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谁是罗兰·巴特》读后感精选

《谁是罗兰·巴特》读后感精选

《谁是罗兰·巴特》是一本由汪民安著作,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5.00,页数:29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谁是罗兰·巴特》读后感(一):罗兰·巴特的回溯

说来也巧,收到这书是我加入法语学习群的第一天,为什么要进去呢!我是想重学一门新的语言,因为语言即思想,这话我也忘记是谁说的了,进群时,群主问了几个问题。

一开始,我对法国这个城市有着莫名的好感,大概因为初中的同桌、高中封闭式学校里面的文具店里放着的埃菲尔铁塔,我是为了将来有机会去法国可以说法语。

晚上,我对这书开启了第一章的阅读,巴黎高师,是大三时上西方文论的老师,说法国著名的理论家,几乎都是那个学校毕业的,有我之前喜欢的福柯、萨特 、德理达等……因此,学习法语有了一个新的理由,对这些理论家的思想可以进一步了解。

转回来说巴特,之前就只看过他的《符号帝国》里面很清晰的看到有索绪而的影子,什么能指所指,巴特这一生,吸收了太多人的观念,所以他可以游刃有余的在各个理论之间找到他们的关联性。当人们的兴趣、思想都对准了革命和政治时,巴特关于日常生活、日常物件的文章可以成为理论分析的对象。

最后,我想用书中的一句作为结尾,也是我最喜欢的一句,人之死是结构主义最耸人听闻的悼词,它和上帝之死一样,是欧洲思想史上的两个理论风暴,它们像锤子一样狠狠敲打着欧洲的神经。巴特也加入了福柯与结构主义的合唱队。他的声音更柔和、更轻盈,也更富于艺术表现力,当福柯喊出了@“人之死”后,巴特则在写作领域里宣布:作者死了。

今天收到了一张来自法国莎士比亚书店的明信片,书也看完了。

《谁是罗兰·巴特》读后感(二):谁是罗兰·巴特?你去问汪民安吧!

谁是罗兰·巴特?

这个书名太有意思了!你正在路上边看手机边走路,有人突然拍了拍你的肩膀,问:“谁是罗兰·巴特?”

(罗兰·巴特有种忧郁的帅啊 )

讲真,我不太知道罗兰·巴特是谁,我只在大学的《现代西方哲学史》课上隐隐约约听说过他,大概是研究符号学的哲学家,对了,他写过有关符号学的作品,包括较激进的《S/Z》(S/Z, 1970)、研究日本而写成的《符号帝国》(The Empire of Signs, 1970)。

哦,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1915年11月12日—1980年3月26日),法国作家、思想家、社会学家、社会评论家和文学评论家。《论拉辛》(On Racine, 1963)在法国文学界造成轰动,使他成为敢与学院派权威相抗衡的人物。他拥有不同凡响的号召力,也成为20世纪60年代后法国知识分子中的领衔人物之一,是法国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时期知识分子的一个主要镜像。

哎,罗兰·巴特是个怪人,他声称“他的记忆贮藏室仅限于儿时和少年时代,他能清晰地记得那时的具体生活细节。但自从他开始写作后,他就无法辨认自己了……”怎么说呢,他写过一部真真假假的自传《罗兰·巴特谈罗兰·巴特》,极尽揶揄、嘲讽乃至贬低自己此前作品之能事——《罗兰·巴特谈罗兰·巴特》还是不能让我们了解罗兰·巴特。

不过,在群星璀璨的彼时法国知识分子圈里,巴特是对女性魅力最大的一位,这可能得力于他敏慧、阴柔、优雅、温和的性格,据说即便他与皮卡尔论战也是表现得彬彬有礼、从容不迫。

谁是罗兰·巴特?该怎么说他呢?他说话很有意思,他说“一个人开始写作的时候,总是会把自己等同于、看作另一个已成功的作家”,纪德就是这样的作家。当然,热情、果敢、纯真的萨特也吸引了巴特。他愤愤不平地指责他原先的三个导师“马克思、弗洛伊德、索绪尔是三个宪兵”,其实“尼采才是他真正的终生情人”。

谁是罗兰·巴特?我就知道这些了,你问汪民安吧!他还写了本《谁是罗兰·巴特》,一本关于罗兰·巴特的传记。我想当下没有人比他更了解罗兰·巴特了,可能比罗兰·巴特自己更了解罗兰·巴特。

他的书?我正在看。看完借你?可!

