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魔术师与传教士》读后感100字

《魔术师与传教士》读后感100字

《魔术师与传教士》是一本由小木不识丁著作, 出版的简裝本图书,本书定价:19.00元,页数:3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魔术师与传教士》读后感(一):人人都是魔术师

人人都是魔术师,也是传教士。

也许并不认同,或者只认为扮演着一个身份。

然而无疑,我们真的都在扮演着魔术师和传教士。

我讨厌欺骗,直到一天我发现,原来我也在把别人引向歧途。

我也是戴面具的魔术师。

《魔术师与传教士》读后感(二):沉默·暗哑·微小(转)

沉默·暗哑·微小

——评小木不识丁《魔术师与传教士》

——作者:牛明昱

首先是沉默。当然是沉默。

我们能说的话都成为过去,语言在说出口后瞬间失去意义,语言在说出之前酝酿着某种意义,语言在说出之时将成为谋杀的手段——因为我们是沉默的,沉默是这个充满着隐喻的世界的唯一象征,沉默是一架老水车,屹立之时洁白的水流继续着历史。

沉默是一个叫王冠的人。男人,男孩,逻辑的顺序开始混乱了,小木不识丁的逻辑充斥着非理性的因素。他把小说切割开来,在横断面上涂写历史,在纵断面上描绘生活。小木不识丁使魔术师与传教士的故事在后现代的语境中浮现出异样的色彩,后现代的手段被小木不识丁发挥至尽。

然后是暗哑。阴暗的暗,哑巴的哑。

你知道那是一名心理医生,你知道那种性为被性缠绕在一起,你知道在一名儿童的肠胃中蠕动着许多液体、气体、固体,你知道和孩子在一起是快乐的事。我们的快乐,你们的快乐,他们的快乐。快乐是一种带来痛苦的工具,快乐是一种后现代最需要摆脱的生活方式,所以王冠不快乐,小木不识丁不许他快乐。

你知道阴暗与哑巴有必然的联系,你知道那些孩子被成年人的脸包围住了,全是这样吧,我们别无他途。

最后是微小。我们拒绝成长,拒绝出逃,拒绝一切这个世界留在我们身上的印记,我们的身躯在情色书写后越来越小,最终成为一个黑洞般的盲点。

所有的人都在互相伤害,每个走出母体的生命将不再拥有安全感。我很难认为章教授是可恨的,他同样无辜。那个女孩子,她的残缺的心灵是永远无法满足的,而王冠则是这一切的记载者和最终的受害者。

小木不识丁的叙述是充满着魔力的。结构的奇巧,黑色幽默的复杂插叙,意识与叙述人称的转换,对心理的分析和解构……后现代主义的技巧层出不穷,可以说是小说实验的大杂烩,是一个熔炉,是小木不识丁对小说这种形式的极端探索。

毫无疑问,《魔术师与传教士》将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凸显的文本,也将成为当代小说的一面旗帜,一面后现代的经典旗帜。

《魔术师与传教士》读后感(三):小木的迷宫——读《魔术师与传教士》(转)

小木的迷宫——读《魔术师与传教士》

《魔术师与传教士》。这个小说名字并不像其它小说那样起的非常绚丽,甚至有些淤塞,但我不看尚可,一看之下有了不小的惊讶。《魔术师与传教士》仅仅从语感上说,就是一部很棒的作品。这样的语感在同龄人,甚至抛弃年龄的比较,众多的作者里也是不为多见的。这一点加上作者温和宽厚的谈吐,让我想到了同是同龄实力写手的黑天才。黑天才以前跟我说过类似的话,就是他不满足于停留表层的那种写。我感觉小木也有点儿这个意思,尤其从这部长篇看,它就绝对是一座语言和感觉的迷宫。

不过两人的区别当然还是很大的。黑天才先不说,小木的区别在于他是在曲折的故事里寻求诗意和精神上的极端体验。所以了解过内容再回头看《魔术师与传教士》这个小说的题目,就重新获得了一种厚实的感觉。这种厚实,就在于小说所设置的种种迷宫。

