,在不同人物的意识和小说主体的情节各种穿梭,有一种平行宇宙的感觉。这种穿梭做到如此的自然和浑然天成,也是让人啧啧称奇。

Septimus自杀前的描写很喜欢”But he would wait till the very last moment. He did not want to die. Life was good. The sun hot. Only human beings—what did they want?”还有Clarissa听到Spetimus自杀的新闻后对死亡的想法”They, they would grow old. A thing there was that mattered; a thing, wreathes about with chatter, defaced, obscured in her own life, let drop every day in corruption, lies, chatter. This he had preserved. Death was defiance. Death was an attempt to communicate; people feeling the impossibility of reaching the centre which, mystically, evaded them; closeness drew apart; rapture faded, one was alone. There was an embrace of death.”

这本书貌似是女性主义代表作之一?说实话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完全读懂,个人觉得是借Clarrisa的人生表达对人生选择的思考。她曾经和Peter那么相爱,但又为什么要选择嫁给看起来很无聊的Richard呢?从她的心理活动中也可以看出她其实不开心,还是很怀念过往的浪漫,却又看起来很开心和满足的自己去买花,举办聚会,把自己的生活规划在丈夫和女儿身边。其实她in a sense是清醒的,从对Septimus之死的心理活动可以看出来,但是她也无能为力。

小说的结尾算是个开放结局,Clarrisa想了那么多暂时没有选择自杀,但谁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呢?这时不免想到小说的作者最终还是撑不过选择自杀了,这大概也是为什么这些心理活动给人感觉特别真实的原因吧。

不过读这种原版书觉得词汇量非常捉急,以及深切体会到英语这门语言的变迁lol 感觉这是我看的带分号最多的书了

《Mrs Dalloway》读后感(二):Mrs.Dalloway->The hours-> Michael Cunningham-> The Pulitzer Prize-> Virginia Woolf

I choose not the suffocating anesthetic of the suburbs but the violent jolt of the Capital. That is my choice. The meanest patient, yes, even the very lowest is allowed some say in the matter of her own prescription. Thereby she defines her humanity. If it is a choice between Richmond and death, I choose death.To look life in the face. Always to look life in the face and to know it for what it is. At last to know it. To love it for what it is, and then, to put it away.-------------------------------- The hours (film)

Mrs. Dalloway said she would buy the flowers herself.For Lucy had her work cut out for her. The doors would be taken off their hinges; Rumpelmayer’s men were coming. And then, thought Clarissa Dalloway, what a morning — fresh as if issued to children on a beach.---------------------------< Mrs. Dalloway >

We live our lives, do whatever we do, and then we sleep. It's as simple and ordinary as that. A few jump out windows, or drown themselves, or take pills; more die by accident; and most of us are slowly devoured by some disease, or, if we're very fortunate, by time itself. There's just this for consolation: an hour here or there when our lives seem, against all odds & expectations, to burst open & give us everything we've ever imagined, though everyone but children (and perhaps even they) know these hours will inevitably be followed by others, far darker and more difficult. Still, we cherish the city, the morning, we hope, more than anything for more. -------------------- The hours (novel)

I don't think two people could have been happier than we have been.-----------------------quote from Virginia Woolf's suicide note to Leonard Woolf.

《Mrs Dalloway》读后感(三):从Mrs.Dalloway到To the Lighthouse

Mrs.Dalloway和To the Lighthouse都是意识流小说。但何为意识流小说?在小说里使用意识流技巧并不能因此定义小说的意识流性质。伍尔夫研究学者瞿世镜先生总结道:意识流小说家除了意识流技巧外,还同时使用了多角度的叙述、特殊的象征意象和语言表达手段,而且还吸收了戏剧、音乐、诗歌中的某些因素,构成了一种特殊的、综合性的艺术形式,这才成其为意识流小说。在Mrs.Dalloway和To the Lighthouse中读者可见上述艺术手法的应用,我主要想从“时间的压缩与延展”和“回忆性意识流和前展性意识流”两方面来讨论这两部小说。

时间的压缩与延展:

从时间跨度上看,Mrs.Dalloway的故事压缩在一天内,而To the Lighthouse却延展至十年。两本小说的篇幅差不多,那么这样的时间安排会不会影响人物的塑造?一天太短,十年又似乎太久,伍尔夫是怎样达到时间与叙述的平衡?

