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计算机与人脑读后感100字

计算机与人脑读后感100字

《计算机与人脑》是一本由[美] 约·冯·诺意曼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00元,页数:6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计算机与人脑》读后感(一):计算机设计之来源

1.全书很薄,实为诺依曼先生的一片演讲稿,但却凝聚着作者的智慧和思考,让吾等后辈读起来备受感动与鼓舞

2.计算机方向的必读物,不管是搞表层应用,搞深层研发,甚至对当代我国分工明细又自上而下的教育思维都有值得借鉴之处

3.翻译本身无可厚非,但是本书添加了译者本人的感情色彩和些许政治色彩,着实让人不够爽快

推荐阅读时间3小时。

《计算机与人脑》读后感(二):计算机、脑科学相关专业的人适合读这本书

本人本科计算机,研究生课题与脑科学相关。个人感觉这本书不太适合作为入门级的科普读物哈。当学了计算机系统等课程,再看这本书,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感悟,否则可能会觉得这些内容看不懂,有点空洞、幼稚。它用口头的语言讲述了(它觉得的)计算机的基本框架,不得不说有时思想、理念是很重要的。本人感觉启发最大的是模拟、数字与计算机、人脑的关系的思考。

还没看完,到时再修改。

《计算机与人脑》读后感(三):要真正了解计算机,请认真阅读这本篇幅很小的名著

这是数学家冯•诺伊曼晚年关于计算机的一部著名著作,写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虽然年代久远,但是,要真正了解计算机,请认真阅读这本篇幅很小的名著。

哪怕只说在这本书第一部分:计算机

冯诺依曼在这部分系统讲解了冯诺依曼体系结构

包括逻辑控制、存储层次结构、指令集特性

几乎囊括了计算机体系结构和汇编程序的核心设计理念

时过半个世纪,现在看来,仍然闪闪发光,犹如当年

在第二部分:人脑

系统描述了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原理

除同样具有逻辑和算术的功能支持外

指明了神经系统和计算机本质上的差异:

神经系统内的信息传递是具有统计特性的,和纯粹的逻辑和算术操作不完全相同

因此导致了低速高并行度的神经网络在健壮性上远优于计算机

不可谓不深刻

学习大家的思维和优秀的作品,所启发的思想和写作风格也会不同

《计算机与人脑》读后感(四):The Computer and the Brain

von Neumann的最后一部著作,由于是未完成的讲演稿,所以几乎不存在引经据典的倾向(作者自己在正文中也补充解释了这一点),而是比较直接平实地从记忆储存体、运算方式、运算能力及时间、运算误差等方面谈论并比较了计算机与人脑的异同。

全书最引起我兴趣的一个比较:人脑较低的运算能力及更低的误差率在作品中也作为压轴的一个焦点问题进行了推测性的解答:作者认为用全书最开始提出的计算机的串行方式与人脑的并行方式便可以大致解释(串行运算需要以前一个计算结果作为依据,而人脑则可以同时处理若干问题,不需要以前一个结果作为依据,因此有效降低了误差率),另外作者也认为较低的数字处理能力实际上为人脑换来了更多的逻辑空间。作者在最后一章中提出的猜想可以认为是本书中最具创新意义的一个猜想(至今也仍然只能看作是猜想):语言和数学的表达形式都是由于历史原因而偶然形成的,因此即使人脑的运算方式与现代数学的计算方式不同,也是很正常的。事实上人脑的计算方式应该是更有效也更原始的运行方式或统计方式;现代数学若由于历史的不同发展,也极有可能以另一种完全不同于现在的表现和计算形式出现。

《计算机与人脑》读后感(五):那个年代的翻译不易啊

重温《计算机与人脑》(1965年的中文版),觉得那个年代的译者实在是不容易:在叙述完冯·诺伊曼的生平后,还得加一句“他是一贯地为美国战后的扩军备战反动政策服务的科学家之一”;在列举了冯·诺伊曼在博弈论上的贡献后,还得评价一下“但在应用于经济活动的观点上面,以资产阶级经济学的边际效用理论为基础,则是完全谬误的”(见附录)。序言里得表态“资产阶级的思想家们,歪曲和利用这方面(指自动化技术)的成就,把人脑和自动机等同起来,鼓吹机器能够思维、...、人类将被机器统治等等谬误……。我们应该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武器,和这些反动思潮作斗争,……” 嗯,现在无产阶级的思想家们终于可以正常讨论这些“谬误”了,不容易啊!

回到书本身,冯·诺伊曼关于计算机的讨论现在看来已经很简单了,毕竟那是1950s年代,但他关于人脑的洞见依然深刻,比如讨论记忆:“神经系统中所使用的信息系统,其本质是统计性质的。……它是一种另外的记数系统,消息的意义由消息的统计性质来传送。我们已经看到,这种办法怎样带来了较低的算术准确度水平;但却得到较高的逻辑可靠度水平。……(p.57-58)” 现在看到蓬勃发展的"Probabilistic Models of Cognition"、"Bayesian models of reasoning",就想起了伟大的冯·诺伊曼.

还有最后一章《人脑的语言不是数学的语言》,我多么想再读下去啊,可惜只有一页半(这本书是1958年出的未完的讲稿,冯·诺伊曼于1957年病逝),为什么天才总是早逝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