迷宫就是玩味,反复的体验,不同于各种快餐式文化的,是一种奇妙心理尝试。比如小说中许多优美的,一眼看上去却似古里古怪的话,本身就是在小说内容里嵌套着的小迷宫。并且这种迷宫俯仰即是,所以这种交合着的语言在读者中也就可以容纳许多种感觉,许多种形态。在相当程度上,这反而暂时的使内容处在了并不重要的状态。于是还是那句话——不停留于表面——生活是如出一辙的,表面的东西也难以出新,而感觉却可以随着人类情感细胞的丰富不断挖掘。

弗吉尼亚·伍尔芙在她的《现代小说》中就这样说过:当原子落在我们大脑上时,让我们按它们落下的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让我们去描绘每一瞥或每一件小事刻在意识上的图案,不管这些图案表面上是多么地不相关,多么地支离破碎。小木做的显然也是这种非常费力的精密的工作。

不过见识过意识流作家们的人也必然知道他们所带来的阅读上的枯燥了,并且这种枯燥基本上也使他们的读者也相当程度上的局限在了青少年等脑力比较活跃的阶层。所以虽然它创造了一种普通小说中所无法具备的内涵,使它里面的人物更加多层次化,却仍然无法广泛流传。于是作为纯文学和通俗之间的妥协,小木终还是赋之他的《魔术师与传教士》以奇情色彩,使其成为一本好读的小说。

这样一来,去除了乔伊斯们的“死脑筋”,加之饱含着畸态心理挖掘的奇情因素,小木用他纯熟的笔给这部千姿百态的小说做了个浑然一体的“改刀”。各种私密的迷宫相互揉杂在一起却丝毫不令人感到突兀。所以总体上说,这是本有价值的小说,市场价值和文学价值兼备。

——高小胖于养性斋

《魔术师与传教士》读后感(四):找一棵钉子,把世界挂上去(转)

找一棵钉子,把世界挂上去

——《魔术师与传教士》序

李敬泽

当这部小说落到纸面上时,它的部分力量暗自流失了。我曾在电脑上读它,那是从QQ网上下载的电子文本,现在,它被打印出来,放在面前,一页一页地翻阅,我看得很从容,并因此看出了有时的不从容,看出了它未曾克服的矛盾和困难。

在电脑上读,我感觉它是魅惑的,风情万种,鼠标被即时的冲动支配着向下滑去,那就像暗夜中看街市灯火,而落到纸面上,则是到了白天,事物的上下文不能被忽略,事物的光晕消退,纹理和结构呈现,这时人就会冷静和挑剔。

《魔术师和传教士》使我在某种程度上意识到“网络文学”的魔力——对“网络文学”,我一向怀有一种老气横秋的偏见,认为无论在网上还是在纸面,那本书终究还是那本书,媒介的作用被夸大了。但现在,我承认,尽管那个人还是那个人,但在灯下看还是在太阳底下看毕竟是有重要不同。网络是阅读的暗夜,纸面是阅读的白天,在黑白之间,事物的面貌不同,我们看事物的眼光也变了。

以上是题外话,现在说正题。不管在网上还是在纸面,“小木不识丁”或穆肃——为了让我自在一点,我决定把他称为穆肃——都证明了他的才华,我知道,这个人对小说艺术的领悟远超过很多小说家。

穆肃有真正的艺术志向,同时他也知道怎么做。在这部书中,他以“魔术师”和“传教士”的意象为中心重新安排世界。小说艺术的要义之一,我以为就是找一棵钉子,把四平八稳的世界提起来,摇摇欲坠、令人心惊地挂上去,“魔术师”和“传教士”就是那棵钉子,穆肃让这个点紧张地承载世界和人生的全部重量,于是,小说作为艺术的想象力和表现力都备受考验。

