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关于人生比例的作文600字

关于人生比例的作文600字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关于关于人生比例的作文600字,欢迎阅读与收藏。

关于人生比例的作文600字篇1

人生是什么?

人生是一条路,

有鲜花也有荆棘,

有高峰也有低谷。

人生是什么?

人生是一弯明月,

有阴也有晴,

有圆也有缺。

人生是什么?

人生是一年四季,

有暖春也有酷暑,

有金秋也有寒冬。

人生也是一本只能看一次的书,

愚蠢的人,

将它匆匆翻过;

聪明的人,

将它一页一页仔细的品味,

久存回味。

关于人生比例的作文600字篇2

我以为,

摘下一片绿叶,

放飞了纸鸢,

徘徊于冰雪融化的湖边,

便拥有了春天。

我以为,

不让他们牵挂,

给予其富贵与荣华,

寄去他们最爱喝的茶,

便可以留住他们曾经的气质风华。

我以为,

穿着彩色的霓裳,

手里拿着棉花糖,

靠着他的胸膛臂膀,

便可以地老天荒。

可是,

人生不是以为,

当你握住了回忆,

却溜走了年华。

春天流逝亦匆忙,

枯萎的绿叶书写了一季的荒唐,

迷惘了方向,

忘了绽放梦想。

只记得闯荡于远方,

却不曾知他们残阳下的忧伤,

古道白杨下话凄怆,

念想与目光里皆是你的模样。

你认为自己无双,

即使不努力,

也可以依靠他的力量去飞翔,

却不知你的依赖逐渐使他心疏于远方。

你要知道——

握住了机会却不去追梦,

一切都毫无意义;

没有父母的地方不叫家乡,

不要等他们白发苍苍再回到他们的身旁;

没有人愿意与你独话忧伤与梦想,

唯有努力飞翔此生才会不枉。

唯有梦想,不可辜负;

唯有陪伴,不会孤独;

唯有努力,人生才终得归宿。

关于人生比例的作文600字篇3

路有许多种,有平坦的,有崎岖的,有蜿蜒的……人生的道路亦是如此。

在千姿百态的道路中,你会选择哪一条呢?“我会选择一条崎岖、蜿蜒的道路。”这是我心底最深的感受。我喜欢刺激、喜欢挑战。崎岖、蜿蜒的道路可以给人新鲜与刺激、磨炼和挑战。诸如此类,我成长的历程让我尝到了人生四大滋味。

当爷爷因病而去,我哭了,妈妈也哭了,大家悲痛欲绝。一句句辛酸的话涌进了我的心田。我强忍住泪水,可一句句话使我再也忍无可忍。听着,听着,我便号啕大哭起来。由此想来,那是我最伤心的一天,这一天使我终生难忘。

当我取得成功的喜悦时,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我拿着获奖证书在亲戚朋友面前炫耀,他们左一句:“有前途,再接再厉!”右一句:“真不错,也不枉你‘苦读寒窗四五载,走上成功的大道呀’!”那时,我的心比吃了蜜还甜,有一种难以用文字来表达的味儿。

成功时的甜,幸福时的甜,高兴时的甜……每个人都有自己最甜之时。

考试不顺利,回家免不了一顿皮肉之苦。有一次,我因为“玩物丧志”竟考了个77分,我无地自容。回家时爸爸见我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只说了几句有教育性的话。虽然他没有“动武”,可我却被自己搅得苦不堪言,睡不着、吃不下,第二天就进了医院的病房挂吊针。好惨!

我还经历过许多艰难险阻:今天说不定骨折,明天说不定染上风寒……在乡下时,贪玩不留神掉进了池塘,那会儿我还小,不会游泳,幸亏爷爷救了我一条小命。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二天又发烧,哎!

走一条崎岖蜿蜒的道路必定会遇到许多困难,一路上难免磕磕碰碰的。可是“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经历过跋山涉水的辛苦,哪能领略到达目的地的喜悦呢!有人说走平坦的路多好呀,一直走下去,一路风雨无阻。没错,走平坦的路确实轻松,但就像白开水一样,淡而无味,毫无乐趣。

我的人生多姿多彩,因为有酸、甜、苦、辣,它们引领着我前进,让我才能尝遍人生滋味。

关于人生比例的作文600字篇4

人生诗歌

发件人:じ☆ve糖糖

人生如一场梦 ,

我时时沉迷在迷幻之中 。

过往如同梦境,

沉迷在梦境中的我,

不敢轻易的醒来。

我怕!

怕现实会击碎我的梦。

梦中的美好令我陶醉,

梦中的滋味令我眷恋。

然而,心中有个声音在响:

醒来吧!