《谁是罗兰·巴特》读后感(三):反叛逻格斯中心主义的罗兰巴特

首先感谢出版社赠书,能让我拿到如此简洁、明细的一本导读。在今年阅读的众多导读中,汪老师的这本书有着太多的优点,我仅挑出几个来谈。

第一, 整体书布局明细简洁。第一章讲解巴特的历史,第二章到第六章则是讲解理论的变迁史以及如何阅读每个时期的罗兰巴特。

第二, 整部书讲解罗兰巴特可以说是做到了举重若轻、信手拈来,初学者可以很轻松的就进入到罗兰巴特的语境和问题域当中。

第三, 整本书,我认为在有些方面的讲解,已经超出了对于罗兰巴特个人的解读,而是对“法国哲学”、罗兰巴特所处的时代的症候式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不仅可以了解罗兰巴特,同时可以了解法国哲学本身的气质是怎样的。

回到文章内容本身,我同样依据目录来记录下本人的收获。

在第一章对于巴特本人道路的问题描述中,存在主义——结构主义相对立。“他先是被雅各布森等人发现和利用,然而真正创造性地使用其理论的,还是法国的结构主义者,他们充分发挥了索绪尔的系统性观念,建立了一种系统性哲学——结构主义,从而抵制了存在主义的泛滥。”在这之前,我始终不清楚存在主义究竟是一种怎样的主义。因为在当今时代中,似乎存在主义更多的被体现为了“做自己”、“自由”。但是这里,我认为需要更加的审慎阅读否则存在主义与新自由主义又有怎样的区别呢?不过在汪老师引用福柯的话给了我一些启发“福柯在1966年曾经生动地表述过,他说:“大约在15年前,人们突然地,没有明显理由地意识到自己已经远离、非常远离上一代了,即萨特和梅罗-庞蒂的一代——那曾经一直作为我们思想规范和生活楷模的《现代》期刊的一代。萨特一代,在我们看来,是一个极为鼓舞人心和气魄宏伟的一代,他们热情地投入生活、政治和存在中去。而我们却为自己发现了另一种东西,另一种热情,即对概念和对我愿称之为系统的那种东西的热情。”这段话我可以粗略将其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对范畴,理论与实践。在这里似乎我也不难理解,为什么萨特的理论会被称之为“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了。

在第二章中,巴特与纪德的讲解中“纪德同读者的这种平等关系同样在巴特那里存在着,巴特总是在平静地诉说着,从容而舒缓,完全不像尼采那样在高处大声吆喝着;他甚至不相信写作中的影响,不相信作者对读者的影响,他否认任何教训意图,相反,他后来干脆否认了作者的存在,而把读者的地位无限抬高了。他只承认作者和读者间的流通作用而非训导作用。”这一段话,我认为非常好的将巴特理论高度凝练出来了,一下子就将我从目前流俗式的作者已死解读中解放出来,当下作者已死的解读我认为是唯我论式的,其含义在于作家写出来的作品就不再是作家的,而是“我”的,但“我”又是在当下的语境当中,又是新自由式的即只有自由而无责任,而劳动作为人的本质属性,我们本应该的“自由的劳动”被异化为了“强迫劳动”,人们恨屋及乌造成了自由本应该指向是自由的劳动,但当下变成了自由——无穷无尽的享乐,而这样也把作者已死这样一种扬弃主奴辩证法的尝试,逆转成了主奴辩证法的延续。关于主奴辩证法这一点,我认为萨特的主张可以作证这一点“他从头至尾都在呼吁“选择”、“介入”、“自由”这些关键词。”介入指作家如何向读者号召——“文学介入一些纷乱的愿望和一种渐趋灭亡的思想意识之间,“它就像作家处在资产阶级,教会和宫廷之间那样,突然表现出自己的独立性”,从此时起,作家就为自己,同时也以一个作家的身份要求思想的自由和表达思想的自由,作家写作就是向他的资产阶级读者发出起来造反的号召。”萨特的历史唯物主义式的文学史观,我认为较为清晰的展示了三对概念,作品-读者、读者-作者、作者-作品之间的拉扯,而这种拉扯在巴特那里显然不是他想要的,他所需要的零度写作,不是为资产阶级制造神话式的写作,同样也不是发起号召檄文式的写作,而是在种种形式写作的尝试后开始的——“一种“直陈式写作”,或“非语式写作”,也可以说是一种不作判断的“新闻式写作”,这种中性的新写作“存在于各种呼声和判决的汪洋大海之中而又毫不介入,它正好是由后者的‘不在’构成的,但是这种‘不在’是完全的,它不包括任何隐蔽处或任何隐秘。”在这里三对范畴全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作品本身的自我显示或者准确的说写作本身的自我显示,我们从一种外在的作品-读者、读者-作者、作者-作品的关系性中扬弃到了写作这样的一个运动中,阅读与写作、作者与读者都成为了一体两面。这里也不难看出,如果这样解读按照精神现象学的方法来谈,萨特-巴特二者对于写作的看法,巴特还是技高一筹。来到第二章中的神话学部分,整本书再现了巴黎的“现象”、“事实”,但是这区别于本雅明式的看法——依赖于唯物哲学、技术论所营造出的现象学意义上的巴黎,而是通过意识形态折射过的巴黎——症候式阅读的巴黎。在这里汪老师点出“巴特想发展一种解读神话的系统方法论,这里面频繁援引了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将神话的种种机制同语言学进行有机的类比,并试图从语言学那里寻找破译神话的秘方”,可以看到巴特对于当时3H大旗的知识更加有了娴熟的运用,同时不满于3H大旗中的知识开始尝试新的形式——符号学,来为自己的目标—对历史与自然搅合一团的揭露,而自然与历史这样一对看似不相干的概念,实际上同样可以用精神现象学联系起来,可见科耶夫的影响一直存在。而回到巴特发明的的意指系统—“选择性的利用概念对于语言学系统中的意义的一种有目的的改造和“异化”,这样的解释同样有着黑格尔的影子。