我猜想,在网上看《魔术师和传教士》的人们大概很少充分思量它的总体结构,我们更多地是被纷至沓来的、跳跃的片段所吸引,小说家穆肃具有宽阔多变的叙述才能,他炫技地展现他能够多么快、多么慢,多么硬朗多么柔软,多么凶猛阴郁狂暴多么伤痛脆弱敏感,他的语言总体上是冷的,如同冰,但你把手放在冰上,不要动,就能感到冰有层叠变幻的温度和性情。

所以,语言,这在穆肃手里不仅是一个通过什么表现什么的媒介,它自身就是有生命的,就是一个大秘密,就在被表现着:语言的自我欺瞒、语言的诡计和陷阱、语言对经验和事物的篡改和扭曲、语言的自我表现的惯性、语言对人的魅惑和约制,以及人在语言中的沉溺、迷失和纠缠苦斗,语言本身就变成了“魔术师”和“传教士”,人一开口就错,人却无法沉默,人漂流于无边的语言之海,遥望本真的彼岸。

“魔术师”,是变化和幻觉、隐藏和欺瞒,“传教士”,是孤寂和寻找。在这部小说中,他们成为了自我和存在的隐喻,“魔术师”面对浩大的人群,传教士则身处寂静的沙漠——有趣的是,魔术师面对人群时是将自我、将真相隐藏于重重迷雾中,他离人群实际上无限远,在那个无限远的想象的远方,他正好与“传教士”相遇……

穆肃在这个问题上的缭绕思辨分析起来麻烦得近乎谈玄,重要的是,在他的笔下,这不是可以抽离的思辨,而是复杂吊诡的情节构成,是人的自我内部、人与世界之间的戏剧性关系,思辨对穆肃来说是一种想象方式,是他为世界安排的新秩序,他还有能力让这个秩序中的一切都显得痛切、紧迫、真实确凿。

那么,《魔术师和传教士》究竟告诉我们什么呢?我知道,读者最终会忍不住问这个问题。无疑,这部小说是有趣的,但在有趣之外,我们还希望得到一点更明确的东西。我对此的看法是,它向我们解说了自我的繁复——我们通常面对的、表述的那个“我”,追查起来机关重重、疑云密布;它还表达了这个时代的精神境遇:没有革命和战争,人的生活、人的意义失去宏大历史座标的指引和界定,这种时候,我们的焦虑如何平息、我们的自我如何安顿?我们终究会问:我是谁,我的来路和去处,我的罪和救赎。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魔术师和传教士》有一种过度的狭窄,穆肃似乎最终把那颗钉子钉在了人的早期性经验及早期创伤的墙上,而在这方面,他的笔触有时是不节制的;从总体上看,似乎在他的世界中,人的自我最终都能追溯到一个骇人听闻的决定性源头,这种精神分析学的模式实在是比较老套;更重要的是,这种路径不管多么复杂,最终还是对自我和人生的粗暴简化,好像人生就是一把锁,在什么地方一定能找到那把隐藏着的坚硬的钥匙,这可能恰恰违背了穆肃作为一个小说家的艺术初衷,它甚至违背了这部小说中那对男女的信念,他们坚信:人必须战斗,必须对抗,必须做出选择、自我修改或篡改,必须逃离或前往。

——这就是《魔术师和传教士》,既才华横溢又陈腔老套,它对经验的穿透力令人心悸,但它又以自我设限、过度狭窄的经验范围去对更为宽阔的问题强作解答,它风情万种,但又自相矛盾地试图制定一切风情的统一方案。

所以,可能这部书背后的那个人将比这部书更重要,他叫穆肃,网名小木不识丁,1981年12月出生,初中二年级被学校开除,服过两年义务兵役,此后颠沛流离。

——我喜欢这份简历,它很像一个小说家的简历,而很多小说家的简历都太像个白领或干部;我愿意相信,这个人作为小说家将有远大前程。

《魔术师与传教士》读后感(五):探访上帝的孤独旅馆

很久没认真地写一篇读书笔记,希望这篇书评还有点涵养可言。

“人行天地间,如宿上帝之旅馆。”这句点题之句不错,至于后面的那一堆内容简介略显臃肿与幼稚,可能与作者当时年纪尚轻有关。根据男女之间成熟度差约三岁的推算,作者当时心理年龄应比我小,所以内容简介写这样,证明是他亲自创作的。