勇敢地走出梦境来,

你会发现,在梦境外,你

可以欣赏如梦如烟的风景;

可以倾听青花吟唱那千年的往事;

可以用清素的色彩,

勾勒出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

那时,

你再回首往事,便会发现,

原来,一切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关于人生比例的作文600字篇5

艰困的时光中,依然能够前进,关键就在于,你不是以能看见的,而是以能想象的事物,来引导你的人生。这就叫信心。

你不应该看着你所缺乏的过日子,相反的,你应该去过“只要敢梦想,什么都能做到”的人生。

你会失败,因为你是人类;你会跌倒,因为道路崎岖。但你要知道,失败也是生命礼物的一部分,所以要把他们利用到极致。

紧紧抓着旧伤痛不放,你就只是给那些伤害你的人力量,让他们控制你。可是当你原谅他们,你就切断了跟这些人的联结,他们就再也不能打击你。千万不要以为宽恕他们是放他们一马,你这样做不为别的,是为了你自己。

人生最可悲的并非失去什么,而是没有生存希望及目标!人们经常埋怨什么也做不来,但如果我们只记挂着想拥有或缺欠的东西,而不是珍惜所拥有的,那根本改变不了问题!真正改变命运的,并不是我们的机遇,而是我们的态度。

关于人生比例的作文600字篇6

3月8日 星期三 晴

今天,同学送了我两张明信片,一张大的和一张小的。我想到了老师给我们上过一节课《比例的放大和缩小》。我就打算把这张小的明信片根据比例放大一次。我用上课所学的知识点来放大:图形按比例放大时,要使放大前后图形对应线段长的比相等。

首先我拿出了一张纸,拿出了一把尺子,量了明信片的长和宽分别是:宽2厘米,长4厘米。接着我按2:1的比例来放大。把它们的边长放大了2倍画在了纸上,最后一步步的做下来,就做了自己的一张明信片。

数学,是多么的美妙,多么的有趣啊!

关于人生比例的作文600字篇7

3月1日 星期三 阴

今天的数学课,施老师指导我们学习了《比例的应用》这节课。

在这节课上,我学到了很多。应用比例知识可以解决许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书中的这道题一共有三个方法。方法一:根据“4个玩具汽车换10本小人书。”可将14个玩具汽车分成3个“4个玩具汽车”和1个“2个玩具汽车。”从而可知能够换35本小人书。方法二:根据“4个玩具汽车能换10本小人书。”先算出14里面有几个4,就表示能换几个“10本”,再算出一共能换多少本。方法三:假设4个玩具汽车可以换x本小人书,根据比例的意义列出比例4:10=14:x,再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求出x的值。求比例中的未知数叫做解比例。

关于人生比例的作文600字篇8

3月6日 星期四 小雪

好朋友,是一个大家都熟悉的字眼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朋友。我这也有一对我非常熟悉的好朋友,经常出现在我的笔下——正比例,反比例。

正比例

这是一个非常公平的家伙,你给多少,它就还你多少。他可是深谙来往之道哦!如果我这样说你想不明白的话,那我就从专业的角度来给你好好的上一课!正比例就是两个相关联的量,一个量增加,另一个量也增加;一个量减少,另一个量也随着减少。还有一点,也是尤其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两个量的比值一样。我用一首顺口小诗总结一下正比例的特点:

正比例,好脾气,两量相关要牢记。

同增同减真义气,比值永远是唯一。

反比例

相反,反比例是一个非常小气的家伙,它就拿出一定量的东西,任由多少人去分都不会变。如果这样说你被电着的话,那我再来详细地讲一讲吧!反比例也有两个相关联的量,但与正比例不同的是:反比例是一个增加(减少),另一个减少(增加)。也有一个重点;就是两个量的乘积永远永远不会变。这样说你明白了吗?我也编了首打油诗:

反比例,有义气,一大一小好兄弟。

两量相关要牢记,乘积永远不变异。

听了我的解释,你们应该对正比例与反比例有一定的了解了吧!那你们更喜欢哪一个比例呢?你们可不能偏心呀,正比例、反比例在生活中用处大大的呢!

关于人生比例的作文600字篇9

学生们已经学会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如: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等,而正比例是进一步来研究这些数量关系中的一些特征。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能够正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2、培养学生仔细审题、认真思考、善于观察、探索规律的良好习惯。教学的重点: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教学的难点;如何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的关系。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适应新课程标准,我安排的教学过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注重学生学会了什么

1、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在教学例1,自学例2时,我都鼓励学生去观察,去探索。尤其是例1,通过学生观察,找出规律,填写表格。通过观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成正比例的两种量的特点,从而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2、 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揭示成正比例的两种量的特点及性质时,让学生根据问题:1、表中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2、相对应的路程(总价)是怎样随着时间(数量)的变化而变化的?3、相对应的路程(总价)和时间(数量)的比分别是多少?比值是多少?比值表示的意义是什么?来组织、归纳、得出其性质和意义。

3、 引导学生学会互相合作,共同获取知识。

在例2的教学时,让学生进行四人小组合作共同来解决问题。小组中各个学生的知识水平、表达能力都有所不同,由于年龄的关系,往往大部分的学生在同伴面前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听取同伴的意见。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从你帮我,我帮你中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同时从整个过程中,学生会受同伴身上闪光点的影响,从而会更加激励自己。有的学生也会在整个过程中找回属于他们的自信。最重要的是:

让他们学会帮助别人,学会合作。

(二)、注重学生体会到了什么

1、 从自学中体会到靠自己的力量获取知识的成就感

在教学例2时,我安排了自学,让学生自主的去获取知识。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想法能跟老师的接近或相同,这样他们会有成就感,从而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2、 从讨论中,体会到人多力量大,“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道理。

毕竟也只有13、14岁,语言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归纳能力有限,考虑问题也有局限性。不管是优等生,还是落后生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但当他们将各自的想法整合起来,通过共同归纳、概括,得出较为完整的结论时,深深体会到个人的渺小,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

(三)、注重学生感受到了什么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