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读后感100字

《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读后感100字

《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是一本由J.K.Rowling著作,Bloomsbury Publishing Plc出版的Paperback图书,本书定价:GBP 6.99,页数:33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读后感(一):原版的,挺有趣

现在看的这本《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是借来的,正宗的英文原版,很难得。虽然很多词不认识,但是看过电影,基本情节也大概了解,所以,看来也并不费力。其中一些有关魔法的词,基本不用去深究。

harry,ron和hermione三人中,ron确实是个极富喜剧色彩的人物,因为ron引起的言论也很是搞笑,等看完了回头再翻翻,希望能择出些片段贴上,跟大家一起分享。

《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读后感(二):好

很惊讶的是儿童文学可以做到这种地步

本以为哈里波特无非就是儿童读物,能有什么新奇,初看只是想打发一下时间,却再也放不下了。

薄薄的一本,一个星期就看完了,一直怀揣着要快点看下去的渴望,幽默,睿智,深刻,纯洁,充满了想象力

看的时候会不自禁地发出 阿。。。。哦。。。。。的声音。。。

本来是可以坐在图书馆外面看的,最后也没有办法,只好进自修室了,一个人在外面又笑又哭的让别人觉得很神经质.....

我从来没有注意过中国的儿童文学,不知道也能不能做到这种地步,近几年来看了很多优秀的欧美的儿童文学,我不知道那些作者是不是真的志在小朋友,因为那些很简单的文字,很鲜活的人物,真的很打动人。

我想可能这就是商业小说和儿童文学的不同吧,一个优秀的作家能从孩子那里得到最大的满足,只要孩子说好,就是真的好,他们还不懂得怎么去迎合,怎么去盲从,他们只是很真诚的看,很真诚地喜欢。

这么好的书,居然被我忽略了这么久

还只是第一本,我希望每一本看下去都有这种惊喜。

《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读后感(三):从第一部开始发觉整套书的小伏笔

再读一遍,发现好多伏笔,由衷佩服罗琳的巧思。

关于魔杖选择主人,魔法史作者等这种众所周知的大伏笔就不说了。说说那些小伏笔:

1. 当三人组发现有人要偷魔法石,哈利说他用自己的魔杖打赌这个人一定是斯内普——所以在第七部中哈利的魔杖就断了。(让你乱立flag)

2.哈利、赫敏通过了棋盘阵,进入洛奇的关卡时,发现有个倒地的巨怪——本部的小伏笔,说明巨怪属于奇洛,万圣节的巨怪就是洛奇放出来的,后面奇洛解释时就不突兀了。

3. 最后一关,斯内普设的障碍不是魔法而是逻辑,因此表明斯内普是了解麻瓜的事情,这是第六部他作为混血王子的伏笔。

4.

当哈利向邓不利多问起伏地魔为什么一开始就要杀他?老邓说等他准备好了就会知道了(其实老邓已经在为最终战役开始训练哈利了,从送隐形衣开始。若不是老邓默许,罗恩的哥哥查理的朋友们怎么能顺利地从霍格沃茨接走挪威脊背龙诺伯?)。这是一个大伏笔,直到第六部哈利才知道特里劳妮的真正预言,他是被选中的那个最终对抗伏地魔的人。

《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读后感(四):一些电影里错过的片段

从来没有完整读过哈利波特,断断续续看过电影,最近找来audible听啦。读的太棒了上下班配合着圣诞的街道感觉自己偶尔也像穿梭在魔法世界里。写下一点点我特别喜欢的几个瞬间:

1. 圣诞的时候收到大包裹,罗恩说,“奥,那应该是我妈妈给你织的毛衣吧!因为我跟她说你可能不会收到圣诞礼物。” 能有这样的朋友真的太好了。对从出生以来就没有拥有过什么人间温情的哈里来说,霍格沃滋和周围的一切真的太好了。

2. 哈里收到了隐形斗篷,信上说,这是你爸爸留下的,“use it well”。哈里摸着滑滑的衣服心里想着,这真的是我爸爸穿过的吗。突然觉得真是一点带着悲伤的甜蜜。如果我从来没有见过我的爸爸妈妈,能在圣诞意外收到一份他使用过的礼物,隔着时空的重逢,不知道自己会笑着哭还是哭着笑啦。

3. 胆子超级小的Neville,看哈利比赛紧张的时候躲在后面,等赢了罗恩叫他说,好啦,你现在可以看啦。好像小时候看到电视里恐怖镜头的我奥。要等别人通知恐怖过去了才敢把手放下来。但这样胆子小小的他,却在最有勇气的队伍里啊。谁知道我们每个普通人是不是也都像他一样藏着多少勇气和能量呢。

4. 还是Neville! 书比电影里的他惹人怜多了!听到马尔福要去山上堵放恐龙的哈利,不怕黑暗的冲去找他们。后来被McGonagall抓住,批评哈利说,你们一定是故意放消息给马尔福说些什么恐龙的谎言,好让他半夜出去!太坏了各扣50分!Neville睁大着眼睛不敢相信。当时听到这里真的很心碎。不要辜负每一个一直单纯的守护着你的朋友啊,虽然有时候他笨笨的。

5. 哈利赢下了第一场比赛 觉得从未有过的开心,因为人们认识他,不再仅仅是因为他的名字了。

6. Hagrid 照顾小恐龙。说着,我怎么能送走他,你看他那么小!你看他认得我!被咬了还说我照顾他完全没有问题啊。送走的时候,留着眼泪塞好它的teddy bear。还有最后去看哈利的时候,为他做了个相册,搜集了熟人们有的所有他爸妈的照片。我从前只觉得Hagrid是个讨人喜欢的大可爱。但现在更多了很多温柔。他一定很喜欢这些小孩子吧。谢谢他给了魔法世界这么多温柔。