其实在这我忍不住想说一句,与其说巴特的几次转向存在主义、结构主义、精神分析、马克思主义,倒不是如说成是不断地对逻格斯中心主义的反叛,这也不难理解巴特再在后续的写作不断地贴近解构主义阵营的大将们的思想,同时积极的吸收尼采哲学的精华。这样我们也来到了第三章——《符号学原理》是巴特的第一次反叛,同时也开启了以他本人为代表的批评方式的时代。而在关于作品批评的论述当中,我们依然可以发现“主奴辩证法”的身影——“作品批评似乎天生就是二元等级关系,批评总是跟着作品打转,批评应尽可能发现作品的秘密,它完全依赖作品的先天性存在,无论在时间还是在主题学上,批评永远滞后于作品,批评承认作品的某种恒在性,作品是先在性的秘密实体,批评任务和最终目的就是尽可能地打开作品的宝藏,批评家永远是个向作品献身的奴性解释者,是第二性、被动者和臣属者。”也就是说,作品本身要变得自在自为且自我显现的阐释自身——“巴特将这种作品/批评的臣属性的二元系统改造为一种均等的对话式的差异系统。批评和作品都是同一类型的语言系统,批评不是依附性的求真而是均等的对话,批评自身构成一个自足系统,批评家和作家享有类似的创造身份,批评与其说是对作品的一种被动解释,不如说是批评家的真性流露。”但这依然逃脱不了,太一的追捕依然是带着本质主义的气息,真正具有革命性的批评理念,还需要在作者之死我们才能发出。

第四章,在这一章中我们可以看到巴特把作品的源头斩断,使其变成了文本。文本自此天高任鸟飞,不再受单一意义的支配,而是变成了多维空间的交织、结合、对话合竞争,同时作者再这样的多维空间之中不重要了,作者不存在,只存在一个文本到另一个文本的转抄者,这也就使得文学今后最后称之为写作。五月风暴因为不甚了解,所以我不做过多的评价。但无疑,巴特本人在风暴中“跑路”,《符号帝国》。突然出现可以看到他本人又一次转折中不抬头的享乐伦理学,以及逐渐明晰的主题-快乐。承上启下,第五章开篇就说明巴特所引入的享乐是私密、玩味、品尝的,它会使人心醉,但决不会令人狂呼,而在区分之后快感、享乐、政治在当时时代之中往往是对立、紧张的,这也使得68年的活动力量并没有摧毁意识形态,于是把《文本的快感》提供了一个对立面:抓住享乐,实施欲望的冲动,这里则是需要注意欲望——“可以将巴特的快感和德勒兹的那种不顾一切的欲望冲动结合起来,不过,巴特的快感弱化了德勒兹的革命性目标,巴特更注重的是快感的享受,是欲望的实施过程,而德勒兹的欲望机器瞄准的是那些压抑性制度。“其实这里不难理解,巴特的目的是在文本实现嬉戏,而德勒兹目的则是逃逸、游牧。

自此,我关于《谁是罗兰巴特》的阅读就到了尾声,《恋人絮语》、《罗兰巴特谈罗兰巴特》等著作对于我来说都过于的“先锋“,乃至于如同一场午睡后醒来的梦一般,睡时记忆犹新,醒来转瞬即逝一样,什么也解读不出来,什么也感受不出来,只有淡淡的愉悦留在心头,让我意识到这本书已经合上。

总结:该书清晰、详实的解读了巴特及其写作实践,让人受益匪浅。让我们清晰的看到巴特一生的运动轨迹,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符号学、解构主义、尼采哲学、精神分析等等,同时也让人能意识到罗兰巴特的目的是什么——反叛逻格斯中心主义的威权。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