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一本书和一个世界》读后感摘抄

《一本书和一个世界》读后感摘抄

《一本书和一个世界》是一本由郑鲁南主编著作,解放军文艺(昆仑)出版的255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008-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本书和一个世界》读后感(一):少读这种书名大而内容完全罩不住的书,除非有人推荐

1.给差评不是书很差,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没有资格去对一本书指指点点,但是,当初买这本书真的是冲着书名,如此大气的书名去的。满以为是有血多好书推荐,翻译背后的故事,结果呢? 失望而归

2.血的教训,永远不要自不看书评的情况下看一本书,更别说买书了。否则是浪费时间和金钱。

《一本书和一个世界》读后感(二):翻译是个苦活

没看过第一本,就这第二本而言,虽然里面的内容和副标题有些不符。里面谈论的内容不仅仅如副标题所说的“谈世界名著到中国”,还有讲电影翻译的,介绍中国名著到外国的。可能编者图省事,照搬了以前的吧。

看完的第一感觉就是翻译真是个苦差事。很多翻译家都是伏案工作数载才完成一部自己较满意的作品。看看现在的情况,贪快好像成了一种时尚。不去深究原著,囫囵吞枣后,在把枣核吐出来变成所谓的译本。

《一本书和一个世界》读后感(三):读书笔记

《一本书和一个世界》第2集, 想是第1本出来后读者及市场反映颇好,编者于是再接再厉编出了第二本,对外国文学及翻译感兴趣的,想来乐于读读这两本书。

但是在这第2本里,尽管也有不少名翻译家,但这二方阵的成色比起第一方阵稍有逊色,尤其觉得难以接受的,是这两本书都有一个副题:“翻译家谈世界文学名著‘到中国’”,所请翻译家自然应为文学翻译家,然而这第2本里面,竟有些作者是翻外国电影的、翻译歌曲的,甚至还有翻译美军条令的,译《战争艺术概论》、《战争论》、《孙子兵法》的,真是不知如何说起,就连杨宪益先生谈自己译《红楼梦》的文章收入本书都有些勉强(因为是文学名著“到中国”),这真是编者“逼良为娼”了,摆明不想编第3本了,也好。

坏话说了不少,不过平心而论,如各取所需,这本书还是多少有些参考价值的,比如我就抄下了书中某篇转引莫泊桑的一段话:

“不论一个作家所要描写的东西是什么,只有一个词可供他使用:用一个动词要使形象生动,一个形容词使对象的性质鲜明。因此就得去寻找,直到找到了这个字,……决不要满足于‘差不多’,决不要利用蒙混手法——即使是高明的蒙混手法,也不要利用语言上的戏法来避免上述的困难。”

我想每个做翻译的人,都应该对自己如此要求,尽管也有的确做不到的情况,但至少可以“取法乎上,得乎其中”。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