6. 罗恩因为下棋为格林分多赢得50分。他涨红着脸,双胞胎哥哥却在骄傲的跟别人说,听到了吗这是我弟弟!其实家人们一直以你为骄傲啊,就算我们不能比他们厉害多少,或者永远只是普普通通不会惊人的小角色,又有什么关系呢。还有为格林分多赢了10分的Neville! 旁白是,他从来没有赢过那么多分数。霍格沃滋和邓布利多都好好啊,因为再小的我们,再卑微的努力,也一直有被看到啊。

7. 还有最爱罗恩的一些爆笑瞬间哈哈哈:

哈利说,斯内普的脚怎么了。罗恩回答:不清楚,但我希望他挺疼的。

拿魔法棒狂戳树怪鼻孔,老师来了手还举着。哈利os:你快把你的手放下啦。

哈利知道斯内普要去做裁判了,告诉罗恩赫敏。赫敏:don't play. 罗恩:say you are sick. 赫敏:break a leg. 罗恩:really break a leg。哈哈哈

哈利突然想到罗恩的哥哥可以养恐龙。对着罗恩叫 Charlie(他哥名字)! 罗恩痴呆:啥 我叫罗恩啊。哈利:(p.s我想是我的话会翻白眼的哈哈哈)我是说你哥啊!

大概就是书和电影完全不同的魅力吧。这些小小的温情和可爱,书好像要比电影更深刻一点:)

《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读后感(五):刷英文版随感

为了刷英文阅读量,多年以后开始阅读哈利波特系列的英文版。儿童读物,但对词汇量还是有一定要求,且生僻词不少,如果不用kindle看,查字典得查个半死。(如,ruffle、gibber、snivel、rant、swoop、drawl、petrify…)

先说遣词造句的精妙。

最经典的是开头,有种令人忍俊不禁的英式幽默:“Mr and Mrs Dursley, of number four, Privet Drive, were proud to say that they were perfectly normal, thank you very much.” 德思礼夫妇刻板保守的形象跃然纸上,而作为读者,也带着对究竟是否真的如此“normal”的疑问而继续往下读。

罗琳的文字很美,读原文能感受得到这种原汁原味的美,如对霍格沃茨的描写:“Christmas was coming. One morning in mid-December, Hogwarts woke up to find itself covered in several feet of snow.”非常生动的拟人手法,一下子觉得霍格沃茨城堡如此可爱可亲。

有一段林中月光的描写:“The moon was bright, but clouds scudding across it kept throwing them into darkness." 此句中的“scudding"一词用得妙极了,“scudding clouds”在中文里可以理解为“流云”,一下子彩云追月的那种动态的美感就出现在眼前。

但对于一本儿童文学作品,尤其是魔法世界的儿童文学作品,故事精彩动人,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刻画饱满才是最重要的。

魔法石作为第一本,有很明显的欲扬先抑的味道,主人公在成为一个真正的英雄人物之前,只是一个寄人篱下生活在壁橱(cupboard)中的矮小瘦弱毫不起眼的男孩,他如此地平凡普通,需要时刻提防表哥的暴力袭击,而在他一无所知魔法世界里,他却早已是家喻户晓的大明星,如此巨大的反差带来的戏剧张力是显而易见的。我们都对他的童年遭遇心怀同情,希望他能够改变命运,当11岁的他终于被海格找到,拿到了霍格沃茨的录取通知书,读者脸上都浮现出老母亲欣慰的笑容。此处需要注意的是,让父母双亡的他从小寄居在姨父姨妈家,是邓布利多的特意安排,“It would be enough to turn any boy's head. Famous before he can walk and talk! Famous for something he won't even remember! Can't you see how much better off he'll be, growing up away from all that until he's ready to take it?”在后文中,我们会一次次看到邓布利多的精心安排,如隐形衣、厄里斯魔镜,而这些安排在不知不觉中促成了哈利成为一名勇敢、坚韧、不易迷失自我的小小巫师。

而作为围绕魔法石而展开的故事,情节设置也非常合理,抽丝剥茧,处处伏笔。从最初海格接哈利去学校,古灵阁中魔法石的线索未直接点明地第一次出现,因古灵阁险些失窃上了新闻第二次不指名出现,到哈利等人误打误撞遇到Fluffy的第三次不指名出现,逐渐引导哈利等人开始弄清楚霍克沃茨被Fluffy看守的到底是什么,魔法石能做什么,Nicolas Flamel到底是谁,是谁在觊觎魔法石,最终让三人组毫不犹豫地走上了守护魔法石的冒险之旅。

在书中,哈利有两次高光时刻,一次是从巨人手中救下赫敏,此时的他魔法学艺还不算精通,凭借的是机敏的反应。第二次是保卫魔法石之旅中,毫不犹豫地冲在最前的勇敢,危机之下想到用火救命的应变,此时的哈利已经初步具备了魔法世界英雄人物的素质。而在保卫魔法石之旅中,罗恩当机立断的自我牺牲,赫敏聪慧地解答谜题,都尽显他们的勇毅睿智。

小时候我们都期待收到魔法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成为三人组的一员,长大以后我们现实世界中一路披荆斩棘也有了诸多美好回忆。再重温这本小说,也是再一次汲取其中对于爱、勇气、正义的信仰。

期待下一本中三人组的精彩冒险!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