对于时间,伊丽莎白鲍温有个很形象的比喻:小说家在书写时可以像一把扇子似的把时间打开或折拢。伍尔夫用以达到平衡的就是这样一把折扇。Mrs.Dalloway的时间跨度虽然只有一天,但人物的意识却往过去回溯,无形中就延长了时间。如果把Mrs.Dalloway一分为二,上半部分主要以回忆性的意识流为主,穿插少量关于现在和未来的意识。回忆性的意识流的主要意义是补全故事背景。当人物逐个出场,他们各自的历史逐渐呈现出来。过去的交代对于时间跨度短的Mrs.Dalloway尤其重要。因为如果不交代过去,而未来又将在当天子时停止,夹在中间的现在就会显得过于紧迫。但在To the Lighthouse的第一部分却少有对过去的追忆,意识流多是关于当下的。因为To the Lighthouse的时间跨度有十年,用十年来承载一个故事是绰绰有余的。To the Lighthouse第一部的时间跨度是一天,第二部是十年,第三部也是一天,但伍尔夫对头尾两部的着墨是远大于中间的。如果说头尾两部是时间扇子的打开,中间这部就是时间扇子的折拢。这样安排或许更能显出物是人非之感,十年只在一瞬间。

意识流小说突出的一个特点是主观性。世界上很少有不带偏见的人,因此我就有疑惑:当读者通过B、C、D等人的视角来看A时,看到的是否是最真实的A?从这两部小说里可以感觉到“真实”也是伍尔夫想追求的,而意识又恰恰是主观的。也许读者可以无限接近B、C、D等人的主观意识真实,但却同时背离了A的现实真实。因为意识的主观性难免夹有偏见,而偏见有时是集体性的。这时如果依照B、C、D等人的意识去认识A, 显然会形成错误的认识。但讨论这个问题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作者何必费笔墨刻画一个不真实的形象呢?就算真的有类似的刻画,对于被偏见化的A在他退场前也一定会有个客观的交代。

主观性可以说是与时间冲突的一个元素。Mrs.Dalloway的时间跨度虽然由于回忆而延长了,但所有意识的起点都是当天。读者不知道在十年后,或者只是在第二天,人物会不会就改变了当时对于人和事的看法?一天在十年里就只是一瞬,缺少时间的打磨,这一瞬间的意识就避免不了主观性。那么如何在主观真实中寻求客观真实?多角度的叙述是一种方法。因为上文提到的集体偏见毕竟是少有的,通过不同人物对中心人物的印象,读者可以理解中心人物的不同侧面。另一种是对偏见的纠正。在To the Lighthouse中,Mrs.Ramsay对Tansley一开始是有偏见的,因为他给James泼冷水,打破他去灯塔的美梦,这时Mrs.Ramsay觉得他无比讨厌。而当Tansley陪Mrs.Ramsay进城,向Mrs.Ramsay叙述身世后,读者和Mrs.Ramsay对他都有所改观。这一对偏见的纠正也是发生在一天之内。

回忆性意识流和前展性意识流:

人的意识可能向前流动,也可能向后流动,但不管哪一种,起点都是现在。如果把现在作为分界线,向后流动的姑且称为回忆性意识流,向前流动的姑且称为前展性意识流,还有一种关于现在的姑且称为即时性意识流。时间跨度的选择会影响小说里这三种意识流的比重。上文已提到因为Mrs.Dalloway的未来时间停止与当日子时,而现在时间又局限在一天内,所以为了平衡时间与叙述,书的上半部分应用了大量的回忆性意识流。而时间跨度同样只有一天,在To the Lighthouse的第一部中大量应用的却是即时性意识流。因为在这部小说中伍尔夫的重点在于未来。在第二部中伍尔夫(也可以说是时间)给出了部分人物的结局,括号里几句话就宣告了人物的退场,像审判一样。这也许就是岁月流逝的无情。第三部里读者通过Lily的视角对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有了了解,这里面三种意识流的应用是并重的。写过去让读者了解Mrs.Ramsay;写现在让读者了解Lily;写未来让读者了解Mr.Ramsay。可见时间跨度与这三种意识流的应用比重不无关系。

废话:

在同性关系描写上两部小说有相似的地方。To the Lighthouse里的Mrs.Ramsay和Lily就像是Mrs.Dalloway里的Mrs.Dalloway和Sally。伍尔夫描写得克制,说是朦朦胧胧也好,遮遮掩掩也好。伍尔夫写同性,偏偏要给Mrs.Dalloway和Mrs.Ramsay安排爱她们的丈夫,而夫妻间可以说是相敬如宾,没有什么激情,夫妻描写这样看来也是克制的,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伍尔夫自己的生活。

结论:

没有

完。

《Mrs Dalloway》读后感(四):Here's to Never Growing Up

看完Virginia Woolf的Mrs Dalloway已经有一段时间;书是从头到尾没有分章节,而且又是几乎纯意识流,读起来颇为吃力,于是读完之后困惑之下又多读了两遍。但是知道听了Avril Lavigne的新歌Here’s to never growing up之后,才突然心有所感,才想起来再回来写一点东西。用如此浅显易懂的一首歌来解读现代主义大师包罗甚广的力作,似乎是有些不敬;但随手写来的一篇笔记却没有那么多的禁忌;而且这书包容太广,在每个读者眼里都会有不同的解读,须怪不得我偷懒捡个浅显的来写。

读到第三遍时,一幕奇异的景象突然充斥我的意识:满大街上的人都变成了两眼无神,肤色铁青,一个个歪着头拖着腿,把僵硬的手从四面八方伸向街心的女孩子;那女孩子却不是生化危机里的Alice, 而是本书的女主角Clarissa ,那个永远是十八岁的Clarissa。但是再定睛细看时,却又不是Clarissa;那张脸就好像地铁车站里人群中的脸一样,幻化成每一个人的面孔——我们每一个人,原来都困在这行尸的世界里不得脱身!

女主角的身份,从第一页开始就明显是有蹊跷的。一方面她是大家眼中的Mrs Dalloway,优雅,漂亮,充满魅力,完美的女主人;她自己在镜子里看到的也同样是Mrs Dalloway,因为这个是通过婚姻取得的身份,是她拿出来给人看的身份。但是她却有个隐秘的真是身份,那就是Clarissa。也就是说,Mrs Dalloway和Clarissa是相互分裂开的两个身份。之所以费神制造出两个身份来,是因为社会是很有同化作用的;既要保持自己的身份不被同化掉,又要存活在社会之中,就只好造出一个‘壳’来保护自己。须知人类是很有主导他人生活的欲望的,就连Peter这样的知己,也不时地想要以个人名义‘吸收’Clarissa。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女主角一直在纠结的当初结婚选了Richard没选Peter的问题,应该说她完全选对了:Richard会接受她制造出来的Mrs Dalloway的身份并且相安无事;而Peter因为太熟的缘故,却不会买空壳的帐。而对她自己来说,固然是把Peter当知己来喜爱,真正能让她心里小鹿乱撞的却是Sally,让她觉得就算只是住在一个屋檐下也好幸福的也是Sally,让她三十年后还会听见有人进来就赶快藏起来的还是Sally给她的裙子。这种情况下拒绝Peter大概真是轻松自如的一件事,连牺牲都谈不上。只是Peter从此受了心灵创伤,三十年也没有康复⋯⋯

Peter跟Clarissa碰头的一场戏,充分体现了‘壳’的概念:两个人不仅言语上互不相让,手中也各持兵刃,全无老友重逢的感觉。那其实是因为他们潜意识里感知到对面站的并不是熟悉的老友,而是个陌生人;如弗洛伊德所说,陌生感会产生威胁感,那么自然是手握兵刃会觉得安全些。说起兵刃来,Peter的小刀是尖锐之物,经常玩弄除了缺乏安全感之外,固然是增强他本来不足的男子气概的道具;Clarissa的剪刀却更有趣地既能分开又是锐器,似乎也是有所暗示。反正这一幕的结尾是Peter放下一切伪装,像个小女孩一样哭了,Clarissa立刻感到她所熟识的那个Peter回来了,刚也变身为Clarissa上前去说了两句好话,女儿来了,气氛结束了。Mrs Dalloway介绍说,这是‘我的伊丽莎白’——‘我的’两个字宣告Mrs Dalloway回来了,Clarissa的片刻结束了。正是因此,这两个字让Peter郁闷了一天。

