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亚太地区最成功的广告策略》读后感1000字

《亚太地区最成功的广告策略》读后感1000字

《亚太地区最成功的广告策略》是一本由艾奇逊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页数:376 页,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亚太地区最成功的广告策略》读后感(一):认真编写的广告科普的读物

这本书是在一个没有广告专业的学校看到的,当时兴许是太无聊了。在无聊的时候翻看本专业的东西,你知道我有多爱广告了,哈哈。

翻看之前,觉得这样的书名顶多噱头大过于真实内容。看到内容后,发现作者真的在用心编著,分行业分地区。这些案例的创意部分都很足,读起来特畅快。感觉像是个点子库,广告策略这四个字还是说的有些过了,算是创意吧。这本书的创意点子发生在我们地区周围,我竟然对大部分内容都表示新奇和震撼,也许对这种静态的图文广告关注的太少了。

想体验创意的快感,就看这本书吧。

《亚太地区最成功的广告策略》读后感(二):其中蕴含的美

就是美吧,如果上升到美学的程度,层级太高,还不到我讨论的层级。

在译者后记里说,“营销,或曰广告,乃是一门有关人类心理的艺术”、“它(本书)不仅讲解广告所需要的技术,更多的时候,它讲述其中蕴含的美学。”对我来说,这是其一。我欣赏广告,是缘于人类心理,也是缘于其中的美,但另外,站在一个KMer的角度,对于广告,我一直心怀好奇,因为,我们身周充斥着广告,更多的时候,它们是噪音,我们被包围,但视而不见,而优秀的广告,会脱颖而出,显示为信息,它会改变我们的意识,或者明目张胆或者潜移默化,让我们做出接受或者购买行为。

在这个意义上,广告,是一场又一场的《盗梦空间》。不能激发人购买欲的广告,不是好广告。诉求如此明确。

对这本书,我首先就喜欢封面,中国结加光盘,象是玉佩,很西方化,也很中国化,可能因为我目前对中国元素与西方元素的中西合璧特别感兴趣有关,书中推介的广告作品,我最喜欢的几个,都与此相关,比如新加坡宝马X5的广告,山水画与X5相得益彰;比如虎牌啤酒广告中的中国美女、旗袍、京剧脸谱、灯笼、针灸等,出人意料又引人入胜。另外,绝对纯纯净水用无边界的瓶子和金鱼也看不到瓶壁来形容水的纯,也是很殊胜的做法,“换个角度看儿童”这个广告也让人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看“人人”,非常感人。也很欣赏英航广告,用合上的眼皮两端分别不同的国别名,来表现出休息了一整夜。

广告的创意之妙,让人在看到后立刻惊叹和难忘,这是好广告的魔力。有些广告我没看懂,可能与文化隔膜有关,这也表明我的联想壁垒还是较高,不能很快地明白其中蕴含的意思。因此要增广自己的阅历。

书的目录是按行业分类,这也是一种很巧妙的做法,对于关心的行业,可以方便地进入,所以目录起到真正导航的作用,问题-策略-结果这样的结构,也很清晰,让人在阅读的时候不会产生迷途,因此给我较大的启发,不只是做为一个读者欣赏这种目录设计,作为一个写作者来说,也值得借鉴其思路。

只是纸媒还是有局限的,在阅读的过程中,只看纸面上的东西,理解力自然不如视频,毕竟,相当部分广告并非平面广告,所以如果这本书附带光盘会更好(也许是因为广告版权方面的考虑?)

《亚太地区最成功的广告策略》读后感(三):思考,整理

学习了一句话“dont bite off more than you can chew.”但是现在我的的确确是这个状态。终于看完了。

AITCHISON的这本书,从目录上来看,分类非常细,从服饰到汽车到食品到日用品,等等,其间的代理有我知道的4A公司,也有我不知道的。

看完半本,感受如下,找准受众目标,是第几阶段的宣传期非常重要。

突出产品特性,无非四种:品牌,功效,情感诉求,创意幽默。再细想,前者是抽象意义,中者是实际意义,而后两者则是手段。较多运用的是后两者与前者或中者结合。在中国一般是情感生活类广告较为被接受,好的也有,如平安保险的“灯”篇,但大多数广告都是这样的“主旋律”未免广告只是为实效而实效,缺乏一定意义上的美感和艺术性。这是甲方老板的弊端,很多老板过多理性思维却并不认同较为跳跃的创意,而广告人本身就是敏感和艺术天赋的合体人员,这种甲方乙方的矛盾造成了广告人的悲哀,广告本身可以发挥出的艺术性在娘胎里死去。而国外,像大宇的“牧羊犬凯恩”和星展银行的UP基金“狗”,就都是将有一定影响力企业的新产品与符号建立联系,应对以后,便可以用符号来采用我刚说的后两者手段来随心所欲扩大广告影响力,此举在中国也应该加以采用,大众效果应该是不错,但可能又死于甲方中。

创意中还可采取逆向思维进行训练,如泰国BBDO为黑泰威士忌做的“喝酒不开车”篇,我宁愿抬车走,也要喝酒。不过泰国一向是以幽默取胜。还有盛世长城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做的“别人的孩子”篇,也是换位考虑的手法突出情感攻势。

新加坡电通为瑞士三角巧克力做的“谁偷吃了我的蓝色三角巧克力”的创意很好玩,很赞,低成本取得大收入,乃一场“官渡之战”的胜利(先乱比喻下,以少胜多嘛);还有BBH公司做的李威斯的街头“人体工学牛仔裤”的创意尤其赞,实际上,流行运动类服装贴近大众让大众来参与广告的效果是非常好的,而雅典化的品牌可以采取一些限量销售,收集促销(如leo burnnett为麦当劳做的收集SNOOPY广告)就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国外港澳广告还是与大陆不一样,国外用动物做符号来做广告似乎并不意味着国内可以这样做,可能动物被前者视为是平等的,但后者由于儒家文化官本位思想的多年熏陶,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的阶级层次是不一样的,因此在广告中采用动物的做法并不能起到已属于中国国内大多数老板级人物的等位效应引起共鸣。胎死腹中就这样具体地出现了。

还看到台北ideology公司做的Nissan风度车广告,采用的策略是“与劳斯莱斯摔跤”对比其行驶时的噪音的高低度。但是我在想,以前学过的广告法规中,不是有提到过,广告中禁止出现同类产品的对比,如有则是违法行为,那这广告怎么可以通过法规的审核呢?

另,国内何洁参与的那个雪碧广告沙漠篇在我印象中实在是经典,不知道是哪个公司做的。好有创意,我现在都记得。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