初读《上帝的旅馆》头几段,给我两个感觉:一、作者肯定不是学院派出身,,因为行文的风格没有很文绉绉的感觉;二、可能作者是个野路子的缘故,小说有点网络小说的风格,标点符号应用并不规范,这也可能是我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职业病缘故,以致我比较看重文章的标点符号运动是否得当。

另外,我认为作者身为一个80头的成熟男青年,章节名称过于非主流。

好了,再批评下去,他就要生我气了。言归正传,下面正式对正文作出我自己的一下评价:

看过第一、二卷之后,感觉文章节奏还算紧凑。但不得不说,小说的开头并不成功,未能及时抓住读者的心。戴·洛奇曾在《小说的艺术》中谈到:“小说的第一句(或第一段、第一页)是设置在我们居住的世界与小说家想象出来的世界之间的一道门槛。因此,小说的开局应当如俗语所说:‘把我们拉进门去’。”像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里的开头“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短短一句话,不仅揭示了全文,还富有哲理;《变形记》的“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已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这个开头更是新颖创新,有意思;《百年孤独》的“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这个开头更是让我不时回味。每个读者都有自己的阅读趣味,像我这样独立独行的怪胎型读者更是有着很多自己奇怪的癖好,例如前面说的会特别在意标点符号的运动,还有这里的重视小说开头的描写。基本上一个垃圾的小说开头是唤不起我任何读下去的欲望的,所以很多伟大的作品我至今还没有读完,只都缘于开头太没趣读不下去。

曾经看过有人说,评价一个作家就要看他的作品。其实,你想真正了解一个作家,同样看他的作品。

看了第一、二卷,给我第一感觉是主人公左右兄弟根本就是作者精神分裂出来的两个分身,女主角罗拉的气质、性格就像他深爱的女子模板。可能这部小说是他的早期作品,难免有着太多他自身的影子。其实这样很好,小说虽然写得很稚嫩,但是属于一个男人青春的见证,真实地刻画了他年轻时的心境。相信作者年老时看见自己这部小说会感触良多吧!

文中一段话,令我开始体谅作者现在忙碌的生活,甚至开始为这个男人心疼:“对于一个生活动荡不安,不名一文、前途渺茫,但又满腔乱七八糟野心的年轻人而言,想要出人头地,似乎只有加倍勤奋这一古老途径可走。但只有勤奋是不够的,对于一个每分钟都想要劈成三分钟的人而言,每天的时间是固定的,只有残忍的二十四小时。这其中还要包含睡觉、以及最为可恶的一套毫无意义的循环:吃喝,然后排泄。他曾经试验过尽量减少睡眠等时间来做事情,但很快就发现,这样不但毫无建树而且对健康有害,于是,他在连续熬夜两天两夜之后,痛定思痛的决定另辟蹊径,为自己寻找一种通往成功的道路。”我看到这里时,有种想好好拥抱笔者的冲动,就像一个母亲抚摸她心爱孩子的头,告诉他尽管前路漫漫不要害怕。

“哥哥热衷的是虚构的文艺作品,而弟弟每时每刻都在排斥着虚构,他只相信现实。”如此精神分裂,终于明白作者为什么如此钟爱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品了!其实,人与人之间很多误会不快都是可以消除的,只要多点爱多点关心多点体谅多点包容。很多时候,只要我们更了解身边人,你会明白为什么你会成为这样一个人,你就会对他对一分谅解与支持。