每个人内心都藏着自己的真身,但是每个人都造了一个空壳来放在社会里完成被同化。但是这样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就被囚禁在了自己亲手做出来的变异世界中,而这个变异的空壳世界同时也会存在于他们的心里,吞食着他们的孤独,越长越大。天上飞机拉线的时候大家各有各的奇异想法;但是总会是实体世界中的声音把他们拉回来。除了大本钟定点会响之外,另一个书中出现的重要声音就是街上的爆炸。这一声爆炸在故事里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因为本来就在现实里不是常驻的Septimus和虽然没那么多同样喜欢在意识世界里没事逛逛的Clarissa,这两个素不相识的人,因为这声爆炸,在这一时刻,也是唯一的时刻,他们两个的意识处在了同一个空间里。97版电影在这一幕还戏剧性地安排了两人隔着商店橱窗对视十几秒之久。Septimus是Clarissa的分身,这一点已经是公认的了;而同样可以认为,就在爆炸的那一刻,这个分身产生了。Septimus的自杀绝不是像福尔摩斯医生分析的那样,是懦弱的体现——这可是因为战场上表现出色而获得过多提升,并得过次帝国十字勋章的老兵。在Clarissa和Peter这些正常人眼里,在保持人格自由和被社会吸收之间是有中间地带的,而且他们也做了个没有灵魂的空壳放在那里,作为替身来完成被吸收的使命;但是对于Septimus这样一个精神疾病患者来说,他既没有能力去做那个空壳,他脑子也里已经没有了这个中间地带——要么自由,要么被吸收。所以当听见吸收的脚步近了的时候,他选择了脱离肉体而真正以灵体的形式存在;尽管在那之前他就已经是在实体世界中呆得不多了,以至于他的妻子Rezia抓住他胳膊得时候感觉抓到的是一把冢中枯骨。所以Clarissa在派对上听说一个年轻人的自杀的时候,很有认同感地支持了他对于人格自由的捍卫。

但是同样是在这个孤独、陌生而毫无归属感的行尸或说是空壳组成的世界里,Clarissa还有‘家’可以去回,那就是Bourton。Bourton就是她和Sally和Peter三个人的世界。写到这里,陶潜前辈的《归去来兮辞》又突然在我耳边回响了。当结尾处她重新变身为Clarissa去找Peter和Sally的时候,Peter也很配合地感受到了她的存在:‘这是Clarissa,因为她曾经在那儿(也一直都在那儿)。’

从Avril的第一张专辑Let Go我就在听,那时候她还是个17岁的小姑娘。不是别的,正是声音里的那种‘人格的自由’让我激动不已——那与歌词无关,是藏在她声音里的东西。后来听了几年,Sylvia有一次说她不喜欢这种歌手,唱来唱去听起来也没有长大过;大概这样说的人也不少吧,所以28岁的Avril就出了这样一首Here’s to never growing up,通译好像是《拒绝长大》,直译是《致永不长大》吧,挑衅一般地做出了回应。在我心里引起共鸣的,正是这种对社会同化根本无视,视保持人格自由如反掌的牛叉态度。与其说她像Clarissa,不如说更像是做出了激烈防御反应的Septimus,甚至是生化危机里免疫同化的无敌的Alice。

但是Clarissa也是无比倔强的,以她自己的方式。在Mrs Dalloway的外壳之下,她永远都是Bourton的Clarissa。

《Mrs Dalloway》读后感(五):“正常”的社会人

赶个时髦,“社会人”成了流行语,越用越火了。Virginia Woolf百年之前就通过Clarissa到Mrs Dalloway的蜕变向读者展现了一个自我的、个性的、普通的人如何在几十年的Life过后成为了一个外表看似正常合规的正常人。这个正常人都干了什么呢?她和议员结了婚,过着接近权力中心的体面中心,你瞧,连首相都能是她派对的座上宾,不仅如此,她还生了个beautiful都不够形容,书中明确说不不,应该是 handsome(在英文中意义远大于“美丽”)的女儿,正值17岁花季。她有自己的房子,侍奉自家多年的佣人,符合自己的社会角色,擅做女红。就是这样一个52岁的中年女人,在伦敦六月中旬一个美好的早上,决定自己去买派对用的花("Mrs Dalloway said she would buy the flowers herself")。

可就是在这正常得不能再正常的表面生活之下,蛰伏着一个不那么“正常”的灵魂。感谢Woolf对意识流的精巧使用,让读者得以在多个人物意识间自如游走,人物一刻不停的内心活动、对外界事物投射的筛选和反思就这样赤裸裸地被剥开,置于读者面前。Clarissa, 对,在她还没有成为Mrs Dalloway的时候,她喜欢站在自家阳台上享受自由的阳光天空和空气,她一眼被一丝不挂奔向浴室的闺蜜所吸引,被这个抱膝坐在地上吸着香烟的女人抓住,她甚至被闺蜜吻了下嘴唇,那感觉弥留心头超过美好得任何一种生活体验。她喜欢或许甚至爱着和她精神想通的男人Peter Walsh,不过她决定要成长了,要接受生活了,内心把爱与结婚还是分得很开的,于是她没有和这个男人结婚,却选择了政治正确的Richard。并且,直到三十余年后的这个美好的六月早晨,她依然【告诉】自己,没有和peter walsh结婚,是无比正确的选择。这是生活对她的改变,这改变无论如何是不彻底的,却是成功得变得不起眼的,就像来参加派对的络绎宾客或许并不会知道女主人每天并非理所应当地和男主人同床共枕,而是独居在阁楼的窄床上,床是越来越窄的,“Narrower and narrower would her bed be... so the room was an attic, the bed narrow”,他们也不会知道在这样一位游刃有余举办上流派对的女主人心底,潜伏着对过往的怀念,甚至还有对死亡的向往。他们只见过、认识、交往那个表面的、空洞的、社会的、抹去自我的Mrs Clarissa,却对拥有自我意识的她,一无所知。

