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首届北京文学节获奖作家作品精选集:白先勇(卷)读后感100字

首届北京文学节获奖作家作品精选集:白先勇(卷)读后感100字

《首届北京文学节获奖作家作品精选集:白先勇(卷)》是一本由白先勇著作,同心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30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首届北京文学节获奖作家作品精选集:白先勇(卷)》读后感(一):女人啊,永远不要变成玉卿嫂

可怜可悲可惜的玉卿嫂啊

你是大多姐弟恋悲剧的源头

玉卿嫂啊,你可知道

庆生就是是你手中的一把散沙

越是用力掌控 流失的越快

玉卿嫂啊

人生总要有别的指望和盼头

不要把所有的希冀押在一个赌注上

尤其是爱情这个善变的赌注

没有赌徒赌的赢的

玉卿嫂啊

唉。

《首届北京文学节获奖作家作品精选集:白先勇(卷)》读后感(二):白先生的笔真狠

这部白先勇小说集收录了他的主要代表作,我没有完全读完,但挑选了两篇我最感兴趣的仔细阅读了。

这两篇都改编成电影:一个是《金大班的最后一夜》,一个是《》(电影名叫“最后的贵族”)。

白先勇的文字细腻又精致,我阅读的这两篇短篇都是描写老上海人的,更加凸显出那骨子里的典雅与傲气。特别是《金》的女主角舞女金大班不仅精明还风骚,语言还透着强悍与霸气,着实比电影带劲儿!

《首届北京文学节获奖作家作品精选集:白先勇(卷)》读后感(三):读【玉卿嫂】有感

昨天熬夜读了台湾作家白先勇先生的【玉卿嫂】,现在想来写一点自己的感受。玉卿嫂的爱是一种极端的爱,偏执的爱,甚至可以说她是一个必须依靠爱情才能过活的人,她将庆生视作她生命的全部,她生活的唯一信仰,所以当她得知庆生与别人有染后,选择杀死那个她为之付出一切,却最终背叛了自己的人,之后便随他而去。但其实我对玉卿嫂是没有多少同情的,我认为她走到这一步归根结底是因为她活得没有自我。看到她的悲惨结局我不由得想要发问,为何要将自己的人生寄托在别人的身上?为何一副离开别人就活不下去的样子?我们总是强调亲密关系的重要性,可是建立一段亲密关系的前提应该是你拥有独立的思想和人格。我心中理想的亲密关系应该是“有你会很好,但没你也不会差。”

《首届北京文学节获奖作家作品精选集:白先勇(卷)》读后感(四):人之初

第一次结识白先生是在小学期的课上,老师介绍说他被誉为台湾的鲁迅。偶然翻图书馆的书籍找到了这本书。第一篇看得是《游园惊梦》。惊讶于其优雅的意识流手法。就好象一块dove在口中慢慢化开一样,丝般润滑,却又丝丝入扣。只是,每每结局时会有一点点苦涩。回头再想时又变得人生百味了。

不知道是我自己习惯性的把当下的生活与所读之书作一个巧合的对照,还是冥冥中有什么力量将它与我的生活珠联璧合。当我读到《芝加哥之死》的时候,简直倒吸了一口冷气。那种对于未来前途的迷茫和努力走好每一步的“老黄牛精神”以及对于独在异乡的渴望全然不就是一个未来的我吗?简单的情节,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结局,无一不让我深深感喟自己前途的不确定。仿佛是一段写就的人生,只等着我去实践,或者更准确地说,只等着我的落网。

掩卷之后,我只想好好的休息。让自己的脑子经些寒风的凛冽洗礼。可外面竟然连风都是温和的,莫大的嘲讽,不是吗?

或许这就是人生,亦或许这就是人生之初的迷茫……

《首届北京文学节获奖作家作品精选集:白先勇(卷)》读后感(五):温婉之下——论爱情

白先勇的《游园惊梦》、《永远的尹雪艳》都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女性的悲剧,《玉卿嫂》这篇也是如此。前半部分娓娓道来的故事情节在刹那间结尾之后还是让我受到了不小的震撼。

爱情对玉卿嫂来说是一种精神寄托。她将自己的全部积蓄都用在身子孱弱的庆生的身上,给他安顿住所,缝衣补被。这样的女子虽然外表柔弱却有一颗追逐自己的爱情的勇敢的心,即使现实残酷。寄人篱下遭人欺负的生活境遇也未曾消磨她坚强的内心,她向庆生不断描摹着心中也许已经规划好的未来他们的幸福生活。

对于爱情的抒写,古往今来的文学作品中不乏“求之而不得”的典型爱情模式,《玉卿嫂》也不例外。结局玉卿嫂和庆生倒在血泊之中的惨状虽出乎意料但仔细想想似乎也是必然。她与一般希望找个家境殷实的人家嫁了的一般姑娘不同,她希望拥有属于自己的真正爱情,在现实生活的不如意的囧况下庆生成了她坚定地活下去的希望,她所构造的那个未来新生活是她努力劳动、生活的动力,仿佛是一个美好的梦指引着她往前。最后当庆生抛下她另寻所爱时,玉卿嫂心中的梦霎那间碎了,心也就跟着碎了,希望没了,这种冲击使她绝望,也许也由爱生恨,选择了死亡。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