一二卷有个地方我是很欣赏的,就是用了古典音乐去穿插揭示全文,并引领文章的走向。但是可能作者当时文字的运用能力并不熟练,相信今时今日的他再写会表现得更好。

个人认为第二卷比第一卷写得更好,无论是小说架构力的体现上,还是情节的吸引度上,明显更胜一筹,并渐入佳境。可能女主角罗拉骨子里的性格与我有点相似,抱着“同病相怜”的态度,我是挺喜欢这个人物的。

把朋友的名字入小说也是很多作家的一个爱好,看到罗拉的第一个男人名叫梁晓智时,实在忍不住笑了一下。特别是看到文中写到:“地理老师梁晓智已经不再是那样子,他长胖了,脑袋似乎也秃了一些,油光闪闪,他腋下没有像往常一样夹着地图,而是不断的把手指间所夹的烟蒂,放到留着乱蓬蓬胡子的嘴上。然后,一团烟雾从口出喷出,弥漫着遮蔽了他的脸”。然后我又想想前些天工作看见现实生活中的梁晓智,难免联想起来,好欢乐啊!

“她忽然知道自己在追寻什么了。她寻找的并不是地理老师,他并不是她那不幸人生的开端。而是那个在一个细雨迷蒙的时季,将一把雨伞塞给她,让她冒昧的学习空军跳伞的人。”我很喜欢这一段的感觉,但是老是觉得无端端提到罗拉追寻着“让她冒昧的学习空军跳伞的人”有点唐突,应该加多点铺垫。

“事情就这样子由静若处子般的倾诉,突然变成动若脱兔的激情戏”,看到这里有点不解,怎么明明是苦情文艺戏,突然转成动作片了……

今晚先写到这里,明早要上班,明天继续!(写于2013.5.15)

在“于是,她知道,他可能是在有意回避对往事的回忆。或者,她悲伤的想,他早已经淡忘了那件事”之后,毫无铺垫地进入另一个场景“随着两个人之间互相推心置腹的互相讲述了一个故事,各自把自己的人生轨迹和盘向对方托出”,让人感觉有点转换不过来。

看到“他用温暖的手,摸在她的脉博上,煞有介事的告诉她,胎位很正常”这里时,不禁开始喜欢上修闯和罗拉这一对。

终于看到了第三卷,我满喜欢这卷的序幕的:“任何一个人的命运历程都是一部电影,把回忆进行恰当的梳理与裁剪,再把值得留存的一些片断串联起来,就是一部电影。有喜剧,也有悲剧,但大部分人的一生就像肥皂剧那样平淡无奇。”

“他偏爱的传记大多是著名艺术家,特别是电影导演的,比如费里尼、安东尼奥尼,小津安二郎……他无比信奉一句话,所有伟大艺术家的童年,都是不幸的”,这个其实我在看书的时候也发现。

在看到“在乡村看露天电影的行为似乎离‘导演’这份职业有着更近的距离”我与作者同样地想起《天堂电影院》这部电影。还想起《天堂电影院》是好友拼命要求我看的,“这讨人厌的夏天何时才能结束,在电影里它早已结束了”。

第四卷我不太喜欢,所以直接跳过吧。

老实说,男作家果然是雌雄同体的,作者对罗拉的描写很接近女孩子的想法,当然也可能是作者“阅女无数”的结果。说回正经的,罗拉会留下孩子的选择其实没什么意外。文章前面说到罗拉与我的性格有点相像,看到小说最后,想不到选择都如此一致。罗拉从小没有家庭温暖,外表充满冷漠,但是内心其实是很向往拥有一个温暖的家庭,既然上天给了一个小生命,她肯定是与孩子同存亡的。总体来说,这部小说最让我喜欢的是塑造了“罗拉”这个角色。

最后,送上一句我喜欢的作家村上春树的话:“我写小说的理由,归根结底只有一个,就是让个人灵魂的尊严浮上水面,沐浴光照。”所以,在这里祝作者能写出有自己灵魂的作品。

( 由于工作太忙碌,这个书评断断续续,请原谅我在2013.5.18晚上才把文章写下去。把时间写出来是因为让大家知道文章为什么书评有点“上气不接下气”。 )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