人生存+苟活于世,接受教育,将社会价值体系纳入自我价值体系,或许就是不断把自我不断抹去的过程,如果最后能够得以抹的不留痕迹浑然天成,那便是成功了。不难体会life这个反反复复出现的意象在Woolf笔下具有怎样复杂的含义。

这一生正常的生活不断改造她的成果,就是今天她坐在Peter面前自然地缝着Mrs Dalloway晚间派对所用的高级裙子。这生活是她向往的么?或许是,或许不是。但无论如何,它一定和她内心呐喊“What she liked was simply life” (p.134) 大相径庭。

Woolf的文字不能说全然读懂了,一遍是不可能能完全对如此精巧的语言和细致琐碎的想象了然于心的,最大的困惑是Septimus这个人物和主要情节的关系。从篇幅上来说,与Septimus相关的篇幅已经几乎可以说和达洛维夫人各占半壁江山,然而这个人物除了和Sir William在这天的最后有过一次问诊的交集,和其他人物完全没有任何联系,对于Mrs Dalloway来说,他是彻头彻尾的陌生人,直到最后在派对上医生夫人告诉了她得知有这样一位男士,刚刚从楼上一跃而下,夺去了自己的生命。她甚至不知也未曾问过他的姓名。

带着这个困惑查了一些英美学术界的文献,思路这才得以打开。Septimus是Mrs Dalloway的double,另一重化身,他们的相同点在于被社会、被生活改造,却改造得不太彻底。S在一战战场上经历了战友Evans的离世,他按照战争教给他的那样,不去为这死亡而感伤,不为这死亡而情绪化,He didn't feel anything,因为他做的如此成功,甚至得了嘉奖,回国还获了晋升,简言之,这种按照社会规定对自我的压抑获得了社会的肯定,甚至进一步被强化。然而,被压抑的总会以另一种形式归来,他在生活中再经历一切,周遭世事的起伏变化、自然景观的更迭、无爱的婚姻,他的意识里不断地说He didn't feel anything。他已经无法停止对自我的压抑,苦陷于这份压抑中。Sir William是全书最大的反派,他代表着正义、正确,作为一名精神病权威医生,他对人精神状况的判断有着无限的话语,在他看来不正常的人(残存自我意识的人),如S,他有权通过他专业的诊断,将其封闭在指定地点继续接受社会的改造(治疗),他是S厌恶的人,或许因为同样的道理,Mrs Dalloway也表达了对他的厌恶。最后在他最终向S压来之时,S成功地逃脱了,逃脱这个社会对他的束缚,逃脱S对他的奴役,通过一跃而下这种方式。

Mrs Dalloway可以不知道S的名字,可以对他的一切一无所知,但她对这种解决自我与社会矛盾的resolution是认同的。

不过,她还是不能死的,还是通过这几十年的生活,还算成功地成为了社会人的,于是这样的她,走出了自己小房间,隐喻再一次走出潜伏于社会人格之下的自我人格,回到了派对,一切似乎都没有发生。

一本书,十几个人物,时间跨度仅为一天的约十几个小时,围绕派对展开,从第一句为派对而买花的准备开始,到最后宾客离去,女主人重返派对现场而结束。派对,象征着“狂欢”,象征着鱼龙混杂各类人群的汇聚,然而交谈只留于表面,表面的狂欢实则更加凸显内心的孤独,人与人之间的隔绝isolation。和故事时间跨度、情节内容的过分简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个个人物复杂的思绪,内心的矛盾,对生活的感知,对事物和景象的洞察,对人物的分析,对命运的感慨。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是一个精彩的世界,然而在这个社会中,要做一个正确的正常人,这些终究只能被锁于内心的一处角落,把精彩藏匿于表面的平静背后。

意识流的作品看上去是琐碎的、没有逻辑的、荒诞的,然而,如果真的记录下自己一天哪怕10个小时的全部内心世界,难道不正是如此的没有逻辑、荒诞、跳跃、时而叛逆,并且贯穿始终永不停歇地精彩着?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