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的一个世纪》的读后感大全

《我的一个世纪》的读后感大全

《我的一个世纪》是一本由董竹君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59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的一个世纪》读后感(一):朴素的女权主义

文笔稍差。另外有很重的汇报痕迹。书中也说了,运动中不停的写材料,给这本书的面世反而提供了便利。

应该着重于发生的事件,至于她自己为事件下的结论,还是有很重的被强迫的感觉。

她的这本书为近代中国史提供了一个具体的民众生活样本,尤其是在她随夏之时去日本之前。

之后在上海创办企业的经历也给人颇多启示。

总得来讲,没有刻意的教条,非常真实!

《我的一个世纪》读后感(二):刚柔相济--董竹君的女权

董是一个令人敬佩的女人,在旧的社会中,她既成就了事业,更树立了一个女人的形象。

我想拿董竹君和清朝年羹尧相比。

董竹君能力非凡,或刚或柔,做成大事业,又得到众人敬佩;年羹尧刚性太重,做成事,却遭天下指责。

年羹尧成事后,骄横无比,留恋富贵;董竹君顺应潮流,捐资为国,只留清名。

遭贬后,年羹尧无法接受,失志又失态;董竹君在经受及后来遭到锦江等遗忘时,依然心态平和。

读完此书,可以在创业时催人奋进,得意时不要忘形,失意时不要悲观自弃。

《我的一个世纪》读后感(三):一个活得明白的女人

此书没有读完,但看过根据此书改变的电视剧。

我没见过董女士,但瞻仰过她的墓碑,在万安公墓,离已故国学大师启功先生的墓碑不远。

想到这本书,是因为有个朋友发懵,突然迷失了自己的方向。我除了给他讲那老生常谈的人有三图的故事,还推荐他读此书。因为,董竹君是一个很清楚明地白活了一个世纪的女人。她的成功不是因为她想出人头地,而是因为一个很简单的目的:让自己的女儿读书,不再象她那样受人欺负。

建议那些迷茫的人都看看这本书,想想:你的目标是什么,你为什么活着。

《我的一个世纪》读后感(四):先要做完全独立的女人

大学的时候,读过草草读过该书。那时为竹君的经历感到惊奇。

最近一段时间,很是彷徨。

不知道这么生活有什么意义,人生有什么追求。

现在重读这本书,更加关注的是竹君的心理历程。

从懵懂无知到独立坚强。

重读这本书,虽然没有解答我的困惑。

但是它告诉我,作为一个女人,

最最重要的是要独立,

从思想上彻底独立,

不要倚靠谁,离不开谁。

才有力量坚强,

才有信念强大。

其实女人并不弱,关键是内心一定要强大起来。

或许我强大起来的时候,就会清晰得知,生活的意义,人生的追求了。

《我的一个世纪》读后感(五):人活百岁不容易

看完董竹君自撰《我的一个世纪》。

P249望江楼上望江流,人自望江江自流。人影不随江水去,江声不断古今愁。——四川成都望江楼

P494自得其乐

凝眸残壁画二幅,庙会欢歌戏于途。妻急慰衣夫趋舞,囹圄独影人不孤。

P491换狱

吹号起床刷便桶,餐餐窝头酱汤供。冷冻无暖板一块,沿室颠跑御严冬。

以上两首诗是作者1968年在功德林监狱所记。前一首是监禁无聊防止自己发疯,便天马行空精神会餐神驰神往;后一首是狱中生活写照。

P506狱中生日

辰逢七十古稀年,身陷囹圄罪何见。青松不畏寒霜雪,巍然挺立天地间。

P512爱真理

少时孝亲苦卖唱,中年扶幼奔四方。爱国爱民爱真理,摒弃荣华志向刚。

前一首是作者1970年70岁生日时在半步桥监狱所记。后一首是1971年冬狱中所记,1972年10月作者监外就医,1973年5月被正式释放平反。两首诗都写出了不同时期的不同寻常的经历,也都表现出不一般的坚毅和昂扬的精神。正如书封面上的一句话:“我从不因被曲解而改变初衷,不因冷落而怀疑信念,亦不因年迈而放慢脚步。”

书封底的一段简介较好地概括了董竹君女士的坎坷的一生,抄录如下:

这是一位世纪老人的经历:一个洋车夫的女儿,被迫沦为青楼卖唱女,结识革命党人跳出火坑,成了督军夫人。不堪忍受封建家庭和父权统治,再度冲出樊笼开创新的人生。历尽艰难险阻,成为上海锦江饭店女老板。连任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堪称女权运动的先驱。

附记:董竹君是一个聪明有主见的女人,从书中可以看到。其前夫夏之时曾是川军一副都督。书成于1997年,三联出版,董时寿九十七。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